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 每日一题 钠的化合物的性质 新人教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9587467 上传时间:2019-10-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 每日一题 钠的化合物的性质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 每日一题 钠的化合物的性质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 每日一题 钠的化合物的性质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 每日一题 钠的化合物的性质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 每日一题 钠的化合物的性质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 每日一题 钠的化合物的性质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 每日一题 钠的化合物的性质 新人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钠的化合物的性质高考频度:难易程度:典例在线相同物质的量的Na2O2和Na2O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A两种物质所含原子个数之比为43B两种物质与足量的水反应后所得溶液的体积相等,溶液的浓度不相等C两种物质与足量的CO2反应,消耗气体的质量比为11D两种物质中阳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答案】B【解析】Na2O2、Na2O的物质的量相等,则与水反应生成的NaOH的物质的量也相等,两溶液体积相等,则浓度相等。解题必备一、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比较物质氧化钠(Na2O)过氧化钠(Na2O2)组成Na+与O2以21 形成化合物Na+与(过氧根离子)以21形成化合物色态白色固体淡黄色固体所属类别碱性氧化物过氧

2、化物氧元素化合价2(最低价态)1(中间价态)生成条件在空气中(缓慢氧化)加热或点燃化学性质与H2O反应Na2O+H2O=2NaOH2Na2O2+2H2O=4NaOH+O2与CO2反应Na2O+CO2=Na2CO32Na2O2+2CO2=2Na2CO3+O2与酸反应Na2O+2HCl=2NaCl+H2O2Na2O2 + 4HCl=4NaCl+2H2O+O2氧化性较弱较强主要用途强氧化剂、漂白剂、供氧剂保存干燥、封闭干燥、封闭二、Na2CO3和NaHCO31Na2CO3和NaHCO3的性质比较名称碳酸钠(纯碱或苏打)碳酸氢钠(小苏打)物理性质白色粉末,易溶于水细小白色晶体,能溶于水,溶解度比Na2

3、CO3小与酸反应能反应,有气体产生剧烈反应,有气体产生与碱反应能与Ca(OH)2、Ba(OH)2溶液反应与碱溶液都能反应热稳定性稳定、受热不易分解受热易分解可相互转化Na2CO3NaHCO32Na2CO3与NaHCO3的鉴别依据原理结论热稳定性2NaHCO3Na2CO3+CO2+H2O;Na2CO3受热不分解加热有气体产生的是NaHCO3,无变化的是Na2CO3与CaCl2、BaCl2的反应+Ca2+=CaCO3,+Ba2+=BaCO3;与Ca2+、Ba2+不反应有沉淀生成的是Na2CO3,无变化的是NaHCO3与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Na2CO3+2HCl=2NaCl+H2O+CO2;NaHCO

4、3+HCl=NaCl+H2O+CO2生成气体剧烈的是NaHCO3,相对不剧烈的是Na2CO3盐酸逐滴加入时的现象+H+=;+H+=CO2+H2O逐滴加入盐酸立即产生气体的是NaHCO3,开始不产生气体,滴加一会才产生气体的是Na2CO33Na2CO3与NaHCO3的除杂混合物(括号内为杂质)除杂方法及试剂Na2CO3固体(NaHCO3)加热NaHCO3溶液(Na2CO3)通入足量CO2气体Na2CO3溶液(NaHCO3)加入适量NaOH溶液易混易错1NaHCO3固体受热易分解,但在溶液中NaHCO3受热不分解。2Na2CO3固体性质稳定,在空气中不与CO2反应,但在溶液中Na2CO3可以与水、

5、CO2反应生成NaHCO3。3碳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分两步,第一步:+H+=,第二步:+H+=CO2+H2O。4不能用氢氧化钙溶液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因为二者均能与氢氧化钙反应产生白色沉淀。学霸推荐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Na2O与Na2O2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碱,它们都是碱性氧化物B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都能与CaCl2溶液反应得到白色沉淀C钠在常温下不容易被氧化DNa2O2可作供氧剂,而Na2O不行2有下列六种物质:Na2ONa2O2NaClNa2CO3溶液NaOH溶液NaHCO3溶液。其中不能与CO2反应的是A B C D3为确认碳酸氢钠固体中是否含有碳酸钠,下列实验操作及判断正

6、确的是A加热,观察是否放出气体B滴加盐酸,观察是否放出气体C溶于水中,滴加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D溶于水中,滴加少量氯化钡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4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过氧化钠,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温度,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中有晶体析出,Na+数目变小B有氧气放出,Na+数目增加CNa+数目变小,溶质的质量不变D溶液中Na+数目不变,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5雯雯在自学碳酸钠性质时,查到了以下资料:CO2+Na2CO3+H2O=2NaHCO3,CO2通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CO2不溶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碳酸钠、碳酸氢钠在不同温度下的溶

7、解度如表:0 10 20 30 Na2CO37.112.221.839.7NaHCO36.98.19.611.1【进行实验1】验证CO2通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配制碳酸钠溶液:取100 g 20 的水,加入35 g碳酸钠固体,搅拌后,静置,取上层清液。利用装置一进行实验,连续5分钟向新制得的碳酸钠溶液中通入CO2。【发现问题】实验中,始终没有看到沉淀现象,原因是什么呢?雯雯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进行实验2】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取100 g 20 的水,加入35 g碳酸钠固体,搅拌后,静置,取上层清液利用装置二进行实验,连续5分钟向新制得的碳酸钠溶液中通入CO2没有出现白色沉淀(1)在0 3

8、0 ,Na2CO3和NaHCO3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是 。(2)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装置二中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作用是 。【进行实验3】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取100 g热开水,加入35 g碳酸钠固体,完全溶解,再降温至20 ,取上层清液利用装置一和装置二分别进行实验,连续3分钟向新制得的碳酸钠溶液中通入CO2装置一和装置二中的碳酸钠溶液中均出现白色沉淀(4)雯雯在最初的实验中没有看到沉淀现象的原因是 。(5)CO2通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的原因是 。(6)请你依据题中信息,写出一种能够区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固体的实验方案 。参考答案1【答案】D【解析】Na2O2不

9、属于碱性氧化物,A错;B项NaHCO3与CaCl2溶液不反应,得不到白色沉淀;C项Na在常温下很容易被空气中的O2氧化。2【答案】C【解析】Na2O与CO2反应生成Na2CO3;Na2O2与CO2反应生成Na2CO3和O2;由于盐酸酸性比碳酸强,则NaCl与CO2不反应;Na2CO3溶液与CO2反应生成NaHCO3;NaOH与CO2反应生成Na2CO3;NaHCO3与CO2不反应,则不反应的只有,故选C。3【答案】D4【答案】A【解析】过氧化钠和水发生反应:2Na+2H2O=4NaOH+O2,消耗水,饱和的烧碱溶液中有NaOH晶体析出,溶液中Na+数目减少,但反应后仍为饱和溶液,溶液中c(Na

10、+)不变;A有晶体析出,Na+数目减少,故A正确;B有氧气放出,Na+数目减少,故B错误;CNa+数目减少,溶质的质量减小,故C错误;D溶液中Na+数目减少,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故D错误;故答案为A。5【答案】(1) Na2CO3(2)CaCO3 +2HCl=CaCl2+H2O+CO2(3)排除HCl的干扰(4)配制的碳酸钠溶液没有达到饱和(5)碳酸氢钠溶解度小于碳酸钠,水减少,生成的碳酸氢钠的质量大于反应的碳酸钠(6)方法一:取其中一种固体12 g,加入100 g热开水,充分溶解后,降温至20 。若有固体析出,为碳酸氢钠;否则为碳酸钠方法二:取其中一种固体12 g,加入100 g 20

11、的水,充分溶解后,若有白色固体剩余,为碳酸氢钠;否则为碳酸钠【解析】(1)在030,Na2CO3和NaHCO3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是Na2CO3。(2)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3)生成的CO2中混有氯化氢气体,因此装置二中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氯化氢气体,从而排除氯化氢气体对实验的干扰。(4)雯雯在最初的实验中没有看到沉淀现象的原因是配制的碳酸钠溶液没有达到饱和。(6)根据表中物质的溶解度数据可知区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固体的实验方案有两种:方法一:取其中一种固体12 g,加入100 g热开水,充分溶解后,降温至20 。若有固体析出,为碳酸氢钠,否则为碳酸钠;方法二:取其中一种固体12 g,加入100 g 20 的水,充分溶解后,若有白色固体剩余,为碳酸氢钠,否则为碳酸钠。 在校园的时候曾经梦想去桂林,到那山水甲天下的阳朔仙境,漓江的水呀常在我心里流,去那美丽的地方是我一生的期望,有位老爷爷他退休有钱有时间,他给我描绘了那幅美妙画卷,刘三姐的歌声和动人的传说,亲临其境是老爷爷一生的心愿,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时间的时候我却没有钱,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了钱的时候我却没时间-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