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 模块综合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1(同名8969)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9530265 上传时间:2019-10-2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 模块综合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1(同名8969)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 模块综合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1(同名8969)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 模块综合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1(同名8969)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 模块综合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1(同名8969)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 模块综合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1(同名8969)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 模块综合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1(同名896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 模块综合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1(同名8969)(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模块综合检测(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市售腐乳有时口感不好,豆腐较硬,产生此现象的原因不包括()A豆腐块的含水量太低B发酵时间太长C调味品加入量不足等D菌种不纯、菌种变异、菌种老化等解析:选B发酵时间长,蛋白质水解彻底,腐乳较软。2高中生物学实验中,在接种时不进行严格无菌操作对实验结果影响最大的一项是()A将少许干酵母加入到新鲜的葡萄汁中B将毛霉菌液接种在切成小块的鲜豆腐上C将转基因植物叶片接种到无菌培养基上D将土壤浸出液涂布在无菌的选择培养基上解析:选C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如果灭菌不彻底,杂菌会迅速繁殖,与外植体争夺养料,并产生对外植体有毒害的

2、物质,导致实验失败,对实验结果影响最大。不进行严格灭菌对A、B、D项实验结果也有影响,但影响不大。3下列不属于微生物常用的分离、纯化方法的是()A单细胞挑取法B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C接斜面法D选择培养基分离法解析:选C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获得只含有某一种微生物的过程称为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常用的分离、纯化方法有:单细胞挑取法、平板划线法等。接斜面法一般是将得到的单菌落接种到试管的固体斜面培养基上,以便做鉴定或扩大培养或保存之用。4下列关于培养基的叙述,错误的是()A氮源、无机盐、水等是微生物生长不可缺少的营养要素B根据微生物对碳源需要的差别,使用不同碳源的培养基C可在培养基中加入磷酸氢二

3、钾或磷酸二氢钾,用于维持pH的相对稳定D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操作顺序为计算、称量、溶化、倒平板、灭菌解析:选D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正确的操作顺序为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5下列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过程中操作有误的是()A经选择培养后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B选择培养这一步可省略,但培养的纤维素分解菌少C加刚果红染色后,可在实验组菌落周围出现明显的透明圈D对照组可用同样的培养液涂布到不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上解析:选A选择培养能够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经选择培养后的样品浓度较高,需稀释后,才可涂布到鉴别培养基上,以便分离。6生物体内的酶很容易降解、失活。洗衣粉中

4、的酶却能较长时间保持活性的原因是()A生物体内的酶活性受温度影响,洗衣粉中的酶不受温度影响B洗衣粉中的酶外层有特殊的化学物质层层包裹,保持其活性C生物体内的酶是蛋白质,洗衣粉中的酶是无机物D以上全部正确解析:选B洗衣粉中的酶的催化作用受温度影响,因此用加酶洗衣粉洗涤衣物时,水温要适宜;洗衣粉中的酶用特殊的化学物质层层包裹,使之与洗衣粉中的其他成分隔离,因而能较长时间保持活性;不论是生物体内的酶还是洗衣粉中的酶,都属于有机物,是生物催化剂。7下列植物芳香油的提取所选取的原料、相应精油的名称及适宜的提取方法错误的是()A玫瑰花、玫瑰精油、压榨法B橘皮、橘皮精油、压榨法C茉莉花、茉莉浸膏、萃取法D薰

5、衣草茎叶、薰衣草油、蒸馏法解析:选A蒸馏法一般适用于提取玫瑰油、薄荷油、薰衣草油等挥发性强的芳香油;压榨法一般适用于柑橘、柠檬等易焦糊原料的提取;萃取法适用范围较广。8下列关于果酒制作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应先去除葡萄的枝梗,再进行冲洗,这样洗得更彻底B使发酵装置的温度维持在20 左右最好C在发酵过程中,需从充气口不断通入空气D由于酵母菌的繁殖能力很强,不需对所用装置进行消毒处理解析:选B在选葡萄时应先冲洗12次,再去除枝梗,以防止葡萄破损被杂菌污染;酵母菌的繁殖力虽然很强,但仍要对所用装置进行消毒处理,因为若含有有害的微生物,会影响酒的品质;酵母菌在20 左右的无氧条件下进行酒精发酵,效

6、率最高。9下列关于泡菜制作的叙述错误的是()A制作泡菜宜选用新鲜的蔬菜,主要是因为它们的亚硝酸盐的含量低B制作泡菜的盐水中清水与盐的质量比约41C引起杂菌滋生的原因往往是泡菜坛子密封不严或盐的比例过大D制作泡菜液的关键是配制调料,调料是泡菜风味形成的关键,包括佐料和香料解析:选C泡菜制作过程依靠的是乳酸菌的无氧呼吸,在制作时一定要将泡菜坛子密封,防止杂菌污染;盐的比例过大不会引起杂菌大量繁殖。10下面两图是某研究人员研究甘蓝自然乳酸发酵过程中硝酸盐、亚硝酸盐、pH的变化曲线。图中各曲线代表的物质是()A硝酸盐亚硝酸盐亚硝酸盐pHB亚硝酸盐硝酸盐亚硝酸盐pHC硝酸盐亚硝酸盐pH亚硝酸盐D亚硝酸盐

7、硝酸盐pH亚硝酸盐解析:选C植物体内含有的硝酸盐,在发酵初期,具有还原能力的大肠杆菌等杂菌,能将硝酸盐转化成亚硝酸盐;随着乳酸菌产生乳酸量的不断增加,环境pH不断下降,杂菌生长受到抑制,亚硝酸盐的生成量减少,约在pH为4.0左右时,亚硝酸盐已达到最大积累量,而后,随着pH降低,亚硝酸盐迅速分解。11下列关于菊花组织培养技术与月季花药培养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A两者的培养基配制方法、无菌技术及接种操作等基本相同B花药培养的选材很重要,需选择适宜时期的花蕾C若某二倍体植物同时进行这两项技术,结果都能得到纯种D前者是后者操作的基础解析:选C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植株基因型与母本一致,不一定是纯合的。12

8、花药培养技术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不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花药培养需选择发育时期适宜的花蕾B花药培养对培养基配方的要求更为严格C培养基配制方法完全不同D花药裂开后释放出的愈伤组织或胚状体要及时更换培养基解析:选C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与花药培养技术相同之处:培养基配制方法、无菌技术及接种操作等基本相同。不同之处:花药培养的选材非常重要,需事先摸索适宜时期的花蕾;花药裂开后释放出的愈伤组织或胚状体要及时更换培养基;花药培养对培养基配方的要求更为严格。这些都使花药培养技术的难度大为增加。13污染是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技术难题,可发生于不同的对象和不同阶段,某同学按照教材中的实验操作,结果发现在培养基中出现

9、白色晕圈或有色菌落,下列关于此项分析错误的是()A可能是锥形瓶口密封不严B组织培养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出现污染C可在培养基中添加生长素等物质来避免污染D先初培养,挑出无污染的物质再进行培养,可减少污染解析:选C可在培养基中添加抗生素或杀菌物质来避免污染。14下列关于电泳技术分离蛋白质原理的叙述,正确的是()A蛋白质中含有游离的氨基,是碱性电解质B蛋白质中含有游离的羧基,是酸性电解质C蛋白质在电场中可以向与其自身所带电荷相同的电极方向移动D蛋白质在电场中可以向与其自身所带电荷相反的电极方向移动解析:选D蛋白质中既含有游离的氨基,又含有游离的羧基,属于两性电解质;蛋白质在电场中可以向与其自身所带电

10、荷相反的电极方向移动。15对“DNA的粗提取和鉴定”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将滤液放在6075 的恒温水浴箱中保温1015 min能去除滤液中的杂质,其原理是利用了DNA和蛋白质对高温耐受性的不同B在盛有血细胞的塑料烧杯中加蒸馏水,快速搅拌后过滤是为了获得滤液C取材时,一般不用鸡全血,而是用血细胞液D利用DNA在0.14 mol/L NaCl溶液中溶解度最大的特点,可将DNA与杂质分离解析:选D大多数蛋白质不能忍受6080 的高温,而DNA在80 以上才会变性;DNA在0.14 mol/L NaCl溶液中溶解度最小。16下列操作过程中需要利用水浴加热的一组是()胡萝卜素的萃取橘皮精油的提取亚

11、硝酸盐含量的测定DNA的鉴定ABCD解析:选D提取胡萝卜素时,用水浴加热可以避免发生燃烧或爆炸等事故;含DNA的丝状物与二苯胺混合后,为了使两者充分反应,需要用沸水浴加热;橘皮精油用压榨法提取,亚硝酸盐含量用比色法测定,这两个实验都不用水浴加热。17某实验小组从超市购得两种含不同酶的洗衣粉,进行了如下实验,通过观察布料污染物消失的时间来判断酶的催化效率。洗衣粉品牌布料污染物布料规格大小水温A品牌血渍布料相同40 B品牌奶渍布料相同40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该小组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自变量唯一B该小组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自变量不唯一C该小组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因变量相同D该小组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12、因变量不相同解析:选B该实验有两个自变量,即酶的种类和污染物的种类,所以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该实验的因变量是相同的,即都是布料上污染物消失的时间。18(2014全国卷)某同学在、三种条件下培养大肠杆菌,这三种条件是:以葡萄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不断补充培养基,及时去除代谢产物 以葡萄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不补充培养基,不去除代谢产物 以葡萄糖和乳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不补充培养基,不去除代谢产物根据培养结果绘制的一段时间内菌体数的对数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图如下: 假设三种培养基中初始总糖量相等,则、三种条件依次对应的趋势图是()A甲、乙、丙 B乙、丙、甲C.丙、甲、乙 D.丙、乙、甲解析:选C以葡萄糖为碳源的

13、培养基,不补充培养基,不去除代谢产物,随着营养物质的消耗和次级代谢产物的积累,大肠杆菌的生长环境不断恶化,生存阻力增大,因此种群数量达到稳定期后会出现衰亡期,故甲图对应,反之丙图对应;若培养基里加入葡萄糖和乳糖,大肠杆菌先利用葡萄糖,葡萄糖消耗完以后,大肠杆菌会经过短期的调整,诱导合成乳糖苷酶,接着继续分解利用乳糖,最后衰亡,因此乙图对应。19某研究人员研究温度与时间对香薷芳香油出油率的影响,按100 、120 、140 三种不同温度和1 h、2 h、3 h三种不同时间进行组合,共9种处理,每个处理有3个重复,测定出油率如表(单位:%)。从以上结果看,当温度达到120 ,时间在3 h时,平均出

14、油率为()A2.34% D3.51%C3.85% D21.02%解析:选B从表中结果可推知,温度为120 、时间为3 h时的平均出油率为(3.25%3.85%3.44%)/33.51%。20为了使牛仔裤呈现“穿旧”效果,在工业洗衣机中用酶洗代替传统的浮石擦洗,是目前重要的生产手段(工艺流程见下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纤维素酶在仿旧中的作用机理与其在洗衣粉中去污的机理相似B在上述工艺中,为重复使用纤维素酶,可选用吸附法或化学结合法固定化酶C在上述工艺中,通过调节温度、酸碱度、处理时间可控制仿旧颜色的深浅D纤维素酶催化葡萄糖残基间磷酸二酯键的水解分解纤维素解析:选D纤维素酶在仿旧中的作用机理是适当分解布料中的纤维素成分,洗衣粉中添加纤维素酶的作用机理是适当分解布料中的纤维素成分使织物膨松,有利于去污,两者作用机理相似;酶分子较小,容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一般采用化学结合法或物理吸附法固定化酶;调节温度、酸碱度可控制纤维素酶的活性,控制处理时间可影响水解程度,进而控制仿旧颜色的深浅;纤维素分子中不含磷酸二酯键。二、非选择题(共50分)21(10分)某同学在学习了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后,进行了酸奶制作的实践。制作步骤如下:准备原料:市场上购得纯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