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2单元 单元考点链接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鲁人版必修1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9565115 上传时间:2019-10-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2单元 单元考点链接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鲁人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2单元 单元考点链接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鲁人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2单元 单元考点链接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鲁人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2单元 单元考点链接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鲁人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2单元 单元考点链接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鲁人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2单元 单元考点链接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鲁人版必修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考点链接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是纪念性的文章,包括写人记事的散文和悼词两种文体。这些文章在语言上都具有语言凝练、含意丰富的特点。理解文中重要的、含意丰富的句子是阅读课文的关键之一,与之相关的考点就是“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所谓“重要句子”,是指在文中起着关键性作用的语句。主要包括:(1)结构比较复杂,意思隐晦难懂的句子。(2)使用了特殊的修辞格、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3)揭示文章脉络层次的句子。(4)揭示文章中心、主旨、观点、情感的句子。在命题的设置上主要有两种形式:(1)解释句子在文中的含意。(2)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三种方法方法1:化句为词文中

2、重要的句子往往都有凸显其含意的关键性词语,抓住了关键词语,就可以推知整个句子的意思。如:“一种事物消失了,另一种事物降临了。”(悼念乔治桑)只有理解关键词“一种事物”“另一种事物”的指代意义,才能理解该句的含意。方法2:梳理位置理解重要句子的含意,常需要查看它在文中的地位:如果是统领句,那么解释句意时要从后面的语段中梳理内容层次;如果是过渡句,就要密切关注上下文段的内容,准确理解它的内涵;如果是总结句,此时就需上溯,寻找相关信息,确定答案要点。如:“告别沈从文先生,也告别了他所代表的一个时代。”(告别沈从文)这句是过渡句,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只有梳理清楚该句在文中的作用,才能较好地对该句进行解

3、读。方法3:辨析修辞以修辞方法为切入点,往往对理解句子的含意具有较大的帮助。如:“夜正长,路也正长”(记念刘和珍君)需要从修辞的角度理解“夜”和“路”的比喻意义,才能准确地解读该句的含意。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问题。浣花草堂黄裳 到四川来以前,在行箧里放进了几册旧书,其中清初朱鹤龄的杜诗辑注是部头最大的。虽然觉得有些累赘,可是终于还是放进去了。半月以来,枕上灯前,有时间就拿来翻翻,真也给旅途平添了无限趣味。尽管已经是平日熟读了的,可是在蜀道上重读,就会给你带来更为新鲜的感受。诗人的写景抒情、用字遣词,有时候也只有面对真实的山川风物才体会得出那严肃的创作态度和可贵的才华。杜甫在成都住过一段不

4、短的时间,在集子里留下了四五卷诗,约占他全部留下来的作品的六分之一。人们就从他的诗里追寻他当日居住的草堂的遗址。从宋代开始,人们就在成都西郊为他建了一座祠堂,这就是“浣花草堂”。历代经过十次以上大小的修缮,直到今天,更修整得焕然一新,成为游赏的登临胜地。走出西郊,经过青羊宫、百花潭,沿着公路走去,二三里后更左折走上一条田间小径,就可以远远望见一丛浓绿,那就是草堂的所在了。这里有好大的一座庭院,四面是连绵不断的围墙,远远绕过去,才看得见那山门。走进去又是照例的几重佛殿,伽蓝,天王,佛像,这些都给迫切想要看到工部祠的人们增添了焦急的心情。一直走到最后的一层大殿,才在一块石碑上看到,这原来是草堂寺,

5、还不是草堂。从大殿里出来,向和尚问了路,才又从右面的一道侧门里穿出去,来到真正要拜谒的地方。从侧门出来,迎面就可以看到用青花碎瓷片叠起来的“草堂”两个大字,再转过去,就是一条曲折的、为两堵矮矮的红墙围起来的夹道。那暗红色的夹墙,碎石的泥径,墙外的翠竹幽篁,幽静极了。古建筑里经常使用的这种暗红颜色,不知怎的,自然会产生那样庄严宁静的气韵。从夹墙里穿出去,眼前展开了一个新的天地,几十棵参天的翠柏、香楠矗立在绿草如茵的庭院里。一套四座厅堂,由石径小桥连接起来,这就是草堂的一系列主要建筑了。穿过花径,走到工部祠去。这是草堂几组厅堂的最后一座。小小的殿宇,前面的院子里散布着几株用石坛围起的大树。洁净无尘

6、。这时候,云影微破,秋天金黄色的太阳洒了下来,穿过翠柏的枝叶,留下了满庭稀疏的日影。走进祠里去看,厅内一排三龛,当中塑着杜甫的像。虽然是一般化的塑像,却也还清疏,没有怎样的仙气,不能不说是难得的了。旁边两座龛里是陆游和黄庭坚两位宋代诗人的塑像。好像是怕他独居寂寞,所以才陪了一起在这里排排坐的。黄、陆都有石刻像,都比泥塑高明得多。在这间厅堂背后的墙上,还嵌着两块更旧的杜甫石刻画像碑。草堂后身是一座小小的土山,一道溪水从草堂的右侧绕了出去。前面有回廊曲槛,可以凭栏欣赏池里的圆荷。草堂简朴却也不失规模,给人一种清疏而幽峭的感觉,和杜甫当年居处的风格是近似的。这个新修缮的草堂,和几百年前重修的原样相去

7、不远,在最外面一进过厅墙上有一块石刻旧图,看那里勾勒出来的轮廓,和今天是十分相近的。像这种地方,不用说,大红大绿的建筑,大屋顶之类的铺陈,都是完全不合适的。这里还新修了一个文物陈列室。在外面的柱子上,看到郭沫若先生所题的一副对联: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这是一副出色的对联,它概括了诗人伟大成就的主要方面。人们一直非常喜欢杜甫,说他的作品是“诗史”,在中国文学史上留给他一个最光辉的席位诗圣。坐在水槛上休息。默默地在心里复诵一下杜甫的草堂诗,会使你像一个梦游者似的走入四时不同、风光各异的如许境界。仿佛看到了在晓雾里沾湿了露水的笼竹,呢喃的定巢燕子,冉冉发出幽香的红蕖,往还追逐的蝴蝶,相

8、并相亲的白鸥,随风的柳絮,逐水的桃花,袅袅有如少女腰肢的垂柳,轻得只禁受得起两三个人的野渡,柴门月色,江路梅香老杜是一个多么勤恳的诗人!他从不放过一切刻画现实的机会。他的诗里有丰富的人民生活的写照,可是也不缺乏自然风物的描写。因为这一切都出现在祖国的土地上,也都是诗人所挚爱的。杜甫写出了多么美好的自然景色,多么可爱的和平环境!可有人提到杜甫描写自然的草堂诗,总不免有些惴惴然,仿佛这些诗里的“人民性”总看不大清楚,这恰恰把诗人的伟大处缩小了。一九五六年十月十五日,成都(选自黄裳散文选集,有删改)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4分)(1)虽然是一般化的塑像,却也还清疏,没有怎样的仙气,不能不说是难得的

9、了。(2分)(2)默默地在心里复诵一下杜甫的草堂诗,会使你像一个梦游者似的走入四时不同、风光各异的如许境界。(2分)【解析】(1)句子中的关键词“一般化”“清疏”“仙气”是解读该句的关键。语境中,杜甫的塑像和黄、陆的石刻像形成比照。整合文中信息,作者认为杜甫的塑像远远不如黄、陆的石刻像“高明”,而这个“一般化”的塑像恰恰通过“清疏”的特点凸显杜甫的形象。(2)句子首先是个比喻句,从修辞的角度切入是理解本句的关键。根据语境信息“有人提到杜甫描写自然的草堂诗,总不免有些惴惴然”,可知人们对杜甫的这些“四时不同、风光各异”的诗歌不以为然。整合文中信息,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描摹了其沉迷于杜甫自然诗的情态

10、,凸显杜甫草堂诗的意境之美,亦为下文对杜甫草堂诗的解读和辩护埋下伏笔。【答案】(1)塑像虽然艺术水平一般,但还是清疏的,没有把杜甫仙化。能够表现诗人本色,这是值得肯定的。(2)作者将自己复诵草堂诗比喻成“梦游”,写出了作者沉迷于草堂诗意境中的情态。凸显了杜诗中描写自然风物诗歌的意境之美,表现作者对杜诗的新感受。在校园的时候曾经梦想去桂林,到那山水甲天下的阳朔仙境,漓江的水呀常在我心里流,去那美丽的地方是我一生的期望,有位老爷爷他退休有钱有时间,他给我描绘了那幅美妙画卷,刘三姐的歌声和动人的传说,亲临其境是老爷爷一生的心愿,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时间的时候我却没有钱,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了钱的时候我却没时间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