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 第一节 环境概述同步备课教学案 湘教版选修6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9452677 上传时间:2019-10-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 第一节 环境概述同步备课教学案 湘教版选修6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 第一节 环境概述同步备课教学案 湘教版选修6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 第一节 环境概述同步备课教学案 湘教版选修6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 第一节 环境概述同步备课教学案 湘教版选修6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 第一节 环境概述同步备课教学案 湘教版选修6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 第一节 环境概述同步备课教学案 湘教版选修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 第一节 环境概述同步备课教学案 湘教版选修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环境概述学习目标定位1.理解环境、环境因素的概念及分类。2.学会分析某一地区的环境质量,理解各种环境因素的作用及对区域环境质量的影响。一、环境的概念及分类1概念:指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社会和物质条件的综合体。2分类(1)自然环境:指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切自然物质、能量、生存空间和自然现象的总和。如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生物环境等。(2)社会环境:指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经过人类长期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所创造出的人工环境。如生产环境、交通环境、城市环境等。二、环境因素1概念:指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并且与环境整体发生相互作用的基本成分。2分类(1)自然环境因素:

2、水、空气、生物、土壤、岩石、阳光等。(2)社会环境因素:人口、工业、农业、交通、科学技术、民风民俗、宗教信仰等。思考自然环境是否指不受人类影响的纯自然的环境?答案不是。在当今的地球表面上,纯自然环境几乎是不存在的,但那些受人类影响轻微,仍保留着自然生态特点的环境仍可称为自然环境,如原始森林受酸雨影响而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但由于森林的生态功能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它仍然属于自然环境。三、环境质量1概念:指环境因素受污染影响的程度,是对环境状况的一种描述。2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人为原因更为重要。3分类:大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土壤环境质量等。4评价(1)环境质量评价:对环境污染程度的评价。

3、(2)环境质量指数:评价环境质量的指数。探究点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区别与联系探究活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曾经有人提出过一个看似天方夜谭的设想,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再造一个“迷你地球”,探求人类在这个现代“南泥湾”之中自给自足,以及未来在月球或火星上建立生存空间的可能性。从1984年到1991年,美国得克萨斯州的石油大王爱德华巴斯出资2亿美元,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图森市以北的沙漠中建起了“生物圈2号”。“生物圈2号”仿佛一个巨大的温室,雨林、沙漠、草原和海洋应有尽有。“生物圈1号”是我们生活的地球,顾名思义,“生物圈2号”就是一个“迷你地球”。(1)这个“迷你地球”是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请说明理

4、由。(2)“生物圈2号”的建立,说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间有怎样的关系?答案(1)社会环境。“生物圈2号”是人类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创造出来的人工环境,维持它的存在必须有人类介入,因此它是一个社会环境。(2)二者构成了一个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整体。反思归纳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区别和联系区别联系概念特点举例自然环境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切自然物质、能量、生存空间和自然现象的总和原始性、自然性,人类没有干预、影响或很少干预、影响,或影响不明显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生物环境等二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整体。社会环境是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形成的,其形成和发展离不开自然环境;部分社

5、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在景观上具有相似性,如原生荒漠和因过度放牧而形成的荒漠流沙社会环境人类在天然环境基础上,经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所创造的人工环境经过长期的社会劳动所创造的、须由人类介入才能维持生产环境、交通环境、城市环境等对点训练一环境的概念及分类1下列关于环境概念的叙述,错误的是()A环境是相对于中心事物而言的B环境是指相对于某项中心事物周围的所有事物C中心事物不同,环境的含义也不同D人类环境是指以人类为中心,与人类相关的所有事物2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是指()A由各种自然要素组成的自然环境B人类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创造的社会环境C以人类为中心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D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组成

6、的生物圈答案1.B2.C解析第1题,环境是指相对并相关于某项中心事物的周围事物。中心事物不同,与其相关的周围事物的含义也不同。以人类为中心,与人类相关的其他生物要素和非生物要素都是人类的生存环境。第2题,环境是指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和物质条件的综合体,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点训练二环境因素3下列选项中全部属于社会环境要素的是()A土地、岩石、矿物B社会、村落、动物园C丘陵、缓坡、梯田、水产养殖D阳光、空气、水4下列事物中属于自然环境因素的是()A科学技术 B生物C生产力 D足球场答案3.B4.B解析第3题,社会环境又称人工环境,是通过人类有意识的社会劳动创造形成的,因此社会、村落、动物

7、园、梯田、水产养殖是社会环境,而土地、岩石、矿物、丘陵、缓坡、阳光、空气、水属于自然环境。第4题,自然环境因素是指人类没有干预、改造,或很少干预、影响,或影响不明显的环境因素。科学技术、生产力、足球场都是人类创造或改造的。对点训练三环境质量5现在全球环境质量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其主要原因是()A自然原因B泥石流等灾害频发C人为原因D大力植树种草6下列能降低环境质量的自然原因是()A地震、火山爆发B煤炭资源的滥采乱挖C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D围湖造田答案5.C6.A解析第5题,环境质量是指环境因素受到污染影响的程度。现在全球环境质量总体上呈下降趋势,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但人为原因是更重

8、要的原因。第6题,地震、火山爆发影响环境质量,其发生机制主要是自然原因。其他三项都是人为原因。课时作业读下列图片,完成13题。1如果按照环境的属性划分,最有可能是自然环境的是()A B C D2从生态科学的角度看,图片的环境主体是()A生物 B人类C植被 D水体3如果按照空间尺度来划分环境,四幅图中最可能与其他三幅不同的是()A B C D答案1.D2.A3.D解析第1题,图片所示的景观均属于在自然环境基础上,通过人类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所创造出来的人工环境,都属于社会环境;只有图片所示的景观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最小,属于“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能量和空间”,是自然环境。第2题,对生态科学而言

9、,“环境”是生物环境。第3题,城镇是人类居住和二、三产业的空间,是聚落的一部分;农田(包括绿洲)是人类进行农业活动的场所,也是聚落的一部分;人类遗址是古代人类活动的场所,与农田、城镇一样均属于聚落;只有沼泽是地理环境。若尔盖,意思是牦牛喜欢的地方。相传四十代藏王赤祖德赞(公元815838年)时期,派大臣征伐边境留守今若尔盖地区,它曾拥有250万亩的湿地,现在大面积萎缩。结合所学知识完成46题。4下列地理要素中不属于若尔盖地区环境要素的是()A阳光 B大气C生产力 D宇宙5若尔盖湿地的面积不断萎缩,最主要的原因是()A全球气候变暖 B人类活动C太阳活动频繁 D过度抽取地下水6如果若尔盖地区无限制

10、地增加羊群数量,将直接影响_环境的质量()A大气 B土壤C生物 D交通答案4.D5.B6.C解析第4题,环境要素仅是指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并且与整个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基本成分,而并不是泛指人类周围所有的自然环境,如宇宙、太阳系等。第5题,环境质量的下降,最主要的原因是人为原因。第6题,羊群无限制地增加,将直接导致植被的破坏。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在云南省的哀牢山中,一层层梯田不停息地漫向四野,朝着天际跋涉。它的形象莽然巨大,占据天地,却宁静安详,无声无息,精致到绝美,那磅礴大气与细腻爽洁的点线相谐,堪称真正的世界奇迹。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红河州哈尼族多处于封

11、建领主制经济和封建地主制经济阶段,人民群众遭受着多重压迫和剥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哈尼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1)在哈尼梯田这个环境中有哪些环境要素?(2)哈尼地区的自然环境要素对当地的农业生产带来了哪些不利影响?(3)哈尼地区的哪些社会环境因素对人类的生活产生了有利影响?答案(1)自然环境要素:阳光、大气、生物、土壤、水和岩石等。社会环境要素:生产力、科学技术、社会制度等。(2)修建梯田的劳动量大,耕作和取水不便;粮食的产量受自然灾害影响较大。(3)生产力、科学技术、社会制度等。解析第(1)题,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四大圈层的主要环境要素是土壤、岩石、大气、水、生物等加上阳光,共同

12、构成了环境的自然要素;哈尼梯田是人类活动改造地形要素而成的人工景观,在修建梯田的过程中,不仅有人类的劳动,而且加入了农业生产技术,反映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规模庞大的梯田是人类群体劳动的结果。第(2)题,从图中信息可以看出当地为地形崎岖的山区,坡度较陡,修建梯田的劳动量大,耕作和取水不便;云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第(3)题,理论上,坡度较陡的山区不适合发展耕作业,但这里长期的封建领主制经济和封建地主制经济阶段为大规模的群体活动(修筑梯田)提供了可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解放了生产力,梯田的修建,为居民提供了充足的粮食。8结合下面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中华人

13、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二条中指出:“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材料二地球是生命的摇篮,人类的家园。(1)如何理解人文遗迹、风景名胜区都是环境的一部分?(2)图甲中主要的组成要素有哪些?它们构成了什么环境?(3)图乙中的组成要素与图甲相比有哪些不同?举例说明,它们构成了什么环境?(4)图丙与图甲相比又增加了哪些要素?说明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改造能力怎样?答案(1)人文遗迹、风景名胜是人们根据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对自然环境进行加工改造后得来

14、的,因此,它们都是环境的组成部分。(2)组成要素有阳光、空气、水、土地、生物等,这些都是自然要素,它们构成了自然环境。(3)图乙中出现了农田、房屋、道路等,它们已不再属于自然环境的范畴,而是经过人工改造的环境,它们构成了社会环境。(4)出现了高楼大厦、城市风光等,说明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关于环境的概念可知,这里所指“自然因素的总体”有两个限制条件:一是“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二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在校园的时候曾经梦想去桂林,到那山水甲天下的阳朔仙境,漓江的水呀常在我心里流,去那美丽的地方是我一生的期望,有位老爷爷他退休有钱有时间,他给我描绘了那幅美妙画卷,刘三姐的歌声和动人的传说,亲临其境是老爷爷一生的心愿,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时间的时候我却没有钱,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了钱的时候我却没时间-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