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2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 第5课 古代文学的辉煌成就教师用书 北师大版必修3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9447436 上传时间:2019-10-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2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 第5课 古代文学的辉煌成就教师用书 北师大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2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 第5课 古代文学的辉煌成就教师用书 北师大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2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 第5课 古代文学的辉煌成就教师用书 北师大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2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 第5课 古代文学的辉煌成就教师用书 北师大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2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 第5课 古代文学的辉煌成就教师用书 北师大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2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 第5课 古代文学的辉煌成就教师用书 北师大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2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 第5课 古代文学的辉煌成就教师用书 北师大版必修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5课古代文学的辉煌成就学习目标:1.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2.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1. 重点: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2. 难点:不同时期文学主流形式的形成及其特点。如何揭示一定时期的文学与政治、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教材整理1从诗经到唐诗1诗经(1)地位: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2)内容:收集了西周初期至春秋中期的古代诗歌,相传为孔子编定,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其中的精华部分。(3)特点以现实主义精神,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现实生活。以四言为主,重章叠句的结构形式。(4)影响:为中国古典文学奠定了现实主义的基石,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

2、影响。2楚辞(1)特征句子长短相结合,形式自由,便于抒发感情。闪烁着奇异的浪漫色彩,采用象征、比喻的手法。(2)代表人物:屈原。(3)代表作品:离骚九歌九章天问。3汉赋(1)含义:在楚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文体。(2)特点:辞藻华丽,讲究对仗。(3)代表作家:司马相如、扬雄和张衡。(4)代表作西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东汉: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二京赋。4唐诗(1)唐诗繁荣的原因唐代政治强盛,经济繁荣,文化昌隆。科举制刺激了诗歌的创作。(2)杰出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代表人物代表作品称号特点李白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诗仙”气势磅礴,激昂豪放,想象丰富,具有浪漫主义色彩杜甫“三吏”“三别”“诗圣”反映

3、现实,思想深刻白居易卖炭翁针砭时弊,通俗易懂教材整理2宋词和元曲1宋词(1)词的概念:唐朝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体裁,可以配乐歌唱。(2)繁荣的原因:商业的繁荣、城市的发展。(3)主要代表作家及作品豪放派:北宋的苏轼,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婉约派:南宋的李清照,代表作声声慢。2元曲(1)地位:是元代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包括散曲和剧曲(杂剧)两大部分。(2)代表作家及作品代表作家代表作特点关汉卿南吕一枝花不伏老多描写世态炎凉和人情冷暖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多写天涯沦落者的彷徨苦闷贯云石清江引多描写宦途的风险教材整理3明清小 说1三国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三国演义成为后来历史演义小说的典范。2水浒传(1

4、)元末明初施耐庵所作。(2)以北宋末年宋江农民起义为题材,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歌颂了农民的叛逆和斗争精神。3西游记成书于明朝中期,作者吴承恩通过孙悟空大闹天宫和唐僧师徒前往西天取经的故事,以虚幻的情节,曲折地反映了现实生活,蕴涵着人生哲理。4红楼梦(1)红楼梦是清朝伟大小说家曹雪芹写的长篇小说。(2)主要内容:以贾、史、王、薛四大封建家族为背景,反映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命运。(3)评价:红楼梦体现了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成就,成为一部享誉世界的文学名著。5清朝时期的讽刺小说儒林外史和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也有很高的文学成就。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怎样?【提示】从诗经、汉赋、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

5、语言由词藻华丽、对仗工整、句式严整的文言文到句式活泼、通俗易懂的白话小说,反映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逐渐平民化。这正是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了适应不断壮大的市民阶层的需要而出现的发展趋势。知识网络史论要旨1.诗经的现实主义和楚辞的浪漫主义代表了北南两种诗歌不同的风格。2. 唐朝开放与繁荣的社会环境促使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期,且社会的变迁对唐诗风格产生了深刻的影响。3宋词长短不齐,便于抒发感情;元曲可雅可俗,生动活泼。从诗经到明清小说,中国文学有着悠久光辉的历史。探究点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主流形式史 料解 读史料一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

6、下而求索。屈原离骚史料出自屈原离骚,注意史料一中“兮”字和句式变化。史料二于是乎游戏懈怠,置酒乎颢天之台,张乐乎胶葛之宇,撞千石之钟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司马相如上林赋史料出自司马相如上林赋,注意中心句“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从而体会赋的表现手法。史料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抓住“大江”“千古”“豪杰”等词理解苏轼词的风格;注意“花”“梳头”“泪

7、”“愁”等意象,感受多愁善感的特点。【史料应用】1根据史料一,指出楚辞的特点。【提示】采用楚国方言,句式灵活,易于表达情感,具有浪漫主义风格。2汉赋的风格特点是什么?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提示】特点:词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社会现实:汉朝政治统一,经济恢复发展。3根据史料三,分析两首词风格的不同。词这种文学形式的特点是什么?【提示】不同风格:苏轼的词是豪放派风格,李清照的词是婉约派风格。特点:句子长短不齐,便于抒发感情。【史论拓展】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主流形式及其特点(1)变迁:先秦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2)特点先秦:诗经质朴典雅,具有现实主义风格;以民歌为基础的楚辞,句式

8、灵活,具有浪漫主义风格。诗经和楚辞代表了北南两种诗歌不同的风格。汉赋:华丽而夸张,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唐诗风格多样,千古传诵,以五言诗和七言诗为主,把诗歌推向顶峰。宋词是诗歌的另一种形式,句式灵活,句子长短不一;适于合乐歌唱,具有强烈的音乐节奏之美。元曲是民间兴起的新的诗歌形式,题材广泛,可雅可俗,更为生动活泼,抒情叙事兼长。明清小说将广阔的社会生活纳入了文学的视野,艺术而又真实地再现了那个时代的历史,将古典小说创作推向繁盛阶段,并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珍品。总体来说,中国古代文学呈现出多元兼容、雅俗共赏和逐渐平民化等特征。(2015重庆高考)安史之乱(755763)是唐朝由盛而衰的

9、转折点,有位诗人在这场战乱中写了一首诗:“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写出了千古以来战争中妻离子散的悲哀。这位诗人应该是()【导学号:00910030】A杜牧B孟浩然C杜甫D白居易【解题模板】抓关键从题干中“安史之乱(755763)是唐朝由盛而衰”“写出了千古以来战争中妻离子散的悲哀”等关键信息来判断诗的作者排易误杜牧是晚唐诗人,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孟浩然是山水田园诗人,与材料内容强调现实不符,故B项错误;白居易在安史之乱之后出生,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验结论“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是史实的真实反映,写出了战争中妻离子散的悲哀,属于

10、现实主义诗的特点,符合“诗史”的特点【答案】C1某同学在课外阅读中发现有一部文学作品全方位、多角度地再现了西周时期社会环境、世态人情。这部作品最有可能是() 【导学号:00910031】A老子B孟子 C诗经D离骚【解析】老子和孟子主要讲述作者自己的思想主张,与材料主题无关,故排除A、B两项;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多方位反映了西周社会状况,故C项正确;离骚为楚辞,描述战国时期楚国相关内容,故排除D项。【答案】C2“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这段文字的创作文体属于()【导学号:00910032】A楚辞B唐诗C宋词D元曲【解析】楚辞想象力丰富,其作品带有想象

11、丰富、文辞华美、风格绚丽的浪漫主义色彩,其句式灵活,富有变化,常用语助词“兮”“些”等,故选A项。【答案】A3唐代一位诗人,被称为“诗风壮浪纵恣,诗情一泻千里,笔势灵活矫健,充满大胆夸张和奇特想象”。这位诗人是()【导学号:00910033】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孟浩然【解析】题干材料反映了作者的诗风“壮浪纵恣”“一泻千里”“充满大胆夸张和奇特想象”,这属于浪漫主义的风格,符合该条件的是唐朝诗人李白。【答案】A4(2016云南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这是一部以爱情悲剧为主线,通过贵族家庭由盛而衰的变故,揭示了专制王朝和封建社会由强大而走向败落的必然历史命运的作品。该作品是()A三国演义B水浒传C红楼

12、梦D西游记【解析】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贵族家庭由盛而衰”。据所学知识可知,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封建贵族青年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描写了贾家荣、宁二府的盛衰过程,反映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命运。【答案】C5文学作品是社会现实的生动反映。下列文学形式与商品经济发展关系最密切的是()A楚辞与汉赋B汉赋与唐诗C唐诗与宋词D宋词与明清小说【解析】宋词与明清小说的出现与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有关。【答案】D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诗经硕鼠材料二乱曰:已矣哉!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

13、!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屈原离骚材料三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材料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请回答:(1)请把材料所反映的诗歌按不同的风格归类,并说明各自的风格特点。(2)材料二、四的内容有何相同之处?为什么?(3)材料一、二和材料三、四反映的时期在中国古代诗歌发展中地位如何?【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学及其风格的掌握。第(1)问要根据材料和所学概括两种文学的风格特征。第(2)问中屈

14、原与杜甫不属于同一时代的人,但是二者都对所处的时代寄予深深的忧虑,对劳苦百姓寄予深深的同情。第(3)问要注意从基础史实中概括其文学流派的阶段特征。【答案】(1)材料一、四:现实主义创作风格,以现实社会为题材,深沉、悲壮、凝重。材料二、三:浪漫主义创作风格,夸张、想象丰富、个性张扬等。(2)相同:忧国忧民的情怀。原因:屈原、杜甫所处时代都社会动荡、民不聊生,作者都对社会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3)材料一、二反映的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奠基时期。材料三、四反映的是中国古代诗歌的繁荣时期。在校园的时候曾经梦想去桂林,到那山水甲天下的阳朔仙境,漓江的水呀常在我心里流,去那美丽的地方是我一生的期望,有位老爷爷他退休有钱有时间,他给我描绘了那幅美妙画卷,刘三姐的歌声和动人的传说,亲临其境是老爷爷一生的心愿,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时间的时候我却没有钱,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了钱的时候我却没时间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