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江的第一座大桥——南浦大桥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9694336 上传时间:2019-10-2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浦江的第一座大桥——南浦大桥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黄浦江的第一座大桥——南浦大桥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黄浦江的第一座大桥——南浦大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浦江的第一座大桥——南浦大桥(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黄浦江的第一座大桥南浦大桥南浦大桥竣工通车于1991年12月1日,总长8346米,主桥长846米,跨径423米,通航净高46米,桥下可通行5.5万吨巨轮。它是目前世界上第四大双塔双索面斜拉桥,呈“H”形的主桥塔高150米,上有邓小平同志亲笔书写的“南浦大桥”四个大字。主桥设有6条机动车道,桥面总宽为30.35米,两侧各设2米宽的人行道,游人可乘坐电梯到达主桥,一览浦江两岸无限风光。南浦大桥是黄浦江的第一座大桥,宛如一条巨龙横卧浦江之上,使上海人圆了“一桥飞架浦江”的梦想。南浦大桥是我国自行设计、自行建造的双塔双索面、迭合梁斜拉桥。主塔上“南浦大桥”四个红色大字为邓小平同志题写(每字大16平方米

2、)。浦西引桥造形优美,曲线螺旋形,上下三环分岔,衔接内环线高架路,中山南路和陆家浜路。南浦大桥于1988年12月15日动工,1991年6月20日大桥贯通,1991年11月19日大桥落成典礼在上海举行并建成通车。南浦大桥是一座双塔双索面斜拉桥,主桥长846米,以一跨423米过江,跨度之大为全国之最。主桥桥面用钢材与混凝土两种建筑材料叠合而成。桥面下一层用大型工字钢制成框架,上一层是钢筋混凝土桥面板,钢框架与桥面板用电焊焊接,结合处再浇上混凝土,使两者联成一体。这种叠合组成的桥面和钢框架共同受力的新型结构,叫叠合梁结构。主桥桥面的钢框架共有438根钢梁,其中一根重80吨,为全国之最;制作钢梁用的钢

3、板,最厚的达80毫米,其厚度在钢结构中又是一个全国之最。拼装钢框架用的10多万套高强度螺栓的直径达30毫米。大桥主桥桥面是用180根钢索吊在桥塔上的,其中最粗的一根钢索是用265根直径7毫米的高强度钢丝绞合而成,直径146毫米,重21吨,均为全国第一。它长达223米,竖起来相当于三幢国际饭店的高度。180根钢索都是用千斤顶拉后固定在主塔上的,每个千斤顶的拉力达600吨,也是全国之最。南浦大桥的通航净空高度为46米,在我国桥梁中首屈一指。 “由于桥高,建桥时的作业面就更高,负责主桥桥面施工的上海市基础工程公司的干部、工人要在50米以上的高空作业,安装斜拉索则要上到110米以上才能操作。这些恐怕也

4、算是全国之最了。 南浦大桥自1988年12月5日开工,到1991年建成通车,仅仅用了3年时间。三年建造一座大跨度的南浦斜拉桥,其规模是宏大,工艺之严格,技术之复杂,施工难度之高,周期之短创世界建桥史上的奇迹。名列世界第三的叠合梁斜拉桥南浦大桥,总投资8.2亿元人民币,于1991年12月1日正式建成通车。南浦大桥是上海市区第一座跨越黄浦江的大桥。大桥全长8,346米,通航净高46米,可通行5万吨级巨轮。主桥为双塔双索面叠合梁斜拉桥结构,全长846米。主孔跨径423米。桥塔为折线H型钢筋混凝土结构,塔高150米。每座桥塔两侧各有22对钢拉索连结主梁,索面成扇形布置。塔座基础选用直径914毫米、深达50余米的钢管桩群桩基础。主桥设6条机动车道,日通行能力可达4.55万辆机动车。主桥两侧各有2米宽人行道供观光游览。桥面总宽度为30.35米。 南浦大桥两岸引桥全长7,500米,其中浦西段引桥长3,754米,采用复曲线成螺旋形;浦东引桥长3,746米,采用复曲线长圆形与浦东南路相连并直通杨高路。引桥根据车流量分别设置6、4、2条车道,车速每小时40公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