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4单元 20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第12课 新时期的理论成果教师用书 北师大版必修3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9609258 上传时间:2019-10-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4单元 20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第12课 新时期的理论成果教师用书 北师大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4单元 20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第12课 新时期的理论成果教师用书 北师大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4单元 20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第12课 新时期的理论成果教师用书 北师大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4单元 20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第12课 新时期的理论成果教师用书 北师大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4单元 20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第12课 新时期的理论成果教师用书 北师大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4单元 20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第12课 新时期的理论成果教师用书 北师大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4单元 20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第12课 新时期的理论成果教师用书 北师大版必修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2课新时期的理论成果学习目标:1.概述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2.概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1.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2.难点:邓小平理论的地位;理解新时期两大理论的重要意义。教材整理1邓小平理论1提出背景(1)“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向何处去,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2)1978年年底,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阐释了毛泽东实事求是的观点,号召大家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3)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

2、全会的召开,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中国人民开始走上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2主要内容(1)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上,作出了中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2)在社会主义根本任务问题上,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3)在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和战略重点问题上,提出“三步走”,实行台阶式的现代化发展战略。(4)在社会主义建设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问题上,强调中国共产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必须依靠广大人民群众。(5)在祖国统一问题上,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创造性构想。3历史地位邓小平理论是引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

3、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教材整理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背景在世纪之交,国际和国内形势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中国共产党面临怎样完善自身、与时俱进的新问题。2内容(1)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2)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3)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3意义(1)是一个有机的、统一的、完整的、科学的思想体系,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的强大思想武器。(2)2002年召开的中共“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起写进党章,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对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知识网络史

4、论要旨1. 邓小平“南方谈话”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体现了邓小平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思想品质。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回答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重大问题。探究点邓小平理论史 料解 读史料一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上的讲话史料一出处“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上的讲话”,抓住关键句“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认识邓小平思想的特点。史料二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

5、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经济;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史料二分析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解读关键词是“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最后一句是结论句。【史料应用】1史料一反映了邓小平的什么思想?体现了邓小平理论的哪些特点?【提示】思想:走自己的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特点: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2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哪两大

6、根本问题?他是如何回答这两大根本问题的?【提示】根本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回答: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史论拓展】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和意义(1)精髓邓小平理论是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2)意义邓小平理论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成为指引中国共产党继续前进的旗帜。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

7、革开放中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2015天津学业水平测试)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其讲话内容主要围绕的根本问题是()A如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B如何冲破“两个凡是”的思想束缚C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解题模板】抓关键题干中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是解题的关键信息排易误1957年毛泽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指出了如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的问题,故A项错误;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思想束缚,故B项错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

8、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故C项错误验结论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展开【答案】D1邓小平的下列讲话或谈话,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的是()A在1978年底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B在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的讲话C在1982年中共“十二大”上的讲话D在1992年视察南方时发表的一系列讲话【解析】邓小平在1978年底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号召大家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答案】A2在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的庆典上,邓小平“把马克思主

9、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声音响彻天空。这句经典话语是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A中共八大B中共十一大C中共十二大D中共十三大【解析】在1982年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答案】C3(2015广东学业水平测试)深刻阐明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中国领导人是()A毛泽东B周恩来C刘少奇D邓小平【解析】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答案】D4下列不属于中国共产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容的是()

10、A先进生产力B先进文化C先进道德D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解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答案】C5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写入党章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分别是在哪些会议上()A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B中共七大、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五大C七届二中全会、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D中共八大、中共十三大、中共十四大【解析】在1945年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在1997年中共“十五大”上,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在2002年中共“

11、十六大”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写入党章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答案】A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阶段)。第一步(阶段),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阶段),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中国现时的革命,是在走第一步。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材料二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的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

12、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1)依据材料一,指出毛泽东在第一阶段探索出什么革命道路?结果如何?为实现第二阶段的目标,中国共产党在经济上采取了什么措施。(2)依据材料二,指出邓小平南方谈话从理论上主要解决了哪一根本问题?邓小平的南方谈话产生什么作用?【解析】第(1)问第一阶段,毛泽东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民主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这条道路最终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中共在经济方面实行三大改造政策,据此回答即可。第(2)问,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深刻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再次强调了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坚持党的基本路

13、线不动摇。这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深化了改革开放,使“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论断深入人心,据此回答即可。【答案】(1)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经济上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2)社会主义本质和判断标准问题。作用:思想解放,为深化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指明方向。在校园的时候曾经梦想去桂林,到那山水甲天下的阳朔仙境,漓江的水呀常在我心里流,去那美丽的地方是我一生的期望,有位老爷爷他退休有钱有时间,他给我描绘了那幅美妙画卷,刘三姐的歌声和动人的传说,亲临其境是老爷爷一生的心愿,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时间的时候我却没有钱,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了钱的时候我却没时间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