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市2016届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109715267 上传时间:2020-02-29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227.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市2016届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市2016届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市2016届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市2016届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市2016届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市2016届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市2016届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含解析).doc(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年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市中考化学一模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6分)1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没有直接关系的是()A氧气可用于医疗急救氧气能供给呼吸B汽油能清除油污汽油具有乳化作用C活性炭作净水剂活性炭具有吸附性D铜丝作导线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2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下列有关水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受热时水分子的体积逐渐变大B降温时水分子的化学性质发生改变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分子是可分的D水结成冰时水分子停止运动3O2和Cl2都是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它们都能跟甲烷反应,已知氧气和甲烷充分反应后的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由此推断氯气和甲烷充分反应后的生成物

2、是()AC和HClBCH2Cl2和HClCCCl4和HClDCCl4和H24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里,铜丝由红色变成黑色C熟石灰与氯化铵混合研磨,生成无色无味气体D将生铁粉末投入盛有过量盐酸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仍有黑色残渣5对于下列几种化学符号,有关说法正确的是()H Fe3+ P2O5 NaClOA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有B表示阳离子的有C中数字“2”表示五氧化二磷中有两个磷原子D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6化学反应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你认为分类合理的一组是()CaO+H2OCa(OH)2 Mg(OH)2MgO+H2ONaOH+

3、HClNaCl+H2O 8Al+3Fe3O44Al2O3+9Fe CH4+2O2CO2+2H2OA属于化合反应的是B属于置换反应的是C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D属于有热量放出的反应的是7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20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B20时,在00g水中加入20g甲可得到饱和溶液C20时,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乙溶液D若要将组成在M点的乙溶液转变为N点的乙溶液,可加适量水稀释后升温至508小明为探究金属与盐的反应,将一定质量的某种金属M的粉末放入AgNO3与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发现,溶液呈现无色,溶液底部有少量固体粉末;过滤后在滤渣

4、和滤液中分别加入适量稀盐酸,滤渣中有无色气体产生,滤液中无沉淀产生结合实际现象判断,小明得出的以下结论错误的是()A滤液中一定没有银离子B滤渣中一定含有金属单质MC滤渣中一定含有单质铜D加入的金属M可能是单质铁9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B除去氯化钠固体中的少量碳酸钠加入适量稀盐酸,充分反应,蒸发C证明酸和碱恰好中和向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溶液最终呈无色D测定久置于空气中的NaOH固体中碳酸钠的含量取ag固体,加入足量稀盐酸,用排水法收集到Vmol气体AABBCCDD10某一种或几种物质的水溶液中,可能含有以下几

5、种离子:K+、Cl、Ca2+、Ba2+、SO42、CO32,现取两份100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1)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2)第二份加足量的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A一定存在ClB一定存在CO32,可能存在Ba2+C一定存在K+D一定存在SO42可能存在Ca2+二、填空与简答题11请按要求用符号完成下列各题:(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2)温度计中的水银;(3)铝制品表面的氧化膜;(4)硬水中易形成水垢的阳离子12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请根据表中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回答问题(1)请写

6、出表中关于碳元素的一条信息(2)第11号元素与第9号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3)善于总结和发现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途径,请写出你发现的一条规律(4)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镁的或定向比铅的活动性强,请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说明原因13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1)冬天通常用石灰乳涂于树木表面,防止树木冻伤和害虫生卵,过一段时间,因为生成了的缘故;洒在地里的熟石灰也可以改良硫酸型土壤,写出化学方程式(2)在充满CO2的铝制易拉罐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后封口,易拉罐立即变瘪,原因;过一会易拉罐又鼓起,因Al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H2和NaAlO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4硫酸钠是制造

7、纸浆、染料稀释剂、医药品等的重要原料某硫酸钠粗品中含有少量CaCl2和MgCl2,实验室进行提纯的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用NaOH和Na2CO3除杂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NaOH和Na2CO3如果添加过量了,可加入适量溶液除去(3)“后续处理”的主要操作是蒸发,为了获得纯净的硫酸钠,应蒸发至(填序号)A完全蒸干时停止加热B快干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C有大量固体析出时停止加热,过滤弃去剩余的少量溶液15生活处处皆化学,从化学的视角看,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填序号)牛奶中加入适量乳酸钙补充钙元素 香肠中加入过量亚硝酸钠防腐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须做灯火

8、实验三、实验与探究16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一些装置,请根据如图所示回答:A、B两装置均可供实验室制取氧气,与A装置相比较,用B装置的优点是写出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若用D装置来干燥氧气,则D内应装的干燥剂是在不做改动的情况下,C装置(选填“能”或“不能”)用来做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氨气(NH3)在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实验室制取氨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写装置对应的字母),若用D装置来收集氨气,则气体应从(选填“a

9、”或“b”)通入17做菜用的一种嫩肉粉,其主要成分碳酸氢钠(NaHCO3),可破坏肉质纤维结构、促进肉类吸收水分,从而使肉质松软、鲜嫩明发现将拌了嫩肉粉的肉类放到锅中并加入食醋(含醋酸)等调料烧煮时会产生大量气泡他对此颇感兴趣,决定对其进行探究小明对气体的成分进行了猜测:气体中除了醋酸气体和水蒸气还可能含有该气体A,A是小明对气体A的来源做出了两种猜测:猜测1:;猜测2:气体A可能是由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产生的针对以上猜测,小明设计了以下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1实验2取碳酸氢钠样品少许加入试管中,加热使之充分反应,并把产生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试管口出现小水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实验结论:猜想都正确

10、实验2中,小明发现充分反应后,试管中仍留有一些白色粉末,她认为除了含碳酸钠外,也可能会含有氢氧化钠;请你帮他设计合适的实验方案来验证猜想四、计算与应用18我国民间有端午挂艾草的习俗,艾草含有丰富的黄酮素(化学式为:C15H10O2),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请回答:(1)黄酮素中碳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黄酮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结果精确到0.1%)19实验室有一瓶浓硫酸废液,小红同学用如下方案测定该废液中硫酸的质量分数,取一定质量的浓硫酸废液于烧杯中,加入一枚洁净的铁钉,观察至铁钉表面不在有气泡,各步称量数据如表:烧杯的质量/g18.2g烧杯及稀硫酸的质量/g33.2g铁钉(已用砂纸打磨去掉

11、铁锈)/g10.8g反应后烧杯及所盛物质的总质量/g43.9g(1)反应中产生的气体的质量是g(2)计算该废液中硫酸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3)如果铁钉的铁锈未除净,对计算结果的影响是(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2016年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市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6分)1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没有直接关系的是()A氧气可用于医疗急救氧气能供给呼吸B汽油能清除油污汽油具有乳化作用C活性炭作净水剂活性炭具有吸附性D铜丝作导线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考点】氧气的用途;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碳单质的物

12、理性质及用途【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性质决定用途【分析】物质的性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体现其性质,将物质的性质、用途联系起来分析,找出没有直接关系的【解答】解:A、氧气能供给呼吸,决定了氧气能用于急救病人,故A有直接关系;B、汽油能溶解油污,所以汽油能除去油污,故B没有直接关系;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所以活性炭能作净水剂,故C有直接关系;D、铜丝能导电,所以可用作导线,故D有直接关系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几种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掌握物质的性质以及性质和用途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2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下列有关水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受热时水分子的体积逐渐变大B降温

13、时水分子的化学性质发生改变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分子是可分的D水结成冰时水分子停止运动【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微粒具有如下特征:体积和质量都很小微粒之间存在间隔微粒是在不断运动的运用这些特征我们可以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现象【解答】解:A、水在受热的情况下水分子获得能量,水分子运动加快,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增大,导致水的体积增大,在这个过程中水分子本身的体积大小是不变的,故叙述错误;B、降温时,水分子失去能量,水分子运动变慢,由于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只要分子不变,其化学性质就不变故叙述错误;C、电解

14、水的微观实质是水分子在通电的条件下水分子分解成氢、氧原子,然后氢、氧原子重新组合成氢分子和氧分子说明了水分子在化学变化中是可以再分的故叙述正确;D、河面上的水结成冰后不再流动,是由于水由液态变成固体,分子还是在不断运动的,故叙述错误故选C【点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构成物质的微粒种类在反应前后是否发生了变化3O2和Cl2都是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它们都能跟甲烷反应,已知氧气和甲烷充分反应后的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由此推断氯气和甲烷充分反应后的生成物是()AC和HClBCH2Cl2和HClCCCl4和HClDCCl4和H2【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解答本题时可以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