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3.1 分子和原子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9646403 上传时间:2019-10-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3.1 分子和原子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7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3.1 分子和原子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7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3.1 分子和原子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7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3.1 分子和原子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7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3.1 分子和原子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3.1 分子和原子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3.1 分子和原子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1 分子和原子教学内容课题1 分子和原子设 计 者课时设计2课时设计日期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构成物质的微粒有质量和体积小、不断运动、有间隔基本特征;2.知道是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是构成的物质的微粒; 3.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和实验现象。过程与方法1.学习通过观察自然、实验、识图等方法获取信息,学习运用想象类比、分析归纳、推理判断等方法处理信息;2.能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通过与他人合作实验的形式,对有疑惑且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进行研究,实验中注意观察和思考相结合;对实验观察的结果、分析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进行表述和交流;3.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程序和

2、一般方法,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逐步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和方法。情感价值观1.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2.培养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3.建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观。教学重点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2.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教学难点1.形成物质微粒性的观点;2.化学反应的实质。教学活动过程设计第一课时 分子及其特点导入新课请学生根据日常生活经验思考以下问题:1.盛放在敞口容器中的水,在常温下会减少,如果受热减少得更快,为什么?2.为什么走到花园或酒店的附近,往往会闻到花或酒的香气?3.湿衣服为

3、什么经太阳晒后会变干?4.糖块放在水里,会逐渐消失,而水却有甜味,这是什么原因?推进新课实验3-2 品红溶于水现象品红逐渐向水中扩散。但时间较长后才扩散均匀。提问为什么品红能在水中扩散?明确学者经过反复的实验和探究,提出了物质都是由不连续的微小粒子组成的设想。这些微小的粒子是什么呢?科学事实证明:这些微小的粒子就是我们本课题将要学的分子和原子。板书一、分子的存在及其特点出示图3-6和图3-7说明这两幅图都证明了分子和原子的真实存在,从而也证实了科学家的设想。 板书1、分子是真实存在的。2、分子的特性提问我们能用肉眼或普通的显微镜看到分子吗?那怎样才能看到分子呢?讲解用肉眼或普通的显微镜都不能观

4、察到分子,必须用比较先进的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可见分子是一种非常小的粒子,如果拿水分子与乒乓球相比,就好像拿乒乓球与地球相比。分子虽然很小但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板书(1)分子质量很小,体积很小。探究活动1操作1、在试管中加入蒸镏水,再加入酚酞试液现象溶液仍为无色操作2、在试管中加入浓氨水,再加入酚酞试液现象溶液变为红色操作3、将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小烧杯C,加入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烧杯B置于大烧杯外,观察12分钟。现象烧杯A中的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而烧杯B中的酚酞溶液仍为无色。板书(2)分子在做不停的运动。处于永恒的运动中,温度越高,运动的速

5、度越快。解释(1)盛放在敞口容器中的水,在常温下会减少,如果受热减少得更快,为什么?(2)走到花园或酒店的附近,往往会闻到花或酒的香气?(3)湿衣服为什么经太阳晒后会变干?(4)糖块放在水里,会逐渐消失,而水却有甜味,这是什么原因?活动探究2酒精与水混合操作用100毫升的量筒分别量取100毫升水和酒精,相混合后,观察所得溶液体积是否等于200毫升?现象100毫升酒精与100毫升水混合后,所得溶液体积小于200毫升。讨论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板书(3)分子之间有间隔。解释(1)为什么物质存在固、液、气三种状态? (2)为什么物质都有热胀冷缩的现象? (3)夏天自行车的气为什么不能打得太足? (4)

6、铁路上的铁轨之间为什么留些空隙?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分子)的有关知识。知道了物质的微粒性,并且可以用分子、原子的观点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板书设计课题2 分子和原子一、 分子及其特点1.分子是真实存在的2.分子的特点:(1)分子质量很小,体积很小(2)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温度越高,运动的速度越快。(3)分子之间有间隔。第二课时 分子和原子导入新课复习提问氨气、水、糖、酚酞等物质都是由什么微粒构成? 提问分子是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它能不能再分割?如果能分割,那分子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回答分子不是最小的粒子,分子由原子构成的。展示水分子、氧气分子,氢气分子

7、的模型。推进新课 讲解前面我们学过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现在我们又认识了分子和原子,那么如何用我们现在学到的分子、原子的微观知识去解释宏观世界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呢?这将是我们本节课探讨的问题。板书二、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讲解请大家根据前面学过的有关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知识以及我们现在掌握的分子、原子的知识,讨论下面问题。讨论1、从分子的角度看,水的蒸发与水的分解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2、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试分析在这个反应中。分子和原子的变化情况,推论在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分子还是原子?学生讨论,选择学生代表来陈述讨论结果板书1、分子的观点提问物理变化的实质是什么?回

8、答物理变化的实质是没有新物质产生,发生变化的只是物质的状态和形状。追问这变化中分子本身有没有变化?回答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没有变化。板书(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物质的分子本身没有变化。提问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什么?在这些变化中分子本身有没有变化?回答化学变化的本质是有新物质生成,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其他的物质的分子。板书(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其他的物质的分子。讨论那么,根据分子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中的特征,我们应如何给分子下一个定义?小结由此可见,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板书分子的概念: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板

9、书2、原子的观点展示水分子分解的微观实质。提问这说明了什么?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发生变化,只是重新组合。展示氧化汞分解示意图。结论1:在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分子,而原子没有发生变化。结论2:原子: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结论3:化学变化的实质:重新组合分裂 分子 原子 新分子思考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那分子是不是一定比原子大?讲解尽管分子可以分解成原子,但分子不一定比原子大。只有分子与构成这种分子的原子相比,分子才比原子大。但毫无关系的分子和原子,则无法说谁大谁小。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并且知道如何利用分子和原子的知识去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从而知道了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原来的分子破裂,破裂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作业设计上册课本P53习题1.2.3.4教学后思在校园的时候曾经梦想去桂林,到那山水甲天下的阳朔仙境,漓江的水呀常在我心里流,去那美丽的地方是我一生的期望,有位老爷爷他退休有钱有时间,他给我描绘了那幅美妙画卷,刘三姐的歌声和动人的传说,亲临其境是老爷爷一生的心愿,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时间的时候我却没有钱,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了钱的时候我却没时间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