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教师资格《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五)

上传人:郭** 文档编号:109526968 上传时间:2019-10-2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72.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教师资格《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五)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6年教师资格《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五)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6年教师资格《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五)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6年教师资格《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五)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6年教师资格《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五)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教师资格《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教师资格《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五)(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年教师资格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五)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提出“掌握学习”理论的教育心理学家是() A.布鲁姆 B.布鲁纳 C.加涅 D.奥苏贝尔 2.下列属于非正式学生群体的是() A.学习小组 B.团队组织 C.学生宿舍的寝室 D.班级中的“团伙” 3.决定教师是否优秀的关键因素是() A.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行为 B.是否理解学生 C.与学生的有效交际 D.理解自己 4.对儿童心理发展起主导作用的是 A.学校教育 B.家庭教育 C.社会影

2、响 D.个人倾向 5.根据柯尔柏格的道德发展分期理论,儿童认识到社会秩序依赖于个人乐于去“尽本分”和尊重适当建立的权威属于() A.前习俗阶段 B.习俗阶段 C.后习俗阶段 D.超习俗阶段 6.进一步发展了条件反射的理论,提出社会学习理论的是() A.班杜拉 B.桑代克 C.澌金纳 D.华生 7.根据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非言语交流”属于哪个领域的教学目标.() A.认知 B.情意 C.情感 D.心因动作 8.已学的汉语拼音常干扰英语字母的读音。这在学习迁移中属于() A.正迁移 B.负迁移 C.垂直迁移 D.水平迁移 9.动机性遗忘理论的提出者是() A.桑代克 B.皮亚杰 C.弗洛伊

3、德 D.马斯洛 10.在理解的四种不同水平的发展阶段中,最低层次的理解属于() A.字面理解 B.解释的理解 C.批判性理解 D.创造性理解 11.一个学生对另一个蛮横学生不满,但却在并无过错的弱小学生或朋友身上发泄不满。这种现象属于() A.压抑 B.投射 C.回归 D.移置 12.观察力的一个最重要的品质,就是它具有明确的() A.目的性 B.条理性 C.敏锐性 D.精确性 13.过分焦虑、非常敏感、肌体紧张、行为古板、孤独、不善交往或心神不定等属于哪类儿童的心理行为特征() A.禀赋优异儿童 B.智能不足儿童 C.学习困难儿童 D.情绪困扰儿童 14.教学设计是一个分析教学问题,设计解决

4、方法,加以实施并由此进行评价和修改,直至获得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法的过程。这个过程体现了教学设计工作的() A.系统性 B.具体性 C.灵活性 D.变通性 15.有效测验的必要条件中,测量的前后一致性程度是() A.效度 B.信度 C.难度 D.区分度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6.教师在学校活动或课堂教学过程中,常有意无意地陷入的误区有() A.对学生言行的要求不当 B.以大量繁琐的重复或无效的活动取代有效的学习 C.过高估价奖励和惩罚的作用 D.缺

5、乏处理问题行为的技巧 E.行之一贯,太讲原则 17.布鲁纳认为,学习所包含的过程是() A.新知识的获得 B.旧知识的 C.知识的转换 D.新知识的加工 E.检查知识是否恰当和充实 18.保持阶段影响有意义遗忘的因素有() A.学习者的个性 B.学习速度的快慢 C.学习的稳定性和清晰性 D.新旧知识联系的非人为性 E.新旧知识联结的方式 19.一般而言,学生的成就动机() A.家庭影响 B.与人对比 C.认知需要 D.学生自我提高的需要 E.学习过程派生的附属需要 20.师生相互作用的设计可分为() A.讨论 B.个案研究 C.角色扮演 D.模拟 E.商量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1

6、分。共8分。) 21.根据上级正式文件或学校内部正式规定而建立的各种学生群体组织是_。 22.一般来说,我们对一切的机能发展是可以直接观察测量到的,都是由_同环境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所产生的反应。 23.斯金纳认为,强化“所引起变化的只是同类反应的将来概率”,凡能增强某个反应概率的刺激均可称为_。 24.学生利用头脑中已经掌握的“笔”的概念来学习“钢笔”的概念,这种同化模式属于_。 25._的结果不仅使识记和保持更加容易,而且便于信息的检索和提取。 26.在练习中期的一定阶段,练习成绩发生的停滞现象就是“_”。 27._就是承认差别,设法在一对一的基础上对学生施行帮助,着眼于具体的学生,着眼于学

7、生个体。 28.在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研究中,加涅和布里格斯把教学组织形式分成_和个别化教学。 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29.讲台效应 30.接受学习 31.创造性思维 32.学习困难儿童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3.教师扮演的角色有哪些? 34.简述操作条件反射的主要规律。 35.简述动作技能形成的阶段。 36.简述超常儿童的特点。 37.简述师生相互作用或学习者之间相互作用的教学组织形式的优点。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8小题12分。第39小题13分共25分。) 38.试述认知、情感和心因动作的教学目标分类。 39.怎

8、样运用注意的规律教学? 一、单项选择题 1.A 2.D解析非正式的学生群体即没有正式规定建立,也无需任何入批准同意,由有关学生自愿组合而成的学生群体。他们往往因为父母工作单位、性别、个性等组合而成,大多由27人组成,如班级中的“团伙”等。 3.A解析教师的基本功是课堂教学能力,决定教师是否优秀的关键是其在课堂上的教学行为。 4.A解析学校教育是由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目的,组织一定的教育内容,采取一定的教育方法,对学生进行有系统的积极教育影响的过程。它对儿童心理发展起主导作用。 5.B 6.A解析班杜拉进一步发展了条件反射的理论,提出了社会学习的理论。他认为人类的学习是个人与特殊的社会环境持续相互作

9、用的过程;学习者可以通过观察被模仿者(榜样)受到奖赏或强化而产生自我强化的作用。 7.D解析心因动作领域教学目标主要有:整个身体的运动、协调细致的动作、非畜语交流、言语行为. 8.B解析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消极的影响叫负迁移,也就是两种学习之间相互于扰。例如,已学的汉语拼音常干扰英语字母的读音,已掌握的汉语语法也易干扰英语语法的学习。 9.C解析弗洛伊德提出了动机性遗忘的理论,他称之为压抑理论。弗洛伊德认为,动机性遗忘是与不快、不安和内疚相关的遗忘,其实质是一种压抑,是人们维持自己心理平衡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 10.A解析A、B,C、D四项是理解水平的四种不同发展阶段,是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

10、过程。 11.D 12.A解析观察力的品质主要有:目的性、条理性、敏锐性、精确性和细微性。其中,目的性是观察力的一个最重要的品质。 13.D解析情绪困扰儿童是指经常为莫名其妙的紧张与焦虑所困扰的儿童,其心理行为特征有:过分焦虑、非常敏感、肌体紧张、行为古板、孤独、不善交往或心神不定等,有时还可能出现反社会行为,或以攻击作为。防卫性”手段等。 14.A 15.B解析信度是反映测验分数的稳定性的可靠性的指标,是指测量的前后一致性程度,只有信度高的测验才能够作为一个稳定可靠的测量工具加以应用。 二、多项选择题 16.ABCD 17.ACE解析布鲁纳认为,学习包含几乎同时发生的三种过程,即新知识的获得

11、,知识的转换,检查知识是否恰当和充实。新知识的获得可使原有知识得到提高,知识的转换即使知识改变形式以适应新的任务,检查知识是否恰当和充实是对知识的评价。 18.CDE解析A、B两项是学习阶段影响有意义遗忘的因素 19.CDE 20.ABCD 三、填空题 21.正式的学生群体 22.遗传素质 23.强化物 24.派生类属学习 25.编码 26.高原现象 27.因材施教 28.集体教学 四、名词解释题 29.讲台效应:学校课堂上,台上教师和台下学生虽然处于同样的客观情境中,但其心理感受却各不相同。这种台上台下感受的不同可能被教师利用,并产生积极效应。它可以起一种组织课堂的作用,使学生的注意集中在讲

12、课者周围。 30.接受学习:是指全部内容以定论形式呈现,主要经过概念和命题同化形式来完成的学习。 31.创造性思维:是应用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了新的思维产品的思维活动。 32.学习困难儿童:是指在理解或使用语文方面,显示基本心路历程失常的儿童。其失常现象可能包括知觉障碍、大脑受伤、轻微大脑功能失常、阅读困难、发展性失语症等。 五、简答题 33.一个教师可能间断或同时扮演着以下角色;(1)教员。(2)学生模仿的榜样。(3)课堂的管理者。(4)办事员。(5)团队活动领导者。(6)公共关系人员。(7)学者与学习者。(8)社会心理工作者和临床心理学家。(9)父母。(10)权威人物。 34.(1)假如一个操作发生后.接着给予强化刺激,那么这一类反应今后发生的概率就会增加。(2)由予行为效果的强化是使行为频率增加的根本原因,所以通过对有机体的选择的强化,就可以使行为朝着所需要的方向发展。 35.(1)认知和定向阶段。(2)初步掌握完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