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2016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鲁教版.doc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109715256 上传时间:2020-02-29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81.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2016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鲁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2016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鲁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2016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鲁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2016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鲁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2016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鲁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2016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鲁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2016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鲁教版.doc(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2016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其中1-4小题,每小题1分,50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1物质是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用途主要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 活性炭净水B金刚石作装饰品C 做调味品D 改良酸性土壤2李甜同学根据听课情况,归纳出鉴别浓硫酸和浓盐酸的方法,其中不正确的是()A闻气味B打开瓶塞,观察瓶口是否有白烟C各取500ml,比重量D用玻璃棒分别蘸取液体后,滴在白纸上,观察是否变黑3“食品安全”大于天,下列有关做法中,正确的是()A用化工染色剂制作“彩色馒头”B用甲醛浸泡白菜根部防腐烂C用回收的食用油重复炸制食

2、品D适量的小苏打用于制作面包4下列化学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的是()CaO+H2OCa(OH)2 NaOH+HClNaCl+H2O 2H2S+O22S+2H2O 2HgO2Hg+O2ABCD5试管是实验室最常见的仪器,在不同的化学实验中试管口朝向不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给试管中的KNO3溶液加热B向试管中加入锌粒C给试管中的硫酸铜晶体加热D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6取一滤纸条,等间距滴10滴紫色石蕊试液,然后装入玻璃管中(如图所示),两端管口同时放入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棉球,几秒后观察到图示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氨水呈碱性,盐酸呈酸性B浓氨水和浓盐酸都具有挥发性

3、C氨分子和氯化氢分子运动速率都相等D从微观的角度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7在高温条件下,甲、乙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丙和丁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B物质乙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7C生成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是1:1D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是14:38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达不到实验目的是()A装置除去CO2中含有的少量HCl气体B装置加热蒸发NaCl饱和溶液得到NaCl晶体C装置制取少量CO2气体D装置除去河水中的少量泥沙9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从t1至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Bt2时,甲和乙

4、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C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均是30%Dt2时,分别在100g水中各溶解30g甲、乙,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下列鉴别物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序号待鉴别的物质鉴别试剂或方法A氧化铜与氧化铁观察颜色B硝酸铵与食盐固体水C氢氧化钠溶液与碳酸钠溶液酚酞溶液D氧气与二氧化碳带火星的木条AABBCCDD二、填空与简答11“水循环”和“碳循环”是自然界存在的两大重要循环结合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从微观的角度看,水分子是由构成的;从宏观的角度看,二氧化碳是由组成的;从分子、原子及元素的角度看,地球表面的“水循环”主要是由的运动引起

5、的;自然界“碳循环”中的“碳“是指12化学大厦里的“居民”们(即各种物质)按各自所属的类别分类居住在A、B两座大楼里如表是已经入住的“居民”的情况:化学大厦A座一单元Mg AlFe二单元H2O2SB座三单元CO2COSO2四单元Ca(OH)2KOH Na2CO3五单元H2SO4HNO3HCl六单元KMnO4FeCl2CuSO4(1)化学大厦来了一位新“居民”NaHCO3,他应该住进单元大厦中有一位“居民”住错了地方,它是(2)三单元中CO2和CO组成相同,但性质差别很大,原因是(3)六单元里住着一位“制氧高手”,写出实验室由它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13为了证明燃烧发生的条件,进行了如下实验(1

6、)实验一中可观察到的现象为(2)实验二中,观察到滤纸条始终不燃烧,由此推知Na2SiO3的化学性质为(3)对比实验一和实验二中纸条燃烧情况的不同,可以证明的燃烧发生条件是14构建模型和构建知识网络是化学学习中重要的学习方法,王华同学利用左手构建酸的性质知识网络,如图所示,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如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盐酸的pH,则结果会(填“偏大”、“偏小”、“无影响”)(2)利用性质制取氢气时,与的制取装置相同 A高锰酸钾制氧气 B催化剂条件下,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 C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D电解水制氧气(3)写出一个符合图中的化学方程式(4)图中性质属于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5)图中的

7、性质在工业上可用于(填用途)15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把主要成分为生石灰的干燥剂放入水中放出热量氧化钙与水反应放热B往久置于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稀硫酸有气泡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C把红热的铁丝迅速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无明显现象可能是氧气浓度太低D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无明显现象二者没有发生化学反应三、实验与探究16一双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能够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知识【发现问题】在一次探究活动中,小强用塑料吸管向新制的澄清石灰水中吹气,在吹气的过程中发现石灰水先出现浑浊后又变澄清,他感到很意外 为了排除呼出气体中其他成分干扰,小强又将纯净

8、的CO2通入新制的澄清石灰水中,观察到的现象与上次相同小强查阅资料得知:CO2能与CaCO3和H2O继续反应生成Ca(HCO3)2由此,小强推测出Ca(HCO3)2的一条物理性质是小强大胆推测,CO2也能与Na2CO3和H2O反应,请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提出猜想】Ca(HCO3)2受热能否分解?【查阅资料】Ca(HCO3)2受热分解生成CaCO3、H2O和CO2【设计实验】小强用a(如图1,写出该仪器的名称)、试管、铁架台、导气管和单孔橡皮塞等组装成如图所示装置,加热时如果产物中有水或二氧化碳生成就可证明Ca(HCO3)2受热分解【实验过程】小强在实验室找到了一瓶Ca(HCO3)2粉末,取少量

9、放入试管中进行加热,加热时观察到试管口附近有小液滴产生小强的结论:Ca(HCO3)2受热分解【反思与评价】 小松认为小强的实验不能确切证明Ca(HCO3)2受热一定分解了,小松的理由是 请你选择下列实验用品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加热过程中有CO2产生 实验用品:试管、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酚酞试液选用的试剂操作方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有CO2生成(2)请根据图2回答问题: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装置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F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的CO2气体的体积,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四、计算与应用17百合具有润肺止咳、清心安

10、神等功效,有提高的药用、食用价值百合中的秋水仙碱(化学式为C22H25NO6),对人体细胞有丝分裂有明显抑制作用阅读以上信息后,请回答:(1)每个秋水仙碱分子中共有个原子(2)秋水仙碱中C、O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8某纯碱样品中混有氯化钠,为了测定该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小明同学准备称取21.2g样品,做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操作X为;(2)滤液C中的溶质是;(3)计算纯碱样品中的Na2CO3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结果保留一位小数,要求写出计算过程)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2016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其中1-4

11、小题,每小题1分,50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1物质是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用途主要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 活性炭净水B金刚石作装饰品C 做调味品D 改良酸性土壤【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等活性炭净水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金刚石作装饰品是利用金刚石的物理性质;食盐做调味品,是食盐的味道,属于物理性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是利用熟石灰的碱性,属于化学性质【

12、解答】解:A、活性炭净水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B、金刚石作装饰品是利用金刚石的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C、食盐做调味品,是食盐的味道,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D、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是利用熟石灰的碱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分,要记忆有关物质的性质,并能够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2李甜同学根据听课情况,归纳出鉴别浓硫酸和浓盐酸的方法,其中不正确的是()A闻气味B打开瓶塞,观察瓶口是否有白烟C各取500ml,比重量D用玻璃棒分别蘸取液体后,滴在白纸上,观察是否变黑【考点】酸

13、、碱、盐的鉴别;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专题】物质的鉴别题;物质的检验、鉴别与推断【分析】根据已有的硫酸和盐酸的性质差异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浓盐酸有刺激性气味,浓硫酸没有刺激性气味,可以通过闻气味的方法鉴别,正确;B、浓盐酸 打开瓶口产生的是白雾,浓硫酸打开瓶塞没有现象,不是白烟,错误;C、浓硫酸的密度大于浓盐酸的密度,各取500ml,比重量可以鉴别,正确;D、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浓盐酸不具有脱水性,用玻璃棒分别蘸取液体后,滴在白纸上,观察是否变黑可以鉴别,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常见的酸的鉴别,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差异进行3“食品安全”大于天,下列有关做法中,正确的是()A用化工染色剂制作“彩色馒头”B用甲醛浸泡白菜根部防腐烂C用回收的食用油重复炸制食品D适量的小苏打用于制作面包【考点】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常用盐的用途【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A、根据染色剂会对人体造成危害进行分析;B、根据甲醛能破坏蛋白质的结构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地沟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