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江阴市南闸实验学校2017学年九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doc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109598908 上传时间:2020-02-2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江阴市南闸实验学校2017学年九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江苏省江阴市南闸实验学校2017学年九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江苏省江阴市南闸实验学校2017学年九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江苏省江阴市南闸实验学校2017学年九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江苏省江阴市南闸实验学校2017学年九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江阴市南闸实验学校2017学年九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江阴市南闸实验学校2017学年九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61701学期南闸实验学校 初三语文 12月份单元检测一、积累与运用(共25分)1.根据课文默写,并在相应的空上写上篇名或作者。(10分) 晓战随金鼓, 。 (李白塞下曲) ,望峰息心。 (吴均与朱元思书) ,正是河豚欲上时。 (苏轼惠崇) ,在乎山水之间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野芳发而幽香, 。 (欧阳修醉翁亭记) ,志在千里。 ( 曹操)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 忽如一夜春风来, 。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请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3分) 见pi 涸 辙 ni 怩3.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日本军国主义所发动的侵华战争

2、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可是日本文部省却别出心裁地一再修改日本中学历史教科书,掩盖战争罪行。B千岛湖吸引着中外游客纷至沓来成为驰名中外的风景旅游胜地。C三人急不暇择,从门中鱼贯而出,外面正是一条逼狭的胡同,还静悄悄的没人阻住。D入冬以来,曾经的那些秋虫,即使在阳光煦暖的时候,也早已销声匿迹。4.对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A 翼然: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B 作:建造C 名:命名 D 意:意思5.下列

3、对名著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无常中“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的形象受到民众喜爱,主要原因是“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B狗猫鼠是针对“正人君子”的攻击引发的,嘲讽了他们散布的“流言”,表述了对狗“尽情玩弄”弱者、对人又是一副媚态的憎恶。C二十四孝图文中指斥封建孝道的危害“甚于洪水猛兽,非常广大,也非常长久,能使全中国化成一个麻胡,凡有孩子都死在他肚子里”。D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揭露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6.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3分) “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

4、,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这句话出自这段文字选自朝花夕拾中 。(篇目)此篇文章记叙作者儿时父子之间一场微妙的冲突,我急于看戏 ,父亲却要我背 ,让我感到痛苦,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含蓄地批判了 。阅读与赏析(45分)(一)(14分)留侯世家选段【西汉】司马迁史记沛公(刘邦)之从雒阳南出轘辕,良引兵从沛公,下韩十余城,击破杨熊军。沛公乃令韩王成留守阳翟,与良俱南,攻下宛,西入武关。沛公欲以兵二万人击秦峣下军,良说曰:“秦兵尚强,未可轻。臣闻其将屠者子,贾竖易动以利。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为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令郦食其持重宝啖秦将。”秦将果畔,欲连和俱西袭咸阳

5、,沛公欲听之。良曰:“此独其将欲叛耳,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解击之。”沛公乃引兵击秦军,大破之。逐北至蓝田,再战,秦兵竟败。遂至咸阳,秦王子婴降沛公。沛公入秦宫,宫室帷帐狗马重宝妇女以千数,意欲留居之。樊哙谏沛公出舍。沛公不听。良曰:“夫秦为无道,故沛公得至此。夫为天下除残贼,宜缟素为资。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为虐。且忠言逆耳利于行 ,毒药苦口利于病,愿沛公听樊哙言。”沛公乃还军霸上。【注】贾竖:对商人的鄙称。 壁:军营。 啖:利诱,引诱。 解:同“懈”,懈怠。毒药:药物的一种,常指药性猛烈的药。7. 下列句中的“以”与“贾竖易动以利”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

6、分) A固已怪之矣 B属予作文以记之 C切勿以卵击石 D可以已大风8. 下列选项对文段内容理解有误的是( )(3分)A 沛公领兵攻城略地,从阳翟到咸阳,张良一直跟随。B 因为张良的坚持和智谋,沛公可以攻入咸阳。C 沛公一开始就听从了樊哙的谏言,便从咸阳退兵至霸上了。D 郦食其凭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尤其是有“重宝”傍身,于是可以引诱秦之大将反秦。9. 根据文意,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4分)与良俱南 秦兵尚强,未可轻 令郦食其持重宝啖秦将 秦将果畔 10.根据文意翻译下列文句。(4分)(1)良引兵从沛公,下韩十余城。 (2)愿沛公听樊哙言。沛公乃还军霸上。 (4分)渡湘江杜审言迟日园林悲昔游,今

7、春花鸟作边愁。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注】唐中宗时作者从长安被贬到南方极为偏远的峰州,这首诗写于当时流放途中。11.品析第三句中的“窜”字的妙处。(2分)答: 1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其表达效果。(2分) 答: (三)(10分)翻开历代典籍,有一句话的出镜率相当高: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这句话,关汉卿说过,冯梦龙说过,增广贤文里也载过,至今老百姓的嘴边还在念叨。然而,是非的诞生真的是因为多开口吗?我看未必,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多开口也就意味着多抢占一些表现自我的机会,延展自己的事业舞台。是非的产生恐怕不在“多”,而在“乱”。多并不意味着话语

8、质量不优,滔滔不绝处,说不定常有警句出现,而一旦思维紊乱,舌头打结,说错了,说偏了,含糊了,吞吐了,势必影响别人对一件事的认知度,严重时,会对一个人的整体形象拉分,甚至会带来灭顶之灾。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杨修,只因把不该说的说了,不该言明的言明了,让曹操的神秘感荡然无存,把曹操精心设计的“包袱”全给揭开了,最终自己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处。无独有偶。晋武帝司马炎刚刚登基的时候,曾央人用蓍草占卜,想知道自己的君主之位能传宗多少代。哪知道,蓍草颤颤,最终仅得到“一”,这时候,下面一个自作聪明的臣子上来献媚说,君上不必忧虑,做好一代明君已属难事,不必考虑后代,晋武帝一听,立马把这个臣子斩首。民间有句话说得好

9、:“饭可以乱吃,话不可以乱说。”乱说话,终究会招来言语之祸。乱是一粒野草的种子,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旦生根发芽,危及的将是你信念的庄稼。孔夫子也这样讲:“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机事不密则害成。”足见,乱说话所带来的危害不仅累及自己,还会伤及周遭。可见,言语之说,犹如履冰,切记慎之又慎。尤其是位高权重的人,更不能想到即说,不经思忖,那样更会招致“天下大乱”。古人云:“城上不呼。”为什么不让你大喊大叫,实因你位居高处,声音穿得远,你一嗓子喊出去,别人不知何故,很可能引起城下骚乱。有时候,酒桌上的一通醉话,很可能会被席间的人当真,他日前来向你讨要你酒桌上的诺言,

10、你瞠目结舌,无言以对,场面相当尴尬;有时候,随意交谈时的一个疏忽,很可能会伤及别人的自尊,招致一个朋友丢失,悔之不及;有时候,你只顾着自己“一吐为快”,却不知道别人要为你“一箭穿心。”所以,海明威说:“我们花了两年学会说话,却要花上六十年来学会闭嘴。”这就是在喻示我们,谨言慎行,才能得到幸运之神的垂青。乱是“舌”边一道“弯钩”“。警示我们千万别被被鲁莽的机车倾轧了舌头。待人接物,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不知者切莫乱说,乱说万事成蹉跎。13简要分析文章第段的作用。(3分)答:_ 14文章第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其作用是什么?(3分)答:_ 15.说说文章第、段的论证思路。(4分)答:_ (四)

11、(17分)放 牛 李汉荣大约六岁的时候,生产队分配给我家一头牛,父亲就让我去放牛。记得那头牛是黑色的,性子慢,身体较瘦,却很高,大家叫它“老黑”。父亲把牛牵出来,把牛缰绳递到我手中,又给我一节青竹条,指了指远处的山,说,就到那里去放牛吧。我望了望牛,又望了望远处的山,那可是我从未去过的山呀。我有些害怕,说,我怎么认得路呢?父亲说,跟着老黑走吧,老黑经常到山里去吃草,它认得路。父亲又说,太阳离西边的山还剩一竹竿高的时候,就跟着牛下山回家。我跟着老黑向远处的山走去。上山的时候,我人小爬得慢,远远地落在老黑后面,我怕追不上它我会迷路,很着急,汗很快就湿透了衣服。我看见老黑在山路转弯的地方把头转向后面,见我离它很远,就停下来等我。这时候我发现老黑对我这个小孩是体贴的。我有点喜欢和信任它了。听大人说,牛生气的时候,会用蹄子踢人。我可千万不能让老黑生气,不然,在高山陡坡上,他轻轻一蹄子就能把我踢下悬崖,踢进大人们说的“阴间”。可我觉得老黑待我似乎很忠厚,它的行动和神色慢悠悠的,倒好像生怕惹我生气,生怕吓着了我。我的小脑袋就想:大概牛也知道大小的,在人里面,我是小小的,在它面前,我更是小小的。它大概觉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