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都市农业发展问题研究

上传人:ji****en 文档编号:109695435 上传时间:2019-10-27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7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济南市都市农业发展问题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济南市都市农业发展问题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济南市都市农业发展问题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济南市都市农业发展问题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济南市都市农业发展问题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济南市都市农业发展问题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济南市都市农业发展问题研究(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济南市都市农业发展问题研究中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之中,如何在这个过程中科学的处理好农业和农村的问题,对我国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至关重要。截至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已经连续第九年聚焦“三农”,在刚刚闭幕的十八大上,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报告中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国社科院 2012 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称:中国内地城市化达到了 51.3% 。这刚好印证了十八大报告强调的“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这一论断。同时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也让我们面临着资源紧缺和生态失衡的考验,因此十七大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任务,十八大中更是加以强调。发展都市农业

2、是城市化进程中,进一步统筹城乡发展,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它在保障主要农产品供给的同时,还拓展出社会服务、生态涵养、休闲观光、体验教育、文化传承等功能,成了三产融合、城乡融合的最佳途径,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和谐发展有多重意义。作为省会城市的济南,其都市农业的发展必然也要以中心城市为依托,以城乡一体化为目标,通过合理规划,科学发展,实现农业的生产性、生活性、生态性目标,并成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一、都市农业发展的基本问题及意义都市农业作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产物,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断扩展、丰富,并作为城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承载着更多的功能。(1) 都市农业的发展背

3、景、概念及特征1、都市农业的发展背景都市农业从萌芽至今已有100 多年的历史。西方发达国家起步较早,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EbnezerHoward)早在1898年,就提出建设城乡结合的“田园城市” 的概念。1919年德国政府还以“ 市民农园”的形式开展了一系列发展都市农业的实践,这是都市农业最早的雏形。当时欧美一些国家的城市中往往保留着一些可耕地供城里人耕种,这种形式被称为“城市农业(Agriculture in City Countryside)”其英文本义为都市圈中的农业。这种形式在20世纪70年代有了迅猛发展。而后,随着城市社会化生产的发展、功能的变迁,以及城市居民更多的消费需求,市内

4、少量的农地和简单的耕作已经不能满足城市的需求。市内农地的功能开始向城市周边扩展,都市农业的地域范围逐渐扩大,同时包含了市内农业和城郊农业。1977年,美国农业经济学家艾伦尼斯明确提出“都市型农业”这一概念。随之多个农业经济学家和城市地理学者相继对这一课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在亚洲,日本是都市农业起步较早的国家,“都市农业”一词最早出现在日本1930年出版的大阻府农会报杂志上。而作为学术名词,则是由日本学者青鹿四郎在1935年发表的农业经济地理一书中第一次出现。其后,在日本、新加坡、韩国、中国台湾等经济发达的亚洲地区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都市农业已成为世界各国特大城市、现

5、代化大都市农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中国“都市型农业”是20世纪90年代由上海学者最先提出的,他们认为,上海作为国际型大都市,其农业也应加快转型跟上城市发展步伐,1995-1996年中共上海市委和市人代会明确提出“由城郊型农业向都市型农业转变”。随后以上海、北京为代表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区等经济较发达城市率先开始了都市农业的实践,其模式多是以“菜篮子”为主,在此基础上实施的设施农业、观光农业、庄园农业的发展取得显著成效。2012年2月14日,国务院发布了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而济南市都市农业起步于2009年,目前已发展农业园区百余处,近两年大有加速发展的势头

6、,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促进都市农业发展的政策、文件,对其加快发展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2、都市农业的概念关于都市农业的概念1,目前学术界尚无统一的认识,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几种:都市农业是特殊形态的现代农业,也是高级形态的城郊型农业,实质是建立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基础之上,融城市与郊区农村于一体,瞄准城市及国外市场而引入现代化生产设施,实行集约化经营的现代大农业。其内涵具有集约化、产业化、外向化、企业化四个最为基本的特征(1997年,刘明)。都市农业是生产力发展到较高水平时,农业同工业进一步结合,城乡之间差别逐步消灭的一种发达的农业形态(2003年,胡宝贵 )。都市农业是

7、在城市市区间隙地带和周边地区利用城市中的生产要素,由市民经营,服务于城市,为城市提供其所必要的农产品及服务,同时又必须依托于城市,需要城市其他产业资金和物质投入的一种特殊的农业形态。(2005年,李玉红)概括的讲都市农业是指在大都市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地处都市及其延伸地带,紧密依托并以更高的层次、更多的形态融入都市发展的农业。3、都市农业的特征都市农业作为城市的一部分其本质特征就是“依托城市,服务城市,与城市共同成长”,具体表现为:产业结构的高度市场化。都市农业以市场为导向并辅以政府部门有规划的引导,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满足城市和市民的物质、精神需求和城市的生态布局需求。都市农业要根据农产品市场供

8、求状况并结合城市及其周边区域的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不拘一格的确定适宜开发的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发展产销一体化的市场农业和高度开放的外向型农业,并以此为基础开拓国内外市场。生产方式的集约化。都市农业改变了过去粗放型、兼业化的生产方式,向机械化、精细化、专业化、规模化融为一体的生产方式发展。因为机械化和专业化对规模的要求,需要土地的适度集中,可以是“一村一品”或“一乡一业”或通过土地流转招商引资等方式,但这应该是个渐进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经营形式的的产业化。都市农业横向通过劳动力、技术、资金、土地的集约经营,纵向通过生产、加工、销售的统一,建立起都市农业产业链。通过产业链的建立和延伸,克服了

9、传统农业长期以来,由于生产、加工、销售分割,利润分配不合理,导致的农产品价格波动大,生产效益不稳定的不利因素。生产手段的高科技化。都市农业要适应城市的发展就必须建设设施一流、技术先进的智能化农业。首先,要实现生产设施的自控化和生产技术的智能化。通过先进技术,建设和发展有国内外领先的设施现代化农业生产基地和示范区,同时实现先进技术和设施的辐射功能。这就需要政策引导和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服务,实现农、科、教相结合,来加快农业生产手段的升级。(二)发展都市农业的意义1、有利于提升农业发展水平和拓展其发展空间都市农业凭借其所在城市的经济实力、科技能力、信息集散能力,依托城市健全的社会服务体系和人才多、素

10、质高的优势,必将使农业的综合生产力水平大幅提升,成为引领全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策源地,通过辐射带动必将提升农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值得一提的是我国都市农业的发展不应沿袭欧美国家走过的轨迹,应因时因地制宜站在农业现代化的高度进行研究和实践。同时,与相对封闭的单一负责生产的传统农业不同,都市农业涵盖的内容更为丰富和广泛,不仅是生产、生态、生活,还有教育、创汇、旅游等诸多衍生功能,有效拓展了农业的发展空间。这在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同时还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不仅富裕了农民,还对提升农业产业竞争力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有重要意义。2、有利于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和优化城市布局恩格斯在分析社会发展情况时,提出

11、了“ 城乡融合” 的观点,随着社会发展,城乡必将从分离发展到融合一体化。都市农业发展是以城乡一体化理论为基础的,它将城乡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追求分工有序,层次合理,通过构建一体化的新经济格局,来达成都市与乡村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统一。都市农业处于城乡边界模糊的区域,或分布在城市之间,作为城市经济的组成部分,表现为工农互动、城乡互动的过程,以城带乡、以乡促城,使农业、农村、农民整体提升,最终从自然环境、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全方位实现融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城市化加速的进程中我们尤其要警醒,“ 摊大饼” 式的城市扩张是不可取的,城市的快速工业化发展迫切需要绿色生态循环系统,都市农业就是该系统的重

12、要组成部分,穿插在城市之间,可以优化城市布局,完善城市功能,同时在文化方面,在快节奏的城市文化加入与农业相关的田间情趣,乡土风情,形成人与自然交相辉映,从而构筑更适宜人类发展的生产生活格局。3、有利于促进三次产业融合和协调其比例关系事实上,随着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实施,产业融合和劳力融合已经成为必然,都市农业在空间地域上已很难以划定。在这种情况下,都市农业必将是一个复杂、独特的多目标、多功能体系。都市农业的先进性和现代性离不开工业经济的支持,而其产业链的延伸也涵盖了服务业等三次产业的内容, 产业结构涉及到工、农、林、牧、副、渔、加工、销售、服务等多种要素,其中经济包括农业经济和非农业经

13、济。因此已不能简单的给其做产业归类,应该是三次产业的有机融合。三次产业的有机融合,对协调三次产业的比例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也意义重大。都市农业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这可以有效避免由于过度工业化使得资源、生态、环境等过度消耗而产生的诸多问题。大力发展都市农业,给钢筋水泥的灰色城市呼吸的空间,让清新的田园文化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使城市的发展更加全面、协调和可持续,从而实现科学发展。二、济南市都市农业的发展情况济南作为省会城市,同时也是耕地率较高的城市,其城郊型农业如何加快提升,都市型农业如何尽快破题,是我们积极探索和实践的重大课题。济南市在2007年提出了发展都市农业的设

14、想。在200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指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着力构筑产业、经营、科技、标准、投入五大支撑体系,积极推进精致高效农业、休闲观光农业、设施农业发展,加快构筑生产、生活、生态融合的都市型农业发展体系。”济南从此拉开了开创现代农业发展崭新模式的大幕,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促进都市农业发展的政策、文件。2009年济南市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快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意见(济政办发200919号)2,提出以近郊地区为重点,构筑一圈、一带、三区、200个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1132”都市型现代农业区域经济布局新框架,用3-5年时间,集中打造一批集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于一体的可持

15、续发展的都市农业示范园区。在意见的指导下济南市都市农业得以加速发展。(一)济南市都市农业的发展现状1、济南市都市农业发展情况概述随着济南现代农业建设推进,农业发展进入重质量求效益、重特色打品牌、重融合拓功能、重科技转方式、重统筹建机制的新发展阶段,城乡经济加快融合,城郊农业逐步向都市农业转变。2009年济南市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快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意见,提出了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建设目标和任务。意见下发以来,全市上下按照意见精神,统一思想,精心部署,科学规划,加快建设,建成了一批集生产、生活、生态、教育、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生态景观型、高科技设施型、旅游度假型、体验参与型和特色精品型等各具特色的都

16、市农业园区,在为社会提供优质特色农产品的同时,也为城市提供了良好的绿色屏障,为城乡居民提供了农业观光休闲的好去处,拓展了农业功能,增加了经济效益,取得了农民、市民两满意,两受益的良好效果。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410家,其中销售收入过亿元的50家,过10亿元的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3618家;累计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683个,各类农产品品牌达140多个。市级财政四年投入涉农资金77.3亿元,年均增长22.9%。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农技推广体系逐步完善,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粮食生产连续9年丰收,2011年总产达到295.8万吨,蔬菜、畜牧、种苗、林果花卉四大产业不断发展,有机、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达689个。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内涵日益丰富,经营领域不断拓宽,产业链条逐步延伸,带动能力明显增强,在引领省会现代农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全市超过60%的农户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园林工程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