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上岗证试题汇总及标准答案

上传人:ap****ve 文档编号:109732187 上传时间:2019-10-27 格式:DOC 页数:48 大小:2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MRI上岗证试题汇总及标准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MRI上岗证试题汇总及标准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MRI上岗证试题汇总及标准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MRI上岗证试题汇总及标准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MRI上岗证试题汇总及标准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MRI上岗证试题汇总及标准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MRI上岗证试题汇总及标准答案(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MRI上岗证试题汇总及标准答案1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X射线是在:A1894年B1895年C1896年D1897年E1898年2X线成像的基础不包括A空透性B荧光性C感光效应D电离效应E生物效应3高速电子流轰击靶面能量转换过程中,X线转换率在A50%B30%C10%D5%E1%以下4患者男,50岁,体检发现左上肺前段孤立结节样病变,直径约2cm,密度较淡,诊断时应除外:A结核球B肺囊肿C炎性假瘤D周围型肺癌E球形肺炎5患者女,52岁,气短3个月,胸片显示右上纵隔增宽,右上叶主支气管狭窄,应考虑A肺结核B大叶性肺炎C中心型肺癌D霉球性肺炎E炎性假瘤6构成右下肺门外缘有主要解剖结构是A右下肺动脉及肺

2、静脉B右下肺动脉及支气管C右下肺动脉、支气管和肺静脉D右下肺动脉及右上肺静脉E右下肺动脉7典型急性肺水肿X线征象是A肺纹理模糊B出现间隙线C胸膜腔少量积液D肺门旁“蝶翼状”影E“含气支气管征”8X线诊断大顺性肺炎最主要的影像依据是A肺大叶性阴影B含气支气管像C两肺多发大片影D肺纹理模糊增重E横膈运动受限9肺内错构瘤的特征性X线表现是A孤立圆形阴影B肿块边缘清楚C肿块边缘可分叶D肿块内可见“爆玉米花”样钙化E肿块内可形成空洞10骨质破坏的基本X线表现是A骨密度减低B骨小梁稀疏C骨小梁变细D骨结构紊乱E骨结构消失11骨肉瘤X线诊断主要依据为A骨质破坏B骨膜增生C肿瘤骨D软组织肿瘤E肿瘤发生转移12

3、关于屈曲型颈椎骨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椎体前缘压缩楔形变B颈椎以骨折为中心向后成角C前纵韧带撕裂D上位椎体小关节突向后脱位E椎体上关节突骨折向前脱位屈曲型损伤(骨折、脱位)从头颅后面来的外力,迫使头颈部猛烈向胸前屈曲时,可使项韧带、棘间韧带,颈椎后部韧带以及小关节韧带撕裂,同时在相应的水平发生椎体压缩性骨折。严重者,前纵韧带断裂,椎体从椎间盘附着处分离,向前脱位,上下关节突分离,顶立、脱位、绞锁。椎体向前脱位造成脊髓被下一椎体的后上角与上椎体椎板之间所挫伤、压迫甚至切断,发生不全性或完全性截瘫。应该认为。所有屈曲型损伤,都有这样一个损伤程序。但在上述损伤过程中,项韧带和棘间韧带的紧张,可造成棘

4、突骨折。韧带断裂使棘突分离,棘突间距增大。椎体压缩骨折,呈楔形变形,椎体变扁向四周扩展,或椎体粉碎骨折。骨折片可突出椎管内,压迫脊髓。椎体向前脱位可造成上下关节突骨折。前纵韧带撕裂时,可引起下一椎体前上角或上一椎体前下角骨折。因此同为屈曲型损伤,又可产生不同的骨析解剖变化。(王云钊骨关节创伤X线诊断学P433)13脊柱结核分型中,易引起背部寒性脓肿的是A中心型B边缘型C韧带下型D附件型E各型均可引起脊柱结核按照骨质最先破坏的部位,可分为中心型(椎体型)、边缘型(椎间型)、韧带下型(椎旁型)及附件型。韧带下型(椎旁型)为一持珠类型的脊椎结核,大多继发于椎旁韧带下脓液的侵蚀,极少数由血行感染而来。

5、病变开始于脊椎腹侧的椎旁韧带或前纵韧带下。该处椎体前线糜烂性破坏,形成大量的脓液积聚于紧张的前纵及旁椎韧带之下。椎体的前缘骨质在脓液的浸泡腐蚀下,大多产生凹陷性破坏,并常涉及数个椎体,但椎间盘尚可保持完整。病变发展或持续存在,破坏可向后扩散,同时累及多个椎体及椎间盘。脊柱一般较少发生成角畸形。本型主要见于胸椎结核,常不易区分系原发或属继发性改变。(实用放射学第2版陈炽贤P917)中心型:以胸椎多见,以骨质破坏为主的病灶可以较快地发展,使椎体产生广泛破坏和塌陷,可穿破上、下椎间盘而侵及邻近的椎体,从而可累及相邻的好几个椎体。椎体旁有脓肿形成。边缘型:多见于成人,以在腰椎为多见。病灶多在椎体前线、

6、骨外膜下以及前纵韧带下的椎间盘开始。病灶有较久地局限于一个椎间盘的趋势,亦可沿着骨外膜下和前纵韧带下向上、下进展而累及邻近的椎体。但大多只限于两个椎体,累及三个以上的少见。椎体的破坏和塌陷一般不如中心型明显。椎旁多有脓肿形成。韧带下型:韧带下型是一种较为特殊的脊椎结核,并且少见。病灶主要累及椎旁韧带,椎体和椎间盘改变很少,但常有椎旁脓肿形成。当有大量脓浓积聚于前纵韧带下时,可使多个惟体的前缘产生凹形骨质侵蚀,而其间的椎间盘则多无明显破坏。(X线诊断学第3册骨关节上一医P208)14不符合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表现是A股骨头相对密度增高B股骨头囊变硬化C股骨头压缩变形D股骨头蘑菇状变形E股骨头骨质疏

7、松15属于脊柱化脓性骨髓炎特有的X线表现是A椎体破坏重B脊柱旁脓肿C椎间隙变窄D骨增生出现早E易侵犯附件脊椎化脓性骨髓炎常见于腰椎,尤好发于下腰椎。发病急,病程短,病变发展迅速,骨质增生硬化显著,而且出现较早。如病变仅侵及附件而椎体不受累,则应首先考虑为化脓性骨撒炎。血化验检查持有助于诊断。(实用放射学第2版陈炽贤P919)16如果I0为初始X线强度,I为通过物体的X线强度,d为物体的厚度,为物体对X线的衰减系数,则它们的关系可表述为AI=I0edBI=I0e/dCI=I0ed/DI=I0e1/dEI=I0ed17.影像后处理技术不包括A表面阴影显示B曲面重组C薄层骨算法重建D最大密度投影E仿

8、真内窥镜18动态增强扫描的方法是静脉注射对比剂后A做螺矩为1的螺旋扫描B动态观察对比剂排入肾盂输尿管过程的扫描C快速移床快速扫描D在感兴趣区同一层面在一定时间范围内重复扫描E在感兴趣层面内注射造影剂前后对比扫描19下列关于窗宽的概念,正确的是A窗宽规定了所显示的灰阶中心B窗宽规定了所显示的CT值的范围C通常CT机的窗宽都是固定的D窗宽越大,组织的灰度对比越高E窗宽包括所有组织的显示范围20不属于神经元移行异常的畸形是A灰质异位B平滑脑C脑裂畸形DDandy-Walker畸形E厚脑回畸形21神经纤维瘤病第型主要表现为A视神经纤维瘤B双侧三叉神经纤维瘤C双侧听神经鞘瘤D多发脊柱神经鞘瘤E多发胶质瘤

9、22松果体细胞瘤属良性肿瘤,增强CT的典型表现为A无强化B不均匀轻度强化C均匀轻度强化D均匀明显强化E不均匀混杂强化23增强CT显示为均匀薄壁环状强化,是以下哪种疾病的特征性表现A脑膜瘤B脑脓肿C星形细胞瘤D胶质母细胞瘤E血管网状细胞瘤壁薄而均匀的环形增强是脑脓肿的特征(CT医师上岗证考试培训参考资料P62)24下列肿瘤中,不能跨天幕生长的是A脑干脑质瘤B基底动脉瘤C小脑幕脑膜瘤D上皮样囊肿E蝶骨嵴脑膜瘤25不通过颈静脉孔的结构是A三叉神经的第三支B舌咽神经C迷走神经D副颅神经E颈内静脉26典型视网膜母细胞瘤的CT表现是A球壁肿物,并突入玻璃体内B球壁肿物,并发视网膜脱离C球壁肿物,并出现视神

10、经增粗D球壁肿物,并极易出血E球壁肿物,并出现钙化27关于鼻窦CT检查,不合适的是A尽可能轴位和冠状位同时扫描B外伤时应用1.5mm薄层扫描C矢状位重建有助于了解病变累及范围D怀疑肿瘤病变时必须骨窗和软组织窗观察E发现骨质异常时增强扫描作为常规检查28患者女,45岁,咳嗽,咳痰伴低热两天,CT扫描见左肺下叶中外带有一楔状阴影,内有小透亮区。楔状影之宽基底位于胸膜侧,顶端呈条索状影;增强扫描周边有强化。诊断应首选A节段性肺不张B节段性肺炎C隔离肺D肺脓肿E肺梗死29关于支气管囊肿CT表现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密度均匀B可呈卵圆形CCT值差异较大D可呈软组织密度E部分肿瘤可强化30以下哪一项CT表现

11、不支持急性肺脓肿的诊断A肿块中心呈低密度B多发圆形软组织块影C增强扫描时呈明显均匀性增强D患侧少量胸腔积液E病灶边缘模糊31下列哪种情况不适宜做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A肺内多发结节B大量胸腔积液C肺良性病变D严重肺气肿E心包囊肿32.关于心包积液的CT检查,不正确的是A心包积液存在于心包的脏、壁层之间B心包积液可能是淋巴液C出血性心包积液的CT密度较低D心包包裹性积液压迫心脏使之变形E心包填塞出现于大量积液的时候33.CT扫描图像中,关于正常心包上隐窝的描述,错误的是A密度均匀B前缘较扁平C位于升主动脉后方D与主动脉间有分界E增强扫描可有部分强化34脾破裂出血易于积聚于A网膜囊B胃脾隐窝C左

12、侧结肠旁沟D右侧结肠旁沟E肝下间隙35患者男,18岁,疲乏,贫血貌。CT示脾前缘被膜下多发小片状低密度区,部分略呈楔形,最可能的诊断是A脾钝挫伤B脾血管瘤C脾淋巴瘤D脾脏梗塞E脾脏淋巴管瘤36正常第一肝门部结构包括A门静脉,肝静脉,总肝管B肝静脉,总肝管,肝动脉C总肝管,肝动脉,门静脉D总肝管,总胆管,肝动脉E总胆管,肝动脉,门静脉37有关肾筋膜和肾间隙解剖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A肾实质外包绕有一层包膜,称为肾筋膜B前、后肾筋膜将腹膜后区域分为肾前间隙和肾后间隙C肾脏周围有肾周间隙,它由肾前间隙、肾后间隙、肾左间隙和肾右间隙组成D肾周间隙又称“吉氏”间隙E肾前间隙内有胰腺、胃和十二指肠38有关肾

13、囊肿的CT表现,错误的是A囊肿病灶呈圆形、椭圆形B病灶边缘光滑、边界清楚C囊肿密度均匀,接近水的密度,亦可呈高密度D增强扫描高密度囊肿可有强化E囊肿位于肾盂旁时,称肾盂旁囊肿39患者女,40岁,轻度智障,体检发现双肾各见一圆形低密度影,密度不均,左侧病灶直径约1.5cm,CT值为-20Hu至30Hu,右侧病灶直径约3.8cm,CT值为-80Hu至28Hu,增强扫描见病灶的实性部分有强化,下一步应做的检查是A双侧肾CT血管成像B双侧CT尿路成像(CTU)C腹部增强CT多期扫描D胸部增强CT检查E颅脑CT检查40肝癌在增强扫描时间-密度曲线上,特征性表现为A速升速降型B速升缓降型C缓升速降型D缓升缓降型E速升后缓升型41关于肝癌门静脉癌栓的CT表现的描述,错误的是A受侵血管腔不规则B平扫不易发现病变C增强扫描血管内充盈缺损D增强扫描时癌栓与原发灶同步强化E当1、2级门静脉分支受累时,其供血区肝动脉血液量增加42下列哪一项不符合卵巢癌的CT表现A形成“腹膜假性黏液瘤”B腹水CT值偏低C大网膜饼状转移D下腹部不规则肿块E钙化性转移43CT在膀胱癌诊断上的主要作用是A区别肿瘤浸润膀胱壁的深度B对膀胱癌各期准确分型C发现膀胱壁局限性增厚或结节D对淋巴结是否转移作出精确判断E确定是否伴有尿路梗阻44前列腺癌较少侵犯或转移的器官是A膀胱B精囊C直肠D骨骼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