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地球系统科学研究向何处去_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09538747 上传时间:2019-10-27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的地球系统科学研究向何处去_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我国的地球系统科学研究向何处去_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我国的地球系统科学研究向何处去_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我国的地球系统科学研究向何处去_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我国的地球系统科学研究向何处去_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的地球系统科学研究向何处去_》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的地球系统科学研究向何处去_(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世界科学 2 0 0 6 . 8 我国的地球系统科学研究向何处去? 本刊郑重向读者推荐著名海洋地质学家、 同济大学教授汪品先院士这篇文章。 在年初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 上, 胡锦涛代表党中央、 国务院向全国人民发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号召, 并再次强调了坚持自主创新对于未 来中国发展的重要意义。当此关键时刻, 更需要有一种对当下、 对未来的清醒认识, 需要有全球化的眼光。汪先 生的这篇文章虽是基于地球科学的若干基础研究问题, 但相信文中的诸多见解、 思考, 对其他领域的科技工作 者, 对广大读者都会有所启发。 2 0 世纪末期起, 国际学术界正在经历着一场质的变化: 原来分头描述地球上各种现象的学

2、科, 正在系统科 学的高度融合, 成为揭示机理、 服务预测的 “地球系统科学” , 地球科学又一场新的革命性突破正在来临。当此, 有必要对国内外地球系统科学的研究作一比较, 并在此基础上对学科发展的走向提出一点管窥之见, 就正于同 行。 科学家论坛 差距是在缩小还在扩大? 近年来,“全球变化” 、“地球 系统科学”已经广泛列入各种有 关的科学研究发展计划,并且广 泛开展, 成绩卓著; 有关地球系统 科学的专著论文以及教材,也已 经有相当数量。如果几年前我们 曾经为我国地球科学国内论文数 量失控、国际论文停滞不前而忧 虑, 那么现在应当刮目相看, 我国 地学的国际论文数迅速增长, 国 际刊物上中

3、国作者的姓名处处可 见。 不过数量的增加,并不等于 质量的提高; 以 “地球系统科学” 为名称的项目与论文,也不一定 意味着进入了新的层次,摆脱了 原有的局限性。地球系统科学带 来的种种新概念、 新名词, 并不等 于科学家接受新思路、悟得新境 界。为了说明以上担忧并非空穴 来风,不妨将国内与国际的地球 系统研究现状作一对比: 国际讨论的许多重大问题, 不见于国内。 以 2 0 0 4 年 4 月欧、 美 地球物理学会在尼斯联合举行万 人大会为例, 讨论的热点如 “显生 宙的大气历史” ,“地球与类地行 星的岩浆发生与演化” ,“大气圈 与生物圈的交换:从源到汇的全 面探讨” ,“地幔构造与成分

4、: 地球 物理与地球化学模型的协调” 等 等, 均属地球系统科学的范畴, 却 都是我国不熟悉或者不大熟悉的 题目。 重大国际计划的学术总结, 往往不见我国参与。一些国际合 汪品先 汪品先院士 2 世界科学 2 0 0 6 . 8 地球与生命科学交叉的新高度 近十几年 “全球变化” 和 “大 洋钻探” 研究中最大进展之一, 在 于地圈与生物圈相互关系认识的 突破,结果是将地学与生命科学 的交叉提高到一个空前的新高 度。国际学术计划将这种交叉定 为新世纪前沿的首选,而在我国 似乎还没有提上日程。 地学与生命科学的结合, 并 不是新命题。地质学创立伊始, 就 与生物学结下不解之缘:地质年 代便是以生

5、命演化为序的。但传 科学家论坛 作计划, 在实际观测和数据采集中 我国曾积极参加, 大力投入; 到这 几年进行学术总结时, 我国学者的 参与却大幅度下降。 我们可以在研 究计划的外圈为产生数据出力, 却 难以在材料 “组装” 和理论探讨的 核心中发挥作用。 与传统的地球科学相比, 地球 系统科学从原始数据到科学解释 之间的工序增多,“原料” 的加工变 深。和国际市场经济相似, 学术界 也正发生着两极分化: 许多国家只 能输出 “原料” , 只有另一些国家才 能够进行原料的 “深加工” 。 正当我 国学术界热衷于计算“S C I 论文” 数量的时候, 国际学术界却在朝向 地球系统科学的核心问题发

6、起攻 势。如果安于现状, 只以文章数量 为满足, 若干年后将会发现, 我国 尽管成为更大的数据输出国, 而在 学术水平上的国际差距却拉得更 大。 对于国际合作, 我们的习惯是 “重在参与” , 往往以 “跻身 “为目 标, 至于合作研究最后究竟要解决 什么问题, 其实并不清楚, 似乎也 不大在乎。结果是开始投入很大, 最后总结无份;对于这种先例, 我 们应当引出教训。 在大型的长期国 际合作研究中, 播种者不等于收成 者。 关键在于我们自己能不能抓住 关键环节, 瞄准核心问题, 避免 “为 人作嫁” 或者 “种瓜得豆” 。 立足本国 面向全球 全球视野是地球系统科学的 前提。十几年来 “全球变

7、化”的 研究令人信服地表明:当今世界 的自然条件都在变化,而这种种 变化之间,又有着意想不到的相 互联系。温室气体排放的后果, 不仅使大气的 C O2增多、全球变 暖,而且造成地球表面一系列界 面的抬升:海平面抬升,上世纪 以来每年平均上升 1 . 5 2 . 0m m ; 雪线上升,非洲最高峰的雪线近 9 0 年升高数百米;连大气圈对流 层顶的高度也在上升,2 0 年来平 均上升 2 0 0 m 。 温室效应使对流 层增温,臭氧洞使平流层减温, 结果使得对流层顶升高。温室效 应不仅改变海平面,还改变着海 水的化学:每年估计有 6 5 0k m 3 的融冰淡水添进大洋,使得海水 变淡。温室效应

8、甚至还可以间接 地改变地球重力场:冰消期以来 冰盖消融、地壳反弹,地球扁率 长期下降;而近期的冰雪消融使 海水质量由南大洋北移,1 9 9 7 年 起地球的动态扁率停止下降,转 为上升。 温室效应引起的变化涉及所 有圈层,全球范围内无所不在; 同时也只有从全球着眼,观察到 的局部变化才可理解。第四纪以 来海洋沉积速率加快,我国习惯 的归因为青藏高原的隆升;但是 这种加快现象遍及全球,其实是 第四纪冰期大幅度的海面升降, 使沿海平原与陆架大量沉积搬运 入海的结果。无论“厄尔尼诺” 还是“新仙女木事件” ,起先都 认为是局部事件,现在才明白只 有在全球系统内方能理解。季风 是一种区域现象,但是亚、

9、非、 澳三大洲的季风有着内在联系, 加上美洲季风,构成“全球季 风”系统,从全球系统出发才能 更好理解各个子系统。 无论从我国地球科学的实力 和投入看,或者从我国经济与权 益的国际竞争看,都到了走出国 门、面向世界的时候。应当重新 考虑我国地球科学的定位,不能 以“原料输出”为满足。应当从 地球系统科学出发,改变我们的 研究视角:或者从全球问题出 发,用中国材料入手研究;或者 从中国问题出发,在全球的高度 进行分析。我国地学的成果在国 际舞台上的体现低于其实力,原 因主要还不在语言障碍,而在于 视角过低,就事论事有余,“上 纲上线”不足,难以引起国际兴 趣。相反,凡能利用本国特色又 能针对全球

10、问题的,便容易走上 国际接轨之路,黄土高原的古环 境研究便是一例。 3 世界科学 2 0 0 6 . 8 统的生物地层学是建立在化石形 态的肉眼鉴定基础之上, 难免其片 断性和表面性。世纪之交, 地球科 学向地球深处和地球以外发展, 生 命科学向更深入的微观世界进军, 正是在这里产生了两者交叉的新 层次: 地下深处微生物的发现, 在 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地球化学的层 面上, 开拓了全新的研究领域。原 来所说的许多地学过程, 其实是生 物活动的结果; 原来探索的生命演 化,其实是地学环境变化的产物; 原来分头研究无从理解的一些现 象, 地学与生命科学的结合提供了 全新的答案。 “深部生物圈” 的发现

11、, 大大拓 宽了 “生物圈” 的分布范围, 直到极 地冰盖、火山热泉和洋底地层, 几 乎无所不在。生物的分类, 也扩展 到古菌、细菌与真核生物三大类。 地球历史的 8 5 %只有前两类组成 的原核生物, 它们从还原到氧化环 境都有分布, 在地球系统的时空坐 标中占据一大片,而我们熟悉的 动、植物只是真核生物中的一部 分。 从金属矿到水合物, 从火山口 到岩溶洞,无处不有微生物的活 动, 许多原来以为 “无机” 的地质过 程, 其实都是生命活动的结果。传 统地质学里生物的 “主角” 是大化 石, 其实改造地球的首先是原核生 物, 它们的生态过程影响着化学元 素周期表里几乎所有的元素, 默默 无声

12、地 “耕耘” 了 4 0 亿年, 直到今 天才有可能得到重新评价。 生命演 化史的研究很像社会史, 引人瞩目 的恐龙、 鳞木固然重要, 但真的要 揭示机理, 还非要深入到原核生物 不可。全面看来, 地球生态系统的 根本基础在于原核生物, 它们才是 “真正的英雄” ; 而我们熟悉的大型 生物其实是生态系的顶层, 相当于 社会史里的 “帝王将相” 。 寻找地球 和生命系统演变的规律, 必须深入 “基层” , 深入到分子生物学和生物 地球化学的水平, 才能理解地球系 统的运作。 要记录更要过程 要现象更要机理 地球系统研究中, 既 有现象描述、 采集纪录的 方面,又有追踪过程、 探 索机理的方面。

13、前者是基 础, 后者是目标, 地球系 统科学作为一门科学的 基础理论, 就寓于这机理 之中。地球系统过于复杂, 不大可 能用牛顿定律或者门德列夫周期 表这样简明的基础理论加以概 括, 但是必然会有地球系统运行、 演变的自身规律,这就需要通过 现象的记录去探索机理。这种探 索,可以用厄尔尼诺的研究实例 加以说明。 厄尔尼诺现象早已发现, 到 6 0 年代认识到这是热带太平洋海 气相互作用中的重大异常,但是 不明白形成的机制。1 9 8 5 年热带 大洋与全球大气 (T O G A ) 计划开 始,在太平洋赤道两侧投放了将 近 7 0个锚系,对水文、 风速、风向等连续观测 十几年,追踪大气与上 层

14、海水的变化,终于揭 示出西太平洋暖池次表 层水温度与东太平洋上 升流的关系,为预测一 年或半年后厄尔尼诺的发生提供 了一种依据和初始资料。随后的 研究又发现,厄尔尼诺的强弱变 化多端,而且热带太平洋与大气 之间这种不稳定的相互关系也见 于年代际的变化和更长的时间尺 度,同时还发现厄尔尼诺影响着 科学家论坛 海底热液细菌在温度 1 0 0 下生活 4 世界科学 2 0 0 6 . 8 地球深部与表层系统的结合 人类生活在地球表层,首先 关心和比较了解的都只是表层。 但是 “由表及里” 是认识的规律,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地球 表层看到的现象, 根子在深部; 缺 了深部, 地球系统就无法理解,

15、 越 是大范围、 长尺度, 越是如此。 水循环和碳循环是贯穿地球 表层系统的 “红线” , 其实两者都 深入到地球内部。只是在地球深 部循环的速度比在表层系统中慢 得多, 往往不被注意; 而在百万年 以上的长时间尺度里,地球系统 碳循环的主角就是地幔和地壳。 造山作用使岩石圈抬升并遭受剥 蚀,岩石圈主要成分硅酸盐的化 学风化相应加剧,消耗大气中的 C O2; 岩石圈随板块俯冲到地幔深 处,在高温高压下发生变质作用 放出 C O2, 通过火山活动又回到大 气。这种岩石圈和大气间的碳循 环周期, 长达千万年以上。由深部 排出的 C O2通量,与洋中脊扩张、 大洋壳生成的速率成正比。据此, B e

16、r n e r 等 3 人在 2 0 年前首次计算 了 1亿年来的碳酸盐 / 硅酸盐地 球化学循环, 提出了著名的 B L A G 模型, 探讨碳循环和大气 C O2浓度 的演变。地球深部向表层输出 C O2, 一方面由地幔物质在洋中脊 排气,另一方面又由俯冲到深处 的碳酸盐岩变质脱碳, 产生 C O2从 火山口排出, 这类深部成因的温室 气体可以对地球表层系统产生重 大的气候效应。 地球深部的水循环,是近年 来研究的热点。水在岩浆作用中 的重要性, 已经得到公认, 然而这 类认识仅仅处在起步阶段。最直 观的是大洋中脊的热液系统: 海 水 沿 着 海 底 的 裂 隙 下 渗 , 到 4 0 0 0 5 0 0 0米深处与熔岩接触, 升温到 3 0 0 4 0 0度后重返海底, 将深部物质与能量带到表层, 造 成特殊的成矿作用和生命系统。 在俯冲带,大洋板块带着水下沉 到地幔深处。 实验表明,玄武岩和安山岩 的大洋壳可以 1 2 %的水,深入 到俯冲带 2 0 0公里以下;而最近 的研究提出,整体上 9 7 %的水在 俯冲过程中脱失,参加到岛弧的 岩浆作用中去,只有很少的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