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一“顺乎世界之潮流”课时跟踪检测 人民版必修3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9604471 上传时间:2019-10-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一“顺乎世界之潮流”课时跟踪检测 人民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一“顺乎世界之潮流”课时跟踪检测 人民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一“顺乎世界之潮流”课时跟踪检测 人民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一“顺乎世界之潮流”课时跟踪检测 人民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一“顺乎世界之潮流”课时跟踪检测 人民版必修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跟踪检测(八) “顺乎世界之潮流”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阅读以下对某一著述的评论:评论一:“百年喜读樽前兆,万里惊看海外文”;评论二:“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可谓奇书”;评论三:“欲制夷患,比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据上述评论推断此书应该是()A孔子改制考 B海国图志C天演论 D变法通议解析:选B材料中的“欲制夷患,比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反映出该书的目的是制夷患,是师夷长技以制夷,学的是技术,内容多为“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魏源的海国图志。219世纪6090年代,中国社会的进步思想不包括()A“师夷长技以制夷”B“师夷长技以自强”C“欲开民智,非讲

2、西学不可”D“与外国人进行商战”解析:选A“师夷长技以制夷”是鸦片战争后,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明确而系统地阐释的思想。3随着近代民族工业的出现和初步发展,在思想文化界出现一批已经不同于洋务运动理论家的早期改良派学者。他们主张()A“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B“未款之前,则宜以夷攻夷;既款之后,则宜师夷长技以制夷”C“有议院,而昏暴之君无所施其虐草野小民无所积其怨”D“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解析:选C依据所学知识,“不同于洋务运动理论家的早期改良派”,即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派,主张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发展工商业,同外国人进行“商战”;A项是反对洋

3、务运动的顽固派;B项是地主阶级的抵抗派;D项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张。4杨宁一在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中提出:“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民族危机迫在眉睫。朝野士大夫不得不放弃洋务制器兴国的迷梦,开始了更深层次的思考。”这次“思考”的“层次”变化是()A从技术到器物 B从制度到思想C从制度到文化 D从器物到制度解析:选D根据题干材料分析,洋务运动引进西方近代军事工业技术,在甲午战争后并没有改变中国落后面貌,之后掀起了戊戌变法,提出了进行政治制度改革,因此选D项。51861年,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提出:“采西学”“制洋器”要“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该思想与下列哪一思想一脉相承()

4、A“师夷长技以制夷” B学习西方的技术C“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D倡西学,兴民权解析:选C题干意思是采西学、制洋器的目的是维护中国伦常名教与清朝统治,与洋务派思想一脉相承,故C项正确。A项是地主阶级抵抗派的主张,B项仅涉及学习西方技术,洋务派并没有涉及政治制度。619世纪末,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开始了救国探索的道路。其中康梁维新派要在中国变法维新,他们对社会发展的主要贡献是()A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B倡导学习西方科学技术C明确“中体西用”思想 D宣传民主共和思想解析:选A康梁维新派变法维新,对封建的思想文化进行了抨击,对人们的思想起到了启蒙作用,故A项正确。71891年

5、和1898年,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分别刊出,康有为“既不尽依公羊典范,更不秉承今文家法。惟取能合用其说者,合己说者则取之,不合者则伪之。”材料说明康有为两部著作的特点是()A借用传统文化,以达经世之目的B注重考据考证,以恢复儒学权威C借今古文之争,以重塑孔子形象D注重材料取舍,以西学论证中学解析:选A“既不尽依公羊典范,更不秉承今文家法。惟取能合用其说者,合己说者则取之,不合者则伪之”可见康有为在对待传统文化上的态度是借用传统文化,宣传自己的变法思想。81905年有人在演讲中说:“若单说立宪,此时全国的大权都落在人家手里,我们要立宪,也是要从人家手里夺来。与其能夺来成立宪国,又何必不

6、夺来成共和国呢?”这位演讲者有可能是()A康有为 B谭嗣同C孙中山 D严复解析:选C从材料信息“与其能夺来成立宪国,又何必不夺来成共和国呢”来看,演讲者强调成立共和国。A、B、D三项都是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主张君主立宪,故此人有可能是孙中山,故选C项。二、非选择题(18分)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在19世纪60年代奉行的政策兼有新旧两种时代特色。西方侵略者在商贸、外交方面获得利益,中国政府则从他们那里学习军事技术以抵御外侮、镇压国内起义,但同时也致力于振兴旧式的儒家管理方式。统治过程中,对秩序的需求、士大夫地主阶级的既得利益以及保守的儒家意识形态均水乳交融在一起而相辅相成。其结果,身

7、处内忧外患之中的中国,在19世纪60年代做出的回应是重申或重建儒家制度而非使之现代化。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材料二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中宣称:孔子以前的历史,是孔子为了改变当时的社会状况,而按照自己的理想假托先王的言行写出来的宣传作品,目的是为了实现社会改革。康有为以此证明孔子也是一位维新派,并打着孔子托古改制的旗号要求进行社会改革。康有为认为,事情是向前发展的,远的、旧的必将败亡,近的、新的终将兴起,因此,就要变法维新。这样,康有为的孔子改制理论就冲击了遵守旧法、恪守祖训的顽固派。李斌顿挫与嬗变:晚清社会变革研究(1)19世纪60年代哪种思想符合材料一的观点?结合时代大背景,分析在19世纪60

8、年代的中国产生这种思想的原因。(10分)(2)指出材料二所体现的康有为的看法。简要评论这些看法。(8分)解析:第(1)问,材料一反映了中体西用的思想;根据所学知识从国内外方面分析这种思想产生的原因。第(2)问,材料中“孔子为了改变当时的社会状况,而按照自己的理想假托先王的言行写出来的宣传作品,目的是为了实现社会改革”体现了康有为把孔子描述成变法改革的先驱,认为社会发展变革是历史的必然;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述看法进行评价。答案:(1)思想:“师夷长技以自强”(中体西用;维护中国的专制制度和传统的儒家思想的基础上,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原因:两次鸦片战争后,内忧外患;西学东渐思潮的影响,洋务派主张向西方学习;传统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封建保守势力强大。(2)看法:把孔子描述成变法改革的先驱;认为社会发展变革是历史的必然;康有为要突破顽固派坚守的旧制度和文化。评论:论述了维新变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为维新变法作了理论准备;抨击了顽固派“祖宗之法”的陈腐观念。在校园的时候曾经梦想去桂林,到那山水甲天下的阳朔仙境,漓江的水呀常在我心里流,去那美丽的地方是我一生的期望,有位老爷爷他退休有钱有时间,他给我描绘了那幅美妙画卷,刘三姐的歌声和动人的传说,亲临其境是老爷爷一生的心愿,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时间的时候我却没有钱,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了钱的时候我却没时间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