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专题突破 专题一 物质的组成、分类及变化 化学用语导学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9613635 上传时间:2019-10-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专题突破 专题一 物质的组成、分类及变化 化学用语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专题突破 专题一 物质的组成、分类及变化 化学用语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专题突破 专题一 物质的组成、分类及变化 化学用语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专题突破 专题一 物质的组成、分类及变化 化学用语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专题突破 专题一 物质的组成、分类及变化 化学用语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专题突破 专题一 物质的组成、分类及变化 化学用语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专题突破 专题一 物质的组成、分类及变化 化学用语导学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专题一 物质的组成、分类及变化 化学用语【考纲要求】1.了解分类法在化学科学研究和化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2. 了解浊液、溶液和胶体都是常见的分散系;了解浊液、胶体和溶液的区别。3. 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主干知识梳理】考点一 物质的组成1元素、物质及微粒间的关系(1)宏观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微观上物质是由 、 或 构成的。分子:保持物质 的最小微粒。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离子:带电荷的 或原子团。原子团:在许多化学反应里,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如同 一样的原子集团。(2)

2、元素:具有 的一类原子的总称。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一般非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一般(3)元素与物质的关系元素(4)元素在物质中的存在形态游离态:元素以 形式存在的状态。化合态:元素以 形式存在的状态。2同素异形体(1) 叫同素异形体。同素异形体的形成有两种方式:原子个数不同,如O2和O3;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如金刚石和石墨。(2)同素异形体之间的性质差异主要体现在 性质上,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 变化。3混合物和纯净物(1)纯净物:由 的物质。如:NaCl、CuSO45H2O(2)混合物:由 的物质。4. 酸、碱、盐、氧化物(1)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 的化合物。(2)

3、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 的化合物。(3)盐: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或 )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4)氧化物:由 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考点二物质的分类1分类法常用的两种是 和 。由于物质分类可以有不同的标准,也就是说对某一物质而言就可以在不同的分类标准下“扮演不同的角色”。如对于下列几种盐:Na2SO4、Na2CO3、NaCl、K2SO4、K2CO3、KCl,你认为可怎样进行分类?2熟记常见无机化合物、化学反应的分类考点三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1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1) 物理变化: 没有 生成 实质:构成物质的粒子间隔发生变化(2)化学变化:有 生成 实质:物质的组成、结构发生

4、变化,分子中原子重新组合,伴随着化学键断裂和形成。*注意:升华、萃取、分液、蒸馏(分馏)、盐析、金属导电、焰色反应、电离等都归为物理变化;脱水、蛋白质变性、水解、同素异形体互变、电解、熔融盐(电解质溶液)导电等为化学变化。考点四 分散系 胶体1分散系(1)概念:把 分散在 中所得到的体系。2三种分散系比较分散系溶液胶体浊液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分散质微粒成分离子或小分子大分子或离子集合体巨大分子或离子集合体外观特征均匀、透明均匀、透明或半透明不均匀、不透明稳定性稳定,静置无沉淀较稳定不稳定,静置有沉淀分散质能否透过滤纸分类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固溶胶、液溶胶、气溶胶悬浊液、乳浊液实例食盐水、蔗糖溶液

5、Fe(OH)3胶体泥水3Fe(OH)3胶体的制备向沸水中逐滴加入 ,继续煮沸至液体呈 ,停止加热,即制得Fe(OH)3胶体,化学方程式为4. 胶体的性质(1)丁达尔效应当光束通过胶体时,可以看到 ,这是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形成的,这叫做丁达尔效应。说明:丁达尔效应是 变化;丁达尔效应是区别 的一种常用物理方法;丁达尔效应能证明胶粒的 ;当光束通过胶体时,看到的光亮的“通路”是光被胶体粒子 的现象,并不是胶体粒子本身发光。(2)电泳定义:由于胶体粒子带有电荷,在电场作用下, 在分散剂里做定向运动,这种现象叫做电泳。原因:胶体分散质粒子细小而具有 ,吸附能力很强,能选择性地吸附溶液中的离子而带有电荷

6、。(3)介稳性:胶体的稳定性介于溶液和浊液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可稳定存在。原因:胶体粒子的 ,相互排斥;胶体粒子的 。(4)聚沉聚沉方法:5.胶体性质的应用(1)工农业生产:土壤的保肥作用。土壤里许多物质如黏土、腐殖质等常以胶体形式存在;制有色玻璃固溶胶,冶金工业利用电泳原理选矿,原油脱水等。(2)在医学上:血液透析,血清纸上电泳,利用电泳分离各种氨基酸和蛋白质。高度分散的胶体越来越多地用来检验或治疗疾病。(3)在日常生活里的胶体知识:制豆腐原理是胶体的聚沉,豆浆、牛奶、粥和明矾净水均是利用了胶体知识。(4)自然地理:江河入海口处形成三角洲,形成原理是海水中的电解质使江河泥沙所形成的胶体发生聚沉

7、。(5)高科技领域:纳米材料的发展和应用。6.胶体的分离、提纯胶体与浊液的分离: ; 胶体与溶液的分离:7.胶体粒子带电荷的规律金属氧化物(如CuO、Fe2O3、Ag2O 等) 、金属氢氧化物如Fe(OH)3、Al(OH)3等形成的胶体,胶粒吸附 而带 ;金属硫化物(如FeS、Cu2O等)、非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硫化物(如SiO2、As2S3等)形成的胶体,胶粒吸附 带 。考点五 化学用语常用的化学用语1.四种符号(1) 元素符号: (2)原子符号:(3) 离子符号: (4)化合价符号:2.五种式子(1)化学式:如CO2、NH3(2)电子式:CO2 ; CCl4(3)最简式(实验式):乙酸 ,苯

8、 。(1)结构式:CO2(5)结构简式:乙醇:3.两种模型(1) 球棍模型如甲烷 (2)比例模型如甲烷 【对点练习】1下列元素Na Mg Al Fe Cu C Si O S N P Cl H He在自然界中,(1)只以化合态存在的是_。(2)只以游离态存在的是_。(3)既有化合态存在又有游离态存在的是_。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有原子、分子或离子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离子和原子不可以再分同一种元素可能有多种不同原子,同一种原子也可能形成不同的离子原子与该原子形成的离子相对原子质量几乎相等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同一种物质物质的化学性质一定是由分子保持的质子数、

9、中子数和电子数都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同一种粒子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Na2O和Na2O2均能与H2O反应生成NaOH,故二者都是碱性氧化物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溶于水呈酸性的是酸,呈碱性的是碱HCOOH含有两个氢,所以是二元酸盐一定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1)臭氧变成氧气是物理变化(2)将蓝色的硫酸铜晶体放入浓硫酸属于物理变化(3)冰变成水是物理变化(4)通电发光是物理变化(5)煤的“气化”、煤的

10、“液化”、煤的“干馏”都是物理变化(6)分馏、蒸馏、蒸发、萃取、分液、过滤都属于物理变化(7)加热I2,固体从试管底部跑到上部属于物理变化(8)加热NH4Cl晶体,固体从试管底部跑到上部属于物理变化(9)向蛋白质溶液中滴加CuSO4溶液产生沉淀属于化学变化(10)向蛋白质溶液中滴加Na2SO4溶液产生沉淀属于化学变化(11)紫色石蕊试液中加入活性炭褪色是化学变化(12)用铂丝蘸取NaCl溶液进行焰色反应是化学变化(13)有化学键断裂或形成的变化是否一定是化学变化(14)核裂变、核聚变均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5.化学变化不能实现的是_。一种原子变成另一种原子 一种离子变成另一种离子 一种分子变

11、成另一种分子 一种单质变成另一种单质 一个质子变成一个中子 混合物变成纯净物 有毒有污染的物质变成无毒无污染的物质 金属变成非金属参考答案【主干知识梳理】考点一 1.分子 原子 离子 化学性质 原子 一个原子 相同质子数少于4个 多于或等于4个 单质 化合物2.同种元素形成的性质不同的单质 物理 化学3.同种单质或化合物组成 几种不同的单质或化合物组成4.氢离子 氢氧根离子 铵离子 两种元素考点二 2.交叉分类法 树状分类法考点三 1.新物质 新物质考点四 1.一种(或多种)物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2.100 nm 能 能 不能3.FeCl3饱和溶液 透明的红褐色 FeCl33H2OFe(

12、OH)3(胶体)3HCl。4.一束光亮的“通路” 物理 溶液和胶体 直径大小 散射 胶体粒子 较大表面积 电荷相同 加热 加入带相反电荷胶粒的胶体 加入电解质溶液等6.过滤、渗析 7.阳离子,正电荷;阴离子,负电荷。考点五 1.Na、H ; 11H、1735C; Cl、Mg2+;。 2.略;CH2O、CH;O=C=O;CH3CH2OH。【对点练习】1.(1)(2)(3)2. 解析:正确;错误,在化学变化中复合离子如NH等可以再分;正确;正确;错误,金刚石、石墨均是由C元素组成,但不是同一种物质,互为同素异形体;错误,如Fe是由原子构成的,化学性质由铁原子保持;错误,如N2和CO。3. 解析:错误,如NO、CO是不成盐氧化物。正确。错误,如Mn2O7是酸性氧化物。正确。错误,Na2O2与H2O反应除生成NaOH外,还生成O2,不符合碱性氧化物的定义。、错误,如Al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