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 专题03-1 构成物质的微粒(含解析).doc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109703007 上传时间:2020-02-2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3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 专题03-1 构成物质的微粒(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5年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 专题03-1 构成物质的微粒(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5年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 专题03-1 构成物质的微粒(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5年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 专题03-1 构成物质的微粒(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5年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 专题03-1 构成物质的微粒(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5年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 专题03-1 构成物质的微粒(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 专题03-1 构成物质的微粒(含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03-1 构成物质的微粒一、选择题1. (2015临沂中考) 水受热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水分子运动加快B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C水分子数目增多了D水分子没有变成其他分子【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的物理变化以及微观解释.根据分子论观点,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水受热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水分子的数目没有发生变化,水分子的大小没有发生变化,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在此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也就没有变成其他的分子.2.(2015菏泽中考)对于下列说法,有关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A.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氢原子和氧原子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B.化学

2、反应过程的实质是分子破裂、原子重新组合C.将水加热变成水蒸气,体积变大,是因为水分子体积变大D.花香四溢主要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分子的性质和化学反应的实质.分子由原子构成,但是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水分子,选项A错误;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进行组合,选项B正确;水变成水蒸气时是分子间的间隔变大,分子大小不变,选项C错误;花香四溢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运动,选项D错误.故选B.3.(2015济宁中考)“茉莉的香气清新淡雅,能够使人心情放松,檀木的香气持久醇厚,能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从微观角度分析,语句中隐含的分子性质有( )分子的质量很小 分子之间有间隔分

3、子是不断运动的 不同分子性质不同A. B. C. D.【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分子的性质.闻到不同的香气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不同的香气作用不同,说明不同的分子性质不同,故选项B正确.4.(2015聊城中考)下列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氨水挥发分子不断运动B.将二氧化碳气体制成干冰,体积变小分子的体积变小C.18g水中大约有6.021023个水分子分子的质量很小D.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分子间有间隔【答案】B【解析】二氧化碳制成干冰,体积变小是由于分子间的间隔变小造成的,分子的体积不变,故B错误.5.(2015滨州中考)下列事实的结论或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

4、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说明温度升高分子会变大B.公园的桂花开放时满园飘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C.酸碱中和反应都生成水实质是H+与OH-结合生成了H2OD.铝制品有抗腐蚀性能实质是铝表面生成了致密的氧化膜起保护作用【答案】A【解析】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是因为温度升高,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而不是分子变大;公园的桂花开放时满园飘香,是因为桂花中的分子在不断运动,从而向四周扩散;酸碱中和反应都能生成水,实质是H+与OH 结合生成了H2O;铝制品有抗腐蚀性能,是因为铝在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故选A.6.(2015成都中考)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5、( )选项现象或事实解释A气体易被压缩分子间的间隔大B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不停运动C物体热胀冷缩分子可变大可变小D1个水分子质量约为310-26 kg分子很小【答案】C【解析】分子间是有间隔的,且气体分子间的间隔较大,随着压强的增大分子间的间隔会减小,气体的体积变小;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物体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之间的间隔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但分子大小不变;分子的体积很小,因此在较小的物体中会含有很多的分子.故选C.7.(2015雅安中考)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A吹胀气球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变大B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液氧和氧气都能助燃同种分子化学

6、性质相同D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分子【答案】A【解析】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构成毒品的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液氧和氧气属于同种分子的不同状态,都能助燃,说明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水电解属于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本质是反应物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成生成物分子的过程.8.(2015宜宾中考)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事实,不正确的是( )选项事实解释A碘酒是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B端午时节粽飘香分子在不断运动着C气体受热膨胀温度升高,分子自身体积增大D固体碘受热升华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答案】C【解析】气体受热膨胀,是由于分子间的间隔变大而形成的,分子本身大小不变.故选C

7、.9.(2015重庆中考B卷)一定条件下将二氧化碳气体压缩成干冰,从分子角度解释为( )A.分子之间有间隙 B.分子可以再分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体积可以变小【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微粒的性质.物质由气体变为固体,是由于分子间的间隙变小了.故选A.10.(2015益阳中考)栀子花开,香气四溢,此现象说明()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间有间隔C.分子的体积很小 D.分子的质量很小【答案】A【解析】栀子花开,香气四溢,是因为栀子花的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栀子花香11.(2015重庆中考A卷)涂改液用量虽少毒性却不小,大多数涂改液在使用时会闻到特殊的气味

8、,从分子的角度可以解释为( )A.分子可以再分 B.分子之间有间隔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可以构成物质【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微观解释现象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应明确:能闻到物质的气味是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故选C.12.(2015汕尾中考)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A.水 B.铝 C.金刚石 D.氯化钠【答案】A【解析】水由水分子构成,铝、金刚石都由原子构成,氯化钠由钠离子、氯离子构成.13.(2015汕尾中考)下列事实的结论或解释错误的是( )A.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说明分子可以再分B.桂花开放时满园飘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C.气体可压缩储存于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D.酸碱中和反应都

9、能生成水实质是H+与OH-结合生成了H2O【答案】A【解析】分离液态空气是利用了空气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液态空气加热时,各成分可以先后挥发而分离,此过程是物理变化,构成物质的微粒不改变,A错误.14.(2015衡阳中考)用分子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带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能复燃,在空气中却不能,说明它们中的氧分子化学性质不同B.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由于分子不断运动C.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由于分子受热体积变大D.降温能使水结成冰,是因为在低温下水分子静止不动【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用分子知识解释现象的能力.A选项中其原因是单位体积内氧分子的数目不同,不符

10、合题意;B选项中分子不断运动,缉毒犬就会闻到气味,符合题意;C选项中其原因是分子间隔变大,不符合题意;D选项中在低温下水分子仍然在运动,不符合题意.15.(2015湖州中考)提起压在容器中水面上方的活塞,容器中的水发生汽化,如下图所示:下图中最能表示水汽化后在相同空间内粒子分布的是 ( )【答案】C【解析】活塞上移,气体的体积增大,单位体积内分子的个数减少,故最能表示水汽化后在相同空间内粒子分布的是C.16.(2015兰州中考)下列操作或现象与分子特性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选项操作或现象分子特性A气体可压缩储存于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隔B物体的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C湿衣服晾干分子是运动的

11、D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答案】B【解析】物体的热胀冷缩是由于分子的间隔发生改变造成的,不是分子本身的大小发生变化,B的对应关系不正确,其他各项的对应关系都是正确的.17.(2015邵阳中考)2015年5月30日,中国邵阳第三届国际乡土文化节暨首届油菜花节在邵东县某油菜基地举行.油菜基地花香四溢,用分子观点解释正确的是( )A.分子的质量很小 B.分子间有间隔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分子的知识.闻到花香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所以答案为C.18.(2015武汉中考)小明同学对探究分子性质的实验(图1)进行了改进如图2所示,试管丁

12、、戊中各有一张每隔2厘米滴有一滴酚酞溶液的滤纸条,装有适量浓氨水的小药瓶固定在橡皮塞上,试管丁中小药瓶上的瓶塞已塞紧,试管戊中的小药瓶上无瓶塞关于图1、图2中的实验有以下说法:图2比图1的实验更环保、更节约;图1和图2的实验均能证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浓盐酸有挥发性,仅将浓氨水换成浓盐酸也可达到实验目的;如果丁中没有小药瓶,图2的实验也可达到实验目的;若将戊浸入冰水中,滤纸条不会变红以上说法中错误的是()A BCD【答案】C【解析】图2实验是在密封的小容器内进行的,与图1相比更环保、更节约,故正确;图1中乙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变红色,丙烧杯中的酚酞不变色;图2中丁试管中的滤纸不变色,戊试管中滤纸条上

13、的酚酞变红色,二者均能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故正确;盐酸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故错误;如果丁中没有小药瓶,仍可达到实验目的,故正确;分子在不同温度下都是在不断运动的,故错误19.(2015毕节中考)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物质,用我们所学的分子、原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现象,正确的是()A墙内开花墙外香,是由于分子在不断运动B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结冰时,分子静止不动C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经混合,它们的化学性质改变D经过液化、蒸发从空气中得到氮气和氧气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答案】A【解析】A.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闻到花的气味,故选项解释正确.B.分子总在不停运动,水结冰时,分子也在运动,只是运动速率慢了,故选项解释错误C.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经混合后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分子都保持原来的性质,它们的化学性质都没有发生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D.经过液化、蒸发从空气中得到氮气和氧气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解释错误20. (2015襄阳中考)“一滴水中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了()A.分子很小 B.分子可以再分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答案】A【解析】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的体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