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 第4章 材料家族中的元素章末质量检测 鲁科版必修1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9591631 上传时间:2019-10-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 第4章 材料家族中的元素章末质量检测 鲁科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 第4章 材料家族中的元素章末质量检测 鲁科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 第4章 材料家族中的元素章末质量检测 鲁科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 第4章 材料家族中的元素章末质量检测 鲁科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 第4章 材料家族中的元素章末质量检测 鲁科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 第4章 材料家族中的元素章末质量检测 鲁科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 第4章 材料家族中的元素章末质量检测 鲁科版必修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章末质量检测(四) 材料家族中的元素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有关合金的叙述正确的是()A合金的密度比各组分金属小B合金的抗腐蚀性能都很好C合金的导电能力比各组分金属强D多数合金比各组分金属熔点低,硬度大解析:选D合金比各组分金属的某些性能强,但有些性能弱。合金的密度居于组分金属之间,抗腐蚀性能有的较差,导电性有的较弱,熔点一般比各组分金属的低,硬度一般比各组分金属的大。2下列物质中,属于复合材料的是()钢化玻璃生物陶瓷塑料玻璃钢光导纤维航天用隔热陶瓷瓦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ABC D解析:选D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经加工而形成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须识记生产、

2、生活、航天、航空中常用到的复合材料。3做铝的性质实验时,不能用于除去铝表面氧化膜的是()A砂纸打磨 B泡在烧碱溶液里C泡在盐酸里 D泡在热水里解析:选DAl2O3能溶于盐酸和烧碱溶液,不溶于热水。4向下列溶液中滴加稀硫酸,生成白色沉淀,继续滴加稀硫酸,沉淀又溶解的是()AMgCl2溶液BNa2SiO3溶液CCu(NO3)2溶液 DNaAl(OH)4溶液解析:选DA项,H2SO4与MgCl2不反应;B项,SiO2H=H2SiO3,H2SiO3与H2SO4不反应,即沉淀不溶解;C项,H2SO4与Cu(NO3)2不反应;D项,Al(OH)4H=Al(OH)3H2O,Al(OH)33H=Al33H2O

3、。5能鉴别Na2SiO3、CaCO3、SiO2三种白色粉末的试剂是()A苛性钠溶液 B水C饱和食盐水 D稀盐酸解析:选D利用滴加试剂产生的实验现象不同进行鉴别。三种白色先溶于水配制成溶液,再分别加入稀盐酸,SiO2H=H2SiO3(白),CaCO32H=Ca2CO2H2O,SiO2与盐酸不反应,故用稀盐酸可以鉴别。6用铝箔包裹着2.3 g金属钠,用针扎若干小孔,投入到足量水中,理论上可以收集到氢气的物质的量为()A0.05 molB0.2 molC大于0.05 mol小于0.2 molD无法判断解析:选C2.3 g金属钠投入到足量水中,钠首先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生成的Na

4、OH溶液先溶解铝箔表面的Al2O3,再和Al发生反应:2NaOH2Al6H2O=2NaAl(OH)43H2,利用题中数据知:2.3 g钠可产生0.05 mol H2,若生成的0.1 mol NaOH全部与铝反应可生成0.15 mol H2,因此产生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一定大于0.05 mol,而小于0.2 mol。7CuCO3和Cu2(OH)2CO3的混合物34.6 g,可恰好完全溶解于300 mL 2 molL1的盐酸中,若加热分解等量的该混合物可得CuO固体的质量为()A16.0 g B19.2 gC24.0 g D30.6 g解析:选C由元素守恒可知:Cu2HClCuO,则m(CuO)n(H

5、Cl)M(CuO)(0.3 L2 molL1)280 gmol124.0 g。8.把X气体(或溶液)慢慢通入(或加入)一定量的Y溶液中,产生的沉淀量与加入X的物质的量(mol)的关系如图所示,符合图示情况的是()AX为NaOH溶液,Y为Al2(SO4)3溶液BX为CO2,Y为Ca(OH)2溶液CX为NH3,Y为AlCl3溶液DX为HCl溶液,Y为NaAl(OH)4溶液解析:选A由反应6NaOHAl2(SO4)3=2Al(OH)33Na2SO4和Al(OH)3NaOH=NaAl(OH)4可知,生成沉淀消耗的NaOH的物质的量是溶解沉淀消耗的NaOH的物质的量的3倍。9将镁、铝、硅的混合物分为等质

6、量的两份。一份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另一份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最后生成的氢气一样多。则镁与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21 B41C11 D31解析:选AAl与NaOH溶液和盐酸都反应且生成H2的量相等,在与NaOH溶液反应时Si参与反应,与盐酸反应时Mg参与反应,因产生氢气总量一样,故两者产生的H2一样多。根据关系式MgH2,Si2H2,得n(Mg)n(Si)21。10将5.4 g Al投入200 mL 2 molL1的某溶液中有氢气产生,充分反应后有金属剩余,该溶液可能为()A稀硝酸 BBa(OH)2溶液C稀硫酸 D稀盐酸解析:选D若原溶液为酸,因n(酸)0.2 L2 molL10.4 mo

7、l,设酸的元数为n,充分反应后有H2放出且金属有剩余,则30.4 moln,所以n1.5,即n1,即该酸为一元酸。由于Al与稀硝酸反应不放出H2,故只能是稀盐酸。若为碱,由反应Ba(OH)22Al6H2O=BaAl(OH)423H2可得nBa(OH)20.1 mol,而给出的溶液的物质的量是0.2 L2.0 molL10.4 mol,故此溶液不是Ba(OH)2溶液。11向100 mL 1 molL1的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0.5 molL1的NaOH溶液至过量,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NaOH的量的理论曲线图正确的是()解析:选D向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发生的反应依次是

8、Al33OH=Al(OH)3、Al(OH)3OH=Al(OH)4,其现象是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逐渐减少,直到全部消失,而且沉淀最多和沉淀恰好消失时消耗的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12某化学小组在常温下测定一定质量的某铜铝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方案:铜铝混合物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方案:铜铝混合物测定剩余固体的质量下列有关判断中不正确的是()A溶液A和B均可以是盐酸或NaOH溶液B溶液A和B均可以选用稀硝酸C若溶液B选用浓硝酸,则测得铜的质量分数偏小D实验方案更便于实施解析:选B因铝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溶液,而铜不能与碱、非氧化性酸反应,所以溶液A和溶液B是盐酸或NaO

9、H溶液时,都能与铝反应,A项正确;又因测固体质量比测气体体积易进行,D项正确;若溶液A和B都是稀硝酸时,则方案无法实施,B项错误;若溶液B是浓硝酸,铝发生钝化,导致剩余固体质量增加,所以测得铜的质量分数偏小,C项正确。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40分)13(14分)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Fe2O3、SiO2)提取氧化铝做冶炼铝的原料,其中一种流程如下: (1)写出步骤、中所发生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步骤_;步骤_;步骤_。(2)若向滤渣A与适量NaOH溶液反应后的混合物中通入适量CO2气体,则产生的现象为_,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答案:(1)AlCl34NaOH=NaAl

10、(OH)43NaCl、FeCl33NaOH=Fe(OH)33NaClNaAl(OH)4CO2=NaHCO3Al(OH)32Al(OH)3Al2O33H2O(2)生成白色胶状沉淀SiOH2OCO2=COH2SiO314(12分)铜在自然界中广泛地存在于多种矿石中,如:矿石名称黄铜矿斑铜矿辉铜矿孔雀石主要成分CuFeS2Cu5FeS4Cu2SCuCO3Cu(OH)2请回答下列问题:(1)上表所列的铜的化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最高的是_。(2)工业上以黄铜矿为原料,采用火法熔炼工艺生产铜。该工艺的中间过程会发生反应:2Cu2OCu2S6CuSO2,反应的氧化剂是_。(3)SO2尾气直接排放到大气中造成

11、的后果是_;合理处理该尾气可得到有广泛用途的化学品,写出其中1种酸和1种盐的名称:_。(4)下表中对陈述、的正确性及其有无因果关系的判断都正确的是_(填字母序号)。选项陈述陈述判断A铜绿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可用稀盐酸除去铜器表面的铜绿对;对;有B铜表面易形成致密的氧化膜铜容器可以盛放浓硫酸对;对;有C铁比铜活泼钉在铜板上的铁钉在潮湿空气中不易生锈对;对;有D蓝色硫酸铜晶体受热转化为白色硫酸铜粉末是物理变化硫酸铜溶液可用作游泳池的消毒剂错;对;无解析:(1)各种铜的化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分别为CuFeS234.8%,Cu5FeS463.5%,Cu2S80%,CuCO3Cu(OH)257.7%。(

12、2)Cu2O和Cu2S中的Cu由1价被还原为0价,两者均作氧化剂;Cu2S中的S由2价被氧化为4价,其作还原剂。(3)SO2尾气可用于制备硫酸,而硫酸和Ca(OH)2或氨水作用,可得到CaSO4或(NH4)2SO4等有广泛用途的化学品。(4)稀盐酸可以与碱式碳酸铜反应,且不与Cu反应,A正确;铜表面不易形成致密氧化膜,铜和浓硫酸加热时能发生反应,常用铁、铝制容器盛装浓硫酸,B错误;因为Fe比Cu活泼,所以Fe更容易被氧化生锈,C错误;蓝色硫酸铜晶体受热转化为白色硫酸铜粉末是化学变化;CuSO4溶液可用作消毒剂,但与陈述没有因果关系,D正确。答案:(1)Cu2S(2)Cu2O、Cu2S(3)形成

13、酸雨硫酸、硫酸铵(其他合理答案也可)(4)AD15(14分)在MgCl2和AlCl3的混合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直至过量。经测定,加入NaOH的物质的量(mol)和所得沉淀的物质的量(mol)关系如下图所示。(1)写出下列线段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OD段_,CD段_。(2)原溶液中Mg2、Al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_。(3)图中线段OAAB_。解析:(2)D点沉淀的物质的量达到最大值。从D到C,Al(OH)3溶解,从图像知Al(OH)3的物质的量为0.1 mol,则Al3的物质的量为0.1 mol,Mg(OH)2的物质的量为0.2 mol,Mg2的物质的量为0.2 mol,原溶液中Mg2、Al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21。(3)D点时,Mg2、Al3恰好沉淀完全,所需OH的物质的量为0.1 mol30.2 mol20.7 mol,CD段0.1 mol Al(OH)3溶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