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制剂学课件.ppt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9694267 上传时间:2019-10-27 格式:PPT 页数:409 大小:3.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物制剂学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9页
药物制剂学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9页
药物制剂学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09页
药物制剂学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09页
药物制剂学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0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药物制剂学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物制剂学课件.ppt(40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药剂学的概念及重要性,一药剂学概念 药物剂型(dosage form): 适合于临床应用的最佳给药形式。 制剂的含义:1.以剂型制成的具体药品;2.制剂的研制过程。 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剂型的科学,包括: 基本理论(缓控释、透皮理论等) 生产技术(处方设计、制备工艺等) 质量控制(“制备”与“检测”的关系) 合理使用(剂型和制剂的选择等) 因此,药剂学知识贯穿整个药品研发、生产、销售、监控、使用等 领域药学的主干课程,二药剂学在药物研究中的地位 药物的体内过程: 吸收 分布(与靶部位结合) 代谢 消除 改善药物疗效: 对药物自身进行结构改造(药化) 选择合理的剂型、给

2、药途径,增添辅助分子和载体材料(药剂) 如何使药物更好地发挥疗效,就是药剂学研究的内容。,综合和应用,是药剂学最重要的外在特征。 药学基础研究 药物学 药剂学 临床医学 工业化大生产,第二节 药物剂型与DDS,药物剂型系指将药物加工制成适合于患者需要的给药形式,简称剂型。 一 剂型的分类 1 按形态分类:液体剂型,半固体剂型,固体剂型,气体剂型 2 按分散系统分类:溶液型,胶体溶液型,乳剂型,混悬型,气体分散型,微粒分散型,固体分散型,3 按给药途径分类: 经胃肠道给药剂型:溶液剂,乳剂,混悬剂,散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等。 非经胃肠道给药剂型: 注射给药:静脉注射,肌内注射,皮下注射,皮内

3、 注射,穴位注射等。 呼吸道给药:喷雾剂,气雾剂,粉雾剂 皮肤给药:洗剂,搽剂,软膏剂,贴剂等。 粘膜给药:滴眼剂,滴鼻剂,含漱剂,眼用软膏, 舌下片剂等。 腔道给药:如软膏剂,栓剂,气雾剂等,用于直 肠,尿道,耳道,鼻腔等。,二 剂型的重要性 1 剂型可改变药物作用的性质 2 剂型能调节药物作用速度 3 改变剂型可降低毒副作用 4 某些剂型有靶向作用 5 剂型可直接影响药效,三 药物传递系统(DDS) 剂型发展的初期只是为了适应给药途径而设计的形态,随着新剂型新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药物制剂的理解和认识有了质的飞跃,药物制剂不再仅仅是一个具有一定剂型的药物“配方”(Formulation),而是

4、一个输送和传递药物的“装置”(Device)。,药物传递系统(drug delivery system, DDS)的概念出现在70年代初,80年代开始成为制剂研究的热门话题。DDS的研究目的是以适宜的剂型和给药方式,用最小的剂量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第三节 药剂学的分支学科,一 工业药剂学(Industrial pharmaceutics) 是研究制剂工业生产的基本理论、工艺技术、生产设备和质量控制的科学,是药剂学的核心学科。 二 物理药剂学(Physical pharmaceutics) 是应用物理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手段研究药学有关剂型性质的科学,是药剂学体系的理论基础。 三 药用高分子材料学

5、(Polymers in pharmaceutics) 主要介绍各种药用的高分子材料。 四 生物药剂学(Biopharmaceutics) 是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的机制及其过程,阐明药物,剂型,生物因素与药效之间关系的科学。于60年代迅速发展成一门独立学科,是药剂学的重要基础学科。,五 药物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 是采用数学的方法研究药物体内过程动态规律的一门学科。自70年代发展为一门独立学科后发展十分迅速,对指导制剂设计,剂型改革,安全合理用药等提供了量化控制指标。 六 临床药学(临床药剂学)(Clitnical pharmaceutics) 是以患者为对象

6、研究安全,有效合理用药的科学。其出现使药剂工作者直接参与对患者的治疗活动,符合医药结合的时代要求。国外大医院普遍开展临床药学,使“医护”为主的医疗方式转变为“医药护”共同进行治疗的方式。 七 医药情报学(drug informatics) 收集和评价庞大的与医药品相关的情报,以各种情报为依据探究药物治疗的依据,谋求医药品的最适宜治疗方案。,第四节 药剂学的研究内容及进展 世界药剂学的研究进展: 20世纪50年代 物理药剂学时代(体外论证) 20世纪60-70年代 生物药剂学时代(体内评价) 20世纪80年代 临床药学时代(临床质量评定) 20世纪90年代-21世纪 DDS时代(系统工程制品)

7、“三小”(剂量、毒、副作用) “三效”(速效、高效、长效) “三定”(定量、定时、定位),二 药剂学的研究内容: 1药剂学基本理论研究 如动力学,流变学,分散体系理论,高分子化学,界面化学等。 2新剂型及新制剂的开发研究 2.1 常规药物剂型及制剂 2.2 药物传递系统 药物传递系统是现代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晶,在临床治疗中正在发挥重要作用。缓释及控释系统、靶向给药系统是发展的主流。 2.2.1 缓释和控制系统,2.2.2 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 靶向给药系统(TDDS)是本世纪后期医药学领域的一个热门课题,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如脂质体,纳米囊,纳米粒,磁导向制剂,热敏感制剂,PH敏感制剂。 3中药制剂

8、的研究 4生物技术药物制剂的研究和开发 5药用新辅料的研究开发 6研究开发制剂的新机械和新设备 7医药新技术的研究开发,第五节 药典与药品标准简介(自学),一 药典 1 概述 药典(Parmacopoeia)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标准,规格的法典,一般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组织编纂,出版,并由政府颁布执行,具有法律约束力。药典收载的品种是那些疗效确切,副作用小,质量稳定的常用药品及其制剂,并明确规定了各种剂型的有关标准,检查方法等。一个国家的药典反映了这个国家的药品生产,医疗和科学技术的水平。由于医药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新的药物和制剂不断被开发出来,对药物和制剂的质量要求也更加严格,所以药品的检验方法也

9、在不断更新,因此,各国的药典经常要修订。如中国,美国,日本的药典每五年要修订一次。,2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简称中国药典 1953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国药典。目前正在实施的是2005年版。分一,二部,一部专门收载中药,二部收载化学药品,抗生素,生物制品及其制剂。 3 国外药典 世界上有40个国家编制了药典,另外还有3种区域药典和WHO装置编制的国际药典。如美国药典简称UP,英国药典简称BP,日本药局方简称JP,国际药典简称Ph.Int。,二 药品标准 药品标准是国家对药品的质量,规格和检验方法所作的技术规定,使保证药品质量,进行药品生产,经营,使用,管理及监督检验的法定依据。药品的国家标准是指中华

10、人民共和国药典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药品标准。 三 处方药与非处方药 1 处方 系指医疗和生产部门用于药剂调制的一种书面文件。 法定处方:国家药品标准收载的处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医师处方:一是对个别病人用药的书面文件。 2 处方药与非处方药 处方药(prescription drug) 非处方药(nonprescription drug): OTC已成为全球通用的非处方药的简称。,计划学时 2学时 基本内容 1药剂学的概念与任务。 2药剂学的分支学科。 3药物剂型与DDS。 4 药剂学的沿革与发展。 5 药典、GMP、GLP与GCP、处方药与非处方药。 基本要求 1掌握药物剂型的概念

11、、重要性及分类方法。 2 熟悉药典在药剂中的重要作用,GMP、GLP与GCP在生产与研究中的意义。 3 了解药剂学的目的、意义、沿革与发展;药剂学的分支学科。,第二章 液体制剂,第一节 概述 一、定义 液体制剂系指药物分散在适宜的分散介质中制成的液体形态的制剂。其中: 药物:气、液、固 分散方法: 溶解、 混悬、乳化,二、特点,(1)药物的分散度大,接触面积大,吸收快,能迅速发挥疗效。 (2)给药途径广泛,可用于内服,也可用于皮肤、粘膜和腔道给药。 (3)便于分取剂量,服用方便。 (4)减少某些药物的刺激性。 化学稳定性差,携带、运输、贮存不便,三质量要求,(1)溶液型液体制剂应澄明,乳浊液型

12、或混悬液型制剂应保证其分散相粒子小而均匀,振摇时可均匀分散。 (2)浓度准确、稳定、久贮不变。 (3)分散介质最好用水,其次是乙醇、甘油和植物油等。 (4)制剂应适口、无刺激性。 (5)制剂应具有一定的防腐能力。 (6)包装容器大小适宜,便于病人服用。,三、分类,(一)按分散系统分类 (二)按给药途径分类,第二节 液体制剂的溶剂和附加剂 一、液体制剂常用溶剂:,影响药物溶解度的因素:药物的极性与溶剂的极性相似相溶;温度;药物晶型、粒子大小。 (一)极性溶剂 1、水:配制水性液体制剂时应使用蒸馏水或精制水,水性液体制剂需加入防腐剂,且不宜久存。 2、甘油:可内服或外用,外用有保湿作用,还可用于注

13、射,含30%以上有防腐作用。 3、二甲基亚砜(DMSO):外用,溶解范围广,有“万能溶剂”之称,可促进药物在皮肤和粘膜上的渗透作用,但对皮肤有轻度刺激性。,(二)半极性溶剂,1、乙醇:常用溶剂,20%以上有防腐作用,可注射给药。没有特殊说明时,乙醇指95%(V/V)乙醇。 2、丙二醇:可作为内服及肌肉注射溶剂。 3、PEG :常用PEG300600,在洗剂中,具有一定保湿作用。包括液态、半固态、固态。液态用于注射剂,液体制剂中用于增粘、增稠、助悬。,(三)非极性溶剂,1、脂肪油:常用的非极性溶剂,如麻油、豆油、花生油、橄榄油、棉籽油等植物油。能溶解油溶性药物,多外用,如洗剂、滴鼻剂、搽剂。易酸

14、败,与碱性药物发生皂化反应。 2、液体石蜡:可作口服制剂和搽剂的溶剂。 3、乙酸乙酯:外用,常用作搽剂的溶剂。,二、液体制剂的常用附加剂,(一)增溶剂:难溶性药物分散于水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可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这种现象称为增溶,加入的表面活性剂称增溶剂,被增溶的物质称为增溶质,每1g增溶剂能增溶药物的克数称增溶量。常用的增溶剂为聚山梨酯类(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酯),聚氧乙烯脂肪酸酯类。,(二)助溶剂:难溶性药物因加入第三种物质形成络合物,复盐或缔合物而使溶解度增加,这第三种物质叫助溶剂。 (三)潜溶剂:为了提高难溶生药物的溶解度,常常使用两种或多种混合溶剂。在混合溶剂中各溶剂达到某一比例时,

15、药物的溶解度出现极大值,这种现象称潜溶,这种溶剂称潜溶剂。潜溶剂提高药物溶解度的原因:两种溶剂间发生氢键缔合;改变了原来溶剂的介电常数。能与水形成潜溶剂的有:乙醇、甘油、丙二醇、聚乙二醇等。,(四)防腐剂 液体制剂,特别是以水为溶剂的液体制剂,易被微生物污染而发霉变质,严重影响制剂质量。药典对此有相关规定。 1、防腐措施:(1)防止污染;(2)液体制剂中添加防腐剂。 2、常用的防腐剂 (pH值为碱性不宜于细菌和真菌生存) 尼泊金类:对羟基苯甲酸酯 甲酯 乙酯 丙酯 丁酯 溶解度减小,抑菌作用增强。,(2)苯甲酸与苯甲酸钠:酸性溶液中抑菌效果较好。防发酵能力强,与尼泊金联用对防止发霉和发酵最为理

16、想,特别适用于中药液体制剂。 (3)山梨酸及其盐(K,Ca): CH3CH=CHCH= CHCOOH PH=4时效果较好,与其他抗菌剂联合使用产生协同作用。 (4)苯扎溴铵:又称新洁尔灭,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本品在酸性和碱性溶液中稳定。 (5)醋酸氯已定:又称醋酸洗必泰,广谱杀菌剂。 (6)其他:邻苯基苯酚、桉油、桂皮油、薄荷油。,(五)矫味剂 1、甜味剂: 天然:蔗糖、单糖浆、果汁糖浆、甘油、甘露醇、甜菊苷、山梨醇。 合成:糖精钠 2、芳香剂:天然香料:植物中提取的芳香性挥发油,如薄荷水、桂皮水。 人造香料:苹果香精、香蕉香精。 3、胶浆剂:具有粘稠缓和的性质,可干扰味蕾的味觉而能矫味。如阿拉伯胶,羧甲基纤维素钠、琼脂、明胶。 4、泡腾剂:有机酸与碳酸氢钠混合后,遇水产生大量CO2。,(六)着色剂 1、天然色素:植物性和矿物性色素,可做食品和内服制剂的着色剂。 2、合成色素:价格低廉,大多数毒性比较大。 (七)其他附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