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诊治指南(2014版)精品ppt.ppt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9690226 上传时间:2019-10-27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5.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胰腺癌诊治指南(2014版)精品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胰腺癌诊治指南(2014版)精品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胰腺癌诊治指南(2014版)精品pp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胰腺癌诊治指南(2014版)精品ppt.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胰腺癌诊治指南(2014版)精品ppt.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胰腺癌诊治指南(2014版)精品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胰腺癌诊治指南(2014版)精品ppt.ppt(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 李学民,胰腺癌诊治进展 解读2014新版胰腺癌诊治指南,2008:WHO统计,全球发病率占13位,死亡率排第7位。 2013:美国统计,每年新发病例男性排第10位,女性排第9位。 2012:中国,发病率排第7位,死亡率排第6位。 全球呈快速上升趋势。,胰腺癌发病状况,胰腺癌发病状况,一.概述,三.临床表现及检查技术,五.诊疗流程,胰 腺 癌,二.病理类型、分期,四.治疗,提 纲,一.概述,“胰腺癌诊治指南” -规范胰腺癌诊断和治疗方式,提高胰腺癌病人的疗效,便于交流和总结。 本指南仅适用于胰腺导管上皮来源的恶性肿瘤 (胰腺癌),一.概述,NCCN指南推荐等级,Cat

2、egory 1:有高级别证据支持,所有专家达成共识推荐; Category 2A :有较低级别证据支持,所有专家达成共识推荐; Category 2B :有较低级别证据支持,部分专家达成共识推荐; Category 3 :任何级别证据支持,存在较大争议。,除有特别标识外,本指南均为Category 2A 级别推荐。,一.概述,流行病学,多发生在胰头部 好发于40岁以上 男性比女性多见 发病率明显增高,一.概述,发病隐匿、进展迅速; 生物学特性:早期转移(约60%确诊时已发生远处转移) 早期诊断困难,早期发现率3%, 手术切除率仅为15%(中位生存期15个月,术后5年生存率5%) 治疗效果及预后

3、极差,平均中位生存时间仅6个月, 5年生存率为1%3%。,一.概述,胰腺癌,肥胖,吸烟,酗酒,其它,糖尿病,慢性胰腺炎,危险因素,胰腺癌具有遗传易感性,约10%病人具有遗传背景; 患有遗传性胰腺炎、家族性恶性黑色素瘤及其他遗传性肿瘤疾患的病人,胰腺癌的风险显著增加。,危险因素,一.概述,三.临床表现及检查技术,五.诊疗流程,胰 腺 癌,二.病理类型、分期,四.治疗,提 纲,1.起源于胰腺导管上皮的恶性肿瘤 导管腺癌 腺磷癌 胶样癌(粘液性非囊性癌) 肝样腺癌 髓样癌 印戒细胞癌 未分化癌 未分化癌伴破骨巨细胞样反应,组织学类型,2.起源于非胰腺导管上皮的恶性肿瘤 腺泡细胞癌 腺泡细胞囊腺癌 导

4、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伴浸润性癌 混合性腺泡-导管癌 混合性腺泡-神经内分泌癌 粘液性囊性肿瘤伴浸润性癌 浆液性囊腺癌 实性-假乳头状肿瘤 其他类型,组织学类型,病理分期,TNM及病理分期系统(AJCC第七版),一.概述,三.临床表现及检查技术,五.诊疗流程,胰 腺 癌,二.病理类型、分期,四.治疗,提 纲,上腹部或腰背部疼痛 (常见的首发症状) 可呈束带状分布 少数病人可无疼痛,临床表现,梗阻性黄疸 (胰头癌最主要临床表现) 黄疸呈进行性加重(伴皮肤瘙痒),临床表现,纳差、乏力 体重减轻 晚期可出现恶病质,临床表现,食欲不振 腹胀、消化不良 腹泻或便秘等,临床表现,2. 胆囊肿大,1. 肝脏增

5、大,4.腹水征阳性,3.上腹部肿块,5. 其他,临床表现:体征,组织病理学与 细胞学检查,血清生化学检查,免疫学检查 (肿瘤相关抗原CEA、CA199等),腹部超声 CT MRI 内镜超声 PET-CT ERCP等,检查技术,血清 生化学检查,早期无特异性血生化指标改变 血清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升高 碱性磷酸酶、转氨酶升高 尿胆红素阳性等,检查技术,免疫学检查,CA19-9 目前最常用于胰腺癌的辅助诊断和术后随访;是判断术后肿瘤复发、评估放化疗效果的重要手段; 诊断胰腺癌的敏感性为79% 81%;特异性为82% 90% 其他肿瘤标记物:CEA、CA50、CA24-2等 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的敏感性

6、及特异性。,检查技术,检查技术,检查技术,确诊胰腺癌的唯一依据和“金标准” 影像诊断明确无需病理:对于影像学诊断明确、具有手术指征者,行切除术前无需病理学诊断;亦不应因等待病理学诊断而延误手术。 放化疗者必须有病理:对于拟行新辅助化疗或病灶不可切除拟行放化疗者,治疗前需明确病理学诊断。,检查技术:病理,组织病理学与 细胞学标本取材,手术,脱落 细胞学检查,穿刺活检术,直视下活检 获取诊断可靠方法,胰管细胞刷检 胰液收集检查 腹腔积液化验等,超声或CT引导下 经皮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阳性率可达80%,腹腔镜探查 不建议常规应用,检查技术:病理,一.概述,三.临床表现及检查技术,五.诊疗流程,胰

7、腺 癌,二.病理类型、分期,四.治疗,提 纲,多学科综合诊疗模式(MDT) 外科治疗 姑息治疗 术后辅助治疗 不可切除的局部进展期或转移性胰腺癌的治疗,治 疗,内科 外科 影像科 病理科 肿瘤科 介入科 放疗科 护理等,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MDT,治 疗,在MDT模式下,完成诊断及鉴别诊断, 评估病灶的可切除性。,可切除(resectable) 可能切除(borderline resectable) 不可切除(unresectable),治 疗,可切除(resectable),可能切除(borderline resectable),无远处转移。 影像学检查显示肠系膜上静脉或门静脉形态结构正常。

8、腹腔动脉干、肝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周围脂肪境界清晰。,无远处转移。 肠系膜上静脉或门静脉局限受累,狭窄、扭曲或闭塞,但其远近端正常,可切除重建。 肿瘤包裹胃十二指肠动脉或肝动脉局限性包裹,但未浸润至腹腔动脉干。 肿瘤紧贴肠系膜上动脉,但未超过半周180。,治 疗,不可切除(resectable),胰头癌: 远处转移。 肠系膜上动脉包裹180,肿瘤紧贴腹腔动脉干。 肠系膜上静脉或门静脉受累,不可切除重建。 主动脉或下腔静脉浸润或包裹。,胰体尾癌: 远处转移。 肠系膜上动脉或腹腔动脉干包裹180。 肠系膜上静脉或门静脉受累,不可切除重建。 主动脉受浸润。,手术切除范围以外 存在淋巴结转移者 应视为不

9、可切除,腹主动脉旁、腹腔动脉干周围及肠系膜上动脉左侧淋巴结转移者(视为M1),治 疗,术前通过胆道引流可缓解梗阻性黄疸; 在改善病人肝功能、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方面,其有效性及必要性存在争议; 不建议术前常规行胆道引流。,内镜支架,PTCD,治 疗,根据肿瘤位置及切除范围,对不同范围的胰腺切除术式做出相应界定,以利于学术交流和总结; 胰腺癌切除范围有别于淋巴结清扫范围,两者宜分别予以描述及定义。,治 疗,标准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腺癌 不同切除术式,标准的远侧胰腺切除术,标准的全胰腺切除术,扩大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扩大的远侧胰腺切除术,扩大的全胰腺切除术,治 疗,标准的胰十二指肠切

10、除术,范围包括胰头及钩突,十二指肠及第一段空肠,胆囊及胆总管,淋巴结清扫; 可包括胃窦及幽门,部分结肠系膜; 不包括结肠切除。,扩大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标准切除范围基础上,包括下述任一器官切除: 胃切除范围超出胃窦或远侧1/2;部分结肠系膜及结肠切除;第一段以上范围的空肠切除;部分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或肠系膜下静脉切除;部分肝动脉、腹腔动脉干或肠系膜上动脉切除;部分下腔静脉切除;右肾上腺切除;右肾及其血管切除;肝部分切除;部分膈肌切除。,治 疗,标准的远侧胰腺切除术,范围包括胰腺体尾部,脾及脾动静脉,淋巴结清扫; 可包括Gerota筋膜,部分结肠系膜; 不包括结肠切除。,扩大的远侧胰腺切除术,

11、标准切除范围基础上,包括下述任一器官切除: 任何范围的胃切除;部分结肠系膜及结肠切除;任何范围的小肠切除;部分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或肠系膜下静脉切除;部分肝动脉、腹腔动脉干或肠系膜上动脉切除切除;部分下腔静脉切除;左肾上腺切除;左肾及其血管切除;肝部分切除;部分膈肌切除。,治 疗,标准的全胰腺切除术,范围包括胰头部、颈部及体尾部,十二指肠及第一段空肠,胆囊及胆总管,脾及脾动静脉,淋巴结清扫; 可包括胃窦及幽门, Gerota筋膜,部分结肠系膜; 不包括结肠切除。,扩大的全胰腺切除术,标准切除范围基础上,包括下述任一器官切除: 胃切除范围超出胃窦或远侧1/2;部分结肠系膜及结肠切除;第一段以上范

12、围的空肠切除;部分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或肠系膜下静脉切除;部分肝动脉、腹腔动脉干或肠系膜上动脉切除;部分下腔静脉切除;右或左肾上腺切除;肾及其血管切除;肝部分切除;部分膈肌切除。,治 疗,因标准术式亦包括其他脏器切除,不建议再应用“联合脏器切除”之称谓。 上述扩大的胰腺切除术式,标本应整块切除(en-bloc) 通过扩大切除,应做到肉眼切缘阴性(R0或R1); 扩大切除术式的应用指征目前尚缺乏高级别证据支持,治 疗,胰周淋巴结分组(日本胰腺协会),治 疗,前瞻性研究表明:扩大的淋巴结清扫与标准手术相比,前者虽 未显著增加病人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但未能改善 病人预后;因此,不建议常规进

13、行扩大的腹膜后淋巴结清扫。 除临床研究外,建议行标准的淋巴结清扫。,治 疗,胰头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标准的淋巴结清扫范围,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标准的淋巴结清扫范围(灰色表示),完整切除钩突,肠系膜上动脉右侧180做到骨骼化; 上述(左侧灰色)淋巴结与标本整块切除;,不建议常规清扫肝动脉后方(No.8p)及腹主动脉旁(No.16b1)淋巴结; 不建议清扫腹腔动脉干(No.9)、胃左动脉(No.7)及脾动脉周围(No.11)淋巴结 不建议全周清扫肠系膜上动脉周围淋巴结(No.14d-c),治 疗,胰头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扩大的淋巴结清扫范围,在标准清扫范围基础上,清扫No.8p、No.9、No.12a

14、、No.12p、No.14a-d、No.16a2,16b1淋巴结。 清扫范围上至肝门,下至肠系膜下动脉起始部,右至右肾门,左至腹主动脉左侧缘,完成该区域内淋巴及神经、结蹄组织等的清扫。,治 疗,胰体尾癌切除术标准的淋巴结清扫范围,胰体尾癌切除术标准的淋巴结清扫范围(灰色表示),诊断明确的胰体尾癌病人,应行不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治 疗,胰体尾癌切除术扩大的淋巴结清扫范围,在标准清扫范围基础上,清扫肝总动脉周围淋巴结(No.8)、腹腔动脉干周围淋巴结(No.9)、肠系膜上动脉周围淋巴结(No.14a-d)、腹主动脉旁淋巴结(No.16a2,16b1)。,治 疗,建议采用NCCN指南的定义标准

15、判断依据为术前胰腺CT或MRI,主要依据为是否有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受累及是否可切除重建,如联合静脉切除后可保障有阴性切缘及可安全重建,为可能切除,否则为不可切除。,提倡行联合静脉切除的胰腺切除手术,不建议联合动脉切除,治 疗,淋巴结清扫数量,阳性淋巴结/总淋巴结数比值与预后的相关性存在争议,但送检标本内一定数量的淋巴结有助于准确的N分期,并指导后续辅助治疗。,在上述标准的淋巴结清扫范围下,应获取15枚以上淋巴结,新辅助治疗后的病人,获取淋巴结数目可少于15枚,治 疗,建议以距切缘1mm内有无肿瘤浸润为判断RO或R1切除的标准。 距切缘1mm组织内如有肿瘤细胞浸润,为R1切除; 如无肿瘤细胞浸

16、润,为R0切除。 以1mm为判断原则,R0与R1病人预后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由于胰腺癌的解剖部位及与周围血管的比邻关系,大多数胰腺癌病人为R1切除。,如肉眼判断切缘即为阳性,为R2切除; 姑息性切除特指R2切除。,R2 切除不建议常规开展和应用,治 疗,为缓解胆道及消化道梗阻,改善病人生活质量,延长生命时限。,目的,治 疗,约2/3的胰腺癌病人合并有黄疸。 对于不可切除、合并梗阻性黄疸的胰腺癌病人, 首选内镜下经十二指肠乳头胆道内置入支架缓解黄疸。 合并有十二指肠梗阻无法内镜置入支架的病人, 可行经皮经肝穿刺置管外引流(PTCD)。,胆道梗阻,金属支架,塑料支架,对于开腹探查、术中诊断为不可切除的病人,可切除胆囊并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 不建议行胆囊空肠吻合。,治 疗,消化道梗阻,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