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第四单元 第九课 第一课时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09718033 上传时间:2019-10-27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1.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 第四单元 第九课 第一课时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高中政治 第四单元 第九课 第一课时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高中政治 第四单元 第九课 第一课时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高中政治 第四单元 第九课 第一课时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高中政治 第四单元 第九课 第一课时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 第四单元 第九课 第一课时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 第四单元 第九课 第一课时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9课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第一课时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自主学习 01,课前预习 有的放矢,一、中华文化复兴的必然选择 1中国先进文化的产生 (1)历史结论:奉行“_”论或“文化复古主义”,都不能解决中华文化向何处去的问题,无法使中华文化走上复兴之路。 (2)_,是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3)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肩负起_的历史使命,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内涵:以_为指导,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_文化。 (2)意义:只有坚持和

2、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把_和_结合起来,使悠久的中华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实现_的梦想。,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1目标 (1)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 (2)原因:与_相适应,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相衔接,与我国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相匹配。,2措施 (1)内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2)原因: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是由_的要求决定的,是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根本意愿决定的,是由增强国家_的现实需要决定的。,三、我们的文化自

3、觉和文化自信 1地位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前进,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此,需要树立高度的_。,2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1)含义:文化自觉是对文化_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文化自信来自于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于对自身_的充分肯定、对自身_的坚定信念。 (2)表现: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对_充满信心、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3)措施:用_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提示:全盘西化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 继

4、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 吸收人类文化优秀成果 文化强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 继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 文化软实力 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地位作用 文化价值 文化生命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合作学习 02,名师解读 互动探究,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在当代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先进文化。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3)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意义: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把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吸收人类文化优秀成

5、果结合起来,使悠久的中华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实现文化强国的梦想。,(4)怎么做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不断创新,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 a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高文化产品质量,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粮,让人

6、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b只有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不断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容,2.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地位: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 (2)特点: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相衔接,与我国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相匹配。,(3)措施 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7、。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角度,说明我们应如何实现文化强国梦想? 提示:(1)坚持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作用。 (2)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3)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1)地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2)决定因素:是

8、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是由继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要求决定的,是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根本意愿决定的,是由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决定的。,(3)与文化强国的关系: 二者是路径和目标的关系。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现中华文化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4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1)重要作用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前进,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此,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2)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含义及表

9、现,(3)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要求 最重要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我们一定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更加自觉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更有自信地迈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1)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关系 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涉及以什么样的视角认识文化、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文化、以什么样的思路发展文化的问题。二者紧密联系,是相互作用的有机统一,缺一不可。只有坚持文化自觉,才能真正做到文化自信;拥有文化自信,才能够激发和深化文化自觉。

10、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指向的目标是文化的自强与文化的繁荣发展。,(2)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高学习 03,方向方法 例练提升,【例1】 某班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就文化生活学习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综合探究。某组同学撰写论文的主要参考文献有:社会制度与文化发展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论文化在我国国际影响力中的作用问题传统文化现状研究。据此推断,该组的研究主题最有可能是( ),A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要性 B大力发展大众文化的路径 C公民科学文化素

11、养的东西方比较 D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现状的反思,【解析】 获取和解读题干中的参考文献,提取“文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国际影响力、传统文化”等信息,综合概括文献的共同点,可选A项。B、C、D三项不符合参考文献的共同主题。 【答案】 A,【例2】 2014年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黄金时段播出的电视政论片百年潮中国梦,从百年追梦、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筑梦天下等层面对“中国梦”进行了系统全面的阐释论述,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共鸣。这说明( ),对文化生活市场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优秀文化可以增强我们的文化自觉和自信 大众文化就是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 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是先进的健康有益

12、的文化 A B C D,【解析】 本题考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材料未涉及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引发的令人忧虑的现象,不符合题意;错误,我们倡导的大众文化是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材料显示媒体自觉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展示了文化自觉与自信,正确;电视政论片百年潮中国梦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共鸣,体现了人民大众对先进健康文化的欢迎,正确。 【答案】 C,【例3】 (2014天津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行遍江南清丽地,人生只合住湖州。”从春秋战国的吴越文化到唐宋的文人荟萃,悠久的历史孕育出一个“文化湖州”。最近,该地依靠深厚的历史文化

13、底蕴,开展形式多样和卓有成效的群众文化活动,一改传统的“送文化”一元主体线性结构(见图1)为“文化走亲”(以互访形式在不同区域间开展群众文化交流活动)多元主体网状结构(见图2),开创了文化活力竞相迸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的崭新局面。,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文化走亲”活动对于文化建设的启示。,【解析】 本题要重点从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文化创新的形式和途径、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等方面总结“文化走亲”活动对于文化建设的启示。 【答案】 要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要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要创新文化交流形式,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14、【例4】 (2014福建卷)古老的中华文化走过了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开启了中华文化复兴的新征程,对中国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及其重要成果,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谈谈材料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启示。 【解析】 首先要明白材料的主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对中国近现代文化建设、对中华文化复兴的作用,主题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文化建设中的指导作用。在此基础上,回答出“怎样建设文化强国”(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即可。,【答案】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立足于

15、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汲取人类优秀文化成果,与时俱进,不断创新。,1“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中国人民在对先进文化的求索过程中,曾经出现过“全盘西化”论。这种论调( ),认为中国的唯一出路是全心全意学习西方 认为要力保旧俗,存礼教而保国魂 属于“民族虚无主义” 属于闭关自守论 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我们对“全盘西化”论的认识。符合题意;属于“保守主义”的观点;与题意相反。 答案:C,2当前,要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应当( )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发展社会主义文化 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具有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 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的要求。都符合题意,因此选D。 答案:D,3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 是世界文化发展的宏伟目标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组成部分 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必须继承中华传统文化并摒弃外来文化 A B C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