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ppt课件.ppt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9529628 上传时间:2019-10-27 格式:PPTX 页数:26 大小:179.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ppt课件.ppt(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单 元 整 合,考纲解读,(1)了解世界市场的形成发展过程,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2)探讨同一时期中外历史的联系,形成对历史的整体认识 (3)掌握学科基本素养,把握做题的技巧与方法 (4)了解史学研究的前沿,理解历史发展脉络,体系构建,归纳拓展,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其认识,1原因,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特征是世界市场形成的根源。,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前提条件。,交通运输业的空前发展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依托。,以机器大工业为中心的国际分工体系趋于成熟,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客观条件。,形成过程

2、,第一阶段:15世纪到16世纪,是世界市场的萌芽时期。此间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新航路的开辟。原先仅局限于地中海、波罗的海的贸易,后来扩展到了大西洋。 伴随着1518世纪西方殖民者的殖民扩张,欧洲、亚洲、美洲、非洲逐渐联系在一起,世界市场得以拓展,(3)第二阶段: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中期,是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时期。此间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提高了生产力发展水平,资本主义各国为夺取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按照自己的意志改造世界。1857年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说明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由于当时资本主义工业化尚处于早期阶段,世界还未被瓜分完毕,所以世界市场只是初步形成。,第三阶段:19世纪

3、70年代到20世纪初,是世界市场最终确立时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向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过渡,列强加紧争夺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投资场所,掀起一股瓜分世界的狂潮,亚非拉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在经济上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一部分,世界市场最终确立。资本输出成为国际经济往来的主要特征。,全面认识,(1)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世界市场的形成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生产技术的传播,扩大了工业文明对世界的影响,加强了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联系,推动了世界贸易和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形成。,(2)从道德的角度看:世界市场的形成是资本主义列强对亚非拉国家和地区进行掠夺和

4、剥削的产物,造成了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贫穷和落后。,(3)从文明演进的角度看:世界市场的形成,客观上促进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在全球的传播,结束了人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狭隘性,有利于世界文明的交流和发展。,中外关联,1.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 (1)政治:两次鸦片战争导致中国的社会性质、矛盾、革命任务与性质、对外政策发生巨变;引发太平天国运动和洋务运动。 (2)经济:近代工业产生(洋务、民族企业);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引起社会生活的变迁。 (3)思想:先进中国人开眼看世界,西学东渐;洋务派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出现发展资本主义的资政新篇。,第二次工业革

5、命 (1)政治: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引发救亡图存运动高涨:维新变法运动、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清政府顺应时代潮流推行“新政”。 (2)经济:列强资本输出扩张加剧;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社会生活进一步变化。 (3)思想:立宪、共和、实业救国思潮先后出现;新文化运动兴起和发展。,史学前沿,(一)关于世界近代史的开端问题,(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说。1996年前中学教材,一般采用旧的分期说,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作为世界近代史开始的标志。 (2)尼德兰革命说 (3)19世纪说。 (4)1500年起点说。近几年史学家多以15、16世纪的欧洲资本主义萌芽、新航

6、路开辟以及文艺复兴运动作为世界近代史的开始。,材料 世界近代史教材目录对比(节选),比较两份目录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中一处不同,并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所指出的不同之处明确清楚;原因可从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观点正确,合理充分。),(二)开辟新航路的性质问题,(1)封建性质说。依据是由封建利益决定,对征服地区实施封建农奴制,掠夺来的财富主要供封建贵族享受等。 (2)资产阶级性质说。依据是马克思说的“航海业是确定的资产阶级行业,它把自身的反封建性质也烙印到了现代的一切舰队上”。认为他们的行动完全适应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对资产阶级有百利而无一害。,(三)殖民主义的认识问题,(1)基本肯定

7、说。片面强调殖民主义的积极作用。 (2)双重作用说等。我国史学界对殖民主义作用的评价主要是马克思的“双重使命”说。积极性:增加了本国资本积累,利于资本主义发展;改造了被殖民国家或地区的旧制度,客观上促进了被殖民国家的发展。血腥性:残酷掠夺导致殖民地的贫穷与落后。,(四)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问题,(1)单纯从经济角度考虑,如王民国认为:一是拥有为发展所需要的大批廉价劳动力,二是在少数人手中积累了巨额资金。 (2)顾及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如刘淑敏在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发生在英国中列出三个条件:一是英国最先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二是英国具备先进的科学技术条件,三是英国制定了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政

8、治法律制度。许永璋在世界近代工业革命一书中列出了六个条件,经过归纳,除去刘文所列三个条外,还有“手工工场高度发展”和“亚当斯密自由竞争经济学说的影响”。,学科素养,2.程度型选择题的解题方法,基本内涵:程度型选择题也叫最佳选择题,其结构是几个备选项与题干之间都有不同程度的内在联系,其备选项的内容一般不是完全错误的,而是含有合理的因素,解题时要区分“程度”之间的差异。 主要特点: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题干中明确提出了程度型的要求,如包含有“最”“根本”“全面”“决定性”“直接”等词语;二是题干与备选项之间有内在联系,一般是论点和论据的关系,也有说明与被说明、解释与被解释的关系。,1.史

9、论结合的学科思维方法,不管是客观题还是主观题,都必须先看清时间、限定词和求答项,尤其是在关键词上不能犯低级错误,迁移知识,结合题干信息联系教材知识,科学的迁移归纳,根据具体的史实,运用正确史观概括出结论,1492年哥伦布首次航行到美洲大陆,这是世纪性大规模航海,也是旧大陆与新大陆之间联系的开始,更是一件关于生物、农作物、人种、文化、传染病以及观念在东半球与西半球之间的一场引人注目的大转换。以下与其直接相关的是( ) A中国明清时期强化君主专制 B英国发生资产阶级革命 C欧洲兴起宗教改革运动 D中国粮食产量的稳定提升,典例展示,易错防范,错点分析,典例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在谈到

10、英国工革命时写道:“工业革命不能仅仅归因于一小群发明者的天才。天才无疑起了一定的作用,然而,更重要的是18世纪后期起作用的种种有利力量的结合。”这里的“种种有利力量”不包括( ) A代议制政体的确立 B圈地运动的开展 C机器工厂的出现 D海外市场的扩大,易错点 对工业革命不能全面掌握。 错因分析 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条件掌握不充分。 解析 本题实际考查的是工业革命兴起的条件,资本主义代议制政体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前提,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劳动力和市场,海外市场的扩大更直接刺激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故A、B、D都是工业革命开展的条件,只有C是工业革命的结果。,1.一位哥伦比亚学者在“纪念美洲发现两

11、个世界汇合5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上”说,“黄金和白银的作用只是使两个大陆之间的距离更加遥远了”。由此可知( ) A该学者关注殖民掠夺的后果 B两个大陆指的是美洲和非洲 C黄金和白银阻碍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D该会议讨论的是英国人登陆美洲的意义,【答案】A,真题演练,2.有经济史学家估算,1618世纪,荷兰与英国人均GDP年增长率均高于同时代的其他国家。这一时期荷、英经济的高增长均得益于 资本市场的发展 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建立 海外殖民掠夺 A B C D,【答案】D,3.英国工业革命接近完成之际,卡莱尔在文明的忧思中发出感叹:“当整个国家仅仅只在乎金钱和被金钱所主宰的时候,再下

12、一步便不是踏在地上,而是悬在深不见底的深渊上空。”可见,卡莱尔注意到了英国( ) A煤矿大量开采导致土地塌陷 B工业革命中社会财富急增 C经济发展与人文精神的对立 D工业革命中人文精神缺失,【答案】D,4.下表为18001900年欧洲和中国在世界制造业产量中所占份额(%)。 据此可知( ) A传统手工业在中国越来越占据优势 B中国所占份额减少缘于制造业衰退 C工厂的出现加速了欧洲工业化发展 D工业化是欧洲超越中国的主要原因,【答案】D,5.右图是1976年民主德国发行的一枚纪念邮票,纪念一项对人类文明产生重大影响的发明成果诞生100周年,这项成果的发明者是( ) A哈格里夫斯 B西门子 C卡尔

13、本茨 D贝尔,答案D,示例一:表现:英国被美德赶超,丧失“世界工厂”地位。 原因:英国最早开展并完成工业革命;是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19世纪中期英国确立了 “世界工厂”地位。但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不愿更新技术设备,大量资本输出,因而英国经济发展缓慢;而美德等国积极采用先进技术,有着广阔的市场和充足的资金,美德两国经济发展迅速,赶上并超过了英国。,示例二:表现:美国实现跨越式发展,经济发展超越英法,经济总量跃居世界首位。 原因:独立战争后,美国确立民主共和政体,19世纪初开始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19世纪中期,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形成统一国内市场;政局相对稳定;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西部的开发,提供丰富的原料和广阔的市场;外来移民带来劳动力、技术和经验;积极采用新的技术设备。美国经济飞速发展,19世纪末工业产值跃居世界首位。而英法这两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不愿更新技术设备,大量资本输出,经济发展缓慢,被美国超过。,评分说明:正确概括发展不平衡的表现;根据史实对原因进行分析。,示例三:表现:德国后来居上,经济总量超英法,跃居第二。,示例四:表现:法国被美德赶超,沦为第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