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教师资格《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四)

上传人:郭** 文档编号:109535816 上传时间:2019-10-2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教师资格《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四)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6年教师资格《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四)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6年教师资格《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四)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6年教师资格《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四)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6年教师资格《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四)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教师资格《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教师资格《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四)(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年教师资格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四)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套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学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所有的学与教 B.学校情境中的学与教 C.社会情境中的学与教 D.实践过程中的学与教 2.下列哪项是教学的一个基本单位,指在一定的时间内,教师和学生相互作用达到教学目的() A.教育 B.教学 c.课 D.学校教育 3.教师可能兼任少先队辅导员,这属于教师角色中的() A.教员 B.课堂管理者 C.办事员 D.团队活动领导者 4.在认知的教学目标分类

2、中,把认知教学目标分为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统合、评审六项的是() A.布鲁姆 B.柯拉斯沃 C.齐卜勒 D.泰勒 5.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的核心原理乃是他所称的() A.新生论原理 B.认知论原理 C.道德论原理 D.学习论原理 6.下列哪位的学习理论是第一个系统的教育心理学理论() A.桑代克 B.皮亚杰 C.布鲁姆 D.布鲁纳 7.下列选项中,属于奥苏贝尔的认知接受学习理论的是() A.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认知过程 B.重视学习过程 C.强调内部动机的重要性 D.有意义接受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 8.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罗杰斯最有代表性的著述是() A.学会自由 B.爱弥儿 C.学习的条

3、件 D.教育过程 9.发现并绘制了第一个遗忘曲线的是() A.布鲁纳 B.贾德 C.桑代克 D.艾宾浩斯 10.知识传递的唯一途径是() A.直接传递 B.间接传递 C.循环传递 D.辐射传递 11.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过程,其特征是思维过程及其产品的() A.普遍性和具体性 B.新颖性和独创性 C.抽象性和概括性 D.条理性和目的性 12.根据动机在活动中起作用的时间远近可把动机分为() A.有效动机和无效动机 B.外来动机和内在动机 C.远景性动机和近景性动机 D.正确动机和错误动机 13.在充实制教学策略中,扩增教材或作业的分量而不增加难度的方法是() A.垂直充实 B.水平充实

4、C.原则充实 D.弹性充实 14.课堂心理气氛主要有三种类型:积极的、消极的与() A.沉默的 B.对抗的 C.安静的 D.活跃的 15.在各类学习评定中,一般是在教和学的过程中进行的,目的在于了解教学结果,探究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的缺陷,以便对教学工作进行调整的是() A.配置性评定 B.形成性评定 C.总结性评定 D.综合性评定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6.学校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有() A.观察法 B.调查法 C.临床个案法 D.教育经验

5、总结法 E.自然实验法 17.人的学习和动物的学习的本质区别包括() A.学习的内容有本质区别 B.学习的机制不同 C.学习的动能与动力有本质区别 D.学习的有效性不同 E.学习的方式不同 18.根据前后学习的难度差异,可以把迁移分为() A.正迁移 B.顺向迁移 C.垂直迁移 D.逆向迁移 E.水平迁移 19.影响学生解决问题的主要心理因素有() A.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B.能否正确地选择和组合有关原理原则 C.言语的指导 D.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个别差异 E.学生的智力技能 20.常用的因材施教策略有() A.能力分班或分组 B.跳级 C.留级 D.复式教学 E.程序教学 三、填空题(本大题

6、共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 21._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 22._主要描述学习者通过学习以后预期产生的行为变化,而不是教师的教学计划。 23._在经典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中是一项关键性的因素。 24._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或者说学习它们代表什么。 25.完整的学习过程可分为学习、_和再现三个阶段。 26.所谓_是指人们通过自己在日常活动和实践中亲身体验的心理活动获取知识。 27._是人们连续学习或工作后效率下降的一种现象。 28._主要指课堂里某种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表现。 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29.个体社会化 30.上位学习 31

7、.理解 32.焦虑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3.简述学习学校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34.简述皮亚杰的儿童心理认知发展理论的教育意义。 35.怎样合理地组织复习? 36.简述课堂管理的原则。 37.简述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8小题12分,第39小题13分。共25分。) 38.试述理解学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要注意的要点。 39.如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学校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简言之,就是研究学生如何学习,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学习的科学。由此可知,学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

8、象是学校情境中的学与教。 2.C解析课是教学的一个基本单位,指在一定的时问内.教师和学生相互作用达到教学目的。它包括三个要素,即一段时间、教师和学生及师生相互作用。 3.D解析作为团队活动领导者,教师多多少少会兼任这方面的一些工作,如少先队辅导员,第二课堂的活动指导者等等。 4.A 5.A解析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的核心原理乃是他所称的新生论原理。他认为,个人的人格是自我经历了一系列互相关联的阶段而发展起来的。所有这些自我阶段从生命开始时就以一定的形式而存在,但各个阶段又有其发展的关键时刻。各阶段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整个人格。 6.A 7.D 8.A解析B、C、D三项的作者分别是:卢梭、加涅、布鲁纳

9、。 9.D解析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首先用无意义音节为材料进行有关保持进程的研究。发现并绘制了第一个保持曲线,或称遗忘曲线 10.B解析迄今为止,知识传递的唯一途径仍是间接传递。所谓“问接传递”,就是指知识传递必须借助于一定的媒介物(媒体)进行. 11.B解析创造性思维是应用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了新的思维产品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过程,其特征是思维过程及其产品的新颖性和独创性。 12.C解析A、B、D三项分别是按动机引起活动的效果、动力、内容的性质划分的类别。 13.B解析充实制教学策略的方式主要有:水平充实和垂直充实.水平充实的特点是扩增教材或作业的分量而不增加难度,垂直充实

10、的特点是增加难度较深的教材或作业. 14.B解析根据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注意状态、情感状态、意志状态、定势状态与思维状态,可将课堂心理气氛分成积极的、消极的与对抗的三种类型。 15.B 二、多项选择题 16.ABCDE解析学校教育心理学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教育经验总结法、自然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和临床个案法。 17.ABCE 18.CE解析根据前后学习的难度差异,可以把迁移分为垂直迁移和水平迁移。难易不同的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叫垂直迁移;难易相同的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是水平迁移。 19.ABCD 20.ABCDE 三、填空题 21.教育 22.学习目标 23.强化 24.代表性

11、学习 25.保持 26.直接经验 27.疲劳 28.课堂心理气氛 四、名词解释题 29.个体社会化:是指个人逐渐接受一定社会或群体所要求的知识经验、行为规范、价值观体系以及适应社会能力的过程。 30.上位学习:当所学的新知识相对于原有认知结构为上位关系时,新知识就要由原有认知结构组织起来,原有认知结构就成为进行归纳推理的一整套观念。这种学习称为上位学习。 31.理解:是个体逐步认识事物的种种联系、关系,直至认识其本质、规律的一种思维活动。 32.焦虑;是指一个人的动机性行为遇到实际的或臆想的挫折而产生的消极不安的情绪体验状态。 五、简答题 33.(1)增加对学校教育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的理解。(

12、2)学校教育心理学知识是所有教师的专业基础。(3)有助于科学地总结教育教学经验。(4)提供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基础。 34.(1)心理及教育测验专家能根据皮亚杰的研究结果编制新的智力测验。(2)课程专家应根据皮亚杰的发现设计各级学校的课程。(3)教师可以依皮亚杰的理论配合教学与学生的智能。 35.(1)根据遗忘先快后慢的规律,要科学分配复习时间,及时复习,经常复习。(2)应根据材料的性质和数量合理安排复习。(3)要强调复习的效率和主动性,强调反复阅读和尝试回忆相结合。 36.(1)课堂管理应以积极指导而不是消极防范为主。(2)教育在先,奖惩在后,多奖少罚,反对“不教而诛”,多做细致的思想工作。(3)师生共同确定应当遵守的课堂规范。(4)实行课堂民主管理,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态度。(5)教师要掌握处理不良课堂行为的技巧。(6)要尽量消除校内校外的不良影响因素. 37.(1)学生因对教学产生厌烦情绪,寻求其他的刺激而违反课堂纪律。(2)学生因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