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水县外国语学校17—18学年上学期八年级入学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doc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109609291 上传时间:2020-02-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吉水县外国语学校17—18学年上学期八年级入学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江西省吉水县外国语学校17—18学年上学期八年级入学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江西省吉水县外国语学校17—18学年上学期八年级入学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江西省吉水县外国语学校17—18学年上学期八年级入学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江西省吉水县外国语学校17—18学年上学期八年级入学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西省吉水县外国语学校17—18学年上学期八年级入学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吉水县外国语学校17—18学年上学期八年级入学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秋八年级语文测试卷时间:30分钟 满分:100分一、基础知识积累(37分)1.按拼音写词语或给加点字注音(25分)(1)奠( )基 (2) 潜( )心贯注 (3) 哺( )育 (4)九曲( )连环 (5)默契( )(6)累 (zhu) (7) (gng) (8) 修 (q) (9)悲天 (mn)人 (10)(jn) 持 (11)心有灵 (x)(12) (qi)而不舍 (13)(fn su) (14)诘( )问 (15)秩( )序 (16) 猥( )琐 (17)告罄( ) (18)妥帖( ) (19)盘虬( )卧龙 (20) 海市(shn) 楼 (21)(g) 负 (22)吞噬( )(2

2、3)晶莹剔( )透(24)拖沓( )(25)颠(pi) 流离2.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北海的菊花开了,史铁生答应坐轮椅去看看;母亲于是喜出望外,还絮絮叨叨起来。B分别十年的老朋友在街上萍水相逢,激动不已。C小偷在这个小区偷了许多财物,真是令人刮目相看。D看了他幽默的表演,我忍俊不禁笑了起来。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3分)A.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潮中,凭着青春的激情和对互联网新技术的敏感,使越来越多年轻人加入到“互联网”创业的大军中。B“一带一路”描绘了一幅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新思路,它不仅给中国企业带来更多的商机,而且将为世界经济积蓄巨大的力量。C为加快怀

3、化经济发展的步伐,我们要尽力争取国内外投资,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生态节水农业、文化旅游业和服务业。D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不仅引发了人们对“文化认同”和“软实力输出”的思考,而且让人怀念童年时的美味。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3分)画老年眉间的江心秋月白,颐养烟波钓叟的宁静与淡泊。一生,画少年眉间的梨花白,开满浪漫与踌躇;风霜为底色,时光打鬓,岁月摹眉,眉间好景致。还须人自己来画。画中年眉间的一树枫红,开满深沉与热烈;人生如戏,出戏入戏,戏的重彩便是画眉。A. B. C D. 5.下列句子变换后意思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3分)A原句:一个人耗尽一生的光阴来观察、研究昆虫,

4、真是一个奇迹。 改句:一个人耗尽一生的光阴来观察、研究昆虫,难道不算奇迹?B原句:邪恶势力扩张,就是正义力量的削弱。 改句:正义力量在削弱,不正表示是邪恶势力在扩张吗?C原句:如果不去求助政府,人民又去哪儿寻求帮助啊! 改句:不去向政府求助,人民能去哪儿寻求帮助?D原句:漂泊在外的游子,时时刻刻牵挂着家乡。 改句:漂泊在外的游子,无时无刻牵挂着家乡。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43分)(一)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67题。(6分)颂 钓 者德 诚千 尺 丝 纶 直 下 垂,一 波 才 动 万 波 随。夜 静 水 寒 鱼 不 食,满 船 空 载 月 明 归。【注释】丝纶:钓鱼丝线。波:挡涟漪。6.下列

5、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第一句意思是在水深之外,抛下钓钩,长长的钓线笔直垂入江中。B.第二句意为只要一个水波动,就马上有千万个水波跟着而动。C.第三句意为在夜深人静之际,江面水波复归于平静,江水沁凉,鱼儿也进入了梦乡。D.第四句意为船儿满载而回,同时载满了皎洁的月光。7.下列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句中“直下垂”写出了水之深的特点。B.第二句中“万波随”写出了水面广阔的特点。C.第三句是抒情,“鱼“代表诗人自己,对外界的引诱,内心有如平静的夜空,有如无波的江水,不受外境香饵牵引。D.这首诗是诗人在月夜垂的时有感而发的。(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1题。(21分)

6、轼与弟辙,师父洵为文。尝自谓:“作文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虽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洵晚读易,作易传未究,命轼述其志。轼成易传,复作论语说;后居海南,作书传;又有东坡集四十卷一时文人如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张耒、陈师道,举世未之识,轼待之如朋俦,未尝以师资自予也。 (选自宋史苏轼列传,有删改)【注释】洵:苏洵,北宋文学家,苏轼与苏辙的父亲。浑涵:博大深沉。自予:自居8.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作文/如行云流水 B. 虽/嬉笑怒骂之辞C其体浑涵/光芒 D. 命轼/述其志9.解释文中加点的

7、字。(8分)(1)师( ) (2)尝( ) (3)鲜( ) (4)究( )10.翻译文中划线句子。(6分)(1)虽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 (2)轼待之如朋俦,未尝以师资自予也。 11.苏轼对写文章有什么看法?请根据文段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从短文中可以看出苏轼有怎样的品性?(4分) (三)古诗文积累(16分)12.填补下面句子空缺处。(每空2分)(1)草树知春不久归,。(韩愈晚春) (2)马上相逢无纸笔, 。(岑参逢入京使) (3)杜甫望岳中,全诗无一个“望”字,却句句写向岳而望。其中,“,”写出了诗人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又表达了诗人激荡的心境和开阔的眼界。 (

8、4)杨绛先生走完了她一个多世纪的人生历程,安然辞世。她丰厚的文学遗产和非凡的人格魅力,将永远滋养我们的精神世界,正所谓“,”。(请用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诗句填写) 三、现代文阅读(20分)春 之 怀 古张晓风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从绿意内敛的山头,一把雪再也撑不住了,噗嗤的一声,将冷面笑成花面,一首澌澌然的歌便从云端唱到山麓,从山麓唱到低低的荒村,唱入篱落,唱入一只小鸭的黄蹼,唱入软溶溶的春泥软如一床新翻的棉被的春泥。那样娇,那样敏感,却又那样混沌无涯。一声雷,可以无端地惹哭满天的云;一阵杜鹃啼,可以斗急了一城杜鹃花;一阵风起,每一棵柳都会吟出一则则白茫茫、虚飘飘说也说不清、听也听不清的飞絮,每

9、一丝飞絮都是一株柳的分号。反正,春天就是这样不讲理,不逻辑,而仍可以好得让人心平气和的。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满塘叶黯花残的枯梗抵死苦守一截老根,北地里千宅万户的屋梁受尽风欺雪压犹自温柔地抱着一团小小的空虚的燕巢。然后,忽然有一天,桃花把所有的山村水廓都攻陷了,柳树把皇室的御沟和民间的江头都控制住了春天有如旌旗鲜明的王师,因长期虔诚的企盼祝祷而美丽起来。而关于春天的名字,必然曾经有这样的一段故事:在诗经之前,在尚书之前,在仓颉造字之前,一只小羊在啮草时猛然感到的多汁,一个孩子放风筝时猛然感觉到的飞腾,一双患风痛的腿在猛然间感到的舒活,千千万万双素手在溪畔在江畔浣纱时所猛然感到的水的血脉当他们惊

10、讶地奔走互告的时候,他们决定将嘴噘成吹口哨的形状,用一种愉快的耳语的声音来为这季节命名:“春”。鸟又可以开始丈量天空了。有的负责丈量天的蓝度,有的负责丈量天的透明度,有的负责用那双翼丈量天的高度和深度。而所有的鸟全不是好的数学家,他们吱吱喳喳地算了又算,核了又核,终于还是不敢宣布统计数字。至于所有的花,已交给土壤去数。所有的蕊,交给蜜蜂去编册。所有的树,交给风去纵宠。而风,交给檐前的风铃去一一记忆一一垂询。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或者,在什么地方,它仍然是这样的吧?穿越烟囱与烟囱的黑森林,我想走访那踯躅在湮远年代中的春天。【注释】踯躅:停留。湮远:久远。13.对于春天的美景,作者展开了丰富奇特而又

11、自然贴切的想像。请仿照下面的示例,你也写两句。(4分)示例:一声雷,可以无端地惹哭满天的云;一阵杜鹃啼,可以斗急了一城杜鹃花;一阵风起,每一棵柳都会吟出一则则白茫茫、虚飘飘说也说不清、听也听不清的飞絮,每一丝飞絮都是一株柳的分号。14.文章第节中,把“鸟”比喻为“数学家”,去丈量天空,却不敢宣布统计数字,这里写出了远古春天的天空哪三个特点?请加以概括。(6分) (1)_(2)_(3)_ 15.按照要求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1)忽然有一天,桃花把所有的山村水廓都攻陷了。(从加点词运用的角度赏析)(3分) (2)至于所有的花,已交给蝴蝶去数。所有的蕊,交给蜜蜂去编册。所有的树,交给风去纵宠。

12、(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3分) 16.仔细阅读文章第节,联系题目和全文,说说在这段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17秋八年级语文测试卷参考答案1. (1)din(2)qin (3)b(4)q(5)q(6)赘(7) 尴尬(8)葺(9)悯(10)矜 (11)犀(12) 锲(13)烦琐 (14)ji (15)zh(16)wi(17)qng (18)ti(19)qi(20)蜃(21)辜(22)sh (23)t(24)t(25)沛 2.A 3.C 4.B 5.D 6.D 7.C 8.C9.(1)以为师;师从;学习 (2)曾经 (3)少,少有 (4)完成10.(1)即使是嬉笑怒骂的话,都可以写成文章。 (2)苏轼对待他们像朋友一样,从来不曾以老师的资历自居。11写文章无固定格式。该说就说,该停就停,随性而为;嬉笑怒骂,也成文章。随性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