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7章-问题解决和创造性思维.ppt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9651621 上传时间:2019-10-27 格式:PPT 页数:72 大小:6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心理学-7章-问题解决和创造性思维.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教育心理学-7章-问题解决和创造性思维.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教育心理学-7章-问题解决和创造性思维.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教育心理学-7章-问题解决和创造性思维.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教育心理学-7章-问题解决和创造性思维.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心理学-7章-问题解决和创造性思维.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心理学-7章-问题解决和创造性思维.ppt(7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主讲:朱明 高级技师、经济师、工程师 高级技能专业教师 汽车维修工高级考评员,第七章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思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第七章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思维,问题解决的性质与过程 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第一节 问题解决的性质与过程,一 问题解决及其分类 (一)问题解决 问题,就是在人做某件事、打到某种目标的过程中遇到一定的阻碍,暂时不知道通向目标的方法。 问题解决就是通过一系列的思维活动来逐渐解除疑惑、得到明朗的理解的过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问题的解决一般都涉及以下要素: 初始条件 目标 障碍 解决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二)问题的分类

2、1.结构良好问题 结构良好问题有二个基本特征。 第一,问题的明确性。 第二,解法的确定性。 在结构良好问题中,有一类问题被称为“谜题”,这是较早的研究问题解决的认知心理学家所采用的问题(河内塔问题)。 学校情境中的结构良好问题一般都是与一定的知识领域相联系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汉诺塔:汉诺塔(又称河内塔)问题是源于印度一个古老传说的益智玩具。,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2.结构不良问题 这类问题在结构上具有不明确性,在解法规则和答案上具有模糊性和开放性,它往往与某些概念原理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例如:如何在本市建一条高速公路)。 在实际情境中的真实问题常常都是结构不良问题。结构不良问题常常与学习

3、者的生活密切相关,因而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探究欲,而为了解决这种问题,学习者要自己明确问题的目标,并确定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和技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二、结构良好问题的解决过程 图8.1 (一)建立问题表征 解决问题首先要建立问题表征,也就是要理解问题的意思,澄清问题到底是什么。 学习者要分析问题的表述,明确把握问题的基本要点,包括问题的已知条件、所求的目标、各个条件与目标之间构成的基本关系以及可能的问题解决策略,也就是要建立问题表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值得注意的是,问题表征不是问题的客观的描述或存在形式,而是学习者自己主动地“建构”起来的

4、心理表征。在分析、理解问题的表述时,学习者实际上需要激活、调动自己有关的背景知识,来澄清问题中蕴含的基本要点和基本关系,明确问题的结构。 在以往解决问题的经验的基础上,学习者会对各种问题的结构特征及其解法形成一定理解,这就在头脑中构成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图式。,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研究表明,专家由于具有更丰富的领域知识,有更丰富、更精细的问题图式,因而可以更好地把当前的问题与有关的问题图式和原理知识联系起来,更快、更迅速地解决问题。,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二)搜寻解法 基于上一环节所建立的问题表征,学习者要通过一定的方法分析初始条件与目标之间的关系,从而找出达到目标、解决问题的方法、路线。,授

5、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习者可以采用以下四种策略: 问题类比 手段-目的分析 问题分解 想法-检验,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1.问题类比 研究表明,学习者并不总能看到当前问题与以往的问题之间的相似性,当给学生一些提示线索时,他们可以较容易地看到这种相似性,但如果不给他们提示线索,他们常常难以联想起自己曾解决过的问题。所以,为了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教学中可以给学生必要的提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2.手段-目的分析(Means-EndsAnalysis) 手段-目的分析是指不断明确当前状态与目标状态之间的差距,并不断通过一定的运算操作来缩减这种差距,从而找到实现目标的方法。在采用这种策略时,学习者首

6、先明确目标的要点,找出目标状态与当前状态之间最主要的差距,而后选用一定的方法(手段)去缩减这种差距,之后再找出遗留的主要差距,再设法缩减,直到完全解决问题。,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3.问题分解 即把一个问题分解成若干小的子问题,再对各个子问题进行逐级分解,逐步简化,直到每个子问题都能解决,从而找到解决总问题的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4.想法-检验 对于任何问题,我们都可以尽力想(“蒙”)出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然后逐一检验,看哪个方案是可行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三)解法的执行与评价 在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后,学习者就要实际执行这种解法,看它能否解决问题,比如列出应用题的算式,求出得

7、数,并验证答案。很重要的一点是,为了提高问题解决的水平,学习者应该在解决问题之后对问题及其解法进行深入反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三、结构不良问题的解决过程 (一)理清问题及其情境限制 在解决结构不良问题时,解决者常常首先要确定问题是否真的存在。有时,所寻找的信息实际上就隐含在情境中,只是我们一时没有察觉。其次,问题解决者要查明问题的实质。为了解决问题,解决者必须思考分析问题的背景信息,把握问题的实质。他要权衡各种可能的理解角度,建立有利于解决问题的问题表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二)澄清、明确各种可能的角度、立场和利害关系 问题解决者还需要进一步考虑问题中的多种可能性,从多个角度、不同

8、立场来看这一问题,在此基础上再把各个侧面、各个角度结合起来,看哪种理解方式最有意义,最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三)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法 在确定了各种不同的立场和解决方式之后,解决者就可以分别从这些立场和理解方式出发,看有哪些相应的解决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四)评价各种方法的有效性 结构不良问题通常没有唯一的标准答案,因此,这种问题的解决实际上是要寻找一种在各种解法中最为可取的解决方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五)对问题表征和解法的反思监控 首先,我们不仅要对自己的理解状态进行监控,而且会涉及到我们的认识论信念。同时,又要从自己的思路中跳出来,看看其他人、从其它角度

9、出发会怎样理解这一问题,怎样解决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对问题表征和解法的监控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在问题解决之后发生的活动环节,它贯穿在整个问题解决过程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六)实施、监察解决方案 在实际实施解决方案的过程中,问题解决者需要认真监察问题解决的效果,看它能否达到所期望的目标,能否满足不同方面的要求,能否在给定的条件(如时间、经费、人力等)下解决问题,以及是否还有更有效、有便捷的解决方案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七)调整解决方案 在通过实际检验找出自己认为最有效的方法后,解决者还需要反思解决问题的思路,看这种解决方法对其它问题的解决有什么启示,从这个问题中自己获得了什么新知识

10、、新策略,这对于问题图式的获得以及问题解决水平的提高来说具有关键性意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第二节 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一、知识的深化与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大量关于专家与新手的对比研究表明,专家之所以能更成功、更迅速、更灵活地解决问题,不是因为他们的心理能量,而是因为他们的知识。以下知识对于问题解决能力来说是很重要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一)丰富的、组织完好的陈述性知识 专家一般拥有大量的关于该领域的陈述性知识,如事实、概念和原理等。另外,专家的这些陈述性知识往往是经过精细的加工和组织的,在各种概念、原理、情境、事件等信息之间建立了丰富的联系,特别是与核心概念和原理密切地联系在一起,

11、构成了合理的知识结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二)活跃的、熟练的程序性知识 专家的知识得到了更大程度的“程序化”,形成了丰富的程序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以产生式(“条件-行动”组合)形式存在,这种产生式形式的知识常常与各种问题情境有更密切的联系,一旦相关的条件出现,这些程序性知识就会被激活和执行,几乎达到了自动化的水平,不需要太大的意识努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此外,个体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必需进行不断的元认知监控,因此,认知策略知识和元认知知识对问题的表征、解答计划的制定和执行以及结果评价等都具有重要的指引和调节作用。,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二、一般性问题解决策略的训练 (一)基本思路 一般性

12、问题解决策略训练的基本思路,是通过教会学生一些解决问题的一般原理或原则来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原理、原则来自对问题解决过程的理论分析,以及对成功者与不成功者对比观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二)有效思维教程 “有效思维教程” 是由科文顿等人主持编创的,由15册卡通组成,每册30页,讲述一个侦探故事。这一教程的效果在控制严格的实验检验中效果不明显,而且在学校课程中问题的解决上作用也是有限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三)问题解决模式 “问题解决模式”是鲁宾斯坦编制的一套供大学生使用的训练教程。它向学生提供了许多解决问题的工具,但有人证明这一教程所教的解决问题的思维策略只能产生特定的迁移,

13、而不能促进一般性的问题解决活动。,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总之,一般性问题解决能力训练往往会遇到以下几个问题: 影响解决问题的因素很多,很难决定训练的内容和方法; 在实验室条件下的短期结果能否推演到学校和日常生活情境中,能否有长期、稳定的效果; 训练效果的普遍性。,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三、具体领域的问题解决策略的训练 问题解决有一些共同的思路和策略,但各种具体领域中的问题解决也需要某些特定的策略和方法,所以,一些研究者主张结合各门学科来培养具体的问题解决策略和思路,让学生掌握解决该类问题的原理和原则。,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不同学科领域中,解决问题的策略大致包括两方面内容, 一是该领域中典型

14、的解决问题的程序步骤及注意事项, 二是解决问题时常用的思维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训练这些解题策略时,一方面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解释和示范,同时又要有足够的练习机会。 比如,在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中,冯忠良教授分析了应用题解题的典型思路,即审题-解析数量关系-列式-计算-检验-作答。,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学不只是要让学生记忆更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形成灵活的、有效的知识,从而能应用这些知识去解决各种问题。因此,在各科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四、教会学生解决问题:几条具体建议 1.为帮助学生真正理解题意,分析问题: 看他们能否区分问

15、题中的有关信息和无关信息。问他们是否意识到了他们所作出的假设。鼓励他们对问题进行图解,借助图示来分析问题。要求学生向别人解释问题的意思。 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来看问题。老师提供几种看问题的角度、方式,让学生再提供一些其它的理解角度。引导学生思考平常物体的不平常的用途,打破理解中的定势和功能固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2.在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重要的是对问题的分析思考,而不只是所获得的最后答案。让学生在思考问题时“自言自语”,随时说出自己头脑中所出现的全部想法。让学生为他们所采取的每一步推理提供解释:自己的思路是什么?所依据的原理、规则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等等,这可以促进学生对解题思路

16、的深层加工。 常常问学生:“如果会发生什么?”,促进学生的推理活动。 在必要时向学生提供一些解决问题的建议,但不要因此而“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引导学生联想类似的问题是怎样解决的,运用类比去思考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反推法分析解决问题。如果学生对自己错误的解答“振振有词”(有充足的理由),可以向学生看到反面的证据,引导学生看到自己的错误所在。如果学生在解决问题时陷入了僵局,暂时没有任何思路,可以考虑暂时搁浅一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3.在问题解决之后: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解决过程,看从这个问题中受到了什么启发,对知识有什么新理解。 思考这一问题的其它解法。组织学生讨论、交流解题的思路和方法,特别是让想法不同的学生相互“交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第三节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问题解决是最常见的思维形式,有些问题解决活动可能比较“常规”,只是延用了常用的解法,而有些问题解决活动则可能具有很大的创造性。 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