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出版社六年级安全教育教案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09674944 上传时间:2019-10-27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济南出版社六年级安全教育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济南出版社六年级安全教育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济南出版社六年级安全教育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济南出版社六年级安全教育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济南出版社六年级安全教育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济南出版社六年级安全教育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济南出版社六年级安全教育教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济南出版社六年级安全教育教案  学生的安全是数以万计的学生及其家庭安宁、幸福的前提,是进行正常教育和教学秩序的前提,也是社会稳定、兴旺的重要条件。开展安全教育对于学生学习安全知识、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自我防范能力和危险情况下的自助自救能力,减少恶性事故的发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打造平安校园,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六年级安全教育课程的教学计划如下: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青春期的卫生保健常识,形成维护生殖健康的责任感,扫清他们思想上的障碍,安全度过青春期,使他们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2、了解预防一些常见病,掌握简单的自我防护、救护

2、知识,增强锻炼,逐步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3、提高学生自我防范、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学会一些安全常识,学会一些防范技巧,增强遇到意外时的自卫能力。 4、学会一些应对敲诈、抢劫、绑架、恐吓和性侵犯等突发事件的方法、技能,避免和减轻特定伤害。 5、学会选择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学习识别毒品的知识和方法,拒绝毒品和烟酒的诱惑。 6、正确认识网络的利与弊,学会判断和有效拒绝的技能,做到合理利用网络。认识迷恋网络带来的危害,学会避免和摆脱网络沉溺。 7、了解当地常见的自然灾害,学会冷静应对自然灾害事件,加强应对突发自然灾害的应急训练,提高在自然灾害事件中自

3、我保护和求助及逃生的基本技能。 8、了解校园暴力造成的危害,学习应对校园暴力的方法,避免不应有伤害的发生。 9、了解和积极预防在校园活动中可能发生的公共安全事故,提高自我保护和求助及逃生的基本技能。 10、了解碘缺乏造成的危害,学会如何预防碘缺乏病的发生。 二、教学措施: 1、课前充分了解学生,认真备课、改革课堂的教学形式,注重内容的创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加强理论与实践相联系,平时多带学生到生活中体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3、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安全教育有深刻的认识。 4、根据

4、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的实施教育。 5、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 6、利用家长学校、个别谈心、父母问卷、家访等形式,了解学生在家中的生活学习情况,家庭与学校共同对学生实施安全教育。 7、配合学校认真落实学校应对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演练。 三、教学安排:        小小少年在长大 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青春期的心理,心理变化的特征,掌握青春期心理,心理卫生常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 2、

5、0; 初步掌握促进身心协调健康发展的途径和方法,提高心理调控能力 3、  感受正在长大的快乐。正视青春期带来的烦恼与困惑。增强面对未来的勇气和信心  教学重点       掌握青春期心理,心理卫生常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 教学难点       掌握促进身心协调健康发展的途径和方法,提高心理调控能力 教学过程     &

6、#160;   对号入座活动 一活动准备 1、准备5组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的照片 2、准备课件 事先准备好的5组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照片编号后打乱出示,以小组为单位请学生对号入座,找出学生的成长路线,时间爱你最短者获胜  3、分析: (1)活动中为何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 (2)男生女生变化一样吗? (3)这些变化说明什么? 4、播放课件青春期的心理变化 5、学生讨论:喜欢这些变化吗?面对这些变化相说些什么? 补充资料,解决学生不明白的生理问题,引导学

7、生正视自己的生理变化。6、总结:同学们你们在长大,青春期已悄悄来临。青春期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发生的心理变化时正常现象。我们不必为自己的正常发育而遮遮掩掩感到不好意思。让我们挺起胸膛健康的成长,使自己变的更加阳光,更加漂亮。       学会与人交往教学目标        1、  自觉遵守社会交往中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学会与他人交往 2、  掌握一些与人交往和协调关系的技巧 3、

8、  感受与人交往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教学难点       人交往和协调关系的技巧 教学过程        活动一:小学的故事 学生扮演小雪,讲述小雪的故事 学生讨论:为什么同学们不愿和小雪交往呢? 学生谈感受 交往能力被视为一种重要的生存能力,也

9、是未来人才的必备之一,每一个成功的人一定是善于交往的人。 活动二:交往有妙招 表演情景剧小丽的故事 安排学生表演事先排练好得情境,为什么大家都喜欢和小丽交往呢? 当朋友需要帮助的时候,她是怎样做的? 当朋友生病的时候,他是怎样做的? 当遇见新同学的时候,他是怎样做的? 当朋友把他的作业本弄脏了,他是什么态度? (1)分组讨论以上问题,并相互交流' (2)学生谈谈自己是如何与人交往的? 活动三我懂交往 1、  让学生了解人际交往的五大原则 2、

10、60; 懂得怎样与人交往,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这种玩笑开不得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初步知道开玩笑过火所导致得严重后果,认识到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2、教育学生不参与影响和危害社会安全的活动,学会与他人正常交往。 3、让学生懂得自觉遵守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课前准备: 课前收集恶语伤人及开玩笑过火给他人带来伤害的案例。活动过程: 一、讲“恶语伤人”故事案例,谈体会。 1、学生讲故事案例 2、讨论:通过这些故事,你体会到了什么? 3、

11、小结:人与人之间要友好相处、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尊重人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尊重他人的人格和名誉,不拿他人的缺陷、弱点开玩笑。希望同学们懂得:开玩笑过火,是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现,是不道德的。 二、讲恶作剧酿苦果案例,吸取教训。 1、学生介绍案例 2、学生讨论认识恶作剧所产生的严重后果。 3、小结:生活中的恶作剧,稍不注意,就容易造成恶果,给他人、给社会造成危害,我们一定要吸取教训,三四而后行。 三、深刻反思,庄严承诺    想一想,哪些玩笑不能开?哪些行为属于恶作剧?

12、0;   请写出自己的承诺:我们绝不开这种玩笑!决不搞这样的恶作剧! 四、阅读拓展    开玩笑“七忌” 拒绝校园暴力教学目标: 1、 知道怎样正确解决同学之间的矛盾,不激化矛盾,形成和解决学生之间纠纷的意识。 2、形成在遇到危及自身安全的情况是应及时告知老师、家长和警察的意识,掌握必要的求助方法。 3、认识校园暴力的危害,掌握与校园暴力作斗争的方法与技能。 课前准备:收集有关校园暴力的案件 活动过程: 一、 校园暴力害人害己。

13、0;1、读少年犯写给父母的信,评论:为什么他会成为一名少年犯? 2、介绍校园暴力 3、学生讲述收集的有关校园暴力的案例,并进行深入讨论。 4、讨论交流:在我们身边有没有校园暴力?校园暴力有哪些危害? 5、小结:校园暴力其实是一些恶习日积月累导致的,是校园生活中不和谐的音符,其危害和后果是极为严重的,对我们的健康成长构成巨大的威胁。 二、 我该怎么办? 1、情景模拟展示:(使学生明确如何沉着、冷静、理智的处理问题) 2、讨论:如何避免和减少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使学生掌握正确处理事情的方法和技能) 

14、0;3、小结:一个懂得保护自己和爱惜生命的孩子,是不会伤害别人的身体和心灵的。只要我们学会倾诉,懂得交换角色,做事前能掂量掂量,校园暴力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同时,我们还得有明确的是非观念;避免做出违背道德和法律法规的事情。 三、如何面对校园暴力    1、教师讲述应对校园暴力的具体案例,请学生讨论:哪种方法可行?为什么?加入你是案例中的人物,你会怎么做?当你遇到危及自身安全的校园暴力事件时,你会如何应对?    2、学生讨论交流自己的观点及做法,教师适当点评。    

15、3、小结:当我们遭遇校园暴力时,千万不能忍气吞声、逆来顺受。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敢于同邪恶势力作斗争,但最还不要进行正面搏斗,以免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可以采取及时告知老师、家长的措施,有必要时要寻求法律的保护。切记:不能以暴制暴、以牙还牙,恶意报复只会导致雪上加霜。 四、阅读拓展:  面对校园暴力时的“四忌” 面对校园暴力,笔者想提醒广大学生要做到四忌:一忌“懵”。一些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遇到校园暴力的场面就会恐惧过度,一下子就懵了,大脑一片空白,人家说什么就是什么。为此,在平时要加强心理素质锻炼,确保遇到突发事件时要头脑清醒。二忌“沉默”。你怕遭报复,受到

16、欺负后选择沉默,其实这是“助纣为虐”的做法。你越怕,邪气就会越上升,再次受欺负的可能性就会越大。只有人人都敢于同邪恶势力做顽强斗争,正气才能压倒邪气,校园暴力才会消失。三忌“鲁莽”。遇到校园暴力,你最好不要进行正面搏斗,以避免不必要的伤亡。他们敢欺负你,说明你处于弱势,力量不如他们强大,硬碰硬肯定会吃亏。此时一定要学会灵活,处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定要把对方的体貌特征看清楚,以便协助公安机关把他们抓获。四忌“以暴治暴”。很多学生本来是受害人,就是因为以暴治暴,最后成了罪犯,得不偿失。对此,你要有高度的法律意识,遭遇校园暴力时,及时通过法律的方式进行解决。 远离毒品 

17、60;关爱生命教学目标:1、 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毒品的种类,认识吸毒行为 ,认清毒品的危害性。  2、让学生懂得"珍惜生命,远离毒品",培养禁毒意识,提高学生拒绝毒品  的心理防御能力和自觉性。  3、自觉与涉毒违法犯罪作斗争。 教学手段: 1、借助图片、多媒体辅助教学。 2、运用网络查找资料的能力要求学生围绕进制下列内容搜集资料A毒品的种类; B 毒品的危害;C 吸毒成瘾的途径;D 吸毒成瘾的原因,如何预

18、防;E 刑法有关走私、贩卖、  运输、制造毒品罪的有关条款。  3、结合社会现象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学形式:     师生互动,讨论、交流。 教学过程: 一、课前学生的观看VCD毒魔缠身谈观后感,让学生从感性上了解毒品对人类的危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总结毒品的危害  1、吸毒摧残人生 对身体的危害 自伤、自杀、自残 加速死亡  2、吸毒毁灭家庭 倾家荡产、

19、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贻害后代  3、吸毒危害社会 诱发刑事犯罪 败坏社会风气  。二、什么是毒品及毒品的种类。 1谈话:同学们一定都听说过毒品,那什么是毒品呢?毒品都有那些呢?谁能说一说呢?(指名回答) 2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常见和最主要的毒品有:(让学生看图片)鸦片、吗啡、海洛因、冰毒、摇头丸、可卡因、止咳水、大麻等。这些毒品长期吸食都会成瘾,对人体产生危害,而且

20、易感染疾病。如果服用过量,则可导致死亡。 3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受?(自由谈话。)  (三)、讨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在进一步认识毒品有关知识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讨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 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1、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牢记"四知道":知道什么是毒品; 知道吸毒极易成瘾,难以戒断;知道毒品的危害;知道毒品违法犯罪要受到法律制裁。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不以好奇心为由侥幸去尝试,不受不良诱惑的影响。   3、不听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脱烦恼和痛苦,毒品能给人带来快乐等各种花言巧语。   4、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如发现亲朋好友有吸、贩毒行为的人,一要劝阻, 二要远离,三要报告公安机关。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