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数学 第二章 平面向量 2.3.3 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运算与度量公式学案 新人教b版必修4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9740035 上传时间:2019-10-2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数学 第二章 平面向量 2.3.3 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运算与度量公式学案 新人教b版必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7-2018学年高中数学 第二章 平面向量 2.3.3 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运算与度量公式学案 新人教b版必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7-2018学年高中数学 第二章 平面向量 2.3.3 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运算与度量公式学案 新人教b版必修4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7-2018学年高中数学 第二章 平面向量 2.3.3 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运算与度量公式学案 新人教b版必修4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7-2018学年高中数学 第二章 平面向量 2.3.3 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运算与度量公式学案 新人教b版必修4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数学 第二章 平面向量 2.3.3 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运算与度量公式学案 新人教b版必修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高中数学 第二章 平面向量 2.3.3 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运算与度量公式学案 新人教b版必修4(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3.3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运算与度量公式预习课本P112114,思考并完成以下问题 (1)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是什么?(2)如何用坐标表示向量的模、夹角、垂直?1向量数量积及向量垂直的坐标表示设a(a1,a2),b(b1,b2)(1)数量积aba1b1a2b2.(2)若a,b为非零向量,ab a1b1a2b20.点睛记忆口诀:数量积的坐标表示可简记为“对应相乘计算和”2三个重要公式(1)向量的长度公式:已知a(a1,a2),则|a|.(2)两点间的距离公式:A(x1,y1),B(x2,y2),则|.(3)向量的夹角公式:a(a1,a2),b(b1,b2),则cosa,b.1判断下列命题是否正

2、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向量的模等于向量坐标的平方和()(2)若a(a1,a2),b(b1,b2),则aba1b1a2b20.()(3)若两个非零向量的夹角满足cos 0,则两向量的夹角一定是钝角()答案:(1)(2)(3)2已知a(3,4),b(5,2),则ab的值是()A23B7C23D7答案:D3已知向量a(x5,3),b(2,x),且ab,则由x的值构成的集合是()A2,3B1,6 C2D6答案:C4已知a(1,),b(2,0),则|ab|_.答案:2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运算典例(1)(全国卷)向量a(1,1),b(1,2),则(2ab)a()A1B0C1 D2(2)(广

3、东高考)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1,2),(2,1),则()A5 B4C3D2解析(1)a(1,1),b(1,2),(2ab)a(1,0)(1,1)1.(2)由(1,2)(2,1)(3,1),得(2,1)(3,1)5.答案(1)C(2)A数量积坐标运算的两条途径进行向量的数量积运算,前提是牢记有关的运算法则和运算性质解题时通常有两条途径:一是先将各向量用坐标表示,直接进行数量积运算;二是先利用数量积的运算律将原式展开,再依据已知计算活学活用已知向量a与b同向,b(1,2),ab10.(1)求向量a的坐标;(2)若c(2,1),求(bc)a.解:(1)因为a与

4、b同向,又b(1,2),所以ab(,2)又ab10,所以12210,解得20.因为2符合a与b同向的条件,所以a(2,4)(2)因为bc122(1)0,所以(bc)a0a0.向量的模的问题典例(1)设x,yR,向量a(x,1),b(1,y),c(2,4),且ac,bc,则|ab|()A. B.C2D10(2)已知点A(1,2),若向量与a(2,3)同向,|2,则点B的坐标是_解析(1)由a(2,1),b(1,2),ab(3,1)|ab|.(2)由题意可设a(0),(2,3)又|2,(2)2(3)2(2)2,解得2或2(舍去)(4,6)又A(1,2),B(5,4)答案(1)B(2)(5,4)求向

5、量的模的两种基本策略(1)字母表示下的运算:利用|a|2a2,将向量的模的运算转化为向量与向量的数量积的问题(2)坐标表示下的运算:若a(x,y),则aaa2|a|2x2y2,于是有|a|. 活学活用1已知向量a(cos ,sin ),向量b(,0),则|2ab|的最大值为_解析:2ab(2cos ,2sin ),|2ab|,当且仅当cos 1时,|2ab|取最大值2.答案:22已知平面向量a(2,4),b(1,2),若ca(ab)b,则|c|_.解析:a(2,4),b(1,2),ab2(1)426,ca(ab)b(2,4)6(1,2)(2,4)(6,12)(8,8),|c|8.答案:8向量的

6、夹角和垂直问题典例(1)已知a(3,2),b(1,2),(ab)b,则实数_.(2)已知a(2,1),b(1,1),cakb,dab,c与d的夹角为,则实数k的值为_解析(1)a(3,2),b(1,2),ab(3,22)又(ab)b,(ab)b0,即(3)(1)2(22)0,解得.(2)cakb(2k,1k),dab(1,0),由cos 得,(2k)2(k1)2,k.答案(1)(2)解决向量夹角问题的方法及注意事项(1)先利用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求出这两个向量的数量积ab以及|a|b|,再由cos 求出cos ,也可由坐标表示cos 直接求出cos .由三角函数值cos 求角时,应注意角的取值范

7、围是0.(2)由于0,利用cos 来判断角时,要注意cos 0也有两种情况:一是为锐角,二是0. 活学活用已知平面向量a(3,4),b(9,x),c(4,y),且ab,ac.(1)求b与c;(2)若m2ab,nac,求向量m,n的夹角的大小解:(1)ab,3x49,x12.ac,344y0,y3,b(9,12),c(4,3)(2)m2ab(6,8)(9,12)(3,4),nac(3,4)(4,3)(7,1)设m,n的夹角为,则cos .0,即m,n的夹角为.求解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典例已知点A,B,C满足|3,|4,|5,求的值解法一定义法如图,根据题意可得ABC为直角三角形,且B,cos A,c

8、os C,45cos(C)53cos(A)20cos C15cos A201525.法二坐标法如图,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A(3,0),B(0,0),C(0,4)(3,0),(0,4),(3,4)30040,034(4)16,3(3)(4)09.016925.法三转化法|3,|4,|5,ABBC,0,()|225.求平面向量数量积常用的三个方法(1)定义法:利用定义式ab|a|b|cos 求解;(2)坐标法:利用坐标式aba1b1a2b2解题;(3)转化法:求较复杂的向量数量积的运算时,可先利用向量数量积的运算律或相关公式进行化简,然后进行计算 活学活用如果正方形OABC的边长为1,点D,E分

9、别为AB,BC的中点,那么cosDOE的值为_解析:法一:以O为坐标原点,OA,OC所在的直线分别为x轴,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则由已知条件,可得,.故cosDOE.法二:,|,|,221,cosDOE.答案:层级一学业水平达标1已知向量a(0,2),b(1,),则向量a在b方向上的投影为()A.B3C D3解析:选D向量a在b方向上的投影为3.选D.2设xR,向量a(x,1),b(1,2),且ab,则|ab|()A. B.C2 D10解析:选B由ab得ab0,x11(2)0,即x2,ab(3,1),|ab|.3已知向量a(2,1),b(1,k),a(2ab)0,则k()A12 B

10、6C6 D12解析:选D2ab(4,2)(1,k)(5,2k),由a(2ab)0,得(2,1)(5,2k)0,102k0,解得k12.4a,b为平面向量,已知a(4,3),2ab(3,18),则a,b夹角的余弦值等于()A. BC. D解析:选C设b(x,y),则2ab(8x,6y)(3,18),所以解得故b(5,12),所以cosa,b.5已知A(2,1),B(6,3),C(0,5),则ABC的形状是()A直角三角形 B锐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 D等边三角形解析:选A由题设知(8,4), (2,4),(6,8),28(4)40,即.BAC90,故ABC是直角三角形6设向量a(1,2m),b(m

11、1,1),c(2,m)若(ac)b,则|a|_.解析:ac(3,3m),由(ac)b,可得(ac)b0,即3(m1)3m0,解得m,则a(1,1),故|a|.答案:7已知向量a(1,),2ab(1,),a与2ab的夹角为,则_.解析:a(1,),2ab(1,),|a|2,|2ab|2,a(2ab)2,cos ,.答案:8已知向量a(,1),b是不平行于x轴的单位向量,且ab,则向量b的坐标为_解析:设b(x,y)(y0),则依题意有解得故b.答案:9已知平面向量a(1,x),b(2x3,x),xR.(1)若ab,求x的值;(2)若ab,求|ab|.解:(1)若ab,则ab(1,x)(2x3,x)1(2x3)x(x)0,即x22x30,解得x1或x3.(2)若ab,则1(x)x(2x3)0,即x(2x4)0,解得x0或x2.当x0时,a(1,0),b(3,0),ab(2,0),|ab|2.当x2时,a(1,2),b(1,2),ab(2,4),|ab|2.综上,|ab|2或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