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测试 写作10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9665224 上传时间:2019-10-27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01.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测试 写作10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测试 写作10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测试 写作10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测试 写作10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测试 写作10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测试 写作1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测试 写作10(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测试 写作第一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人大女神”“我们有空调”“美女老师等你到碗里来”“上清华变白富美” 高考结束后,不少高校纷纷打出另类招生广告。这些广告一反刻板无趣的面孔,变得十分“卖萌”,引发众议。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请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文章,不得脱离材料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高校招生宣传“卖萌”不可取近日,“上清华变白富美”成为网上的热门话题,一些清华女生晒出自己刚入学和将毕业的对比照片,网友评价称“上完大学,变成女神了。”清华大学招生办官方微博也转发推广了这次晒照片活动,在高考录取季即将到来

2、之际,此举被网友质疑是借晒照片大做“招生广告”。对此,清华大学招生办回应称,“上清华变白富美”成为一个热议话题已远远超出本意,恶意揣测更是不必。(6月17日新京报)高考结束,各高校为了抢生源,纷纷在自己的网站打出“另类”广告:“人大女神”“我们有空调”“美女老师等你到碗里来”“你再不来,学姐就要走了呀”“学姐会卖萌,学妹很可爱”“吃得饱!睡得好!有卤面!有空调!”“学长要走了,学姐交给你”笔者认为,高校招生“卖萌”宣传有损高校育人方向、有悖当今中国梦风向标,不可取。学生们发照片或许是感念于自己的成长,而校方以及媒体的转载和议论则将我们的思考引向了更深刻的问题。多数学生和他们的家庭在选择大学时,

3、看重的是学校的教风学风、内在的文化底蕴、整体的精神面貌、科研水平等等,而不是学校有多少美女、帅哥;他们在选择专业时最看重的是就业前景和毕业后的工资收入,而不是毕业后带个美女或帅哥回家。“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道理已经融入我们文化的基因,而大学里应该有更高的概率让世人亲眼目睹之。最好的大学应是率先以育人,在育人中讲究美、创造美、展示美。每一所大学都应引导学生通过大学生活的磨练,养成良好健全的人格、品行和情操,成为一名真正的精神与物质均富有而美丽的优质学生。高校招生“卖萌”该休矣,更重要的还是要注重转变现行的高等教育模式,在教育创新与尊重学术发展规律上下工夫。当下不断爆出的高校丑闻,如学术抄袭、招生腐

4、败案件,更造成了公众对于高校改革停滞不前甚至有倒退之嫌的质疑。因此,只有当高校改革有了更多的实质性动作,高校良好的形象才能真正树立起来。话说回来,优秀的大学之间永远存在竞争,我们希望各高校全力以赴去刻画各自的价值追求,践行现代中国的大学之道,凭实力招揽学生,而不是靠“卖萌”。第二篇: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几个同学聚在一起谈论传家宝。小张说,他家的传家宝是一个青花罐,有年头有故事。小杜说,他家的传家宝是爷爷留下的几枚勋章。小程说,她家把“忠厚传家久,读书继世长”的祖训当作传家宝。你认为什么样的传家宝更有价值?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要

5、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当代语境更需青花罐式传家宝“勤俭是我们的传家宝哦”,这句箴言外加这段旋律可能还回荡在不少人心间,但今日谁人还敬奉“勤俭”为治家法宝。不可否认,祖传训诫、祖辈勋章对家族成员有莫大影响力,但在当代语境下,我认为青花罐式传家宝更有价值。你是否会半夜恍惚,我的“家”在哪里?是现在的这幢海景房,还是北方农村的那个大杂院,或许更多时候让我们心尖颤抖的还是后者。如此人在楼里心在村里的“身家性命”之错位,折射的是三十年来阔步前进的城市化进程。家园抛诸身后,背影留给祖辈,我们凭尴尬的身份“流离失所”,只为谋得一个“家”。若有最纯净的祖传青花罐呢?传家

6、宝,可触可感、可碰可观的传家宝,让行走在车水马龙和异国他乡的男与女可以安顿内心,“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它珍藏在家族最隐秘的柜子里,珍藏在乡村最后一扇木门里,珍藏在辗转于假面与应酬的一颗颗“素心”里。农耕文明向工业商业文明转型,空前 的城乡流动让家庭和家族已不再是从前形态。没有粘合剂的家族,使得人生于社会,如鸟飞于荒漠,孤零而失落。一种精神的代沟与断层,横亘在你我心头。不骄不傲,不薄不弃,在物质利益为社会广泛认可的时代,手捧青花如茶杯,弥漫于素雅纹路与绝美图案间的,正是一种文化的清丽、信仰的醇厚。靠电话线和汇款单维系的亲情似已 淡漠化,似乎少了曾经的血浓于水根筋相连。青花罐式传家宝本身贵重

7、,因贵而重,其“轻拿轻放”的珍视感,让所有家人族人都心存青花,懂得家族的精神核心凝聚何处、情感依归指向何方。青花罐代代流传,留在我们长辈手里,对孤寂的他们也是一种精神的抚慰,给予他们一种承上启下的家族延续感。它价格不菲,激励当代子孙努力奋斗,不愧先人。它比几枚勋章更有历史厚重感,走出百年现当代史,融入千年中华史,格局更大。而理念式的虚式祖训,虽有一定的劝诫与警醒意义,却太朦胧,却嫌抽象。在历史的尘土下,很多时候无法切实帮助新世代的你我,去应对瞬息万变的职场生态、交易规则、生存境遇。它更像是家长出于本能的空荡叮咛。荣誉式勋章更是如此。勋章多涉曾经的战争、过去的辉煌,且不说时代形态已迥异,拿祖辈的

8、“爵位式”荣誉说事,甚至有可能会引人耻笑,且麻痹自己。祖母的“笏板”虽则象征意义重大,对青年归有光的激励却变成了压力;亮闪闪的满身勋章,也要小崔的抗战记忆影像来勉力擦亮。不必被青花瓷表面的“昂贵”所吓倒,不必担忧家族为之挣得头破血流,不必谈钱色变。当今时代,尤其需要培养历史底蕴感、文化游久感,尤其需要用“青花罐”召回一度失落的古文明,让宗族枝条繁盛,让美德香满家园。第三篇: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为了督促学生学习,某职业技术学院的焦老师想出在课后用微信发红包的“新招”,对出勤率高、学习成绩好和上课认真的同学,都发了红包。此举一出,他的课学生没一个逃课,课堂气

9、氛活跃,师生关系变好。此事传出,该校老师和学生表示认可,觉得这个做法有新意。媒体报道后,引发争议,有家长明确反对老师这种做法,认为用“钱”引导学生上课,会让孩子变得功利,使教育变味。对以上这件事,你怎么看?请就焦老师、学生或家长的表现,表明自己的态度,阐述自己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红包奖励”折射教育低俗化红包,译名luckymoney,颇具幸运之意,在中国传统礼俗中是用于年节庆典中长辈对晚辈的赠给,也有主客之间的礼节往来。在当下“互联网+”的时代,红包已不再只是那带有粗糙厚实之感的小红纸袋,摇身一变成为微信窗口里的虚拟图片,弹指间即可收获红包的快感

10、。当如此娱乐化的红包被江苏某高校的焦老师用作点名神器时,我既佩服其善于捕捉职业高校学生的好奇逐利的心理,同事也为今天的师道竟已沦落到先取悦学生,在换取教学秩序的稳定,而深感悲哀。学生出满勤,成绩进步,过节都能赢得焦老师的红包奖励,不论含金是几何,但终得以换来他的课堂座无虚席,师徒日渐升温的和谐美 满的场面。但撤去其外表的冠冕堂皇,余下的仅是“我出钱你出勤,我包红包你回心”罢了。如此新招到底于教学有多少价值?学生抢红包出满勤又折射出怎样的求学意志?“红包”本是“礼轻情意重”,在生活中我们用它来表达祝福,焦世奇老师与时俱进“诱惑”学生,其用心良苦值得肯定,但用红包物欲刺激,逗引学生,从另一角度看却

11、是引诱学生的金钱欲望。学生到课堂听课,学好学业,本是分内之事,而如今却与红包这浓厚的金钱色彩相挂钩,于那些真心读好书的学生也是不公平的,因为他们原本单纯的求知,如今却因老师的这一做法也沾上了利欲色彩。“微信签到”、“刷脸神器”、“拍合影照”等点名神器层出不穷,在网友调侃逗乐的同时,也引发我们的深思:当下学生的求知欲只能由金钱来刺激?而师道尊严又该何去何从?这些看似创新的举措,冲击了传统文化中尊师重道的思想, 也不自觉地自我贬低,师道尊严已在红包发出时消失殆尽了。但事实上,我相信焦世奇老师发微信红包实属无奈之举。“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很多高校的学生翘课已是家常便饭,学风堕落更是见怪不怪。本该是人

12、生最佳探究与思考年龄却厌学,沉迷于电子产品的现象并非个例。由此担负“欲人之无惑”之重担的教师更是举步维艰,发红包以“讨 好学生”,成为“美女老师”“女神老师”来吸引学生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但这又确实是教育手段低俗化的表现。由此学生与老师间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最终的结果就是教育的衰败。欲改变现状,纠正歪风邪气,从根源来说,教育者应努力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因材施教,注重实践,使学生真心爱上学习,真切地感受到获取知识的充实感与愉悦感。而求学者也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尊重师长,尊重知识。红包包不住沉甸甸的知识,知识亦不需要红包的外包装。红包作为习俗符号,该被珍惜使用;而知识作为个人灵魂的填充,更应该被崇敬

13、与尊重。新时代下的师道尊严该由师生共同维护。(1000字)第四篇: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近日,某校学生在网上吐槽:奖学金才一元钱,还不如不去拼搏了。就1元钱,我看还不如不发呢。每年才几个人得,早该取消了啊。记者了解到,该校今年奖学金的金额改成了象征性的一元钱,外加一个荣誉证书;该校把取消的奖学金总额转到了“扶贫助学基金”的账户上。校方解释,希望同学们好好学习,不应“以获得奖金多少”作为学习的目标。此事引发了一些网友的关注,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该校校报的“学生心声”和“向校长建言”两个栏目,就此事开展专题讨论。请你选择一个栏

14、目投稿,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一定的奖学金能给我们“获得感”给“学生心声”栏目投稿奖学金从一小叠纸钞变成了一元钱,为此或许伤心难过者有之,愤然吐槽者有之,毫无所谓者有之,幸灾乐祸者亦有之。做出如此决定,校方自有其理:难道大家努力学习,就是为了“抢”奖学金?显然不是。讲得崇高些,我们学生学习是为了用知识充实人生,用技能提升自己;哪怕世俗点讲,就是为了有个好的前途,为了将来能“有钱有闲”,我们也决不至短视到“一切向奖学金看”的地步。再者,校方发“一元钱奖学金” ,既非财政困难的无奈之举,亦不是“只拔一毛”的吝

15、啬之行,你看我们的奖学金,不是作为我校“扶贫助学基金”的本金了吗?让更需要钱的学生获得帮助,不亦美哉?不过且慢,在肯定校方动机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此举有其不妥,尚容一一商榷。虽然网曝我校学生吐槽言辞不当,“还不如不去拼搏了”过于短视功利,“每年才几个人得”显出酸溜溜的嫉妒,不是一时愤激就是三观不正,但是,“就1元钱,我看还不如不发呢”确有可取处。学生自当志存高远,但常设阶段性的、短期的目标,实有益于我们动力长存,不断前进,而奖学金正可作为短期目标之一。固然,数额过高的奖学金容易助长功利歪风,激化学霸学渣间的“人民内部矛盾”;但数额太低,则表面上你奖励了优胜者,实际上是让他们觉得被敷衍,反而会有付出与回报落差太大引起的失落感。适量的奖学金,让获奖者感受到实惠(说一元钱是“实惠”,在高物价的今天就是笑话),也让未获奖者心态平衡,不眼红不在意。这是给予学生“获得感”的重要“民生工程”。至于何为“适量”,我们可以另行讨论,此不赘言。至于“扶贫助学基金”,同样关乎“获得感”,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对贫困生的“精准扶贫”因人而异,金额高过奖学金也是应该。不过我认为,校方“加 大扶贫力度”也不应将奖学金预算统统挪到扶贫助学金当中。奖学归奖学,扶贫归扶贫,二者方式虽一,作用殊途,性质上也不一样,不该厚此薄彼如是。总而言之,我们学习不是只为了钱,但我们需要相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