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秋高中历史 单元检测卷五 岳麓版必修3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9657584 上传时间:2019-10-2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秋高中历史 单元检测卷五 岳麓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7秋高中历史 单元检测卷五 岳麓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7秋高中历史 单元检测卷五 岳麓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7秋高中历史 单元检测卷五 岳麓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7秋高中历史 单元检测卷五 岳麓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秋高中历史 单元检测卷五 岳麓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秋高中历史 单元检测卷五 岳麓版必修3(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检测卷五(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美籍华人学者张馨保在林钦差与鸦片战争一文中指出:“在所有19世纪的中国政治家中,林则徐的形象和影响都超过了其他人。比曾国藩、李鸿章早二三代人的时间,林则徐就已提倡和发动了向蛮夷学习的自强运动。”这一评述体现的史学观点是()A革命史观B社会史观C全球史观 D近代化史观解析: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迈出了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林则徐向西方学习的思想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答案:D2鲁迅先生曾对中国近代某一时期的主流思想给以这样的概括:“西哲的本领虽然要学,子曰诗云也要昌明,换句话说,便是学习了外国本

2、领,保存中国旧习,本领要新,思想要旧。”这一主流思想是指()A师夷长技以制夷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D自由为体,民主为用答案:B3“他们竭力地巩固而非取代现存的秩序,而且全然没有经济发展、工业革命和现代变革的概念。由此,他们的努力只不过造就了散落在一个传统国家的一些新派孤岛而已。”上述言论针对的是()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C维新变法运动 D辛亥革命解析:“竭力地巩固而非取代现存的秩序”表明他们没有动摇现有的统治秩序,只是引进西方的某些新科技而已。洋务运动符合题目的要求。故选B项。答案:B4胡适在其1918年创作的归国杂感里写道:“不过二十年前,那些老先生们出了死力去驳康

3、有为我们今日也痛骂康有为,但二十年前骂康有为太新,今日骂康有为太旧。”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康有为()A托古改制,实行君主立宪B学习西方,全盘西化C变革制度,实行民主共和D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解析:分析题干,尤其是“二十年前骂康有为太新,今日骂康有为太旧”,联系1918年,20年前是守旧的封建遗老骂康有为主张变法,20年后的1918年,民国已经建立,民主共和被实践,新文化运动兴起,而康有为仍然主张君主立宪,保留君主,违背了历史潮流,遭到唾弃,故选A项。答案:A5西方某史学家在评论近代中国的某一派别时说:“他们印刷了一系列小册子,重新解释了儒家思想,为帝国体系下发生的剧变进行辩护。”该派别应

4、是()A洋务派 B资产阶级维新派C资产阶级革命派 D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解析:由题干的关键信息可知这一派别利用儒家思想进行改革,B项正确。洋务派主张中体西用;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通过暴力革命的手段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新文化运动全面否定了传统文化,A、C、D三项排除。答案:B6“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是指戊戌变法()A阻止了民族危机的继续加深B改革了封建君主专制体制C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理解的能力,切入点是戊戌变法。解题注意材料关

5、键信息“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分析,A、B均不符合戊戌变法的作用;D属于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故选C。答案:C7有学者认为,近代中国是一个动态的、新陈代谢迅速的社会。下列政治力量中曾属近代反封建的进步力量后又被时代进步潮流迅速“新陈代谢”的有()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A BC D解析:抓住题干关键信息“近代反封建的进步力量”,地主阶级抵抗派和洋务派根本上都代表封建统治阶层利益,与当时的时代潮流不符合,排除。答案:B8青年(新青年前身)封面上印着“La Jeunesse”,就是法语“青年”的意思。人们经常用“La Jeunesse”来称呼青年杂志。这个副题的选择

6、不是偶然的,因为()A陈独秀曾留学法国,喜欢法语B这本杂志是与法国人合编的C上海是法租界,在杂志出版时必须附上法语D当时中国的思想界深受法国思想的影响解析:新文化运动宣传西方启蒙思想,法国启蒙思想是欧洲启蒙运动的高峰。答案:D91921年,有人谈道:“今天的中国,西学有人提倡,佛学有人提倡,只有谈到孔子羞涩不能出口。”出现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A清政府查禁孔子改制考B袁世凯提倡“尊孔复古”C新文化运动号召“打倒孔家店”D日本侵略者利用儒家经典进行奴化教育解析:由材料中“只有谈到孔子羞涩不能出口”说明儒家思想遭到猛烈抨击,再结合1921年可知为新文化运动时期。答案:C10蔡元培曾经将新文化运动

7、与文艺复兴相提并论。他于1934年在中山文化教育季刊创刊号上发表的文章中写道:“吾人一说到文化运动,就不能不联想到欧洲的文艺复兴,因为它实在是文化运动上最显著的一个例证。观察我国的文化运动,也可用欧洲的文艺复兴作一种参证。”蔡元培将新文化运动与文艺复兴相提并论,其原因是两者()A都提倡吸收外来文化B指导思想皆为理性主义C内容都蕴含人文主义D都主张古典文化的复兴解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文艺复兴没有吸收外来文化,故A项错误;启蒙运动的指导思想是理性主义,故B项错误;新文化运动主张思想解放,打破了传统伦理观念,没主张古典文化的复兴,故D项错误。答案:C11“爱国却不爱中国旧文化,反帝却崇拜

8、帝国主义文化。”符合这一评价的历史事件是()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解析:题干反映当时中国知识分子否定中国传统文化,而肯定西方文化。四个选项都是中国知识分子向西方学习,寻求救亡图存道路的实践,然而只有新文化运动是全盘的否定与肯定中西方文化。答案:D12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对促进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起了巨大作用,主要表现在()A对东西方文化的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B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极大地推动了思想解放C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D是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解析:A项是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C项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方面的影响;D项

9、是指戊戌变法中维新派与顽固势力、洋务派的论战。答案:B13陈独秀说:“孔子不言神怪,是近于科学的;孔子的礼教,是反民主的。人们把不言神怪的孔子打入冷宫,把建立礼教的孔子尊为万世师表。”上述引文旨在()A强调科学与民主是人类社会进步之动力B全面肯定孔子非宗教迷信的科学态度C反对把孔子与民主和科学完全对立起来D说明孔子之道是反民主的封建伦理纲常解析:分析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孔子不言神怪,是近于科学的;孔子的礼教,是反民主的”。这说明陈独秀反对将民主、科学与孔子完全对立起来。答案:C14孙中山选集载:“因此吾人欲证实民族主义实为健全之反帝国主义,则当努力于赞助国内各种平民阶级之组织,以发扬国民之能力

10、。盖唯国民党与民众深切结合之后中国民族之真正自由与独立,始有可望也。”材料反映的孙中山民族主义观是()A用暴力手段推翻满洲贵族的专制统治B改变清政府推行的民族压迫政策C认识到工农才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D主张反帝谋求民族的真正自由与独立解析:从材料中“民族主义实为健全之反帝国主义”可以看出,孙中山认为中国民族主义最根本的是反对帝国主义,只有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中国民族之真正自由与独立”才“始有可望也”。故选D项。答案:D1520世纪20年代中期,有这样一种进步思想,它倾注了创立者毕生心血,熔铸了中西思想文化精粹,团结了各个革命阶级和阶层的人民群众,对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它”是指(

11、)A陈独秀的激进民主思想B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C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思想D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解析:新三民主义由旧三民主义发展而来,成为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指导了各革命阶级广泛参与的国民革命运动。答案:B16“何谓三民主义呢?简单地说,便是民有、民治、民享。详细地说,便是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三民主义是为人民而设的,是为人民求幸福的。”孙中山的这番讲话强调了()A三民主义的核心主张是民权主义B三民主义理论中以民为本的思想C三民主义的理论来源是天赋人权D三民主义的前提是实现民族独立解析:“民有、民治、民享”“三民主义是为人民而设的,是为人民求幸福的”可以看出三民主义强调人

12、民,也就体现了三民主义理论中以民为本的思想。答案为B项。答案:B17同盟会成立初期,孙中山指出:“现代文明国家最难解决者,即为社会问题,实较种族政治两大问题同一重要。我国虽因工商业尚未发达,而社会纠纷不多,但为未雨绸缪计,不可不杜渐防微,以谋人民全体之福利。欲解决社会问题,则平均地权之方法,乃实行之第一步。”由此可见()A中国工商业不发达难以实现民生主义B民族民主革命比实现民生主义更重要C民生主义的目标是为人民全体谋福利D实现民主义先要废除封建土地制度解析:A项表述错误,孙中山坚信能够解决民生问题;B项表述不准确,它们都很重要;C项民生主义主要解决社会贫富不均问题,做到谋人民全体之福利,正确;

13、D项民生主义主要是平均地权,建立起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但材料并没有提出如何解决民生问题。答案:C18“中山不死,国共求同”是北大学生欢迎连战时打出的标语。孙中山为国共“求同”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是()A领导进行北伐,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B召开国民党一大,把共产党改造成了国民党C接受了中共反帝反封建的主张,重新解释三民主义D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策,迫使袁世凯下台解析: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策,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实现,革命统一战线建立。答案:C19中国人最早知道马克思是通过1898年的泰西民法志,而马克思主义真

14、正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却是在五四运动之后,并且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其主要原因是()A辛亥革命的直接影响B中国革命实践发展的要求C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D民众力量的壮大及其觉醒解析:五四运动之后,中国进入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需要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并且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答案:B20上海师范大学萧功秦教授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的意识。”其中“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指的是()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B魏源“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主张D辛亥革命民主共和的思想解析:把握材料关键信息为“民族生存”“摆脱危机为目标”“最初觉醒”即可。A与民族生存、摆脱危机无关;B、C、D均符合“民族生存”“摆脱危机为目标”,B为最初觉醒。答案:B21图中文字内容创作的背景是()A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B苏联建成社会主义社会C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D国民革命运动蓬勃兴起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时间信息“民国七年”和“一线红”“北极下来的新潮”可以判断是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故A项正确。答案:A22为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切实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建设水平,2016年8月19日至20日,教育部与江西省教育厅有关部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