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上册]《书法练习指导》教学案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09609751 上传时间:2019-10-27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五年级[上册]《书法练习指导》教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小学五年级[上册]《书法练习指导》教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小学五年级[上册]《书法练习指导》教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小学五年级[上册]《书法练习指导》教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小学五年级[上册]《书法练习指导》教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五年级[上册]《书法练习指导》教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五年级[上册]《书法练习指导》教学案(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范文.范例.参考课目女字旁教学时间教学程序教学活动媒体运用探源导入1、探源“女”字演变为女字旁发声了哪些变化,导入课题。2、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得出结论。“女”字与女字旁比较图片对比赏析初步临写1、出示几个写得明显有问题的女字旁,让学生观察,分析问题出在哪里,该如何改进。2、教师示范正确的女字旁。3、学生临写,教师巡视指导。观察指导师范临写引导学生对“如”、“好”两字比较分析,得出结论:同时女字旁的左右结构的字,女字旁和右旁之间的穿插、应让关系却不同。2、教师示范“如”字,终点讲解右旁“口”部两竖:坐竖往右斜,右竖往左斜;左竖稍轻,右竖稍重;横轻竖重。3、学生临写“如”字,教师巡视指导。4、教

2、师示范“好”字,终点讲解伸缩、穿插、应让。5、学生临写“好”字,教师巡视指导。教材反馈评价巩固练习对学生习作进行评价,教师反馈纠正学生书写的问题。学生习作对比欣赏学生课前找出颜体不同经典碑帖中“如”字的图片,与教材中欧体、柳体、赵体中的“如”字对比,欣赏其不同风格。教材内图片教学反思 课目弓字旁教学时间教学程序教学活动媒体运用观察指导临习“弓”特点:部首字形窄长,上紧密下疏松。教师示范弓字旁写法两遍,速度稍慢,边写边念:逆锋起笔写短横画,笔锋快速提起,逆锋起笔写短斜竖画,逆锋起笔再写短横画,逆锋起笔紧靠上横画写短斜竖画,逆锋起笔写短提画,紧接着写弯钩。(学生边写边念,先书空练习两遍。)书写弓字

3、旁时,还有哪些要特别注意的地方?(坐姿与执笔、提与按的交替变化、书写状态)学生练习书写弓字旁五遍,教师巡视指导。展示学生书写练习,师生辨识:哪一个弓字旁最美呢?(师生明确:提、顿的力度和直弯的笔画)同桌互相评一评,师生反馈,提示学生写弓字旁的竖折折钩的弯钩起笔和收笔时要注意它与其他笔画的位置关系。学生巩固练习书写三遍。赏析形态临写范字1、出示范字“强”,学生观察。(1)这个字有什么特点?(左窄长,右宽短。)(2)怎样才能把“强”字写得“左窄长,右宽短”呢?(弓字旁的横起笔位置比右边的“虽”高,“虽”字中间的竖不是笔直的。前半部分至后半部分向左边弯,提画的起笔笔画向右斜方走,钩与提及最后一点呈向

4、右上的斜势。这种布局是不能改变的。)(3)“虽”字中的两个“口”有什么变化?怎么写呢?(两个“口”字上小下大,中间的横画起笔靠左竖的中间偏上一点写。两个“口”字的横接竖时均有留白。)(4)师生交流:书写时,还要注意笔画什么特点?(“虽”字中的五个横向笔画排列不是十分均匀,第二个“口”字的横画贴近上面“口”字末横一些。)师:“强”左右两个部分的疏密是有变化的,观察到这些,了解到运笔的直弯、平斜的走向,你才能写出颜体的韵味。(5)教师示范,学生练习五遍,教师巡视指导。2、出示范字“弘”,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学习。(1)说说这个字的字形特点和笔画特点。(2)说说这个字中你觉得不好掌握的笔画。(3)教师

5、示范,学生练习三遍,教师巡视指导。3、学生书写展示,汇报学习情况。(1)师生赏评:“弘”字中弓字旁的形态变化和右边部分的位置。(2)学生巩固练习,教师巡视指导,遇到普遍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示范,重点指导写字有困难的学生,“双姿”不正确的个别提醒。PPT展示范字及结构外形教师范写,学生领悟停顿、快慢的运笔方法作业展评1、选择有代表性的四份作业进行讲评,让学生说说什么地方写得好。什么地方写得不太美观,然后指导互评再改正。2、学生修改调整,自我评价。投影展示学生书写作品拓展评析教师出示欧体、柳体、赵体中的带有弓字旁的字进行对比欣赏。投影展示颜体:弘欧体:引柳体:弘赵体:强对比欣赏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

6、学习,我们知道了颜体中弓字旁的写法,还认识到在一个字中不仅有左右两个部分的长短、宽窄的变化,同一个部分的同向笔画也会有疏密的变化,有笔画的直弯、平斜的差异。在不同的书写风格中,同一个部首的运笔方法和方向也会有差别,这种差别就形成了书法家自己的书体的风格。只有认真观察,用心体会,我们的书写才会越来越接近临摹的范字。教学反思 课目绞丝旁教学时间教学程序教学活动媒体运用赏析导入1、欣赏中国东汉时期重要的碑刻曹全碑2、赏析曹全碑局部图片,重点放在有绞丝旁字的图片上,让学生观察绞丝旁的特征。3、揭示课题:绞丝旁的书写在曹全碑中特点明显,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颜体楷书是怎样来书写绞丝旁的。出示颜体左偏旁“绞丝

7、旁”。偏旁学习1、观察分析:我们大家一起来看看绞丝旁分别由我们学过的哪些笔画组成?(两个撇折、一个点撇、三个点)2、教师演示绞丝旁的写法。3、结构分析:谁来说说这个绞丝旁的特点,并且分析它为什么这么写?(撇折撇折点撇三点的组合,两个撇折一般上小下大,折角不同,三个点大小不同,间距均匀,整个偏旁上窄下宽,呈三角形。)4、学生尝试:练习绞丝旁四个。5、师生校帖,反馈。例字分析1、观察分析:观察教材中“给”“绝”两字特征。分析它们分别由什么特点。2、对比分析:考考大家,在我们对左右结构初步了解的基础上,我们一起来对比分析一下它们的特点有哪些。(“给”字为左右结构,左右两部长短高低相近,左部上窄下宽,

8、右部上宽下窄,左部下放伸入右部,右部上方伸入左部,左右融为一体;右部横画平行,间距均匀,上下重心正对。“绝”字为左右结构,左部窄短,右部宽长;右部上方紧缩,下放宽松舒展,竖弯钩长大突出,是全字的主笔,应当全力写好。)3、请四位同学上台分别临写“给”、“绝”两字。4、引导学生书写时要注意左右部分的比例安排,字的主要部分要突出。课件出示“给”、“绝”两字颜体楷书示习1、教师可用宣纸演示在米字格上书写“给”、“绝”两字,并引导学生观察左右结构书写和练习的特点。2、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注意个别辅导和指点。3、及时发现观察能力和临摹能力强的学生,给予肯定和表扬。展范临写巩固练示评价1、展示学生作品2

9、、师生评价:就观察能力强、用笔到位、结构安排合理、书写整体协调等展开评价。3、针对有代表性的问题和笔画进行改进性评价。文化拓展对比分析颜真卿、欧阳询、柳公权、赵孟頫楷书四大家书写的风格。他们都能诗善文,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中国书法看似简单,实际上却有着身后的国学承载和艺术积淀,是自然规律和人类生命活力以及内在情感的真实表现。在传统文化日益升温的今天,应让我们借书法表达民族尊严和文化自信,以及对古圣先贤的尊崇。教学反思 课目言字旁教学时间教学程序教学活动媒体运用复习导入复习笔画,揭示课题(板书:言字旁)教材,书写工具:笔墨纸砚观察指导1、出示言字旁,

10、学生观察,说说这个部首有什么特点。2、学习言字旁:(1)比较五个横向笔画有哪些一同。教师示范,学生书空,边写边念运笔方法。(2)我们该怎么写“口”呢?学生读教材运笔步骤示意图,并试写两个额“口”。注意短竖外拓的弧度。出示学生书写的言字旁,师生交流。教师示范言字旁写法两遍,速度稍慢,边写边念。(学生边写边念,先书空练习两遍。)(3)书写言字旁时,还有哪些要特别注意的地方?(坐姿与执笔,笔画直与弯的交替变化、书写状态。)(4)学生练习书写言字旁五遍,教师巡视指导。投影展示言字旁投影演示教师书写赏析临写1、出示范字“说”,学生观察:(1)这个字有什么特点?(左窄长,右宽短。)(2)怎样才能把它写得“

11、左窄长右宽短”呢?(3)师生交流:书写时,还要注意笔画的什么特点?2、出示范字“读”,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学习:(1)说说这个字的自行特点和笔画特点。(2)说说这个字中你觉得不好掌握的笔画。(3)教师示范,学生练习三遍,教师巡视指导。PPT演示范字“说”、“读”及结构外形作业展评选择有代表性的作业讲评,让学生说说什么地方写得好,什么地方写得不太美观,然后指导改正。实物投影展示学生作品拓展评析1、展示颜勤礼碑中部分带言字旁的字欣赏:“谓”、“论”、“谋”、“诸”、“识”。请你说说这些字与我们刚刚学过的“说”、“读”有什么异同?2、请你说说字中横向笔画与纵向笔画排列的疏密关系。3、对“谓”、“诸”字

12、进行临写练习。PPT投影展示对比欣赏1、教师出示欧体、柳体、赵体中的带有言字旁的字进行对比欣赏。2、学生说说各字体中言字旁的相同和不同之处。3、课堂总结。投影展示教学反思 课目第5课 金字旁教学时间教学程序教学活动媒体运用对比导入引导观察一、颜体“金”字与金字旁对比赏析1、先后出示“金”字和金字旁。2、教师引导学生对比“金”字,仔细观察金字旁的形状特点。3、师问:“金”字变成金字旁后发生了哪些变化?4、学生分组交流、讨论,得出结论:整体由宽变窄,高度保持不变,捺画变成斜点,撇、横都有缩短,横画较斜上,左右两点互相呼应。练习指导临写体验二、教师指导临写偏旁与范字1、教师蘸墨在纸上示范写金字旁,学

13、生书写模仿,边写边读运笔方法。2、学生尝试书写金字旁四个,同桌之间相互点评。3、老师巡视指导。4、多媒体出示范字“铭”和“锡”,引导学生赏析左右两部的融洽搭配与应让避就,注意撇画向左伸。5、学生尝试书写范字,写个字写两遍。6、教师在实物投影仪上范写,引导学生对比自己的习作,找出需改进的地方。7、小组之间交流、讨论,每个字都再临写两遍。分析评价拓展评析三、师生互动评价,拓展对比赏析1、展示八个临写范字,师生共同评价,指出还需要改进的地方。2、学生巩固练习三遍。3、赏析颜勤礼碑中其他带金字旁的范字。4、总结本课,收拾工具。教学反思 课目第6课 横与竖的分布教学时间教学程序教学活动媒体运用谈话导入一

14、、回顾以往学习过的范字,导入课题1、谈话:回顾曾经学过的含有少量横竖笔画的字,总结是否存在着疏密、匀称、对称与平行。2、根据需要,须从笔画之间的距离和位置来考虑疏密匀称,随后提到横竖笔画重复繁多时是否更要讲究均匀分布、平行对称,启发导入本课的主题:横竖笔画在汉字中是怎样做到疏密匀称的。3、出示范字,引导观察。像这样横竖笔画重复繁多的字,在书写过程中也要把它们写得均匀分布、平行对称。4、出示课题:横与竖的分布。学习规律二、引导学生比较,寻找异同1、教师引导:颜体汉字中部件对称是表现得比较明显的,我们在临写的时候是不是把对称部件写得完全一样就可以了呢?2、学生观察比较,发现细节。我们在临写横竖重复繁多的范字时,尽量把握住这条原则:均匀分布、平行对称。同时我们又在匀称的基础上发现一些细微的变化:疏与密、曲与直、斜与正、长与短、方与圆。示范临写三、逐字分析示范,学生试临1、引导学生对“書”字进行观察比较,分析横和竖重复繁多时的疏密匀称及平行关系。2、教师示范,提示“書”字上部分的笔顺和多横的起笔的藏露表现与横的长短的表现。3、引导学生对“事”字进行观察比较面分析横竖的平行分布规律。4、教师示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