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生物试题(附解析).doc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109658505 上传时间:2020-02-2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生物试题(附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8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生物试题(附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8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生物试题(附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8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生物试题(附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8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生物试题(附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生物试题(附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生物试题(附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人体消化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B. 食物无需经过消化即可被吸收C. 胃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部位D. 肠液中只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答案】A【解析】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A正确;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B错误;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部位,C错误;肠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能够参与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D错误。2. 关于科学探究和普通光学显微镜使用的

2、叙述,正确的是A. 科学探究必须独立探索,不能与他人合作B. 科学探究得出的结论必须与探究假设相符C. 顺时针转动粗、细准焦螺旋可使镜简升降D. 由低倍物镜换高倍物镜时需要转动转换器【答案】D【解析】科学探究可以独立探索,也可以与他人合作,A错误;科学探究得出的结论不一定与探究假设相符,B错误;逆时针方向转动粗、细准焦螺旋,显微镜的镜筒将缓缓上升。顺时针方向转动粗、细准焦螺旋,显微镜的镜筒将缓缓下降,C错误;由低倍物镜换高倍物镜时需要转动转换器,D正确。点睛: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的步骤是:移动玻片标本使要观察的某一物象到达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选择高倍镜对准通光孔调节光圈,换用较大光圈使视野

3、较为明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加清晰。3. 图表示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相互关系(甲、乙、丙表示三类生物成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甲表示生产者、乙表示消费者B. 丙表示肉食性动物或杂食性动物C. 若甲遭受毁灭性破坏,则该生态系统可能崩溃D. 若甲乙丙表示地球上所有生物,则图1可表示生物圈【答案】B【解析】甲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所以甲为生产者;乙以甲为食,是消费者,A正确;丙能分解甲、乙的遗体遗物中的有机物,形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进入生态循环,丙是分解者,B错误;甲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成分,若甲遭受毁灭性破坏,则该生态系统可能崩溃,C正确;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

4、分和生物部分。若甲乙丙表示地球上所有生物,则如图可构成最大的生态系统,故图中可表示生物圈,D正确。4. 下列生物特征中,可作为区分鸟类、哺乳类的分类特征的是A. 身体是否被鳞片B. 是否用肺呼吸C. 是否胎生哺乳D. 是否生活在水中【答案】C【解析】鸟类、哺乳类身体被毛,用肺呼吸,生活在陆地上,它们基本上不生活在水中,只有少数;哺乳动物生长发育的特征是胎生、哺乳,鸟类的生殖方式是卵生,因此区分鸟类、哺乳类的分类的依据是否胎生、哺乳。5. 下图表示用天竺葵“探究阳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实验的部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暗处理一昼夜是让天竺葵内淀粉耗尽 B. 部分遮光后放阳光下照射1hC. 酒

5、精褪色时色素溶解于大烧杯内水中 D. 该实验要研究的变量是光照【答案】D【解析】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通过呼吸作用使叶片中积累的淀粉等有机物运走、耗尽,A错误;部分遮光后放在阳光下照射3至4小时,B错误;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至叶片变成黄白色。叶绿素为绿色,脱色后大烧杯内的清水呈无色,小烧杯内酒精呈绿色,C错误;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遮盖起来,是为了形成对照实验,实验变量是光照,D正确。6. 下列关于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食物链是指一定区域内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所形成的联系B. 食物网是指不

6、同种类的多条食物链平行连接起来形成的简单结构C. 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它与能量流动无关D. 食物链和食物网破坏不会影响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答案】A7. 通过调控温室大柳内的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强度等可以提高栽培蔬菜产量。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白天适当升温以降低蔬菜的光合作用 B. 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可增强蔬菜的光合作用C. 夜晚适当降温以增强蔬菜的呼吸作用 D. 增强光照可增强光合作用和降低呼吸作用【答案】B【解析】白天适当升温可以提高光合作用速率,A错误;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可以增强光合作用的速率,B正确;夜晚降温可以减弱蔬菜的呼吸作用,不

7、是增强呼吸作用,从而使有机物得到积累,C错误;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增强光照可增强光合作用的速率和呼吸作用无关,D错误。8. 银否、银杉、水杉等是我国举世闻名的裸子植物,它们区别于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是A. 用孢子繁殖后代B. 用种子繁殖后代C. 有真正的花和果实D. 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答案】D【解析】被子植物又叫绿色开花植物。它是植物界进化程度最高等的植物类群,它的胚珠外面有子房壁包被,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形成果实。而裸子植物虽然也产生种子,但它的种子是裸露的。因为它的胚珠外无子房壁,所以没有形成果实。点睛:正确区分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特征是解题关键。主要区别就是种子外有无果皮包被着。9. 蚯

8、蚓适应土壤中生活,鲫鱼适应水中生活。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蚯蚓靠刚毛的收缩就能进行运动B. 鲫鱼向前的动力来自尾鳍C. 蚯蚓靠湿润的体表进行气体交换D. 鲫鱼的身体呈流线型【答案】C【解析】蚯蚓用刚毛协助肌肉在土壤中运动,A错误;鱼在水中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而产生前进的动力,各种鳍相互协调来获得食物和防御敌害,B错误;蚯蚓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氧气先溶解在体壁的粘液里,然后渗透到体壁内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体壁排出体外。因此蚯蚓是依靠湿润的体表进行气体交换的。这与土壤中生活无关,C错误;鲫鱼的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水的阻力,D正确。10. 下列关于反射的叙述中,错误的

9、是A. 跳反射是一种简单的条件反射B. 反射是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C. 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基础是反射弧D. 条件反射的形成以非条件反射为基础【答案】A【解析】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内,属于非条件反射,A错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B正确;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个部分,C正确;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 D正确。11. 图是人的长骨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是骨松质,结构硫松,能承受一定压为B. 是骨密质,结构致密坚硬,抗压

10、力强C. 是骨髓,幼年时呈红色,有造血功能D. 是骨膜,无血管,有神经、成骨细胞【答案】D【解析】是骨松质,骨松质质松(疏松),主要分布在骨干外周,能承受一定压力,A正确;是骨密质,致密而坚硬,主要分布在骨骺,骨干的内侧,抗压力强,B正确;是骨髓,幼年为红骨髓,有造血功能,成人的一些骨髓腔中的骨髓含有很多脂肪细胞,呈黄色,且不能产生血细胞,称为黄骨髓,没有造血功能。当机体严重缺血时,部分黄骨髓可转变为红骨髓,重新恢复造血的能力,C正确;是骨膜,有血管,有神经、成骨细胞,起着营养和神经作用,内层的成骨细胞,与骨的长粗和骨折后的修复有关,D错误。12. 某同学用3个红球、1个白球、2个纸袋进行”模

11、拟人类后代性别决定的过程”活动。下列模拟操作或结论中,错误的是A. 2个纸袋分别标“母亲“父亲B. 2个红球放入标”母亲”纸袋,1个红球和1个白球放入标”父亲”纸袋C. 闭眼,从2个纸袋中各随机取1个小球,记录2个小球的组合类型D. 抓取、记录小球组合类型3次,就可模拟出孩子的性别比例接近1:1【答案】D【解析】某同学“模拟人类后代性别决定的过程”活动,可用标有“母亲”“父亲”的纸袋分别模拟母亲、父亲,A正确;人的体细胞内有22对常染色体和一对性染色体,因此放入标有“母亲”纸袋中的2个红色小球模拟1对性染色体,1个红球和1个白球放入标“父亲”纸袋,B正确;闭着眼睛从每个纸袋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

12、看两个小球的组合若是红、红小球组合代表X、X性染色体,表示孩子是女性;若是红、白小球组合代表X、Y性染色体,表示孩子是男孩。因此,从两个纸袋中取出的小球组合可模拟出生孩子的性染色体组成,C正确;把小球各放回原纸袋中,重复抓取3次,由于次数较少,不能保证小球混合均匀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存在着实验误差,故不能保证每个学习小组的实验数据都能说明出生孩子的性别比例为1:1,D 错误。13. 下列关于生命起源与生物进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米勒实验可证明原始地球境下天机能形成简单的有机物B. 科学实验已证明有机物在原始海洋不断积基,形成原始生命C. 生物的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生物的进化D

13、. 生物进化的历程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答案】B【解析】米勒实验可证明原始地球环境下无机物能形成简单的有机物,A正确;米勒实验只能证明原始地球环境下无机物能形成简单的有机物这一阶段,尚不能证明形成原始生命这一阶段,B错误;生物的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生物的进化,C正确;生物进化的历程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D正确。点睛:有关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这一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14. 生物圈是

14、人类与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我们必须保护生物圈。下列述正确的是A. 人口过快增长不会带来自然资源匮乏问题B. 对污水、垃圾无害化处理可减轻环境污染C. 生物资源无需保护就能实现可持续开发利用D. 多利用大阳能等清洁能源不能缓解空气污染【答案】B【解析】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会带来自然资源匮乏问题,会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A错误;垃圾、污水无害化处理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B正确;保护生物资源,才能实现可持续开发利用,C错误;大力开发风能、太阳能、核能,有利于实现“低碳经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缓解空气污染,D错误。15. 取一粒浸软的玉米粒校,用刀片将玉米粒纵向剖开(如图所示)。下列叙

15、述正确的是A. 碘酒滴于玉米粒剖面,剖面无颜色出现B. 胚芽、胚轴、胚根组成了王米种子的胚C. 胚由双受精过程形成的受精卵发育而来D. 玉米种子的营养物质主要贮存在子叶中【答案】C二、综合题16. 图是某同学根据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多种动植物细胞,画出的动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1)具有保护作用,同时还能控制细胞内外物质进出的细胞结构是 _。(填序号和结构名称)(2)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在生物的_中具有重要作用。(3)若该同学在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记录了以下步骤。则这几个步骤的正确序是_。(用操作步骤前的字母排序)a漱口后,用清毒牙签在口腔内侧壁上轻刮,将刮下的碎屑涂入载玻片的的液滴中b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碘酒,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重复2至3次c用滴管从盛有生生理盐水的滴瓶中取生理盐水,滴一滴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d用镊子夹住盖玻片一侧的边缘,将它的另一侧先接触液滴,然后缓慢地放平【答案】 (1). 细胞膜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