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ppt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9646476 上传时间:2019-10-27 格式:PPT 页数:73 大小:1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ppt(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To develop Ss into efficient and independent readers,湖北省仙桃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虞敢娇 2013.11.22,新改版后的初中英语教材与旧版之间的变化很大,其中新增加的对话与阅读语篇版块的教学成为老师们在教学实际中难以把握的难点所在,他们困惑于:课时怎样分配?对话应该怎样教?长语篇的生词与语法应该怎样处理才合适?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哪些教学手段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级层次?. ,关于阅读教学,我们的困惑:,1. 我们现在的做法错了吗? 2. 阅读的目的何在? 3. 如何深化阅读教学? 4. 什么是阅读整体教学? 5. 如何进行语篇分析

2、?,一、目前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两个主要问题: 1 过分注重词汇和句子层面的教学,忽视语篇语义教学。 认为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学习语言知识,因此讲解词汇,分析结构,翻译句子是主要的教学方法。将课文分解得支离破碎,严重忽视了语义的整体理解。学习结果: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教师教得好辛苦,学生学得好痛苦 穿新鞋,走老路,对课文处理过于粗放,严重忽视阅读效率 英语课标指出:此次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是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 强调课文内容理解,重视快速阅读,只抓课文主旨大意,段落大意的理解,忽视对语言知识的输入与学习。过早地进行理解后的运用,比如讨

3、论,辩论,角色扮演等。,这种教学模式: 念一念生词 读一读课文 做一做练习 对一对答案 对课文的处理基本上都是快速阅读,目的是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检测性问题也都是表层理解,对语篇材料没有进行深度挖掘,造成课文资源浪费。,阅读教学的目的: 1 Reading for information 2 Reading for developing reading skills 3 Reading for learning the language 4 Reading for pleasure 5 Reading for writing 如何深化阅读教学?,二、什么是阅读整体教学? 坚持“以人为本”,

4、用“科学教学观”来深化阅读教学,其根本途径是实施“阅读整体教学”。 什么是阅读整体教学? 阅读整体教学是指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针对不同的教学目的,对课文进行全面、系统而富有深度的分析性教学,不仅仅是理解性教学。,阅读整体教学包括: 语篇意义的整体性 语篇结构的整体性 语言形式和语言意义的结合 阅读教学过程的整体性 语言输入和语言输出的整合性 课文整体教学不仅让学生掌握课文的内容梗概, 而且要引导学生利用语言形式去构建全文的语义图 像,还要利用全文的语义图像反过来去理解词汇, 结构等语言知识在具体语境中的实际运用,把语言 形式教学与语言意义的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阅读整体教学的理论基础: 语篇

5、教学观 图示理论,语篇教学观 (text approach) 语篇是指一系列连续的话段或句子所构成的语言整体,它可以是对话,也可以是独白,包括书面语,也包括口语。语篇是一种交际行为。语篇必须具有话题、语境和语义三个要素构成,具有完整性、衔接性和连贯性。其中衔接性和连贯性是语篇最为明显的特征。 语篇教学观突出语义,重视语言的交际功能,打破了以往单词和句子层面的阅读教学常规,让学生从整体语义的高度把握语篇信息,通过语篇分析(discourse analysis),了解文章的组织结构,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从更深更广的范围来全面获取语篇信息。,语篇教学既注重语言形式,又注重语言功能,同时还注重语篇所涉

6、及的语言文化知识。语篇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语篇分析能力,引导学生既快又准确地弄清语篇的整体结构与主旨大意,以及为说明该主旨大意的重要事实,进而根据上下文的逻辑关系做出合理的推论与判断,以最大限度地获取语篇中的完整意义。,阅读理解能力实际上是指一个人的概念能力、背景知识和加工策略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概念能力是阅读理解中最重要的因素。概念能力是指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如何把零散的信息升华为概念的能力。一些学生能轻而易举地做对一些客观理解题(查对事实,分清是非题),而对主观理解题(概括课文中心,作者意图,判断题,结论)成功率极低,实行语篇教学是提高逻辑推理、演绎、归纳等能力的根本途径。,图示理论 (sche

7、ma theory) 图示(schema)是指人们大脑中所储存的相互关联的各种知识,观点与概念,包括内容图示和形式图示。 人的知识是以图示(schema)的形式储存于长时记忆中。这些图示大小不同,相互连接,纵横交错,在长时记忆中形成一个巨大的立体网络系统。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联想”机制。图示网络由所注意的外部信息激活后而启动运作,有“以点击网”的效应,而且激活这一网络不是一次完成的,要多次反复。,图示理论认为,阅读不是一个被动的“解码”(decoding)过程,而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和积极主动地思维过程;是读者和作者之间的一种非面对面的信息交流的互动过程;是读者基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文本信息进行意

8、义建构的过程。 阅读的过程是psycholinguistic guessing game, 心理语言学的猜测游戏 图示理论指导下的阅读心理机制是:预测、证实、扩展、修正、再预测、再证实的知觉循环过程。 Researches show that reading is incidentally visual. More information is contributed by the reader than by the print on the page.,三、三种不同的阅读教学模式: 1 文本驱动型 data-driven approach bottom-up approach (60年代初

9、) 特点:重视语言知识对阅读理解的重要作用,阅读理解从词、短语、单句、段落一直到篇章顺序逐步深入。认为阅读行为是被动的“解码”过程。 教学行为:分析和讲解词汇知识和句子结构,采用翻译手段理解课文。 问题:忽视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忽视读者对阅读意义的自我构建。阅读速度慢,理解不够全面,容易造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2 图式驱动型 Schema-driven approach Top-down approach ( 60年代末) 特点:强调读者先前的背景知识对阅读理解的重要作用,阅读活动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是读者思维的过程, 是意义重新建构的过程。 教学行为:重视主观预测和

10、推理,重视快速阅读,重视文化教学。 问题:过分强调读者的心理图式(schema)对阅读理解的重要意义,弱化读者的语言基础,忽视读者的“解码”过程。语言毕竟是信息的最基本的载体。然而,文化,经验,认知水平等方面的差异也会导致图示的负面影响。,3 相互作用型 Interactive approach (70年代中期) 特点:认为阅读过程既是语言文字的处理过程,也是读者对已有背景知识的运用和处理过程。在阅读过程中,读者会同时利用语言知识分析和背景知识进行预测从而获得正确的理解,bottom-up 和top-down两种模式往往是并行的或交叉使用的。 优点:更能体现阅读过程的本质,比较适合外语或二语阅

11、读教学。 教学行为:整体阅读教学,从语篇上把握语义,培养阅读策略,同时加强语言知识学习。,四、阅读整体教学模式 根据语篇教学观,图示理论、建构主义教学观以及相互作用型阅读模式来构建外语学习背景下的阅读教学模式。,阅读整体教学模式: 读前热身 (Warming up) 快速阅读 (Fast reading) 仔细阅读 (Careful reading) 分析性阅读 (Analytic reading) 内容复述 (Retelling) 语言学习 (Language study) 语言运用 (Language application),这一整体阅读教学模式体现了: 阅读过程的完整性 Pre-rea

12、ding, while-reading, post-reading 语义理解的完整性 通过三次阅读来获取语篇的完整意义。三次阅读教学首先基于“信息的分层输入原则”,其次是基于阅读的三个层次的理解。,阅读理解的三个层次: 1)字面理解(literal comprehension) Understanding the lines 2)推断性理解 (inferential comprehension) Understanding between the lines 3) 评价性理解 (Critical comprehension) Understanding beyond the lines,3 语

13、言知识和语篇知识的整合性 结构语法和语篇语法的结合 Structural grammar + discourse grammar 4 Top-down 和 bottom-up 相结合 先top-down, 然后再bottom-up 实际上就是interactive approach 5 语言学习和语言运用相结合 语言分层输入和分层输出相结合,五、 语篇分析(discourse analysis) 是整体阅读教学的核心,也是阅读与写作教学整合的根本基础,因此阅读整体教学应首先从语篇分析入手。,什么是语篇 (text)? 语篇是是由一系列的句子或语段组织起来的能表达一个完整语义的篇章,它是超越句子

14、层面的语义单位。语篇是一种交际活动(communicative occurrence), 应具有七项标准:衔接性、连贯性、意图性、完整性、语境性、信息性和互动性。因此,一篇文章的整体性不仅表现在结构层次(词,句,段)等方面的联系,还表现在意义层次的联系,也就是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图和写作的目的。,什么是语篇分析 (discourse analysis / text analysis)? 从整体理解语篇内容入手,分析句子与句子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衔接方式和逻辑思维的连贯方式,使学生具有统览全篇的能力,掌握文本的主题,同时掌握句子在表达篇章整体意义上所起的作用。,1 语篇的宏观分析 分析语篇的体裁结

15、构及其表现特征。 英语的文体特征是受英语的思维模式而形成的。因此,要了解英语的文体特征,我们必须要了解西方人与东方人在思维模式上的不同。,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模式 西方的思维模式基本上是“直线型”(linear),先概 括,后细节;先抽象,后具体;先综合,后分析。 首先直接切入主题,然后逐渐分点展开分析阐述, 由主题句直接向纵深拓展。主要分为三种形式: 一般-特殊型(general particular pattern) 问题解决型(problem-solution pattern) 比较匹配型(Matching pattern) 中国的思维模式主要是“螺旋型”(spiral),往往 “迂回式”接

16、近主题,而不是直接切入主题,展 开讨论。,思维模式1:一般-特殊型( general particular pattern) 这种思维模式在英语中是最常见,最具代表性的,它充分体现了西方人的线性思维模式。它有两种表现形式: 1)概括-举例式(generalization example) 段首句往往是一个概括句,可以表达某种观点,看法,结论和定义,下文的例证部分是对段首句的内容进行展开、充实,来强化或论证段首句的内容。,Large cars cause their owners several problems. First, they cost a lot of money. They are also more expensive to run, using twice as much as fuel as small cars and producing higher repair bills. Moreover, they are more difficult to park, needing additional space.,2) 整体细节式(Pr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