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17—18学年下学期八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doc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109525136 上传时间:2020-02-2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8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17—18学年下学期八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17—18学年下学期八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17—18学年下学期八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17—18学年下学期八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17—18学年下学期八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17—18学年下学期八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17—18学年下学期八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二一八年秋季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八年级 历史题 号一二总 分得 分考生注意:本试卷共二道大题,满分100分,时量6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5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1历史谱写着歌曲,歌声凝聚着历史。有一首歌唱道:“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己主宰;让我告诉未来,中国进行着接力赛”。中国人民“命运自己主宰”开始于A三大改造完成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C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D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2历时三年的抗美援朝战争,使帝国主义不敢轻易作武装侵华的尝试。这表明这场战争A使祖国大陆实现了统

2、一B保证了三大改造顺利进行C开拓了新中国外交的新局面D为新政权赢得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3从农民拥护新生政权的角度看,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成果,最有意义的是 A农民成为土地主人B废除了封建剥削制度 C消灭了地主阶级D为工业化开辟了道路4毛泽东在水调歌头游泳中写道,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其中“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是在A开国大典时期B“一五”计划期间C土地改革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5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体目标,“一五”计划期间,我国的民主法治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表现在A颁布了共同纲领 B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 D颁布了中华人

3、民共和国刑法6下图是19521957年国民收入比重分配比例变化表,与此种变化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时间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公私合营经济个体经济资本主义经济1952191.50.771.8719573356731A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B三大改造完成C一五计划提前完成 D国企改革成效显著7人民日报元旦社论折射出时代的风貌,1958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中可能出现的主要词汇是A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B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公私合营C联产承包、深圳特区、和平统一D真理标准、拨乱反正、经济建设81950年土地改革和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农村生产关系改革都取得了重大的成功,它们最大的共同点在于A提高了农民

4、的收入B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C土地收归国有,增加了国家的收入D大量增加了土地的面积9贴春联是中国人过年的传统习俗,春联也反映了时代的信息,以下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末的是A共产党恩泽天下,新中国情满未来B总路线鼓舞人心,大跃进快马加鞭C十载寒风浸岁月百春凋谢,一朝风雨洗家乡万木峥嵘D共产主义是天堂,人民公社是桥梁10有学者认为,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的改革也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以下最能体现此观点的是A城市的改革完全照搬了农村改革的模式B农村改革带动了以国有企业为重点的城市改革C农村和城市的改革都是为了提高生产积极性D国有企业改革为农业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111992

5、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拨云见日、扬清激浊,再次把中国的思想解放推向高潮,也牵出了一个 “东方风来满眼春的新局面。” 其中的 “新局面”是指A启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B开放大连,等沿海港口城市C发展农村乡镇企业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2我国对外开放呈现出“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多层次、全方位的格局。下列城市或地区的开放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大连 深圳 上海浦东 海南岛 重庆A BC D13“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包括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全面协调可持续C全面从严治党 D全面依法治国14歌曲爱我中华谱写了

6、56 个民族交融相处,生生不息,共同铸造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篇章。下列哪一政治制度的实行体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兴盛A政治协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一国两制15我国能够成功地在1997年和1999年分别恢复对香港和澳门行使主权的主要原因在于A“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B国际地位的提高C综合国力的增强 D军事力量的壮大16我国的经济特区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之间的最大区别在于A主权归属不同 B经济政策不同C社会制度不同 D外交方针不同172016 年5 月20 日,针对台湾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发表不利于两岸关系的演讲一事,国台办发言人重申了两岸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即A坚

7、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加强两岸互联互通C共同应对南海危机 D禁止台湾拥有核武器18最早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是A缅甸 B印度C越南 D苏联191955年,亚非29个国家和地区的340名代表济济一堂,召开了有史以来第一次有色人种的洲际会议,也标志着二战后获得民族独立与解放的前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在国际舞台上发出自己的声音,这次会议A促进了中国与美国的交流与合作B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D打破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孤立和封锁20“遏制敌人对中国使用核武器,在敌人对中国发动核袭击时对敌人实施有效的自卫反击,打击敌人的重要目标。”新中国担任这一使命的部队名称是A

8、海军陆战队 B陆军特种部队C第二炮兵部队 D武装警察部队21中国注重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积极拓展多边外交。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改革开放后中国在推进全面外交进程中取得的成就是A多次举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B举办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C提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2阅读下列文字,它最有可能是对我国哪项科技成就发表的评论 美国著名的太空学者迪安认为:“美国人必须清醒地意识到,我们在太空中面对的将不仅仅是白蓝红旗帜,一条红色巨龙正在太空轨道中升起!” 印度教徒报评论说:“中国把第一名航天员送上了太空。” A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B神舟一号发

9、射成功C神舟五号发射成功 D嫦娥一号发射成功23“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主”,天下最大的事情莫过于吃饭。为解决十几亿中国人吃饭问题做出突出贡献的著名科学家是A袁隆平 B邓稼先C钱学森 D邓小平24漫画 (三代赶集 最能体现的是三代赶集 A人民生活水平的变化 B人民思想观念的变化C人民生活习惯的变化 D科技水平的变化25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听到“绿色食品”这个名词。从人们追求“绿色食品”中,可以看出A现代人们的生活依然贫困 B现代人们越来越注重养生保健C现代人们注重节约 D现代环境保护好二、非选择题。(第26题14分,第27题13分,第28题13分,第29题10分,共50分。)26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

10、在探索如何在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历程中,遇到了许多的挫折,出现了许多的失误,最终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的道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发人深省的往事】 1958年几千万人开始大炼钢铁,不仅钢铁厂开足马力,土高炉也遍地开花, 到了10月底就达到了几百万座。1958年夏秋之际,各地纷纷成立人民公社。公社的一切财产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公社还大办公共食堂,实行吃饭不要钱,“鼓足干劲生产,放开肚皮吃饭”是当时流行的口号。(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我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哪几个事件?(2分)对此,你如何评价?(2分) 【回味无穷的话语】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11、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明权属于农民。”“在你们广东划出一块地方来,也搞一个特区过去陕甘宁边区是特区。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搞,要杀出一条血路来。”(2)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在党的哪次会议上作出的(2分)?“中国农村的改革”指的是什么(2分)?“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明权属于农民”,请问这里指的是哪里的农民(2分)?(3)请举出一个1980年建立的经济特区,并说说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2分) 【鼓舞人心的数据】时间国内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粮食产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78年3642亿元1607亿元30477万吨343元2007年246619亿元107367亿元50150万吨137

12、86元(4)以上数据的变化说明了什么?(2分)27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不变的追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材料一:那一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材料二: 香港回归交接仪式 澳门回归交接仪式材料三:1987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材料四: 胡锦涛会见台湾主席连战 台湾乘客往返大陆 台湾歌手周杰伦演唱会(1)指出材料一中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1分)西藏和平解放后,党和政府在西藏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1分)(2)材料二体现的是哪一构想的成功运用?(1分)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有何历史意义? (2分)(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990年、1992年发生的海峡两岸的重大事件。(2分)(4)材料四中你能获取什么信息?(2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2分)当前有哪些因素威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2分)28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13分)材料一:(见下图) 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材料二:“中国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