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1单元 中国古代思想宝库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学案 岳麓版必修3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9447370 上传时间:2019-10-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1单元 中国古代思想宝库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学案 岳麓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1单元 中国古代思想宝库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学案 岳麓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1单元 中国古代思想宝库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学案 岳麓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1单元 中国古代思想宝库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学案 岳麓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1单元 中国古代思想宝库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学案 岳麓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1单元 中国古代思想宝库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学案 岳麓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1单元 中国古代思想宝库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学案 岳麓版必修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学习目标: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展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1.重点:中国古代科技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2.难点: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教材整理1四大发明名称项目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出现西汉发明植物纤维纸唐雕版印刷金刚经唐代炼丹时发明战国时期司南发展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唐末开始用于战争,五代和宋广泛用于战争宋代发明指南针,用于航海外传13世纪中期,传到朝鲜,后传到欧洲14世纪初,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13世纪传入西欧,推动地理大发现深度点拨四大发明在中国和西方命运不同的原因。【提示】中国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强大,实行科

2、举制度、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这些都阻碍了先进科学技术发挥作用。西方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重商主义、对外扩张等促进了西方科技的进步。教材整理2天文学成就1天象观测中国古代的天象观测在很长时间内处于世界前列。留下了世界上最早的日食、彗星和哈雷彗星以及太阳黑子的记录。 2天文著述:我国最早的一部天文学专著甘石星经成书于战国时期,书中的石氏星表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3天体测量 (1)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了浑象仪,他关于地球为圆形的见解比西欧人早1 000多年。张衡还发明了测定地震方位的候风地动仪。(2)唐代著名天文学家僧一行与梁令瓒共同创制了黄道游仪,在世界上首次发现恒星位置的变动。(3

3、)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制成了一种新型浑仪简仪,比欧洲同类发明仪器要早300多年。教材整理3算经与圆周率1先秦:春秋时期出现了九九乘法口诀。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筹算计算法。2东汉:九章算术记载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数学运算方法,标志着我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3魏晋南北朝:南朝的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领先世界达1 000年之久。4元代:出现简便高效的珠算法。教材整理4古代农书名称项目齐民要术农书农政全书时间南北朝元代明代作者贾思勰王祯徐光启地位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中国古代农学著作徐光启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先驱”内容提出了因地制宜、多种经营的宝贵思想重点放在生产工具的改革吸收了西方的科技

4、成果,开展农业科技实验,体现了农学的科学性、创新性、先进性影响促进了农业发展深度点拨农政全书与其他几部农书相比较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提示】农政全书充分汲取西方的农业科技思想和方法,开展农业科技实验,体现了科学性、创新性和先进性。这与新航路开辟,欧洲传教士东来,西学东渐的新现象有密切关系。教材整理5从黄帝内经到本草纲目1战国至西汉黄帝内经编撰于战国,成书于西汉,是中国现存较早的一部医书,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2东汉(1)张仲景撰写伤寒杂病论系统论述了“望、闻、问、切”四诊疗法,成为中医临床医学的经典,张仲景也被后世称为“医圣”。(2)华佗发明了最早的麻醉药剂“麻沸散”和中国早期的体育保健体操

5、 “五禽戏”。3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中国古代药物学的最高成就,该书全面系统地总结了中国16世纪以前的药物学成就,创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分类法,体现了生物进化的思想,推进了世界生物学的发展。知识网络史论要旨1.中国古代最有代表意义的科学技术成就四大发明,传播到世界后,推动了人类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2.中国古代数学、天文、历法、农学等科技门类的发展,与农业文明息息相关。3.中国古代医学相当发达,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生态度。中医中药至今仍在世界医学领域占有重要地位。探究点一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进程的影响史 料解 读史料一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道:“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

6、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来看风水”注意关联词“却用”强调了科技成果在中外的不同用途。史料二欧洲文艺复兴初期四种发明的传入传播,对现代世界的形成,曾起重要的作用。造纸术和印刷术,替宗教改革开了先路,并使推广民众教育成为可能。 火药的发明,消除了封建制度,创立了国民军制。指南针的发明导致发现美洲,因而使全世界,而不再是欧洲成为历史的舞台。卡特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和它的西传叙述了四大发明对欧洲的影响。【史料应用】1史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提示】四大发明在中国没有发挥其推动社会变革的作用。2根据史料二, 请用一句话概括中国的四大发明对欧洲社会所起的作用。【提示】中国四大发明在政治、经济

7、、军事、文化等方面对欧洲从封建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3请简要从经济与思想两方面对比中国四大发明为何在14世纪的中西方产生截然不同的应用效果?【提示】中国仍是小农经济占主导的国家,科技发展缺少应用动力;而西方当时商品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中国传统的重农抑商、科举制等政策限制了科技的发展;而西方正经历文艺复兴等一系列的思想解放运动。【史论拓展】中国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进程的影响(1)造纸术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传播,推动欧洲文化普及和推广。(2)印刷术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欧洲的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3)火药传播到欧洲,推动了火药武器的发展,对资产阶级战胜封

8、建贵族起到一定作用。(4)指南针为欧洲航海家发现美洲和实现环球航行,为资产阶级开拓世界市场、进行殖民扩张提供了重要条件。探究点二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史 料解 读史料一中国的世界纪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类别数学天文历法气象地学化学农学机械水利轻工兵器数量2225259257788注意表格中科技成果数量的分布。史料二李时珍的本草之学,谨言踏实,近于现代实证的方法。徐霞客的地理之学,全由亲身旅行各处,乃实际观察之后的记录。又如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茅元仪的武备志、徐光启的农政全书,都有工艺器械的制作过程,并有实绘的图样。凡此均是从理性发为科技的产品。史料以李时珍、徐霞客、宋应星、徐光启等的贡献为例说

9、明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时代特色。【史料应用】1根据史料一,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主要分布在哪些领域?为什么会有这一特点?【提示】分布在与农业生产有关的科技领域(或主要分布在数学、天文学、地学、农学等领域)。原因:中国古代以农耕经济为主导;历代统治者重视农业,因而与农业有关的科技得到了发展。2概括明清之际中国科技成就的时代特色。【提示】运用实证方法;注重亲身观察和详实记录;体现了科学实用的理性精神。【史论拓展】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1)在科技内容上,应用性强,但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不够。(2)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是典籍整理和经验总结,缺少实验。(3)在科技应用上,主要服务于农业发展的需要。(4

10、)在分布上,主要集中分布在与农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农学、天文、历法、数学及医学等领域。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指()A促进了欧洲社会制度的转型B奠定了中国古代文明古国的地位C推动了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D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隔绝的状态【解题模板】抓关键抓住关键语句中: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排易误B项与“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的信息不符,排除;工业革命与四大发明没有直接关联,故C项错误;D项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排除验结论根据题干关键

11、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里的影响是指促进了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故A项正确【答案】A1史学界一般认为,纸张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汉。下列各项中最有说服力的是()A民间传说B某家族的家谱记载C官方史书记载D汉代遗址和墓葬里发现的西汉纸张残片【解析】民间传说不能直接作为史料,家谱记载、官方史书记载是第二手史料,只有汉代遗址和墓葬里发现的西汉纸张残片是第一手史料,最有说服力。【答案】D2. 火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我国最早将火药应用到军事上是() 【导学号:11140035】A唐末B宋末C元末D明代【解析】中国古代炼丹家在炼制丹药时偶然发明了火药。唐朝末年,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

12、答案】A3梦溪笔谈曾描述如下现象:“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这种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A造纸术的发明B指南针的应用C印刷术的进步D商品经济的发展【解析】根据梦溪笔谈中的描述“若印数十百千本极为神速”可知,材料反映了北宋活字印刷术效率高的特点,这与北宋印刷术的进步有关,C项符合题意。【答案】C4. 中医学是中华文明的奇葩,今天的许多医生仍采用四诊法,这起源于() 【导学号:11140036】A黄帝B张仲景C华佗D李时珍【解析】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阐述望、闻、问、切四诊法,奠定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故选B项。【答案】B5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在中国古代,天文和历

13、法一直受到高度重视,天文学家和君主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是官方政府机构不可或缺的人员。至公元1851年,历代政权颁行了100余部历法,夏小正是中国最古老的历书,形成于公元前5世纪左右,包含了许多关于气候、星象及物候方面的叙述,按一年十二个月的顺序排列。古代的历法,现在名为“农历”或“阴历”,仍决定人们欢度“春节”以及“中秋”、“端午”等节日的具体日期。天象观测有助于制定更为准确的历法。古代史书中有着连续的有关日食、月食与星象变化的记录,并从政治角度解释这些现象。史书明确记录了公元前186年吕后当政时发生了一次日食,但现代天文学研究表明,所记日食绝不可能发生。日食记录居然因政治上的原因而有所增减:

14、统治者残暴,记载的日食现象就多;统治者开明,日食便很少发生。李约瑟中华科学文明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重视天文历法的表现。(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中国古代天文学科学性的因素。【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材料的能力,第(1)问,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中天文历法的“表现”即可。第(2)问,影响古代天文学的“因素”,注意从材料和所学知识去概括和说明。【答案】(1)多种天文观测仪器制造与改进;丰富的天象观测记录;不断完善的历法;中央政府支持、组织,设置专门机构。(2)将天象变化与现实政治相联系,“天人感应”思想;注重实用性,理论探讨不足。在校园的时候曾经梦想去桂林,到那山水甲天下的阳朔仙境,漓江的水呀常在我心里流,去那美丽的地方是我一生的期望,有位老爷爷他退休有钱有时间,他给我描绘了那幅美妙画卷,刘三姐的歌声和动人的传说,亲临其境是老爷爷一生的心愿,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时间的时候我却没有钱,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了钱的时候我却没时间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