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初中语文九上《21陋室铭》word教案 (2)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09448663 上传时间:2019-10-2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鄂教初中语文九上《21陋室铭》word教案 (2)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鄂教初中语文九上《21陋室铭》word教案 (2)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鄂教初中语文九上《21陋室铭》word教案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鄂教初中语文九上《21陋室铭》word教案 (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陋室铭 教案1刘禹锡教学目标:1学习古人高洁的品格和情操。2掌握一些文言词语。3理解“铭”的主要特征。教学重难点:重点:(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2)疏通文言语句,分析文章内容。难点: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预习朗读课文,查字典,看课文注释翻译课文。二、导入1作家作品简介2关于“铭”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三、正课1朗读课文。可采取多种方法朗读,如老师范读、听课文录音,学生个别读、集体读等。2请学生逐句翻译课文。掌握重点词语。3提问:“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运用什么修辞

2、手法?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讨论并归纳:运用比喻、对偶起兴,以虚衬实,以山水引出陋室。4提问:“斯是陋堂,惟吾德馨。”这两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深刻含义是什么?讨论并归纳:“陋室”二字扣题。“德馨”二字统领全篇,是全文的核心。用“惟”字加强语气。这两句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就忘却了室陋,另一层意思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为陋室增光添采。5提问:“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是写什么?讨论并归纳:写陋室幽雅的恬静的自然环境。6提问:“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是写什么?讨论并归纳: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可知堂中人也是一样的高雅。7提问:“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几句写什么

3、?讨论并归纳:写室中事。可见主人高雅脱俗的情致,怡然自得的神情。8提问:“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这两句写什么?讨论并归纳:运用类比,引古贤之名定证“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贤自比,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9提问:“孔子云:何陋之有?”是写什么?讨论并归纳:语见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认为,九夷虽然简陋,但是有君子住在那里,就不简陋了。此处引用孔子的话证“陋室”说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与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遥相呼应。把个“陋”字彻底翻了过来,达到“不陋”的最完美的境界,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突出表明了作者高洁做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四、小结本文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以其立意鲜明、格调高雅,构思巧妙,意境隽永、韵味深长、文句精美而胜炙人口,久为传诵。本文是作者用来自述其志的。通过对居室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法做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