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高安市村前中学2014学年九年级12月月考(第二次)语文试题(附答案).doc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109611402 上传时间:2020-02-2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高安市村前中学2014学年九年级12月月考(第二次)语文试题(附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江西省高安市村前中学2014学年九年级12月月考(第二次)语文试题(附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江西省高安市村前中学2014学年九年级12月月考(第二次)语文试题(附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江西省高安市村前中学2014学年九年级12月月考(第二次)语文试题(附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江西省高安市村前中学2014学年九年级12月月考(第二次)语文试题(附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西省高安市村前中学2014学年九年级12月月考(第二次)语文试题(附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高安市村前中学2014学年九年级12月月考(第二次)语文试题(附答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2014学年上学期初三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2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蓬篙、稻穗(su)、畎(qun)亩、守圉 B.慰藉(ji)、荇藻、长(zhng)木、荫庇C.玉帛(b)、蹴(ji)鞠、瞰望、锦幛 D.簇(z)新、坯(pi)芽、敝舆、醴泉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A.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B.各种美丽的城市绿雕造型纷纷亮相,将滨河路装扮得美不胜收。C.学生们一个个洗耳恭听这位其貌不扬的老师到底还要做出什么令人惊异的举动。D.在普遍不被看好的情形下,这位投资商

2、独具慧眼地看中了那块地皮,结果真的大赚了一笔。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欣赏第一单元诗歌,要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打开想象和联想。B.希望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通过并讨论了关于加强希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C.交警大队在校门口安装了红绿灯,大家进出校门的交通安全和事故隐患都有了保障。D.经过大家共同的努力,我们完成了制作班级网页的工作。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在流言蜚语面前,我们不妨木讷些,以避免“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网络信息发布的随意性.隐蔽性.便捷性等特点,很容易使虚假信息或谣言产生滚雪球效应,对社会产生不利影响,因而在“爆料”前,更不可少

3、了钝感。在信息时代,人们对网络信息不仅要有敏感,还要有“钝感”。面对满天飞的网络信息,我们应多些理智和克制,不要“满腔热情”为谣传推波助澜。钝感并非迟钝,而是以理智与克制排除外界纷扰,以良好的心态向正确的人生方向前行。A. B. C. D.5.如果把下列各项作为母亲对“我”说的话,那么,其中最能表现母亲坚决不同意“我”把贵重的东西送人的一项是( )(2分)A.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随便送人呢?我和你一起去把它要回来好吗?B.你能不能快去把它要回来?那么贵重的东西是不能随便送人的,我和你一起去把它要回来吧。C.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好吗?那么贵重的东西是不能随便送人的,要不我和你一起去吧。D.你现在

4、就去把它要回来!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随便送人?我和你一起去!6.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由墨尔本蒙纳会大学科学家和设计师们组成的科研团队日前公布了他们最新研发出的世界首个生物科技眼镜,这一装置有望帮助成千上万完全失明的人恢复部分视力。这种生物眼镜主要由一个植入人脑的造型芯片以及一副形状似谷歌眼镜.带有数码相机的眼镜组成,其工作模式是通过眼镜上的数码相机“捕获”外界的图像信息,设备上的处理器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加工成人脑能接受的信号,通过无线装置,传送到周围物体或人的轮廓外形。生物眼镜的工作原理是“绕开”受损伤的人眼,通过植入的指甲大小的微型芯片,直接把图像

5、信号无线传输给大脑。研发者们预计生物眼镜能使85%的失明者重见光明。生物眼镜将是首个植入人类大脑皮层的带有无线设备的装置。A.85%的失明者将重见光明。B.生物眼镜将是首个植入人类大脑皮层的带有无线设备的装置。C.盲人将重见光明。 D.科学家研发者首个生物眼镜,盲人有望重见光明。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2分)(一)阅读下面古词,完成第78题。(4分)鹧 鸪 天向子諲有怀京师上元,与韩叔夏司谏.王夏卿侍郎.曹仲谷少卿同赋。紫禁烟花一万重,鳌山宫阙倚睛空。玉皇端拱彤云上,人物嬉游陆海中。星转斗,驾回龙。五侯池馆醉春风。而今白发三千丈,愁对寒灯数点红。【注】向子諲:字伯恭。金兵进犯.宋室南渡后,他力

6、主抗金,因得罪秦桧,于是被贬还乡。上元:元宵节。紫禁:指汴京皇宫。烟花:烟云与花朵。鳌山:元宵节的灯山。端拱:端坐拱手,闲适自在之意。驾回龙:龙驾回宫。五侯:后汉恒帝一日封五个侯爵。此指权贵之家。7.下面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是作者与韩叔夏司谏.王夏卿侍郎.曹仲谷少卿一同观看京师元宵节盛况时有感而作的一首词。B.词中记叙的从前元宵节欢欣热闹的场面中,在斗转星移.龙驾回宫时,万众狂欢更趋高潮。C.前七句用流畅轻快的笔触描绘了汴京紫禁城内外欢度上元佳节的繁盛景象。D.写此词时,作者已是一个皤然老翁,僻居乡里,只能与数点寒灯做伴。8.下面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

7、分)A.本词前七句和后两句构成了两个对比鲜明的画面。 B.“而今”二字把上元节狂欢的真实画面推向了遥远的过去,成了一个幻境,这采用了化虚为实的手法。 C.“白发三千丈”使用了夸张的手法,刻画了愁绪满怀的形象,艺术效果强烈。 D.这首词将今昔两个画面加以对比,这种盛与衰.乐与哀相互对比的手法,收到了强烈的艺术效果。(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913题。(10分)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

8、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选自世说新语)【注释】荀巨伯:东汉恒帝时义士。值:适逢。郡:这里指城。子:你。相视:看望你。义:道义。岂:难道。邪:语气词,相当于“吗”。一:整个。汝:你。止:停留。班军:撤军。9.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B.宁以/我身代友人命C.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D.宁以我身代/友人命10.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1)去( ) (2) 委( )11.翻译文中画线句子。(2分)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12.荀巨伯认为在危难中离开病重的朋友是一种怎样的行为?(用原文听句子回答)(2

9、分)13.文中的友人与荀巨伯分别是怎样的人?请简要回答。(2分)(三)古诗文积累。(8分)14.填补下列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每空1分)(1)_,风多杂鼓声。 (2)永结无情游,_。(3)_,儿童尽东征。 (4)锦江春色来天地,_。(5)孟子认为仁人志士之所以舍生取义是因为他们“_,_。”(6)春秋时期,越五勾践灭吴复国的史例充分印证了孟子的名言“_,_”的正确性。三、现代阅读(3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519题。(15分)当时年少春衫薄走在学校阴暗潮湿的隧道,一步又一步,忍不住停下来想,这样充满挫败的日子,究竟要持续多久?联考前,我站在四楼俯看冲洗干净的天井,想象纵身一跃,遂在风中摆脱可

10、以预期的失败与挫折。然而,终究没有那样的决心。十四岁的我,怨天怨地以后,以一种逆来顺受的态度,进入五专就读。坐在教室角落,不明白同学们何以能如此兴高采烈。安静地贴靠着沁凉的墙,心中微微叹息,生命是脆弱又昂贵,倾尽所有的偿付之后,得到的只是虚空的嘲笑。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为不知道如何安措自己猛然抽高益思显消瘦的身形而沮丧。我瘦得厉害,偏又比一般女孩高,不容易找到屏障躲藏。人们看我,是因为我畸形认定这种想法后,那些有意无意的眼光,几乎杀死我。体育老师是位高雅的女性,常穿一身雪白的运动装,我一直很喜欢她。有次上课,她教我们围成一个大圈,自己站在中间,把球传给我们,我们再传下去。球到我手上时,我迟疑了

11、。我对球一向没有准确控制的能力,尤其此时,而对着怀孕的老师,我非常害怕误伤了她。然而老师拍掌向我要球了。对着她小腿的位置,球出手。接住球手,老师勃然变色:“为什么这么不用心?你说。”我说不出来。她罚我传球二十次。那真是一次难忘的刑罚,每次球将离手,我的恐惧攀升到顶点,仿佛生命就要耗尽在这冗长的折磨里。渐渐,除了家人以外,我失去了与人沟通的能力。走在学校阴暗潮湿的隧道,一步又一步,忍不住停下来想,这样充满挫败的日子,究竟要持续多久?幸运的是,这样的苍莽洪荒并没有持续多久,一些乐观热情的好朋友适时出现了。她们用心读我稚嫩的小说:一句句教我唱流行的黄梅调。江山美人.秦香莲.红楼梦,我们赶着去看这些电

12、影。当时,我竟能准确模仿对白与唱腔。歌声与文字,是我重回“人世”的两种媒介。同时也发现,爱人与被爱是如此欢欣而美好。那种置身人群而愈觉孤寒的感觉,已经远离了。并且发现,所谓的逃避,是在闪躲自己的恐惧;而自己怎么摆脱得了自己?于是我学会,用逃避的气力去迎击。只不过是个推门的手势,把心里的门推开,让阳光进来,让朋友进来;也把自己释放。行至盛夏,花木扶疏,却仍记得当时年少春衫薄的微寒。遇见在风中拌瑟的孩子,为他们添加一件衣衫吧。 (选自时文选粹,有删改)15.速读全文,分条概括:“十四岁的我”遇到了哪些失败和挫折?(3分)16.精读画线句,用自己的话解说句中“苍莽洪荒”的含义。(2分)17.第段和第

13、段完全相同,请从内容和结构上分析其作用。(4分)18.品味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3分)她们用心读我稚嫩的小说;一句句教我唱流行的黄梅调。19.作者借“当时年少春衫薄”这句古诗,在文中表达了什么意思?(3分)(二)阅读下文,完成2024题。(15分)阅读的愉悦古人说“开卷有益”,这是绝对真理。古人还说“敬惜字纸”,在他们跟里,凡是有文字的纸张,都应珍惜。据说仓颉造字时,天地鬼神都为之呼喊哭泣,说明文字所具有的强大震撼力量,这种神话当然未心可信,但反映了人们在印刷物不普及时代的文化崇拜和惜物心态。应该看到这种书籍信仰,是中国知识分子薪火相传的宝贵精神,是中国文化千年赖以不坠的物质基础,也是

14、古往今来所有焚书者遭到全体中国人诅咒的根本原因。但后来,尤其到了今天,中国有太多的书,而这些太多的书里,有着太多的糟粕,也是令想读书的人颇感烦恼。如果无所适从.茫然失措.因噎废食,糟粕固然没了,精华也随之而去。好和坏,自己判断,糟粕和精华,自己说了算,予取予弃的生杀大权,自己把握。这种不受别人干涉,不看别人脸色,不以别人的意志为意志,不以别人的标准为标准,在阅读中所得到的自由,便是无与伦比的快乐了。我的阅读主张,说来简单,与以胃口的好恶决定多吃.不吃,或者不吃,是差不多的。那些有学问对我有用处的书,我用吃橄榄的办法阅读,反复咀嚼,徐徐品味;那些有学问然而对我用处不大的书,我用吃甘蔗的办法阅读,啜其甜汁,吐其渣滓;那些没有什么学问也没有什么用处的书,也许在某些正经人和革命者看来,不属大雅的书,视若敝屣的书,我就用吃石榴的办法来阅读了。固然,石榴这东西,能食的部分极其少,不能食的部分尤其多,但此物之苦之涩之酸外的,偶然一得之甘者,忽然意外的清香,也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口味。有时,阅读闲书的愉悦,所带来的身心充实,胜过很多灌输的学问。所以,碰上这类闲书,我总是要拿起来翻一翻的。不惮吹灰之力,也许获益其中,哪怕分文不值,弃之也不嫌迟。当然,阅读,有快乐,也有不快乐。有读得兴起,拍案叫绝的愉悦;也有读得没劲,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