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3.卖火柴的小女孩(1)教案 语文s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9625164 上传时间:2019-10-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3.卖火柴的小女孩(1)教案 语文s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7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3.卖火柴的小女孩(1)教案 语文s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7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3.卖火柴的小女孩(1)教案 语文s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7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3.卖火柴的小女孩(1)教案 语文s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7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3.卖火柴的小女孩(1)教案 语文s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3.卖火柴的小女孩(1)教案 语文s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3.卖火柴的小女孩(1)教案 语文s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卖火柴的小女孩儿【教材分析】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小学语文六年上的一篇讲读课文。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童话。 这一课主要讲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主要描写了这个小女孩又冷又饿,在临死前五次擦燃火柴,从火柴的亮光中,她看到了种种幻象。这些幻象与她的现实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写实和写虚交替进行,美丽的幻象和残酷的现实更迭出现,是本篇童话的特点,同时也是这个凄美的故事最打动人心的地方。表达作者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刻同情。 作者开头描写了小女孩的处境:大年夜的街头又冷又黑,天下着雪,小女孩还在街头卖火柴。接着,写了小女孩为了暖和自己,五次擦燃火柴,在火柴的亮光中看到种种幻象暖和的

2、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慈祥的奶奶,直至跟奶奶一起飞走。最后讲小女孩被冻死在街头。本课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虚实结合的表达方式及表达效果。难点是理解文中最后三个自然段中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学情分析】学生通过近六年的学习,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较浓,有较强的积极性,基础知识掌握比较扎实,平时能主动地进行课外阅读,开展一些语文课外实践活动,对于安徒生的童话,学生并不陌生,教材选用过安徒生的丑小鸭,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安徒生童话他们可能会觉得浅显,因此确定好教学目标,找准教学的切入点,给学生一个新的视角,激发他们阅读安徒生童话的兴趣,是应该重视的问题。

3、本课内容对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教学中,一是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切实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二是体会作者实虚结合的表达方式,体会这样表达的效果;三是通过课文,使学生走近安徒生,激发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的兴趣。【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对贫苦儿童悲惨处境的同情。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写本课的12个生字。3、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小女孩儿一次次擦火柴所看到的种种幻象与她悲惨生活的联系。2、体会文中字里行间,特别是最后三个自然段中含义深刻的语句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在校园的时候曾经

4、梦想去桂林,到那山水甲天下的阳朔仙境,漓江的水呀常在我心里流,去那美丽的地方是我一生的期望,有位老爷爷他退休有钱有时间,他给我描绘了那幅美妙画卷,刘三姐的歌声和动人的传说,亲临其境是老爷爷一生的心愿,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时间的时候我却没有钱,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了钱的时候我却没时间1 【教学准备】 演示文稿。【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第1课时教学环节导案(教师活动)学案(学生活动)微课设计指导一、导入新课。(约5分钟)(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你们的大年夜是怎样过的?。2.板书课题,老师谈话导入:同学们,大年夜本来是很高兴的,一家人在一起吃团圆饭,有鸡、鸭、鱼

5、、虾等好菜,但在安徒生的童话世界里,却有一个小女孩,她在大年夜还要在街上卖火柴,你们想知道她在街上卖火柴发生了什么事吗?现在就赶快来读一读这篇安徒生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吧!(二)预习指导:课前搜集有关安徒生的童话读一读一开始由学生的生活导入,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有话能说,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约15分钟)1. 列出需要学生自学的基本要求及问题;2. 分小组,让大家合作学习;3阅读结束,展示交流。现在让我来检测一下学习效果吧!自主学习1、初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及需要积累的词语或短语。 2、再默读课文,不少于2遍。边读边想:课文先写的什么,再写的什么,最后写什么。3、

6、自我展示;A、我会读:乖巧、围裙、硬币、裂缝,橱窗,圣诞树 B、我知道:(1)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国家)作家(谁)写的,讲述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 的故事。(2)小女孩一共擦燃了_次火柴,分别看到了_、_、_、_、_。(3)我能根据拼音写出词语。 yo ln wiqn li fng chchung (4)我能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她在一座房子墙角里坐下来,蜷(qun,jun)着腿缩成一团。 桌上铺着雪白的台布,摆着精致的盘子和碗,肚子里填(tin, tin)满了苹果和梅子的烤鹅正冒着香气。 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暖和的火炉,喷(pn, pn)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一个样,就会不

7、见的。(5)照样子写词,再选择一个词语造句。 暖烘烘(ABB式) 哆哆嗦嗦(AABB式) 又冷又饿(ABAC式)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 在阅读过程中学会把握知识点,锻炼学生的注意力,以及信息的收集能力。老师可以分组来完成不同的题目,从而进行评分,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三、朗读赏析、细读感悟。(约15分钟)1.演示文稿,展示问题,以及分组情况;2.组织小组进行讨论;3.教师相机指导。合作探究 1、再次默读课文,感悟小女孩的命运和作者寄予的情感。(1)小女孩为什么连续的擦燃火柴?她五次擦燃火柴看到的幻像分别说明了什么?小女孩渴望得到什么?最使你受感动的是哪一次?自己试着读一读,请把你的感情充

8、分读出来。(2)读读文章最后三个自然段,联系上下文,先想一想,再和同学讨论:你对“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是怎样理解的?对最后一段中的两个“幸福”是怎样理解的?2、学生自由快速浏览课文,边读边根据所给题目自读自悟,画出相关语句。3、小组内交流:学生分小组边读课文边根据所给题目进行讨论交流4、全班交流,朗读品评,感受小女孩的悲惨命运,1.每个小组交流讨论,最后派出一个代表发言;2.根据小组的发言情况给予评定;3.因为题目灵活性大,让每个小组都参与进来,给各个小组打分。四、拓展延伸,总结全文。(约5分钟)1、这篇童话为什么让我们如此感动?(1)对比的写法。(2)详细的刻画女孩的外貌、

9、衣着和动作,深刻地写出了女孩的可怜。(3)合理的想象 2、读完这个感人的童话,我们一定有许多话想对那个可怜的小女孩说。请同学们先来读一首9岁儿童刘倩倩的诗歌你别问,这是为什么。再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回顾全文,重新感悟,体会老师左侧的问题这个环节的重点是让学生通过读题审题,来回味课文内容,让学生明白这篇童话故事是围绕课文题目展开的。第2课时一、回顾上节课内容。(10分钟)1.对上节课的知识进行回顾;2.发放打印好的课文内容填空题目,让学生进行填写;3.填写完毕后,进行答案的核对。自主学习1、我会填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写了小女孩_次擦燃火柴,第一次看到了_,说明了小女孩当时_,渴望得到_;第二次看到

10、了_,说明小女孩当时_,渴望得到_;第三次看到_,说明小女孩当时_,渴望得到_;第四次看到了_,说明小女孩当时_,渴望得到_。第五次擦然火柴是为了_,这些幻象与小女孩的现实生活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表现了小女孩命运的_ 。设计这个环节,旨意在让学生抓住课文重点部分,理清课文层次,为下面教学减轻负担,扫清障碍。二、朗读赏析,细读感悟。(约15分钟)1.句子中有两个“幸福”,你怎样体会?第一个“幸福”是小女孩在幻象中看到了她所向往的一切,所以说在幻象中她是幸福的。而第二个“幸福”不是真正的、现实中的、新年里该有的幸福,而是指她悲惨地死去,不用再忍受现实生活的痛苦,所以是幸福的。2.作者这样表达,你感

11、受到什么?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合作探究1.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2.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第一个“幸福”是指 第二个“幸福”是指 这个环节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在默读中理解、体会,注意要有一定的速度,更要保证默读的质量。三、总结全文,布置作业。(约15分钟)1.小结内容,情感深化:课文将小女孩的悲惨现实生活与美好的幻象对照写出,使我们感受到了小女孩可怜、悲惨,以及当时社会的黑暗。还有千千万万的贫苦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值得同情呀!2.布置作业:1、积累课文中词语。2、再把感受深的语句读一读。3、朗读文章后的“阅读链接”。

12、1、把感受深的语句读一读。2、朗读文章后的“阅读链接”。通过默读,做旁批、旁注来表达自己对文中人物的看法和评价。四、板书设计 卖火柴的小女孩 大年夜 死悲惨 火炉 圣诞树 烤鹅擦燃灭捏微笑 奶奶飞走五、教学反思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安徒生的作品,喜欢阅读的同学对课文不会陌生。教学时,我注意引导学生朗读体会,如:当小女孩幻想到大火炉、烤鹅时应读出惊喜的语气,当幻想消失,回到现实时应读出失望、伤心的语气。由于注重朗读感悟,学生较为投入。课中再加上表格的练习,通过表格,填入小女孩五次幻想产生的原因和幻想到什么,渴望得到什么,这样让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比较深刻。但是我忽略了生字“蜷、焰”的教学,有个别学生写错,今后还得加强生字的教学。-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