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事故案例汇编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9520978 上传时间:2019-10-26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燃气事故案例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燃气事故案例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燃气事故案例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燃气事故案例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燃气事故案例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燃气事故案例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燃气事故案例汇编(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煤气分厂事故案例汇编一、主厂房电缆着火事故事故发生时间:1996年10月1日事故发生地点:主厂房事故经过:1996年10月1日,13炉高竖管溢流阀发生故障,维修工在处理更换阀门时,半净管煤气倒回,在下灰门处着火,引燃了主厂房电缆,造成发生炉系统停车,2#、3#焙烧炉停产。事故原因:1、维修工检修时与生产运行配合不到位,造成煤气系统压力波动。2、维修工在更换阀门时,未进行充分的安全预想,安全措施不到位。3、设备点检不到位,特别是对设备的隐蔽部位未进行认真检查,竖管底座隔板中间没有焊接,导致事故的发生。预防措施:1、在检修前要充分进行安全预想,制定详尽的安全措施。2、检修时要与生产运行系统相互做好

2、配合。3、加强设备点检工作,特别是对隐蔽部位要定期进行检查、消缺。二、19炉大灰箱脱落事故事故发生时间:2006年3月15日事故发生地点:主厂房事故经过:2006年3月15日,19发生炉在鼓风时,大灰箱、小灰箱突然发生掉塌。事故原因:1、19炉属于型煤炉,由于一段时间来煤质较差,造成经常下红炭,导致该炉大灰箱法兰螺栓受热疲劳,发生断裂。2、设备的隐蔽部位点检不到位,未能及时发现连接螺栓腐蚀。预防措施:1、加强生产管理,严格落实煤质等各项工艺指标。2、对设备易腐蚀部位要加强点检和检查,发现隐患及时进行消缺。三、发生炉爆喷事故事故发生时间:2006年4月10日事故发生地点:主厂房14#发生炉事故经

3、过:2006年4月10日,14#发生炉在更换煤锁防爆板时发生爆喷,造成在场一名检修工手臂轻度烫伤。事故原因:1、检修前对设备状况确认不到位,在煤锁东下阀敞开的情况下,即开始更换煤锁防爆板操作。2、拆除防爆板属于负压操作,空气由煤锁防爆板口进入炉内,通过煤下阀和炉内的煤气在炉表面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当炉表面温度达到着火温度时,随即发生爆炸。预防措施:1、检修开始前要对设备状况进行细致的安全确认,并制定安全措施。2、检修时要与主控室、操作岗位职工做好联系和配合。四、高空坠落事故事故发生时间:2006年11月日事故发生地点:主厂房南事故经过:2006年11月日,一施工人员在设备防腐除绣过程中,因高竖

4、管手孔平台腐蚀严重,从4米高空坠落到竖管回水渠上,造成腰部及双腿多处骨折。事故原因:1、高竖管手孔平台腐蚀严重,但未及时进行更换。2、施工人员在施工前未对现场进行安全确认。预防措施:1、对平台、围栏等防护设施要定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2、施工人员在施工前要对施工的设备、设施、周围环境等进行确认,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才能进行施工检修。五、煤气半净管防爆板爆炸事故事故发生时间:2000年9月日事故发生地点:煤气半净管事故经过:2000年9月日,系统大停电,正在上班的运行四班按照大停电事故处理的“开、拉、关”操作完毕。来电十分钟后,主厂房北侧东西半净管防爆板突然发生爆炸,并造成17#炉低竖

5、管盖板鼓起、漏气。事故原因:1、司炉工段违章指挥:在停电后单台炉竖管水封还未封起的情况下,即要求17#发生炉操作工关小补充蒸汽。2、操作工违章作业:在竖管水封没有封起的情况下,即关小了补充蒸汽阀门,将高位水封阀打开,造成煤气倒流入炉内,空气由高位水封阀进入竖管内,使整个竖管内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3、操作工在单台炉发生爆喷、探火孔炸起、钟罩掉落后处理不当,导致事故扩大,使系统发生爆炸。预防措施:1、严格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杜绝“三违”行为。2、完善事故处理预案,加强对预案的演练,使员工熟练掌握事故处理措施。六、钟罩放散管着火事故事故发生时间:2007年5月5日事故发生地点:19#炉钟罩放散管事故

6、经过:2007年5月5日凌晨0:10左右, 19#发生炉在运行过程中突然发现鈡罩放散管着火,车间值班领导、主控室值班长及时组织采取措施,0:15左右火熄灭。事故原因:1、19#发生炉一段时间来炉出压力偏高,竖管出口有堵塞现象。2、发生炉运行时间较长(22个月),钟罩阀阀芯腐蚀变轻,钟罩上水管有堵塞现象,造成钟罩放散封不住煤气而发生泄漏。3、当时运行炉况较差,炉内有明火现象,造成放散出的煤气着火。预防措施:1、加强对运行炉钟罩的检查和消缺。2、定期清理钟罩进水管。3、定期对竖管出口用水进行反冲。4、加强生产操作管理,保证炉况的稳定。六、带负荷拉刀闸事故发生时间:2004年1月30日09:40分事

7、故发生地点:分厂中心配电室事故经过:2004年1月30日09:40,值班员在未认真确认的情况下,带负荷拉刀闸,造成停电。事故原因:值班员对要断电的设备未进行认真的安全确认。预防措施:值班员在操作前要对指令和设备进行认真的安全确认,确保操作的正确性。七、全厂停电事故事故发生时间:2004年2月18日18:30分事故发生地点:分厂中心配电室事故经过:2004年2月18日18:30分,晋铝建设公司电气试验班职工在未认真确认设备的情况下,误将运行的段进线短路器手动跳闸,造成全厂停电事故。事故原因:1、对要停电的设备未进行认真的安全确认。2、监护不到位。预防措施:1、对工作票和设备进行认真的核对。2、值

8、班员和相关技术人员加强安全配合。八、排送机爆炸事故事故发生时间:2004年1月15日07:50分事故发生地点:排送机二楼4#排送机事故经过:2004年1月15日07:50分,由于4#排送机转子疲劳破裂撞裂机壳产生火花,引起煤气爆炸、着火事故。事故原因:1、设备部件老化。2、点检、检测不到位。预防措施:1、加强设备定修管理。2、对设备运行情况进行认真的点检、检测。九、电收尘防爆膜炸裂事故发生时间:1995年3月20日09:40分事故发生地点:净化区2#电收尘事故经过:1995年3月20日09:40分,硅整流柜发生故障,生产厂家来人检修,在未对2#电收尘塔体内氧含量进行化验的情况下进行投电,导致2

9、#电收尘防爆膜炸裂。事故原因:1、违反煤气安全操作规程。2、安全配合不到位。预防措施:1、煤气净化设备的投电运行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2、加强设备试运行的安全配合。十、电收尘检查确认不到位发生爆炸事故发生时间:2007年4月26日09:55分事故发生地点:净化区4#电收尘事故经过:某厂因为电缆头故障,电收尘投不上电,退出运行。当关闭进出口煤气阀门,大开放散阀、连通阀后,在煤气进出口管上封堵盲板。次日,电工打开绝缘子箱盖进行检查,查出故障原因,刚离开现场,电收尘发生爆炸,防爆膜炸开,人员、设备未受伤害。事故原因:1、出口盲板没堵好,放散阀阀芯脱落。 2、长期习惯行违章操作,既未对电收尘塔体用蒸汽

10、吹扫,也没有打开人空。 3、检查前没做安全确认。预防措施:1、封堵盲板前,先确认放散阀是否真正打开。2、封堵盲板后,先用蒸汽吹扫塔体,然后打开人孔自然通风。3、检查、检修前要进行安全确认。十一、5#电收尘进口堵盲板中毒事故事故发生时间:2002年6月5日事故发生地点:5#电收尘事故经过:2002年6月5日,钳工一班对5#电收尘进口阀进行堵盲板作业时,由于排前压力高,5#电收尘出口阀关不严,造成煤气大量泄露,作业人员在煤气区域工作大约10分钟,造成一人煤气中毒,出现呕吐。人员中毒后躺倒在5#电收尘出口阀平台上,距离地面大约8米高,中毒人员无法及时撤离煤气区域。后用吊车把中毒人员吊了下来,实施紧急

11、抢救。事故原因:1、堵盲板过程中防中毒措施不到位,检修人员吸入一定量的煤气。2、作业人员防煤气中毒意识淡薄,在有煤气泄露的环境中工作时间过长。3、人员中毒后,高空无通道无法及时撤离。预防措施:1、抽堵盲板时现场专人监护,携带煤气防毒面具。2、加强职工安全意识培训,提高自身的防护意识。3、搭建检修平台,必须搭建撤离通道。十二、3#排送机检修煤气中毒事故发生时间:2003年5月12日事故发生地点:3#排送机事故经过:2003年5月12日,钳工二班在对3#排送机进行检修时,由于职工对排送机里的异味判断不清,在无专人监护的情况下作业时间过长,造成三人次煤气中毒出现头晕恶心现象。随后被紧急撤离现场进行吸

12、氧,避免事态的进一步发展。事故原因:1、职工自我防毒意识淡薄,凭经验作业,在有煤气泄露的环境作业时间太长。 2、专业人员监护不到位,没有采取相应的防煤气中毒措施。预防措施: 1、检修排送机时防护站人员现场监护,及时对检修区域环境的煤气进行测试,并采取相应的通风措施。 2、减少在有煤气环境中的作业时间,进行间歇式的工作方法。十三、5#发生炉更换煤锁防爆板爆喷事故事故发生时间:2001年5月9日事故发生地点:5#发生炉事故经过:2002年5月9日,接到检修命令钳工班对5#发生炉煤锁防爆板进行更换,在卸完固定螺丝准备抽掉需要更换的防爆板时发生爆喷事故。幸好检修人员站在侧面,未造成人员受到伤害。事故原

13、因:1、发生炉备炉时间过短,灰门集灰未清理彻底,造成发生炉自然通风不畅。 2、检修人员安全确认不到位,岗位人员配合不到位。事故教训及措施:1、备炉时间要达到规定的时间,保持发生炉自然通风畅通。 2、检修人员现场要进行安全确认,岗位人员配合要及时到位。十四、使用剪扳机不当造成伤害事故事故发生时间:2002年6月15日事故发生地点:检修厂房事故经过:2003年6月15日钳工班在车间厂房制作工具箱,焊工某某在使用剪扳机剪截薄板时,由于使用不当造成两只手的大拇指及食指受到伤害。随后被紧急送往医院进行救治,使伤害降低到最低限度,造成一般伤害。事故原因:1、焊工违章作业,在对设备的使用不熟悉的情况下违章操

14、作。 2、安全意识淡薄,思想麻痹大意。预防措施:1、提高安全意识,杜绝违章操作。 2、提高使用者对设备的使用技能。十五、电工验电被电弧烧伤事故事故发生时间:2002年8月9日事故发生地点:造二车间配电室事故经过:2002年8月9日,电工某某某接到任务,对现场检修班组电焊机的电源线进行接线,某某某到达现场后,对配电箱的三项接头进行验电,在验电过程中,当验完一项电,对第二项电进行验电时由于操作不规范被电弧所伤,幸好保险被烧断及时断电,没有造成大的伤害。事故原因:1、违反操作规程,作业马虎。 2、安全意识不强,缺乏防范意识。预防措施:1、提高电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培训。 2、加强职工的自我防范意识,

15、杜绝习惯性违章。十六电收尘污泥泵房水溢事故事故发生时间:2006年9月29日事故发生地点:电收尘污泥泵房事故经过:2006年9月29日13:00当班操作工于某进行正常巡检,发现电收尘污泥泵房照明不亮,等14:00上班后告诉工段长李某泵房照明不亮,李某进行检查时发现电收尘污泥泵房水淹,立即通知分厂调度、车间,进行处理。事故原因:1:2#污泥泵回水管腐蚀漏水,造成回水大量溢流。2;操作工巡检不及时,不认真。未及时发现回水管腐蚀。防范措施:1:加大对设备、设施的巡检力度。2:加大对职工的安全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预防处理事故的能力。十七洗涤塔污泥泵房水溢事故事故发生时间:2006年12月28日事故发生地点:洗涤塔污泥泵房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