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4.2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16课时作业 湘教版必修2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9619042 上传时间:2019-10-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4.2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16课时作业 湘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4.2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16课时作业 湘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4.2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16课时作业 湘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4.2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16课时作业 湘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4.2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16课时作业 湘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4.2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16课时作业 湘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4.2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16课时作业 湘教版必修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作业 16阅读分析下面三幅图,回答13题。1甲图中“先民拜虎为神”反映的人地关系思想是()A崇拜自然B改造自然C征服自然 D谋求人地协调【解析】远古时期,人们对老虎产生崇拜,说明敬畏自然,崇拜自然。【答案】A2乙图中人们的行为所导致的主要的环境问题是()A森林遭到破坏 B自然资源面临枯竭C环境污染 D生物多样性受损【解析】人们大规模射杀老虎,反映了人类中心论的思想,其所导致的主要问题是老虎这一物种的濒临灭绝。【答案】D3丙图中人们的行为目的与下列人们的行为目的一致的是()A进行垃圾分类 B进行伏季休渔C建设水土保持林 D设立自然保护区【解析】保护老虎,就是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与建立自然保护区

2、的目的一致;进行垃圾分类,目的是为了减轻环境污染;进行伏季休渔,目的是为了资源的持续利用;建设水土保持林,目的是为了防止水土流失。【答案】D下图是“人类不同发展阶段就业结构变化图”。读图,完成45题。4符合人类社会发展先后顺序的是()A BC D【解析】人类社会的发展阶段由原始的狩猎采集到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及后工业化社会,由此可以得出结论。【答案】A5阶段人地关系的特点表现为()A人类与地理环境建立平等友好、互惠共生、和谐共进的伙伴关系B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很低,只能被动地适应环境C人类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依赖性很大,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也很大D人类单纯地把地理环境看成是人类活动的

3、场所和开发的对象【解析】阶段是工业化社会时期,人类想征服自然,把地理环境看成人类活动的场所和开发的对象,人地矛盾全面激化。【答案】D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具有明显的阶段性。读华北平原地区人类活动分布图,回答67题。6在采集和狩猎阶段,人类活动主要集中在()A山麓和丘陵地带B平坦肥沃的平原C矿产资源丰富地带D沿海海运发达地带【解析】采猎文明时期,人类的生存主要依靠野果和野兽提供的食物,结合图示石器时代活动遗址的分布判断,人类活动只适于分布在山麓和丘陵地带。【答案】A7在工业社会阶段,下列地区不会成为人类活动主要集中分布区的是()A矿产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组合状况优越的地区B位于沿海或海岛,可以

4、充分利用港口优势的地区C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有利的自然条件空间紧密结合的地区D大江大河的源头、三角洲、盆地,水热条件组合较好的地区【解析】在工业社会阶段,自然资源和交通条件是影响人类活动的主要因素,故A、B、C项说法正确;大江大河的源头一般位于山区,不会成为人类活动的集中分布区,D项符合题干要求。【答案】D人类社会的发展阶段由原始的采猎到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及后工业社会。读图,完成89题。8下列选项中,对图中含义解读正确的是()AA表示环境,B表示人类社会B在阶段,人类与环境没有关系C在阶段,人地矛盾最尖锐D箭头b表示人类对环境的适应性【解析】在阶段,人类社会对自然环境没有认识;到阶段,由于生产力水

5、平比较低下,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很有限,只能被动地适应自然,此时人们受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支配,所以只认识到自然对人类的作用;到了阶段,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提高,人们开始认为自然是人们任意开发和利用的对象,一味夸大人类社会的作用;到了阶段,人类体会了过度利用自然资源带来的恶果,认识到人类可以认识和改造自然,但必须顺应自然规律,因为自然对人类也有制约作用。【答案】A9下列认识或行为与图中所示的思想发展阶段对应组合正确的是()A斩伐养长,不失其时B节能减排,植树造林C伐木为薪,围湖造田D竭泽而渔,焚林而猎【解析】“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阶段显然是不具备的;“竭泽而渔,焚林而猎”“伐木为薪

6、,围湖造田”都是人类中心论思想;“节能减排、植树造林”是人地伙伴论思想。【答案】C读图“人类文明进程与人口、资源、环境变化示意图”,回答1012题。10在生态文明阶段资源曲线呈上升趋势,主要得益于()A人口数量的下降B环境质量的改善C科技创新与进步D资源质量的提高【解析】科技创新与进步使人类在获取和利用资源手段、方法等方面有很大提升,导致资源曲线呈上升趋势。【答案】C11在工业文明阶段,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A资源质量的高低B资源数量的多少C资源类型的齐全D资源区位的优越性【解析】在工业文明阶段,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资源区位的优越性。【答案】D12图中四个阶段中地球上环境

7、人口容量最大的时代与人地矛盾最为激化的时代分别是()A狩猎文明时代和工业文明时代B生态文明时代和工业文明时代C生态文明时代和农业文明时代D工业文明时代和生态文明时代【解析】地球上环境人口容量最大的时代是生态文明时代,人地矛盾最为激化的时代为工业文明时代。【答案】B下图为不同历史时期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示意图。读图完成1314题。13图时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态度主要是()A崇拜 B依赖C征服 D友好【解析】比较分析这三幅图,图中人类社会对自然环境是开发,而自然环境没有对人类社会产生影响,说明此时期,人地关系是以人类社会为主,征服自然。【答案】C14下列图序中,符合人地关系思想历史演变的是()A

8、BC D【解析】图表示人类社会征服地理环境;图表示人类社会完全依附地理环境;图表示人地关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故三者排序为。【答案】B1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漫画“颁奖会”。材料二我国1958年大跃进时期,有报道称“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材料三深圳作为一个经济特区,目前已由“速度深圳”向“效益深圳”转变。(1)读材料一,图中几家企业正在接受颁奖,你发现这些企业有什么共同特点?该幅漫画揭示了什么问题?(2)“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反映了人地关系的什么思想?(3)你认为深圳由“速度深圳”向“效益深圳”转变的原因是什么?【解析】本题考查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对材料中体现的人地关

9、系思想的界定。材料一反映了为追求经济利益而不顾对环境的破坏。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对人地关系的错误认识。材料三提出“效益深圳”这一决策正是谋求人地协调的体现。【答案】(1)这三家企业均属于污染型或生态破坏型的企业,为了获取高额利润而不注意环境保护,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水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2)人定胜天论。(3)深圳由“速度深圳”向“效益深圳”的转变,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深圳经济的发展速度一直居于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前列,这种发展多是以消耗大量原料为代价的传统发展模式,长期发展加剧了该地区资源短缺和能源紧张问题,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特别是环境污染,因此深圳必须走可持续发展

10、之路。16读人类文明进程及社会经济增长主导因素变化示意图(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四条曲线表示经济增长的主导要素,对应正确的是() Aa科技 Bb土地 Cc劳动力 Dd资本(2)分析影响工业文明阶段经济增长主导要素的变化特征。(3)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四个阶段中,人地矛盾最为激化的是_阶段。试分析该阶段环境问题突出的主要原因。(4)试分析人类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特点。【解析】第(1)、(2)题,影响狩猎文明时期的主导因素是劳动力(b);土地(a)是农业文明阶段经济增长的主导要素;资本(d)是工业文明早期经济增长的主导要素,随着时代发展,其影响力在不断下降;科

11、技(c)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逐渐增强,后期成为主导要素。第(3)题,工业文明阶段,由于人口压力巨大,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过度开发与利用自然资源,使得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最为严重。第(4)题,狩猎文明为崇拜自然;农业文明为适应自然;工业文明为征服自然;环境文明为守护自然。【答案】(1)D(2)资本是工业文明早期经济增长的主导要素,随着时代发展,其影响力在不断下降;土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逐渐减弱;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逐渐增强,后期成为主导要素;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虽然在下降,但工业文明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在不断提高。(3)工业文明人口压力巨大;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过度开发与利用自然资源;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严重。(4)依赖自然,崇拜自然(狩猎文明);利用自然,适应自然(农业文明);开发自然,征服自然(工业文明);守护自然,互利共生(环境文明)。在校园的时候曾经梦想去桂林,到那山水甲天下的阳朔仙境,漓江的水呀常在我心里流,去那美丽的地方是我一生的期望,有位老爷爷他退休有钱有时间,他给我描绘了那幅美妙画卷,刘三姐的歌声和动人的传说,亲临其境是老爷爷一生的心愿,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时间的时候我却没有钱,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了钱的时候我却没时间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