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一轮复习检测 文言文阅读3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9670112 上传时间:2019-10-27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高考一轮复习检测 文言文阅读3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15年高考一轮复习检测 文言文阅读3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15年高考一轮复习检测 文言文阅读3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15年高考一轮复习检测 文言文阅读3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15年高考一轮复习检测 文言文阅读3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年高考一轮复习检测 文言文阅读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高考一轮复习检测 文言文阅读3(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年高考一轮复习检测 文言文阅读3(分数设置见题后)一、【2014年高考福建卷】阅读下文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张祖传明张岳张祖,字彦宗,以字行。十三岁,父祖继殁,独奉母以居。洪武改元,闽中法令严核,绳吏之法尤峻。惮应役者邀祖斩右大指以自黜。祖疑之,入白母。母曰:“法可避也,指斩不可复续,盍去诸?”遂避匿。未几,斩指事觉,诏逮捕戍边。犯者言张某始与某辈约如此。逮久弗获。会天变肆赦,乃归。室中空虚,至系马槛牛,毁斗桶为薪。念非力学无以树门户,于是决意习儒业。是时,诏民田八顷以上家,择子若孙一人为吏。县檄至,祖挥之弗受,执卷奋曰:“吾而吏耶?”令白按察司,复檄祖往,固弗受如县。使者熟视之,曰

2、:“君,我辈中人也,勿辱于县。”遂挟以去。祖既通儒术,兼晓九章算法。时方行方田令,即以其事属之。文案盈几,祖精勤不舍,昼夜栉理而错画之,皆有绪可按据。建文时,祖为吏部吏。未几,云南布政张公召入为尚书,于属吏多所更易,独言张某老成,守法不易也。时帝方与方孝孺辈讲求古治,经济之事多变太祖旧章,章奏日下吏部。祖密言于曰:“高皇帝起布衣,有天下,立法创制,规模远矣。为治当责实效。今法制已定,日有变更,未必胜于旧,徒使异议者以为口实,盍先其急者?”紞深然之,而夺于群议,不能用。会添设京卫知事一员,诏吏部选可者。紞曰:“无逾祖矣。”授留守知事。及靖难师渡江,祖为安吉县丞。紞被谴自经,舁尸归,属吏无敢往视,

3、祖独往经理其殡。殡毕,哭奠而去。时人义之。安吉在万山中,向多逋民,隐田不以自实,财赋甚少。祖至,清勤自持,敬礼贤士大夫,与讲究磨砺。在职九年,稽核财赋,修筑陂塘圩岸,不可胜计。逋民隐田者令以占籍输税,免其罪。声称著闻,以最荐升湖广按察司经历。行至吴桥卒,惟一子扶丧归。(摘编自小山类稿)注若:或者。方田:指方田均税法。紞被谴自经:朱棣登位,张紞被解除职务后自杀。逋民:逃到本地的百姓。占籍:自外地迁来的成为有户籍的当地居民。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绳吏之法尤峻绳:捆绑。B即以其事属之摇属:交付。C无逾祖矣逾:超过。D不可胜计胜:尽。【答案】A【解析】绳,名词用作动词,

4、惩治。可用成语“绳之以法”帮助理解。实词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要把对实词的解释带入到原句原文中,看看是否合乎原文的语言环境。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用成语比较推导词义。联系上下文,前后照应,保持一致。【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3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张祖尽于职尽责的一组是(3分)闽中法令严核 复檄祖往,固弗受如县昼夜栉理而错画之 为治当责实效稽核财赋,修筑陂塘圩岸逋民隐田者令以占籍输税A B C D4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张祖为逃避服役而断指出走,遇赦后见家境衰败,于是决定发

5、愤读书以振兴家门。B建文年间张祖在吏部做小吏,上司张紞非常赏识他,认为他办事老成,笃守法令。C吏部尚书张紞自杀后,属吏中只有张祖敢出面料理丧事,当时的人认为他有情有义。D张祖任安吉县丞九年,因政绩卓著,考核获得最高等级,被推荐升任湖广按察司经历。5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君,我辈中人也,勿辱于县。(3分) 译: (2)会添设京卫知事一员,诏吏部选可者。(3分) 译: 完整通顺。个别字词实在无法说通,试试看是否是通假或者活用。9【2014年高考福建卷】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论语里仁)非其义也,非其

6、道也,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孟子万章上)注不处:不享有。一介:一点点小东西。(1)请概括上面两个选段主张的共同之处。(2分)答: (2)上面两个选段主张的不同之处是什么?请简要分析。(4分)答: 二、【2014年高考湖北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一12题。吴德基传明】宋濂吴德基者,名履,婺之兰溪人也。有司举于朝,为南康丞,南康俗悍,其民以为丞儒者也,易之,德基自如。数月皆周知其情伪,有所发擿,一县惊伏。德基乃更以宽化之。民有诉,召使前与语,弗加咄叱。民或援丞裾相尔汝,弗责也。县令周以中初至,召民转输至郡不得,躬至乡召之。一民逸去,命卒笞之。不肯伏,走入山,骂令曰:“官当在县,何以至

7、此为?”令怒,吏卒因以语动令,欲诬一乡民图贿利,获六七人下狱,扃钥甚严。德基计民无罪,自出巡狱,叱卒释之,卒以他辞解,德基槌碎狱门遣之,曰:“若无罪,还告父兄无恐。”乃往告令,令怒,曰:“民无道,众辱我,君乃释之,何轻我至是耶?”德基曰:“犯使君者一匹夫尔,其乡人何罪?且法乃天子法,岂使君解怒具乎?”令意惭,乃已。入朝,擢知莱之潍州事。民畜官驴四十匹,莱守核其孳息状,与籍不合,曰:“驴当岁产驹,今几岁宜得几驹,乃何少也?”欲责欺罔罪而征其偿,诸县皆已勒民买驴,德基独戒民勿偿。守怒,问德基:“潍不偿驴,何辞也?”德基曰:“民实不欺妄,乌可责其偿?国家富极海内,为吏者宜宣布德泽,为民除疾苦,宁少数

8、匹驴耶?”守语塞。德基因画不便者数事,守不敢复言,并诸县已偿者皆罢之。山东民愿以羊牛代秋税者,官从其言。德基与民计,羊牛后有死瘠患,不如纳粟便,独收民粟。他县牛羊送陕西,民驱走二千里,皆破家,郡以潍独完,令役千人部送邻县牛,德基列其不可,曰:“有牛家送牛,虽劳不敢怨。使人代之,脱道中牛死,谁当代偿耶?”力争不奉命。德基为吏,不求成名,以爱民为先,民感之。居潍二年,召还。潍民遮门抱其足泣拜,曰“自得吾父,潍民麸无笞瘢。今舍我去,愿得只履事之,以慰我思!”德基至京师,遂谢事归。濂为德基交甚狎,时亦致仕将归,呼德基谓曰:“若愿受长者教乎?”德基曰:“唯,何以命之?”濂曰:“慎毋出户,绝世吏勿与交。”

9、德基至家,如濂戒,君子多其能受善言云。 (选自宋学士全集,有删改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若无罪,还告父兄无恐 若:你们B脱道中牛死 脱:逃离 C愿得只履事之 事:供奉 D君子多其能受善言云 多:称赞10下列各组语句全都表现吴德基“爱民”的一组是(3分)德基自如民有诉,召使前与语德基独戒民勿偿不如纳粟便,独收民粟潍民肤无笞瘢德基至家,如濂戒A. B CD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县令周以中征调乡民不成,反遭乡民斥骂,便施以刑罚,并罪及无辜,吴德基劝他不要滥用国法泄愤。B在吴德基看来,百姓未隐瞒官驴的繁殖数量,而莱守强令百姓偿驴,不合情

10、理,违背了为吏之道。C县令役使千人代送邻县牛,吴德基认为其命不可从,因为牛在送途中折损,会没有人代为赔偿。D作者与吴德基关系亲密,辞去官职的时间相近,作者所言“慎毋出户”等,体现了对朋友的关爱。【答案】C【解析】本题属于信息错位、错解词语。由原文可知“令役千人部送邻县牛,德基列其不可”,这件事发生的时候吴德基已任潍州知州。根据明、清的官职制度,知州为各州行政长官,直隶州知州地位与知府1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民或援丞裾相尔汝,弗责也。(3分)民无道,众辱我,君乃释之,何轻我至是耶?(3分)为吏者宜宣布德泽,为民除疾苦,宁少数匹驴耶?(3分)13请用斜线(/)给下

11、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限断6处)(3分)万夫长易俊原独恃骁勇,与麾下数十人遁入山谷保险自固郡邑患苦之江阴侯吴良承诏求寇已移檄旁县兵且集召德基计事,德基曰:“易氏未有反状,奈何激之使生变乎?不若先以计致之,果反,用兵未晚也。” (选自宋濂吴德基传)【答案】与麾下数十人遁入山谷/保险自固/郡邑患苦之/江阴侯吴良承诏求寇/已移檄旁县/兵且集/召德基计事【解析】结合上文来看,画线句中“与”前面省略了主语,可判断出“与麾下数十人遁入山谷”后当断句;“郡邑”是名词,应为“患苦之”的主语,所以,“郡邑”前断句,“之”后断句;“江阴侯”官职,“吴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看松庵记宋濂龙泉多大

12、山,其西南一百余里诸山为尤深,有四旁奋起而中洼下者,状类箕筐,人因号之为“匡山”。山多髯松,弥望入青云,新翠照人如濯。松上薜萝份份披披,横敷数十寻,嫩绿可咽。松根茯苓,其大如斗,杂以黄精、前胡及牡鞠之苗,采之可茹。吾友章君三益乐之,新结庵庐其间。庵之西南若干步,有深渊二,蛟龙潜于其中,云英英腾上,顷刻覆山谷,其色正白,若大海茫无津涯,大风东来,辄飘去,君复为构烟云万顷亭。庵之东北又若干步,山益高,峰峦益峭刻,气势欲连霄汉,南望闽中数百里,嘉树帖帖地上如荠,君复为构唯天在上亭。庵之正南又若干步,地明迥爽洁,东西北诸峰,皆竞秀献状,令人爱玩忘倦,兼之可琴可奕,可挈尊罍而饮,无不宜者,君复为构环中亭

13、。君诗书之暇,被鹤氅衣,支九节筇,历游三亭中,退坐庵庐,回睇髯松,如元夫、巨人拱揖左右。君注视之久,精神凝合,物我两忘,恍若与古豪杰共语千载之上。君乐甚,起穿谢公屐,日歌吟万松间,屐声锵然合节,与歌声相答和。髯松似解君意,亦微微作笙箫音以相娱。君唶曰:“此予得看松之趣者也。”遂以名其庵庐云。龙泉之人士,闻而疑之曰:“章君负济世长才,当闽寇压境,尝树旗鼓,砺戈矛,帅众而捣退之,盖有意植勋业以自见者。今乃以看松名庵,若隐居者之为,将鄙世之胶扰而不之狎耶,抑以斯人不足与,而有取于松也?”金华宋濂窃不谓然。夫植物之中,禀贞刚之气者,唯松为独多。尝昧昧思之:一气方伸,根而蕴者, 荄而敛者,莫不振翘舒荣以

14、逞妍于一时;及夫秋高气清,霜露既降,则皆黄陨而无余矣。其能凌岁寒而不易行者,非松也耶?是故昔之君子每托之以自厉,求君之志,盖亦若斯而已。君之处也,与松为伍,则嶷然有以自立;及其为时而出,刚贞自持,不为物议之所移夺,卒能立事功而泽生民,初亦未尝与松柏相悖也。或者不知,强谓君忘世,而致疑于出处间,可不可乎? (选自宋濂全集,有删改)【注】本题考查学生 九节筇(qing):一种竹杖。唶(ji):赞叹。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采之可茹 茹:吃B皆竞秀献状 秀:开花C被鹤氅衣 被:通“披”,穿着D 将鄙世之胶扰而不之狎耶 狎:接近【答案】B【解析】秀,呈现秀丽的景色。【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人因号之为“匡山” B蛟龙潜于其中 不如因善遇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