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讲传染病防制-预防医学基础.ppt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9538929 上传时间:2019-10-27 格式:PPT 页数:88 大小:2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6讲传染病防制-预防医学基础.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第16讲传染病防制-预防医学基础.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第16讲传染病防制-预防医学基础.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第16讲传染病防制-预防医学基础.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第16讲传染病防制-预防医学基础.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6讲传染病防制-预防医学基础.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6讲传染病防制-预防医学基础.ppt(8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预防医学基础课件(第二版),制作:太原市卫生学校 石海兰,第16章 传染病的防制,学习目标 1.阐述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 2.概述疫源地及传染病的流行过程。 3.简述传染病的防制措施。 4.叙述预防接种和计划免疫的内容。 5.概括消毒、杀虫、灭鼠的措施。,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传播的一组危害人群健康的严重疾病。目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艾滋病、乙肝等传染病等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传染病防制仍是我国乃至世界的疾病控制工作的重点。,第1节 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及其影响因素,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发生,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环节,即传染源、传

2、播途径和易感人群。当三个条件同时存在并相互作用时就造成传染病的发生与蔓延。掌握传染病的流行过程的基本环节,有助于制订正确的防制措施,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蔓延。,一、传 染 源,传染源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患传染病的病人、病原体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等均为传染源。 (一)人作为传染源 1传染病病人 病人是一个重要的传染源,因病人体内存在着大量有毒力的病原体且病人的某些症状亦有利于病原体从体内排出。 各期病人作为传染意义的不同,主要取决于他是否排出病原体,排出数量与频度及持续时间的长短。,(1)潜伏期,自病原体侵入机体至最早出现临床症状这段时间称潜伏期。潜伏期的长短主要与

3、病原体的种类、数量、毒力、侵入方式和机体抵抗力有关。,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及用途: 潜伏期长短影响疾病的流行过程。潜伏期短的疾病流行趋势往往十分迅猛,很快即达高峰;而潜伏期长的疾病其流行波持续较久。 根据潜伏期可判断受感染的时间,从而追溯传染源和确定传播途径。 根据潜伏期,确定对接触者的留验、检疫或医学观察的期限。一般按常见潜伏期加12天。 根据潜伏期确定免疫接种的时间,例如在麻疹潜伏期最初5天内进行被动免疫其效果最佳。 根据潜伏期可评价某项预防措施的效果。,是指出现该病特异性症状和体征的时间。在该时间内病原体在体内繁殖最多,有些症状又有利于并于病原体排出,故传染性最强。,(2)临床症状期,(

4、3)恢复期,是指机体的各种损害逐渐恢复到正常状态的时期。在此期病人因病而引起的功能紊乱开始恢复,临床症状消失,机体产生免疫力,体内的病原体被消除,不再起传染源的作用,例如麻疹、水痘等。但有些传染病,如细菌性痢疾、乙型病毒性肝炎等在恢复期内仍能排出病原体,可继续作为传染源。有些疾病排出病原体的时间更长,甚至可终身作为传染源,例如伤寒慢性带菌者。,(4)传染期,指病人能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间,包括潜伏期、临床症状期和恢复期。传染期的长短因病而异,如结核病、钩虫病等传染期长;麻疹、流感等传染期短。传染期是决定传染病病人隔离期限的重要依据。,指外表无症状但携带并排出病原体的人。病原携带者是一个统称,因其

5、所带的病原体不同而相应的称带菌(细菌)者、带毒(病毒)者、带虫(寄生虫)者。 病原携带者排出病原体数量比病人少,但携带者因缺乏症状而不易被发现,且能自由活动,有时可成为重要的传染源,甚至引起疾病的爆发,一般可分为潜伏期、恢复期及健康病原携带者三种。,2病原携带者,(1)潜伏期病原携带者:指感染后至临床症状出现前已能排出病原体的人,有人认为是传染病的前驱期 。 (2)恢复期病原携带者:指临床症状消失后仍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凡病原携带者持续三个月以内,称暂时病原携带者。超过三个月称慢性病原携带者。 (3)健康病原携带者:指整个感染过程无显性症状,而能排出某病病原体的人。,(二)受感染的动物作为传染源

6、,1.以动物为主的人畜共患病:病原体主要在动物中保持延续,在一定条件下能传给人,人与人之间一般不引起传播,如钩端螺旋体病、森林脑炎、狂犬病等。 2.以人为主的人畜共患病:疾病一般在人群中传播,动物感染是偶然的,如人型结核。 3.人畜并重的人畜共患病:人畜均可作业传染源,例如血吸虫病。 4.真正人畜共患病:病原体必须以人和动物分别作为终宿主和中间宿主,才能完成其生活史,例如牛、猪肉绦虫病等。 动物作为传染源的流行病学意义,主要取决于人与动物的接触机会与密切程度,且与动物的种类和密度有关。,二、传播途径,病原体由传染源排出后再侵入另一个易感机体前,它在外界环境中所经历的途径称传播途径。病原体在外界

7、环境中必须依附于各种生物或非生物媒介,例如空气、水、食物、手、蝇及日常生活用品等,这些参与病原体传播的媒介物称传播因素或传播媒介。病原体传播的过程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一是病原体从宿主机体排出;二是病原体停留在外界环境中;三是病原体侵入新的易感宿主体内。(如图161),(一)经空气传播,呼吸道传染病的病原体存在于呼吸道粘膜的粘液或纤毛上皮细胞的碎片中,当病人大声说话、咳嗽或打喷嚏时,其粘液或渗出物随气流经口、鼻喷出至传染源周围一定范围的空气中。根据颗粒的大小又可分类飞沫、飞沫核和尘埃三种形式传播。 经空气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特征: 患者多为儿童,且多为传染源周围的易感人群。 多呈周期性并伴有季节性高

8、峰,以冬春季多见。 流行强度与人口密度、居住条件及易感人口的比重有关。,(二)经水传播,1经饮水传播 因饮水被污染而引起疾病的水型流行早年十分猖獗,随着城市公共供水系统建立及水质的卫生管理,因饮水被污染而引起爆发在城市已很少见,但在广大农村仍是一个重要问题。 流行强度取决于污染水源类型、供水范围、水受污染的强度和频度、病原体在水中的抵抗力、饮水卫生管理等。 经饮水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特征: 病例的分布与供水范围分布一致。 除婴儿外,各年龄、性别、职业的人均可发病。 停用被污染的水或水经净化后,爆发即可平息。,2.经疫水传播,当人们接触疫水时可经皮肤或粘膜感染血吸虫病、钩端螺旋体病等。其危险性取决于

9、人体接触疫水的面积大小、次数及接触时间的长短。 经接触疫水传播传染病的流物特征: 病人有接触疫水史。 呈现地方性或季节性。 接触方式以游泳、洗澡、捕鱼及收割等多见。,(三)经食物传播,1食物本身含有病原体 感染绦虫的牛、猪、患炭疽的牛、羊,其肉类含有病原体。患结核病的乳牛所分泌的乳汁可含有结核杆菌。感染沙门菌家畜的肉及家禽的蛋可含有沙门菌。当人们食用后可被感染。 2食物在各种条件下被病原体污染 食物在生产、加工、运输、贮存与销售的各个环节均可被污染。,经食物传播传染病病的流行特征: 病人有食用某种污染食品史,不食者不发病。 易形成爆发,累及为数与食用污染食品的人数有关。 多发生于夏秋季,一般不

10、形成慢性流行。 停止供应污染食品爆发即平息。,(四)接触传播,1直接接触传播 在没有任何外界因素参与下,传染源与易感者直接接触而引起疾病的传播,例如性病、狂犬病等。 2间接接触传播 易感者因接触被传染源排泄物或分泌物所污染的某些无生命的物体而引起感染造成疾病传播,又称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多种肠道传染病、某些呼吸道传染病、人畜共患病、皮肤传染病等均可经此途径传播。被污染的手在间接传播中起特别重要的作用。,经接触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特征: 病例多呈散发,可形成家庭或同室内成员间的传播。 无明显的季节性。 流行过程缓慢。 卫生条件差、卫生习惯不良的情况下病例较多。,(五)媒介节肢动物传播,作为传染病传播媒

11、介的节肢动物甚多,有昆虫纲的蚊、蝇、蚤、虱等。蜘蛛纲的蜱和螨。由于传播疾病的种类和方式不同又可分为两大类: 1机械性传播 节肢动物接触或吞食病原体后,病原体在它的体表或体内均不繁殖,一般能存活25天。当它们再次觅食时,通过接触、反吐或随同它们的粪便将病原体排出体外而污染食品等,当人们食用这类食品后被感染。,2生物性传播,吸血节肢动物叮咬处于菌血症、立克次体血症或病毒血症时的宿主,使病原体随着宿主的血液进入节肢动物的肠腔,使肠细胞或其他器官造成感染,病原体在节肢动物体内进行繁殖,然后再通过节肢动物的唾液、呕吐物或粪便进入易感机体。 病原体在吸血节肢动物体内增殖或完成生活周期中某些阶段后始具有传染

12、性,其所需要时间称外潜伏期。外潜伏期长短常受气温等自然因素的影响。,经媒介节肢动物传播的流行特征,有一定地区性,病例分布与媒介昆虫的分布一致。 有明显的季节性,病例季节性升高与媒介昆虫繁殖活动的季节一致或稍后。 某些传染病具有职业特点,如森林脑炎多见于伐木工人及野外作业工人。 发病有年龄特点,老疫区病例多见于儿童,新疫区病例无年龄差异。 人与人之间一般不直接传播。,(六)经土壤传播,土壤可因种种原因而被污染,传染源的排泄物或分泌物以直接或间接方式使土壤污染。因传染病死亡的人、畜尸体,由于埋葬不妥而污染土壤。有些肠道寄生虫病的生活史中有一段时间必须在土壤中发育至一定阶段才能感染人,例如蛔虫卵、钩

13、虫卵等。某些细菌的芽胞可在土壤中长期生存,例如破伤风杆菌、炭疽杆菌等。这些被污染的土壤经过破损的皮肤使人们获得感染。 经土壤传播病原体的意义,取决于病原体在土壤中的存活力,人与土壤接触的机会与频度、个人卫生习惯等。,(七)医源性传播,医源性传播指在医疗及预防工作中人为地引起某种传染病传播。首先是易感者在接受治疗、预防及各种检测试验时,由污染的器械、针筒、针头、导尿管等而感染某些传染病。其次是生物制品单位或药厂生产的生物制品或药品受污染而引起疾病传播。如乙型和丙型肝炎、艾滋病等。,(八)垂直传播,1.妊娠期:子宫内经胎盘传播 ,如风疹病毒、水痘病毒、麻疹病毒、肝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

14、、腮腺炎及巨细胞病毒等;上行性传播,指病原体经孕妇阴道通过宫颈口到达绒毛膜或胎盘引起胎儿感染,例如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等。 2.分娩期、围产期传播:胎儿从无菌的羊膜腔内产出而暴露于母亲严重污染的产道内,胎儿的皮肤、粘膜、呼吸道、肠道均可遭受病原体感染,例如淋球菌、疱疹病毒等。 3.产后期:由母乳传播给婴儿。如产后艾滋病病毒通过母乳喂养可感染婴儿。,目前,垂直传播逐渐成为我国乙型肝炎、艾滋病蔓延和高发的主要原因。如实施孕期自愿咨询检测、药物阻断、人工喂养等措施,可有效降低母婴传播的可能。垂直传播也有少数为父婴传播者,如乙型肝炎等。 各种传染病流行时其传播途径是十分复杂的,一种传

15、染病可同时通过几种途径传播。例如细菌性痢疾可经水、食物、媒介节肢动物及接触等多种途径传播。因此当某种传染病在人群中蔓延时,必须进行深入的流行病学调查才能了解其真正的传播途径,从而采取有针对性防制措施。,三、易感人群,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而易感的人群。其中的个人称为易感者。易感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传染病易感的程度称人群易感性。人群易感性以人群中非免疫人口占全部人口的百分比表示。判断某一人群对某种传染病易感水平的高低,可从该病以往在人群中流行情况,该病的预防接种情况及对人群进行该病抗体水平检测结果而定。,(一)影响人群易感性升高的主要原因,1新生儿的增加 出生后6个月以上未经人工

16、免疫的婴儿,对许多传染病都易感,由于他们体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 2易感人口的迁入 某些地方病或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流行区,当地居民病后或隐性感染而获得对该病的免疫力。当非流行区居民迁入使流行区的人群易感性增高。 3.免疫人口的死亡使人群易感性相对升高。 4免疫人口免疫力自然消退 有些传染病如天花、麻疹等病后有长期免疫力,有的能维持终身。一般传染病病后或人工免疫后,其免疫力逐渐下降,最后又成为易感者,使人群易感性增高。,(二)影响人群易感性下降的主要原因,1预防接种 对易感人群施行人工免疫是降低人群易感性最积极的方法。人工免疫所获得免疫力不能维持终身,故对易感人群必须有计划地进行免疫接种。 2流行后免疫人口增加 经过一次流行后,大部分易感者因感染而获得免疫,但不能依靠这种方式来降低发病率,因流行后传染源数量增多,有时反而可促进该病传播。 3隐性感染后免疫人口增加 隐性感染者虽无症状但也是传染源,不可能期望它的增加来制止疾病传播。,(三)人群易感性与疾病流行关系,易感者大量减少能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