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规程2008成都培训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9732890 上传时间:2019-10-27 格式:PPT 页数:240 大小:26.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桩基规程2008成都培训_第1页
第1页 / 共240页
桩基规程2008成都培训_第2页
第2页 / 共240页
桩基规程2008成都培训_第3页
第3页 / 共240页
桩基规程2008成都培训_第4页
第4页 / 共240页
桩基规程2008成都培训_第5页
第5页 / 共2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桩基规程2008成都培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桩基规程2008成都培训(2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的公告,现批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为行业标准,编号为JGJ94-2008,自2008年10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3.1.3、3.1.4、5.2.1、5.4.2、5.5.1、5.5.4、5.9.6、5.9.9、5.9.15、8.1.5、8.1.9、9.4.2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二八年四月二十二日,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简 介,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基基础研究所所长 刘金砺生 研究员 二OO八年九月 成

2、 都,目录,1 总则 2 术语、符号 3 基本设计规定 4 桩基构造 5 桩基计算 6 灌注桩施工 7 混凝土预制桩与钢桩施工 8 承台施工 9 桩基工程质量检查及验收,1。增加内容,减少差异沉降和承台内力的变刚度调平设计 ; 桩基耐久性规定; 后注浆灌注桩承载力计算与施工工艺; 软土地基减沉复合疏桩基础设计; 考虑桩径因素的Mindlin应力解计算单桩、单排桩和疏桩基础沉降; 抗压桩与抗拔桩桩身承载力计算; 长螺旋钻孔压灌混凝土后插钢筋笼灌注桩施工方法;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桩承载力计算与沉桩等,修订概况,2。调整内容,基桩和复合基桩承载力设计取值与计算; 单桩侧阻力和端阻力经验参数; 嵌岩桩嵌

3、岩段侧阻力系数和端阻力系数; 等效作用分层总和法计算桩基沉降经验系数; 钻孔灌注桩孔底沉渣厚度控制标准等,强制性条文,3.1.3 桩基应根据具体条件分别进行下列承载能力计算和稳定性验算: 1 应根据桩基的使用功能和受力特征分别进行桩基的竖向承载力计算和水平 承载力计算; 2 应对桩身和承台结构承载力进行计算;对于桩侧土不排水抗剪强度小于10kPa、且长径比大于50的桩应进行桩身压屈验算;对于混凝土预制桩应按吊装、运输和锤击作用进行桩身承载力验算;对于钢管桩应进行局部压屈验算; 3 当桩端平面以下存在软弱下卧层时,应进行软弱下卧层承载力验算; 4 对位于坡地、岸边的桩基应进行整体稳定性验算; 5

4、 对于抗浮、抗拔桩基,应进行基桩和群桩的抗拔承载力计算; 6 对于抗震设防区的桩基应进行抗震承载力验算。 3.1.4 下列建筑桩基应进行沉降计算: 1 设计等级为甲级的非嵌岩桩和非深厚坚硬持力层的建筑桩基; 2 设计等级为乙级的体型复杂、荷载分布显著不均匀或桩端平面以下存在软弱土层的建筑桩基; 3 软土地基多层建筑减沉复合疏桩基础。,强制性条文,5.2.1 桩基竖向承载力计算应符合下列要求: 1 荷载效应标准组合: 轴心竖向力作用下 (5.2.1-1) 偏心竖向力作用下除满足上式外,尚应满足下式的要求: (5.2.1-2) 2 地震作用效应和荷载效应标准组合: 轴心竖向力作用下 (5.2.1-

5、3) 偏心竖向力作用下,除满足上式外,尚应满足下式的要求: (5.2.1-4) 式中 荷载效应标准组合轴心竖向力作用下,基桩或复合基桩的平均竖向力; 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偏心竖向力作用下,桩顶最大竖向力; 地震作用效应和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基桩或复合基桩的平均竖向力; 地震作用效应和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基桩或复合基桩的最大竖向力; 基桩或复合基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强制性条文,5.4.2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桩基,当桩周土层产生的沉降超过基桩的沉降时,在 计算基桩承载力时应计入桩侧负摩阻力: 1 桩穿越较厚松散填土、自重湿陷性黄土、欠固结土、液化土层进入相对较硬土层时; 2 桩周存在软弱土层,邻近桩

6、侧地面承受局部较大的长期荷载,或地面大面积堆载(包括填土)时; 3 由于降低地下水位,使桩周土有效应力增大,并产生显著压缩沉降时 5.5.1建筑桩基沉降变形计算值不应大于桩基沉降变形允许值。 5.5.4 建筑桩基沉降变形允许值,应按表5.5.4规定采用。 5.9.6桩基承台厚度应满足柱(墙)对承台的冲切和基桩对承台的冲切承载力要求 5.9.9 柱(墙)下桩基承台,应分别对柱(墙)边、变阶处和桩边联线形成的贯通承台的斜截面的受剪承载力进行验算。当承台悬挑边有多排基桩形成多个斜截面时,应对每个斜截面的受剪承载力进行验算。 5.9.15 对于柱下桩基,当承台混凝土强度等级低于柱或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时

7、,应验算柱下或桩上承台的局部受压承载力。,强制性条文,8.1.5 挖土应均衡分层进行,对流塑状软土的基坑开挖,高差不应超过1m。 8.1.9 在承台和地下室外墙与基坑侧壁间隙回填土前,应排除积水,清除虚土和建筑垃圾,填土应按设计要求选料,分层夯实,对称进行。 9.4.2 工程桩应进行承载力和桩身质量检验。,第一章 总则,桩基的设计与施工,应综合考虑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上部结构类型、使用功能、荷载特征、施工技术条件与环境,重视地方经验,因地制宜;注重概念设计,合理选择桩型与成桩工艺,优化布桩,节约资源;强化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对规范的应用,桩基设计规范条文+计算(机) 桩基方案的选择和判断

8、是计算机程序无法替代的 对规范要遵守 吃透规范条文的真正含义 以正确的判断来把握 好的设计=正确的概念+经验+判断力(创造力),第二章 术语,1 桩基 由设置于岩土中的桩和与桩顶联结的承台共同组成的基础或由柱与桩直接联结的单桩基础。 2 复合桩基 由基桩和承台下地基土共同承担荷载的桩基础。 3 基桩 桩基础中的单桩。,4 复合基桩 单桩及其对应面积的承台底地基土组成的复合承载基桩。 5 减沉复合疏桩基础 软土地基天然地基承载力基本满足要求的情况下,为减小沉降采用疏布摩擦型桩的复合桩基。 6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单桩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到达破坏状态前或出现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时所对应的最大荷载

9、。,7 极限侧阻力标准值 相应于桩顶作用极限荷载时,桩身侧表面所发生的岩土阻力。 8 极限端阻力标准值 相应于桩顶作用极限荷载时,桩端所发生的岩土阻力。 9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除以安全系数后的承载力值。,10 变刚度调平设计 考虑上部结构形式、荷载和地层分布以及相互作用效应,通过调整桩径、桩长、桩距等改变基桩支承刚度分布,以使建筑物沉降趋于均匀、承台内力降低的设计方法。 11 承台效应系数 竖向荷载下,承台底地基土承载力的发挥率。 12 负摩阻力 桩周土由于自重固结、湿陷、地面荷载作用等原因而产生大于基桩的沉降所引起的对桩表面的向下摩阻力。,13 下拉荷载 作用于单

10、桩中性点以上的负摩阻力之和。 14 土塞效应 敞口管桩沉桩过程中土体涌入管内形成的土塞,对桩端阻力的发挥程度的影响效应。 15 灌注桩后注浆 灌注桩成桩后一定时间,通过预设于桩身内的注浆导管及与之相连的桩端、桩侧注浆阀注入水泥浆,使桩端、桩侧土体(包括沉渣和泥皮)得到加固,从而提高单桩承载力,减小沉降。,16 桩基等效沉降系数 弹性半无限体中群桩基础按Mindlin 解计算沉降量与按等代墩基Boussinesq解计算沉降量之比,用以反映Mindlin解应力分布对计算沉降的影响。,第三章 基本设计规定,3-1 两类极限状态 1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1)基于以下三方面原因,计算模式作适当调整 与建

11、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的计算模式一致; 不同桩型和工艺对承载力的影响,由试桩Quk或Quk(qSiK,qPk,ak)反映; JGJ94-94的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模式实属不完整的可靠性分析,短期内不可能实现突破。,2.1.5 设计基准期design reference period 为确定可变荷载代表值而选用的时间参数。 2.1.6 标准值characteristic value/nominal value 荷载的基本代表值,为设计基准期内最大荷载统计分布的特征值(例如均值、众值、中值或某个分位值)。 2.1.7 组合值combination value 对可变荷载,使组合后

12、的荷载效应在设计基准期内的超越概率,能与该荷载单独出现时的相应概率趋于一致的荷载值;或使组合后的结构具有统一规定的可靠指标的荷载值。 2.1.8 频遇值frequent value 对可变荷载,在设计基准期内,其超越的总时间为规定的较小比率或超越频率为规定频率的荷载值。 2.1.9 准永久值quasi-permanent value 对可变荷载,在设计基准期内,其超越的总时间约为设计基准期一半的荷载值。 2.1.10 荷载设计值design value of a load,特征值,荷载组合,以综合安全系数K取代原规范的荷载分项系数G、Q和抗力分项系数s、p;以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Quk为抗

13、力R的参数;以荷载效应标准组合Sk为作用力;设计表达式为: SkR(Quk,K) 或 SkR(qSiK,qPk,ak,K) JGJ 94-94 SdR(Quk,s、p) SdR(qsiK,qsk,ak,s、p),本规范规定采用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作为桩基承载力设计计算的基本参数。试验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指通过不少于2根的单桩现场静载试验确定的,反映特定地质条件、桩型与工艺、几何尺寸的单桩极限承载力代表值。计算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指根据特定地质条件、桩型与工艺、几何尺寸、以极限侧阻力标准值和极限端阻力标准值的统计经验值计算的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关于“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的说明,(2)安全度

14、水准 由于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提高了 33%,可变荷载组合值系数提高了 17%,故桩的支承阻力安全度较 JGJ94-94规范有所提高; 由于基本组合的荷载分项系数由1.25提高至1.35,楼面均布活荷载值提高 33%,以及钢筋和混凝土强度设计值略有降低,故桩身与承台结构安全度水准提高12%以上。,2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与原规范基本一致,甲级 : 第一大类:功能重要、荷载大、重心高、风载和地震作用效应大 (1)重要建筑物 (2)30层以上或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 第二大类:荷载和刚度分布极为不均,对差异沉降适应能力差 (3)体型复杂,层数相差超过10层的高低层(含纯地下室)连体建筑 (4)2

15、0层以上框架核心筒结构及其他对差异沉降有特殊要求的建筑,3-2 桩基设计等级划分,第三大类:场地、环境条件特殊 (5)场地和地基条件复杂的七层以上的一般建筑及坡地、 岸边建筑 (6)对相邻既有工程影响较大的建筑 乙级:甲级、丙级以外的建筑; 丙级:场地和地基条件简单、荷载分布均匀的七层及七层以 下的一般建筑 。,3-3 桩基承载力计算和稳定性验算,1 竖向承载力、水平承载力(视条件)计算; 2 桩身(含桩身压曲、钢管桩局部压曲)和承台结构承载力计算; 3 软弱下卧层验算; 4 坡地、岸边桩基整体稳定性验算; 5 抗浮、抗拔桩基的抗拔承载力(基桩和群桩)验算; 6 抗震设防区抗震承载力验算。,3

16、-4 桩基变形计算,1 应计算沉降的桩基 (1)设计等级为甲级的非嵌岩桩和非深厚坚硬持力层的建筑桩基 ; (2)设计等级为乙级的体型复杂、荷载分布显 著不均匀或桩端平面以下存在软弱土层的建筑 桩基; (3)软土地基多层建筑减沉复合疏桩基础。 2 应计算水平位移的桩基 受水平荷载较大、或对水平位移有严格限制的桩基。,3-5 桩基设计采用的作用效应、抗力,1 布桩时,荷载效应采用标准组合;抗力为基桩或复合基桩承载力特征值。 2 计算沉降和水平位移时,按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 计算水平地震和风载引起的水平位移时,按荷载效应标准组合。 3 计算桩基结构承载力时,采用荷载效应基本组合。,验算坡地、岸边桩基整体稳定性时,采用荷载效应标准组合(由于采用综合安全系数)。 地震设防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