《生理学》-第四章-血液循环.ppt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9742372 上传时间:2019-10-27 格式:PPT 页数:109 大小:5.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理学》-第四章-血液循环.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9页
《生理学》-第四章-血液循环.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9页
《生理学》-第四章-血液循环.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9页
《生理学》-第四章-血液循环.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9页
《生理学》-第四章-血液循环.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理学》-第四章-血液循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理学》-第四章-血液循环.ppt(10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血 液 循 环,第一节 心脏生理,第三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第二节 血管生理,血液循环: 心脏推动血液在心血管系统内周而复始的定向流动 心脏: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血管:血液流通的管道 心跳:机体生命存在的标志,第一节 心脏生理,右心:泵血入肺循环; 左心:泵血入体循环。,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生理功能是泵血 静脉低压血输送至高压动脉内 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 (一)心动周期与心率 1.心动周期: 心房或心室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所用的时间。 心动周期通常是指心室的活动周期。,一、心脏泵血功能,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平均是75次/分。一般情况下,成年人安静时心率100次分者,为窦性心动过速; 如6

2、0次分, 则为窦性心动过缓。,2.心率:,心动周期中心房和心室活动的顺序和时间关系,心动周期与心率成反变关系。 当心率为75次/min时: 60s/750.8s,则:,房缩期 0.1s 房舒期 0.7s,室缩期 0.3s 室舒期 0.5s,心率 心动周期 室缩期 室舒期,0.35,1.15,1.5 0.8 150 0.4,0.30,0.50,0.25,0.15,3.心动周期特点: 房、室不同步收缩,心室收缩紧跟在心房收缩完毕 后进行 有一个全心舒张期(半个周期) 舒张期长于收缩期利于心肌休息和心室充盈 心率快慢主要影响舒张期,(二)心脏的泵血过程,(1)等容收缩期:0.05s 心室开始收缩 室

3、内压 房室瓣关闭 (动脉瓣仍处于关闭状态) (容积不变、血液不流) 继续收缩 室内压急剧,1.心室收缩与射血过程,等容收缩期的特点: 房室瓣、动脉瓣处于关闭状态心室容积不变 室内压急剧升高且大幅度升高 时程0.05s左右,其长短与肌缩力、动脉血压 有关: 肌缩力等容收缩期时间缩短; 动脉压等容收缩期时间延长,1)快速射血期:0.1s 心室继续收缩 室内压动脉压 动脉瓣开放 (房室瓣仍处于关闭状态) 迅速射血入动脉 (占射血量70%) 心室容积迅速 减慢射血期,(2)射血期,2)减慢射血期:0.15s 迅速射血入动脉后 心室容积继续 室内压下降 射血速度减慢 (占射血量30%) 心室容积继续 心

4、室舒张期,射血期的特点: 快速射血期末,室内压与主动脉压最高; 快速射血期用时少(收缩期1/3),射血量大。减慢射血期用时长(收缩期2/3),射血量少。,2.心室舒张与充盈过程,1)等容舒张期:0.06-0.08s 心室开始舒张 室内压迅速 血液反流,动脉瓣关闭,但室内压仍高于房内压,房室瓣仍处于关闭状态。心室容积不变。 心室继续舒张 室内压急剧,特点:动脉瓣、房室瓣都处于关闭状态; 室内压大幅度下降,下降速度极快。,2)快速充盈期:0.11s 等容舒张期末 室内压 (室内压房内压) 房室瓣开放 心房的血液充盈入心室 心室继续舒张,室内压 心房和大静脉内的血液快速入室 (占总充盈量2/3) 心

5、室容积迅速,特点: 快速充盈期末室内压最低。,3)减慢充盈期:0.22s 随着心室内血液的充盈,心室与心房、大静脉间的压力差减小,血液流入心室的速度减慢。,4)心房收缩期:0.1s 心房收缩 房内压 挤血入心室(占心室充盈量10%30% ) 心房舒张, 同时心室收缩,1. 各时期压力、瓣膜、血流、容积的变化,小结:,(1)泵血的动力:压力差 心室与动脉的压力差: 使心室的血液射入动脉(心室射血) 心室与心房的压力差: 使心房内的血液进入心室(心室充盈),泵血机理:,(3)血流单向流动: 房室瓣:防止心室血流逆流回心房 动脉瓣:防止动脉血流逆流回心室,(2)压力差产生的原因: 心脏的收缩与舒张,

6、心排出量:单位时间内心脏射出的血量 衡量心功能的基本指标 1、每搏排出量(搏出量): 每侧心室每次收缩所射出的血量。 成年人静安静时60-80ml,平均70ml。 2、每分输出量 = 搏出量心率 4.56.0L/分 平均 5L/分 剧烈运动时急剧增加,女性低于男性,(三)心排出量及其影响因素,3、影响心排出量的因素,(1)搏出量,(2)心率,前负荷:心室舒张末期容积 指射血前心室内的血量,由静脉回流量决定 多心肌收缩力增强,后负荷:动脉血压 心室射血时所遇到的阻力,心肌收缩力:心肌细胞本身功能状态 受神经、体液双重调节 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含量增加,正相关,4、心里贮备 心排出量伴随机体新陈

7、代谢需要而增加的能力 剧烈运动时高达30L/分,(四)心音 在心动周期中,心肌收缩、瓣膜启闭、血液流速改变形成的涡流和血液撞击心室壁及大动脉壁引起的振动,可通过周围组织传递到胸壁,用听诊器便可在胸部某些部位听到,这就是心音。,1第一心音 (1)发生时间:心室收缩期 (2)意义:标志着心室收缩的开始 心室收缩力强弱 房室瓣功能 (3)形成原因: 心室收缩、房室瓣突然关闭引起心室内血液冲击室壁的振动 (4)特点: 音调低,持续时间长, 心尖搏动处最易听清,(5)特点:音调低,持续时间较长,心肌收 缩力愈强,第一心音也愈强。,2第二心音 (1)发生时间:心室舒张期 (2)意义:标志着心室舒张的开始

8、动脉血压高低 动脉瓣功能 (3)形成原因: 动脉瓣关闭,血流冲击主动脉和肺动脉根部引起振动。 (4)特点:音调高,持续时间短 主、肺动脉瓣听诊区最易听清,(5)特点: 音调较高,持续时间较短。此心音的强 弱可反应主动脉和肺动脉压力的高低。,3第三心音 (1)发生时间:心室快速充盈期末 (2)特点:是一种低频、低振幅的振动。,4第四心音 (1)发生时间:心室舒张晚期 (2)形成原因: 与心房的收缩引起的振动有关,也称为 心房音。,1.音调较高 2.强度较第一心音低 3.性质较第一心音清脆 4.历时较短 5.在心尖搏动后出现 6.心底部听诊最清晰,1.音调较低 2.强度较响 3.性质较钝 4.历时

9、较长 5.与心尖搏动同时出现 6.心尖部听诊最清晰,第一心音与第二心音比较,心音临床意义:,二 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心肌细胞的分类:,静息电位(RP) 以心室肌为例,其RP约为8090mV。 K+ 外流形成电-化学平衡,(一)心室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形成机制:,(1)前提条件 细胞膜内外带电离子的浓度差 在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较高,(2)过程 K+ 外流形成Ik1平衡电位(内向整流Ik1通道) 少量Na+内流(钠背景电流) 生电性Na+-K+泵的活动(泵电流),动作电位(AP),特征:去极化迅速、复极化缓慢;动作电位的升支和降支不对称。,0期(去极化期):90mv到30mv 1期

10、(快速复极初期):30mv下降到0mv 2期(平台期):0mv左右,复极缓慢 3期(快速复极末期):0mv下降到90mv 4期(静息期):恢复至静息电位的时期,分期:,(1)去极化过程 0期:刺激 部分Na+通道开放,少量Na+内流 阈电位 激活快Na+通道 Na+再生式内流 12ms Na+平衡电位,0期,(2)复极化过程 1)1期-快速复极初期 快Na+通道失活, 激活K+通道 K+一过性外流,膜内电位向负值转化 快速复极化(1期),2) 2期平台期 内向Ca2+和外向K+ 电流内外相近 电位稳定在零电位 水平,缓慢复极化,时间l00150ms,2期,3)3期-快速复极末期 L型慢Ca2+

11、通道失活, 而外向IK 电流, IK1内向整流作用减弱 K+再生式外流 快速复极化至RP水平 (3期),3期,3期,(4)4期静息期 因膜内Na+和Ca2+ 升高,而膜外K+升高激活离子泵泵出Na+和Ca2+(Na+- Ca2+交换体)泵入K+恢复正常离子分布。,特点:4期自动去极化 心肌自律细胞的4期膜电位不稳定,最大复极化时,膜电位开始自动缓慢去极化。 这是心肌自律细胞能自动产生兴奋的原因。 心室肌细胞4期膜电位稳定在静息电位水平,(二)自律细胞的生物电特点,心肌细胞的生理特性包括: 自律性、传导性、兴奋性和收缩性。 自律性、传导性、兴奋性是以心肌细胞膜的生物电活动为基础,故属心肌细胞的

12、电生理特性。 收缩性则属心肌细胞的机械特性。,三、心肌的生理特性,自律性的高低是指心肌细胞单位时间内自动兴奋频率的高低。,(一)自动节律性,概念:简称自律性,是指心肌细胞能在没有 外来刺激情况下具有自动发生节律性兴 奋的能力或特性。,(1)正常起搏点 窦房结P细胞的自律性最高(100次/分), 房室交界(50次/分) 房室束(40次/分) 普肯耶细胞的自律性最低(25次/分)。 窦房结是心脏的正常起搏点 窦性节律:以窦房结控制的心跳节律。,1.心脏的起搏点,(2)潜在起搏点和异位起搏点 窦房结以外的其他自律组织的自律性较低,通常处于窦房结的控制之下,其本身的自律性并不表现,只起传导兴奋的作用,

13、称为潜在起搏点。 在某些异常情况下,潜在起搏点替代窦房结控制心脏的兴奋节律,称为异位起搏点 异位起搏点控制的心跳节律称为异位节律,(二)兴奋性 1、心室肌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心室肌细胞的动作电位、机械收缩曲线与兴奋性变化的关系,2、期前收缩与代偿性间歇,期前收缩,如果在心室肌有效不应期之后、下一次窦房结兴奋到达前,心室受到一次外来刺激,则可提前产生一次兴奋和收缩,分别称为期前兴奋和期前收缩。,代偿性间歇: 在一次期前收缩之后往往会出现的一段较长的心室舒张期,称为代偿性间歇,概念:心肌细胞具有传导兴奋的能力或特性。 传导方式:局部电流 兴奋由心房传至心室的过程中,因房室交界(尤其是结区)的传播缓

14、慢而需经一个时间延搁,这一现象称为房室延搁。 意义:使心室收缩发生于心房收缩完毕之后, 不致于产生房室收缩的重叠,有利于心 室的充 盈和射血。,(三)传导性,(四)收缩性,心肌收缩性与骨骼肌收缩相似 心肌收缩的特点 : 同步收缩 (心房或心室“全或无”式收缩) 不发生强直收缩 对细胞外液Ca2+有依赖性,四、心电图(ECG),心脏兴奋时产生的生物电变化,通过心脏周围组织和体液传导到体表,在体表按一定引导方法,把这些电位记录到特殊的记录纸上,所得图形。 反映整个心脏兴奋的产生、传导、恢复过程中的生物电变化,是每个心动周期中心肌细胞的综合电活动在体表的反映,正常心电图各波和间期的意义,意义:反映左

15、右两心房的去极化过程。 形状:波形小而圆钝 历时:0.080.11s 波幅:不超过0.25mV,1.P波,意义:反映左右两心室的去极化过程。 形状:第一个向下的Q波,第二个向上的R 波,紧接着为向下的S波。 历时:0.060.10s。若超过0.12s,则表 示心室内传导阻滞 波幅:QRS各波的波幅在不同的导联中变 化较大,2.QRS波群,意义:反映左右两心室的复极化过程。 形状:T波的方向与QRS波群的主波方向相 同。如导联和V5导联中的T波。 低平、双向或倒置,称为T波改变, 主要与心肌缺血有关。 历时:0.050.25s 波幅:0.10.8mV,3.T波,形状:T波后0.020.04s可能出现的一个 低而宽的波,方向与T波一致 历时:0.10.3s 波幅:一般不超过0.05mV 意义:不清。U波升高常见于低血钾及心室 肥厚;U波倒置可见于高血钾。,4.U波,概念: 从P波起点到QRS波起点之间的时程。 历时:一般0.120.20s 意义:代表由窦房结产生的兴奋经由心房、 房室交界和房室束到达心室并引起心室 肌开始兴奋所需要的时间,故也称为房 室传导时间。在房室传导阻滞时,PR间 期延长,超过0.20s。,5.PR间期(PQ间期),概念: 从P波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