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 9.2 溶解度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109710972 上传时间:2020-02-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下册 9.2 溶解度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 9.2 溶解度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 9.2 溶解度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 9.2 溶解度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下册 9.2 溶解度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下册 9.2 溶解度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9.2 溶解度课前预习学案知识回顾:1、浓溶液 是饱和溶液,稀溶液 是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填“一定”或“不一定”)2、现有一瓶饱和的石灰水,若使它变成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两种方法是: , 。若将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又可采取的方法是 , 因此只有指明 和 时,溶液的饱和或不饱和才有确定的意义。3、夏天人们喜欢喝的碳酸饮料、啤酒等,打开瓶盖后,它内部的压强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自主学习:1、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在 下,某固体物质在 溶剂里达到 状态时所溶解的 ,单位是 。2、溶解度的相对大小:溶解度/g(20)一般称为

2、103、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叫 。应用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 。在绘制溶解度曲线时,用纵坐标表示 ,用横坐标表示 。4、绝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 , 但也有少数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如 。5、气体的溶解度是指:在 和一定 时, 气体溶解在 里,达到 时的 。课中实施学案教学目标:1、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涵义。2、初步学会绘制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并会查阅溶解度曲线。3、了解气体的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固态物质溶解度的概念及其溶解度曲线教学难点:固态物质溶解度概念的理解教学过程:引入新知: 在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过

3、程中,为什么硝酸钾要采取升高温度的方法,而石灰水却采用降低温度的方法呢?新知探究:一、固体物质的溶解度1、概念: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 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在理解溶解度时要紧紧抓住下列其四要素,这四要素间缺一不可。(1)条件:在一定温度下 (2)标准:在溶剂里(3)状态:达到饱和状态(或形成饱和溶液) (4)单位:克2、意义:物质在此温度下,在100 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溶质的克数或物质在此温度下,在100 g溶剂里最多所能溶解溶质的克数。如20NaCl的溶解度是36 g。它的意义是: 。3、影响因素:只与温度这一外在因素有关基础练习:

4、1、“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g”。根据这一条件及溶解度的含义,判断下列说法哪一种是正确的( )A.100g水溶解36g食盐恰好能配成饱和溶液 B.200C时,100g食盐饱和溶液里含有36g食盐 C.200C时,把136g食盐饱和溶液蒸干,可得到36g食盐 D.饱和食盐水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比为36:100:1362、20时KCl的溶解度是34g,现将20gKCl溶于20的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溶液的质量为 二、溶解度曲线1、溶解度曲线的含义及绘制 根据课本表9-1,请同学们任选一种物质,绘制它的溶解度曲线。曲线上的点表示: 线表示: 讨论与思考:从图912

5、和图913的溶解度曲线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陡升型: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_,如 _;缓升型: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_;下降型: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_ _,如_。2、溶解度曲线的应用:(1)判断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2)比较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3)通过不同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变化趋势,来确定混合物的分离、提纯方法。;(4)判断析出晶体量的多少;(5)根据溶解度曲线进行有关的计算等。基础练习: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该图回答:t3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随温度升高溶解度降低

6、的是 a点表示的含义是 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均由t3降到t1时,析出溶质的质量最大的是 ,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是 。三、气体的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1、定义:在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2、影响因素:交流与讨论:1、夏天打开汽水盖时,为什么有大量气泡冒出?2、喝汽水后,为什么会打嗝?结论: 和 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大小, 越高,气体的溶解度越小, 越大,气体的溶解度越大。学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检测反馈:1、下列因素:温度 固体物质的种类 水的质量 固体物质的颗粒大小 压强,其中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的有()

7、A B C D2、t时,18g硝酸钾全部溶于水形成68g饱和溶液,则t时硝酸钾的解度是 3、左图时甲、乙两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为60g B、t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C、升高温度可使不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D、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4、烧开水时,加热不久在锅底会出现许多气泡,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 的升高而 课后拓展学案1、t时,某物质的溶解度为20g,在它的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和溶液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溶质:溶剂=1:5 B、溶液:溶剂=5:6 C、溶剂:溶质=6:5 D、溶液:溶质=6:12、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为使溶质是

8、固体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最可靠的方法是( )A 、增大压强 B、加入溶液 C、升高温度 D、加入溶质3、25 时,50 g水中最多溶解5 g A物质,60 时100 g水中最多溶解10 g B物质,则A、B两物质的溶解度关系为( )A 、AB B 、 A=B C 、AB D、无法确定 4.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B.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均为30gC.t2时,甲溶液的溶质一定大于乙溶液的溶质D.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答案:B5.右图为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1)20时向lOOg水

9、中加入30g氯化钠,所得溶液为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将上述溶液蒸发掉50g水后恢复到20,析出的固体质量是_g(2)向A、B两个烧杯中各加入100g水,分别配成60的氯化钠和碳酸钠饱和溶液,再冷却到10,_(填“A”或“B”)烧杯中析出固体较多。【答案】(1)饱和;12; (2)B;6.右图为NaCl、KNO3的溶解度曲线(水的密度约为1g/cm3)。溶解度/g85.531.636.0NaClKNO30 20 50 温度/20时,KNO3的溶解度是 g,以下实验中:加2.5g KNO3搅拌(20)10mL水x再加2.5g KNO3搅拌(20)y升温至50zx、y、z中为饱和溶液的是 。若使NaCl溶液由不饱和变为饱和溶液,一般采用的方法是 或 。除去KNO3固体中混有的少量NaCl,提纯的步骤是:加水溶解、 、 ,然后过滤、洗涤、干燥。答案; (1)316 Y (2)蒸发溶剂至饱和 加NaCl固体至不再溶解 (3)蒸发浓缩 降温结晶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