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教师资格证考试语文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郭** 文档编号:109536240 上传时间:2019-10-27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284.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教师资格证考试语文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2016教师资格证考试语文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2016教师资格证考试语文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2016教师资格证考试语文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2016教师资格证考试语文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教师资格证考试语文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教师资格证考试语文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教师资格证考试语文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6教师资格考试报名工作即将进行,各位参加教师资格考试的考生也要适当做做练习。教师资格考试栏目为大家分享“2016教师资格证考试语文全真模拟卷及答案”,希望对考生能有帮助。想了解更多关于教师资格考试的讯息,的更新。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8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教学王安石伤仲永时,教

2、师推荐了几篇议论性文言文,建议学生积累阅读,下列不适合推荐的是()。 A.曹刿论战 B.鱼我所欲也 C.马说 D.公输 2.教师引导学生复习并归纳中国文学作品之最,学生做了以下笔记,其中无误的一项是()。 A.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史记 B.我国第一部断代体史书是班超的汉书 C.我国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是刘勰的文心雕龙 D.木兰诗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史上最长的一部叙事诗 3.在初三语文复习课上,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中国古代诗歌流派的相关知识,以下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建安七子”是建安年间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踽、应玚、刘桢 B.边

3、塞诗派是盛唐诗歌的主要流派之一.其代表人物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等,代表作有高适的别董大、岑参的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王昌龄的古从军行和李颀的塞下曲 C.“韩孟诗派”是中唐的一个诗歌创作流派,以韩愈为领袖,包括孟郊、李贺、贾岛等人 D.江西诗派是宋代文学流派,以黄庭坚、陈师道为首,诗歌理论强调“夺胎换骨”“点铁成金” 4.学习桃花源记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学过课文中的通假字,以下各句中不包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尊君在不(陈太丘与友期行) B.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陋室铭) C.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伤仲永) D.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 5.教师在教授泰戈尔金色花时,指出泰戈尔

4、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课后教师设置了一个“走进诺贝尔文学奖作家”的阅读活动,希望学生去阅读文学大家作品以提升性情修养,下列推荐不合适的是()。 A.川端康成 B.莫言 C.莫泊桑 D.海明威 6.教师指出在元、明、清三代,我国长篇小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就这一时期产生的长篇小说进行推荐阅读,下列不合适的是()。 A.三国演义 B.西游记 C.儒林外史 D.聊斋志异 7.教师在审阅学生的作文时,发现很多学生经常将破折号使用错误。为了让学生理解如何使用破折号,教师特为学生列举了以下句子,其中破折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在滨海航母主题公园风筝节上,各式纸鸢迎风起舞。其中全国最大、直

5、径30米的巨型软体风筝滚地龙的放飞成为节日的一大亮点。 B.有关专家指出,白开水是最符合人体需要的“天然饮料”。它既洁净,又能使硬度过大的水变得适中(因为过多的矿物质煮沸后会沉淀),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 C.他最要好的朋友一个房地产商告诉他,市场正在调查,眼下买房要慎重。 D.今天,人民日报在显著位置发表长篇通讯春天里,这激情的足音湖北省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纪实,并对此发表了心近才能生情的评论。 8.关于语文教学中的设疑和提问,下列说法不妥的一项是()。 A.设问要有针对性,富有启发性 B.设问措词要精当,选择适当的设问时机 C.设问速度适中,有必要的停顿,注意学生的反馈 D.如果学生回答正确

6、就及时肯定,如果学生回答不对,那就不管 9.在教学云南的歌会一课时,教师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土坎边的粉蓝色报春花,在轻和微风里不住点头,总令人疑心那个蓝色竟像是有意模仿天空而成的”这种修辞手法的妙用,又为学生列举了以下例子,其中不符合要求的一项是()。 A.风雨能摧残樱花,但是冲风冒雨,樱花不是也能舒开笑脸么?(杨朔樱花雨) B.每条岭都是那么的温柔,虽然下自山脚,上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林木,可是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老舍小花朵集) C.因为她曾经和一个纵火犯鬼混,那是个十足的流氓,比魔鬼还要恶三分。(艾青莱茵河流过的地方慕尼黑) D.玻璃窗上的冰花已给太阳晒化了,窗外的积雪还是厚厚地盖

7、在地上,对面的屋顶也是白皑皑的。冬天全没有离开大地的意思,好像要长久赖下去似的。(艾鞠屋里的春天) 10.阅读绿色蝈蝈一课的教学实录(节选),回答问题。 师:课前我们已经布置了预习任务,下面,谁愿意把自己搜集到的关于作者法布尔的情况和大家进行交流?(学生简介作者的生平,一个学生讲述法布尔小时候观察昆虫入迷的小故事) 师:你为什么给大家讲这个故事?法布尔的什么精神品质对你产生了影响? 生:法布尔对待生活、对待科学认真的态度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师颔首表示赞许) 师:我们怎么完成课文的朗读? (学生讨论最后达成一致意见,希望师生合作完成。于是,教师和学生以自然段为单位,交替进行朗读) 师:现在,请

8、大家合上课本,思考这篇文章所写的主要内容,并用一句话加以概括。 生:这是一篇小品文,主要介绍了蝈蝈的外形特征、食物习性等内容。(师予以肯定) 师:作者是如何引出绿色蝈蝈的?(明确:被蝉的哀号声引出) 师:蝈蝈究竟长什么样呢?(投影展示绿色蝈蝈的图片。师一边引导学生观察,一边进行介绍,并用投影打出有关蝈蝈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的文字,学生齐读,加以掌握) 师:好,我们对课文内容有了比较详尽的了解。下面,我们速读课文,将你认为文中最好的语句勾画下来,并简单批注理由。(学生速读,按教师要求完成任务) 生:我最最欣赏文章的第5自然段。 师:你找得太对了!你一定很希望把这一段读给大家听吧? (学生朗读) 师

9、:你欣赏这一段的理由是什么呢?谈一谈.和大家交流一下你的见解。 生:这一段对蝈蝈捕蝉的描写非常精彩。蝈蝈非常勇敢,敢于以小治大。我要是像蝈蝈一样,勇猛无比,那该多好,就不会有人欺负我了。(学生哄堂大笑,发言的学生也不好意思地笑了,教师不置可否,微笑着示意学生坐下) 师:这是他的看法,很有个性,谁还能谈谈你自己欣赏这段文字的理由?(小组讨论,代表发言。学生分别说出了“生动传神的语言”“拟人手法的合理运用”“与鹰捕食云雀形成对比”等内容.教师一一肯定) 师:你认为这段文字究竟美在哪里?请用“首先”“其次”的表述方式有条理地进行概括。(学生总结,教师归纳) 以下对这段教学(节选)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10、)。 A.在整节课中,学生的活动占据了主要地位.师生成为彼此的倾听者和交流者 B.在阅读过程中,学生阅读较少,对文本内容解读有脱离阅读文本之嫌 C.在学生介绍作者法布尔之后,教师直接要求学生谈一谈应该学习他的什么精神,教师急于把自己的观点和认识强加给学生.比较生硬 D.对文本的鉴赏局限于第5自然段,体现了教师抓住重点段落进行重点赏析的教学思想 11.阅读下面的教学案例,按要求答题。 某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走一步,再走一步课后“研讨与练习”第二题是这样设计的:在下边两种情况下,你将分别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说出来与同学交流一下。 (1)假如“我”的父亲没有来,你作为“我”的同学,

11、将怎么办? (2)假如你是“我”,孤身一人在悬崖上,将怎么办? 某位教师把两个题目改为了下面的内容,并且让学生们进行讨论。改后题目:父亲来到崖下。看到“我”孤身一个在悬崖上。有几种救我脱险的方法?为什么文中父亲的做法让作者“永远忘不了”? 教师改变题目后,学生变得更有兴趣,对第一个问题的讨论,学生总结出以下几点:父亲救“我”的方法至少有三种:一是父亲直接爬上去把“我”救下来;二是先把“我”骂一顿,然后再救“我”;三是如文中父亲那样,让“我”自己下来。 对三种救法的后果,学生也发表了许多看法。第一种,“我”虽然被救下来了,但“我”可能还会如以前那样胆小。第二种,虽然“我”会被父亲救下,但“我”的

12、心里会有抹不去的阴影。第三种。“我”可能会摔伤。 对以上案例的评价,不准确的是()。 A.课后练习的设计有它的必要性和目的性,随意改变不利于教学内容的统一性、连贯性 B.学生在这些讨论中。更进一步地认识到这篇课文所蕴含的生活哲理 C.教师的练习比教材中的更有深度和思辨性 D.讨论问题让课堂更富有生命力 12.某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某版初中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话说千古风流人物”这一综合性学习课题时,另辟蹊径,从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出发,要求学生去调查当地传承下来的相关“风流人物及其故事或诗文”,并且指出学生可从以下途径去探索、搜集或发现;一是根据地名特点去寻访、探究;二是根据地方文化档案馆或

13、地方志去查找;三是采访地方文化专家或老人,打听有关传说或记载。对于这项任务,教师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节假日或放学后)完成。对这位教师的做法,评价不合适的是()。 A.厶旨够重视实践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把课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 B.将语文学习“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地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 C.这位教师的综合性学习内容注意培养学生的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能力 D.该教师的综合性学习内容过于宽泛.没有切实考虑学生的能力和课余时间 13.“同学们.你们一定都很爱自己的父母,尊敬父母的意见和决定,但有时候,你们会和父母在某件事情的认识上达不成一致,在思想上闹矛盾。这种情况下你们都是怎样处理的?羚羊木雕中的我,就遇到了这种情况,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这位教师的课堂导入用到了下列哪种导人方式?() A.解题导人法 B.激活生活经验法 C.情境导入法 D.案例导入法 14.以下教师对“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重功能 B.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应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 C.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应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与综合性 D.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语文课程评价应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