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饶志鹏《中国的古代艺术》

上传人:命****币 文档编号:109698789 上传时间:2019-10-27 格式:PDF 页数:33 大小:3.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课饶志鹏《中国的古代艺术》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第六课饶志鹏《中国的古代艺术》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第六课饶志鹏《中国的古代艺术》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第六课饶志鹏《中国的古代艺术》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第六课饶志鹏《中国的古代艺术》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六课饶志鹏《中国的古代艺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课饶志鹏《中国的古代艺术》(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二课第二课 概述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 本特征和发展脉络。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了解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 鼠鼠 牛牛 虎虎 兔兔 猴猴 羊羊 马马 蛇蛇 龙龙 狗狗 鸡鸡 猪猪 中药里的惊世发现中药里的惊世发现甲骨文甲骨文 相传1899年,中国学者王懿荣在 他吃的中药“龙骨”里发现了距 今3千多年前的汉字甲骨文。 图为王懿荣。 距今约3000多年的商代甲骨 文(用刀刻在龟甲、兽骨上 面的文字),是迄今所知最 古老的成熟汉字。 1 1 汉字形体的演变及五

2、种主要书法字体汉字形体的演变及五种主要书法字体 (1 1)汉字:汉字: 甲骨文甲骨文金文金文篆书篆书隶书隶书草书草书楷书楷书 行书行书。 (2 2)五种主要书法字体:五种主要书法字体: 篆书篆书、隶书隶书、楷书楷书、行书行书、草书草书。 其演变规律:由繁到简。其演变规律:由繁到简。 一、出神入化的书法艺术出神入化的书法艺术 “金文”“金文”就是指铸在或刻在就是指铸在或刻在青铜器上青铜器上的铭文的铭文。 其形式要求庄严、稳重、端肃、有序、精美,以符合“藏其形式要求庄严、稳重、端肃、有序、精美,以符合“藏 礼于器”的礼仪文化的特点。和甲骨文相比,礼于器”的礼仪文化的特点。和甲骨文相比, 脱去板滞,

3、变脱去板滞,变 化多样,更加丰富了。周宣王时铸成的化多样,更加丰富了。周宣王时铸成的毛公鼎毛公鼎铭、铭、大大 盂鼎盂鼎铭、铭、散氏盘散氏盘铭是金文中的上乘之作。铭是金文中的上乘之作。 楷书楷书 隶书隶书 行书行书 草书草书 小篆小篆 演变规律:演变规律:具象到抽象具象到抽象 复杂到简单复杂到简单 平衡对称平衡对称 整齐安定整齐安定 字形方正字形方正 规矩严整规矩严整 工整清晰工整清晰 飞洒活泼飞洒活泼 变化丰富变化丰富 奔放跃动奔放跃动 字体略长字体略长 笔画圆匀笔画圆匀 A、初唐四大家:薛稷、褚遂良、欧阳询、虞世南 A、初唐四大家:薛稷、褚遂良、欧阳询、虞世南 B、颜筋柳骨 柳 公 权 A、

4、初唐四大家:薛稷、褚遂良、欧阳询、虞世南 B、颜筋柳骨 C、颠张醉素 怀 素 北宋四大家:苏轼、黄庭坚、米芇、蔡襄(蔡京) 赵孟頫,创赵体 文征明、董其昌 “中国画”,或称“国画”,是“中国画”,或称“国画”,是2020世纪上半世纪上半 叶产生的名词。它是对自唐宋元明清以来,用毛叶产生的名词。它是对自唐宋元明清以来,用毛 笔、墨汁或特定的矿物颜料在宣纸、绢等材料上笔、墨汁或特定的矿物颜料在宣纸、绢等材料上 的绘画,以及对这种传统绘画形式的称呼。的绘画,以及对这种传统绘画形式的称呼。 在表现技法上,分为工笔与写意。在表现技法上,分为工笔与写意。 以题材的不同,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以题材的

5、不同,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 按题材分:按题材分: 人物画人物画 山水画山水画 花鸟画花鸟画 按表现技法分:按表现技法分: 工笔画(线条美)工笔画(线条美) 写意画(意境美)写意画(意境美) 3.3.山水画山水画国画精粹,以自然风景为主国画精粹,以自然风景为主 (1 1)地位:山水画作为独立的画科,出现于山水诗兴起的)地位:山水画作为独立的画科,出现于山水诗兴起的 魏晋南北朝时代,是中国画的精粹。魏晋南北朝时代,是中国画的精粹。 (2 2)艺术特点)艺术特点 内容上:以自然风景为主要的描绘内容。内容上:以自然风景为主要的描绘内容。 技法上:讲究布局构图,画面普遍具有气势雄壮的意境。技法上

6、:讲究布局构图,画面普遍具有气势雄壮的意境。 创作风格:追求的是画面传达出主观情致与神韵,意境是创作风格:追求的是画面传达出主观情致与神韵,意境是 山水画的灵魂。山水画的灵魂。 3.3.文人画文人画 (1)(1)地位:文人画是北宋以后中国画的主要艺术形式。地位:文人画是北宋以后中国画的主要艺术形式。 (2)(2)艺术特点艺术特点 画王维诗意图画王维诗意图, 陈裸佳作,以王维诗句陈裸佳作,以王维诗句 “闭户著书多岁月,种闭户著书多岁月,种 松皆作老龙鳞松皆作老龙鳞”为题为题。 图中远山崇冈,劲图中远山崇冈,劲 松翠竹,清流溪石,庭松翠竹,清流溪石,庭 院柴门,一士人席床而院柴门,一士人席床而 坐

7、,潜心研读。笔法严坐,潜心研读。笔法严 谨,用墨适宜。既雄浑谨,用墨适宜。既雄浑 沉厚,又郁茂深秀。沉厚,又郁茂深秀。 3.3.文人画文人画 (1)(1)地位:文人画是北宋以后中国画的主要艺术形式。地位:文人画是北宋以后中国画的主要艺术形式。 (2)(2)艺术特点艺术特点 注重诗意;注重诗意; 追求抒情写意风格;追求抒情写意风格; 在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融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在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融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 术为一体,集中体现出画家多方面的文化素养。术为一体,集中体现出画家多方面的文化素养。 (1)(1)历史渊源:历史渊源: (2)(2)初步形成:初步形成: (3)(3)元

8、:元: (4)(4)明:明: (5)(5)清朝:京剧的出现和繁荣。清朝:京剧的出现和繁荣。 秦汉魏晋南北朝秦汉魏晋南北朝时的乐舞百戏时的乐舞百戏 隋代隋代的“四方散乐”的“四方散乐” 唐代唐代的杂技歌舞的杂技歌舞 自自宋代宋代开始,曲子词、鼓子词、诸宫调等开始,曲子词、鼓子词、诸宫调等 说唱形式发达起来,杂剧与南戏脱颖而出。说唱形式发达起来,杂剧与南戏脱颖而出。 杂剧的兴盛杂剧的兴盛 传奇剧的繁荣,四大唱腔:海盐、余姚、弋阳、昆山传奇剧的繁荣,四大唱腔:海盐、余姚、弋阳、昆山 宋元南戏宋元南戏 元杂剧元杂剧 明代声腔明代声腔 清代地方戏曲清代地方戏曲 (1)(1)背景背景 A A城市商品经济的

9、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壮大。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壮大。 B B统治者的重视和艺术家们的努力。统治者的重视和艺术家们的努力。 (2)(2)京剧的产生京剧的产生 乾隆年间:“徽戏进京”乾隆年间:“徽戏进京” 道光年间:汉剧进京,“徽汉合流”道光年间:汉剧进京,“徽汉合流” 新剧种形成,后称京剧。新剧种形成,后称京剧。 (3)(3)京剧的正式形成:京剧的正式形成: 时间时间: :道光二十年(道光二十年(18401840年)以后年)以后 (4)(4)京剧的成熟:京剧的成熟: 时间:同光时间:同光 生生 指一般男子指一般男子 青年男子称小生;青年男子称小生; 勇武男子称武生;勇武男子称武生; 旦旦

10、指一般女子指一般女子 大家闺秀称正旦,也叫青衣;大家闺秀称正旦,也叫青衣; 武勇妇女称武旦;武勇妇女称武旦; 诙谐或邪恶的妇女称彩旦;诙谐或邪恶的妇女称彩旦; 净净 指品貌或性格特异的男子。指品貌或性格特异的男子。 丑丑 指诙谐或邪恶的男子指诙谐或邪恶的男子 又称小花脸。又称小花脸。 (1)、先秦时期发达的音乐)、先秦时期发达的音乐 A、河南舞阳新石器时代早期墓葬出土古笛,有 完整的七声音列 B、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青铜编钟 (2)、秦汉时期的音乐)、秦汉时期的音乐 A、设立乐府机构,收集民间歌曲、异域音乐 B、相合歌、清商三调等形式 (3)、东晋时期的音乐)、东晋时期的音乐 A、形成清婉、细

11、腻、柔美的南国“清商乐” (4)、隋唐时期的音乐)、隋唐时期的音乐 (5)、明清时期的音乐)、明清时期的音乐 A、民间音乐进入宫廷变为歌舞俗乐,总称燕乐 A、戏曲音乐繁荣 B、器乐艺术发达,霸王卸甲、十面埋伏 十面埋伏十面埋伏 十面埋伏是一首历史题材的大型琵琶曲,它 是中国十大古曲之一。 乐曲描写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垓下决战的 情景。汉军用十面埋伏的阵法击败楚军,项羽自 刎于乌江,刘邦取得胜利。十面埋伏的主角 是刘邦和汉军,重点内容是“十面埋伏”、“鸡 鸣山小战”、“九里山大战”等,乐曲高昂激越、 气势磅礴。 (一)宫廷舞(一)宫廷舞 1.1.演变:演变: 2.2.特点:特点: 夏商夏商产生

12、;产生; 周代周代制定礼乐制度;制定礼乐制度; 汉代汉代设乐府;设乐府; 隋唐隋唐是鼎盛时期,有官办乐舞机构;是鼎盛时期,有官办乐舞机构; 宋元宋元:继承隋唐传统;:继承隋唐传统; 明清明清:衰落。:衰落。 (1 1)内容内容: (2 2)形式形式: 为帝王歌功颂德或表现歌舞升平;为帝王歌功颂德或表现歌舞升平; 华丽工整,结构严谨;有一定技巧性和艺术性。华丽工整,结构严谨;有一定技巧性和艺术性。 (二)民间舞(二)民间舞 1.特点:特点: 反映的大多是与人们生产生活休戚相关的反映的大多是与人们生产生活休戚相关的 场景和喜、怒、爱、憎的感情。场景和喜、怒、爱、憎的感情。 2.2.演变演变 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 南北朝时代南北朝时代的“胡舞”的“胡舞” 宋代宋代民间舞蹈十分兴盛。民间舞蹈十分兴盛。 原始歌舞原始歌舞 歌舞俑歌舞俑 头 饰 头 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