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发展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9447287 上传时间:2019-10-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具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模具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模具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模具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模具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模具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具发展(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模具的历史发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也逐步进入模具生产的各个领域,包括设计、制造、管理等。国际生产研究协会预测,到2000年,作为设计和制造之间联系手段的图纸将失去其主要作用。模具自动设计的最根本点是必须确立模具零件标准及设计标准。要摆脱过去以人的思考判断和实际经验为中心所组成的设计方法,就必须把过去的经验和思考方法,进行系列化、数值化、数式化,作为设计准则储存到计算机中。因为模具构成元件也干差万别,要搞出一个能适应各种零件的设计软件几乎不可能。但是有些产品的零件形状变化不大,模具结构有一定的规律,放可总结归纳,为自动设计提供软件。如日本某公司的CDM系统用于级进模设计与制造,其中包

2、括零件图形输入、毛坯展开、条料排样、确定模板尺寸和标准、绘制装配图和零件图、输出NC程序(为数控加工中心和线切割编程)等,所用时间由手工的20%、工时减少到35小时;从80年代初日本就将三维的CADCAM系统用于汽车覆盖件模具。目前,在实体件的扫描输入,图线和数据输入,几何造形、显示、绘图、标注以及对数据的自动编程,产生效控机床控制系统的后置处理文件等方面已达到较高水平;计算机仿真(CAE)技术也取得了一定成果。在高层次上,CADCAMCAE集成的,即数据是统一的,可以互相直接传输信息实现网络化。目前国外仅有少数厂家能够做到。二、我国模具工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封闭式、“大而全”的

3、企业特征,我国大部分企业均设有模具车间,处于本厂的配套地位,自70年代末才有了模具工业化和生产专业化这个概念。生产效率不高,经济效益较差。模具行业的生产小而散乱,跨行业、投资密集,专业化、商品化和技术管理水平都比较低。1、 模具工业产品结构的现状 我国的塑料成形模具设计,制作技术起步较晚,整体水平还较低。目前单型腔,简单型腔的模具达70以上,仍占主导地位。一模多腔精密复杂的塑料注射模,多色塑料注射模已经能初步设计和制造。模具平均寿命约为80万次左右,主要差距是模具零件变形大、溢边毛刺大、表面质量差、模具型腔冲蚀和腐蚀严重、模具排气不畅和型腔易损等,注射模精度已达到5um以下,最高寿命已突破20

4、00万次,型腔数量已超过100腔,达到了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的国际先进水平。 2、 模具工业技术结构现状 我国模具工业目前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悬殊较大。从总体上来讲,与发达工业国家及港台地区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在采用CAD/CAM/CAE/CAPP等技术设计与制造模具方面,无论是应用的广泛性,还是技术水平上都存在很大的差距。在应用CAD技术设计模具方面,仅有约10%的模具在设计中采用了CAD,距抛开绘图板还有漫长的一段路要走;在应用CAE进行模具方案设计和分析计算方面,也才刚刚起步,大多还处于试用和动画游戏阶段;在应用CAM技术制造模具方面,一是缺乏先进适用的制造装备,二是现有

5、的工艺设备(包括近10多年来引进的先进设备)或因计算机制式(IBM微机及其兼容机、HP工作站等)不同,或因字节差异、运算速度差异、抗电磁干扰能力差异等,联网率较低,只有5%左右的模具制造设备近年来才开展这项工作;在应用CAPP技术进行工艺规划方面,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需要进行大量的标准化基础工作;在模具共性工艺技术,如模具快速成型技术、抛光技术、电铸成型技术、表面处理技术等方面的CAD/CAM技术应用在我国才刚起步。计算机辅助技术的软件开发,尚处于较低水平,需要知识和经验的积累。我国大部分模具厂、车间的模具加工设备陈旧,在役期长、精度差、效率低,至今仍在使用普通的锻、车、铣、刨、钻、磨设备加工

6、模具,热处理加工仍在使用盐浴、箱式炉,操作凭工人的经验,设备简陋,能耗高。设备更新速度缓慢,技术改造,技术进步力度不大。虽然近年来也引进了不少先进的模具加工设备,但过于分散,或不配套,利用率一般仅有25%左右,设备的一些先进功能也未能得到充分发挥。缺乏技术素质较高的模具设计、制造工艺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尤其缺乏知识面宽、知识结构层次高的复合型人才。中国模具行业中的技术人员,只占从业人员的8%12%左右,且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的总体技术水平也较低。1980年以前从业的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知识老化,知识结构不能适应现在的需要;而80年代以后从业的人员,专业知识、经验匮乏,动手能力差,不安心,不愿学技术

7、。近年来人才外流不仅造成人才数量与素质水平下降,而且人才结构也出现了新的断层,青黄不接,使得模具设计、制造的技术水平难以提高。3、 模具工业配套材料,标准件结构现状 近10多年来,特别是“八五”以来,国家有关部委已多次组织有关材料研究所、大专院校和钢铁企业,研究和开发模具专用系列钢种、模具专用硬质合金及其他模具加工的专用工具、辅助材料等,并有所推广。但因材料的质量不够稳定,缺乏必要的试验条件和试验数据,规格品种较少,大型模具和特种模具所需的钢材及规格还有缺口。在钢材供应上,解决用户的零星用量与钢厂的批量生产的供需矛盾,尚未得到有效的解决。另外,国外模具钢材近年来相继在国内建立了销售网点,但因渠

8、道不畅、技术服务支撑薄弱及价格偏高、外汇结算制度等因素的影响,目前推广应用不多。 模具加工的辅助材料和专用技术近年来虽有所推广应用,但未形成成熟的生产技术,大多仍还处于试验摸索阶段,如模具表面涂层技术、模具表面热处理技术、模具导向副润滑技术、模具型腔传感技术及润滑技术、模具去应力技术、模具抗疲劳及防腐技术等尚未完全形成生产力,走向商品化。一些关键、重要的技术也还缺少知识产权的保护。 我国的模具标准件生产,80年代初才形成小规模生产,模具标准化程度及标准件的使用覆盖面约占20%,从市场上能配到的也只有约30个品种,且仅限于中小规格。标准凸凹模、热流道元件等刚刚开始供应,模架及零件生产供应渠道不畅

9、,精度和质量也较差。一、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mold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也逐步进入模具生产的各个领域,包括设计、制造、管理等。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technology, computers have gradually into the mold in all areas, including design, manufacturing and management. 国际生产研究协会预测,到 2000 年,作为设计和制造之间联系手段的图纸将失去其主要作用。 International Associ

10、ation for the Study of production forecasts to 2000, as a means of links between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drawings will lose its primary role. 模具自动设计的最根本点是必须确立模具零件标准及设计标准。 Automatic Design of die most fundamental point is to establish the mold standard and design standards. 要摆脱过去以人的思考判断和实际经验为中心所组成的设

11、计方法,就必须把过去的经验和思考方法,进行系列化、数值化、数式化,作为设计准则储存到计算机中。 To get rid of the people of the past,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 to judge the composition of the design center, we must take past experiences and ways of thinking, for series, numerical value, the number of type-based, as the design criteria to the compu

12、ter store. 因为模具构成元件也干差万别,要搞出一个能适应各种零件的设计软件几乎不可能。 Components are dry because of mold constitutes a million other differences, to come up with a can adapt to various parts of the design software almost impossible. 但是有些产品的零件形状变化不大,模具结构有一定的规律,放可总结归纳,为自动设计提供软件。 But some products do not change the shape o

13、f parts, mold structure has certain rules, can be summed up for the automatic design of software. 如日本某公司的 CDM 系统用于级进模设计与制造,其中包括零件图形输入、毛坯展开、条料排样、确定模板尺寸和标准、绘制装配图和零件图、输出 NC 程序 ( 为数控加工中心和线切割编程 ) 等,所用时间由手工的 20% 、工时减少到 35 小时;从 80 年代初日本就将三维的 cad cam 系统用于汽车覆盖件模具。 If a Japanese companys CDM system for progre

14、ssive die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including the importation of parts of the figure, rough start, strip layout, determine the size and standard templates, assembly drawing and parts, the output NC program (for CNC machining Center and line cutting program), etc., used in 20% of the time by hand, re

15、duce their working hours to 35 hours; from Japan in the early 80s will be three-dimensional cad / cam system for automotive panel die. 目前,在实体件的扫描输入,图线和数据输入,几何造形、显示、绘图、标注以及对数据的自动编程,产生效控机床控制系统的后置处理文件等方面已达到较高水平;计算机仿真 (CAE) 技术也取得了一定成果。 Currently, the physical parts scanning input, map lines and data inp

16、ut, geometric form, display, graphics, annotations and the data is automatically programmed, resulting in effective control machine tool control system of post-processing documents have reached a high level; computer Simulation (CAE) technology has made some achievements. 在高层次上, CAD CAM CAE 集成的,即数据是统一的,可以互相直接传输信息 At high levels, CAD / CAM / CAE integration, that data is integrated, can transmit information directly with each 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