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检测卷二 人民版选修1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9447239 上传时间:2019-10-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检测卷二 人民版选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检测卷二 人民版选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检测卷二 人民版选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检测卷二 人民版选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检测卷二 人民版选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检测卷二 人民版选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检测卷二 人民版选修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检测卷二(四、五、六专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导致北宋中期财政危机的根源是()A辽和西夏经常攻宋B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C土地兼并严重D财政入不敷出解析:经分析可知,A、C都是财政危机的原因,但并不是“根源”。D是财政危机的表现。北宋加强中央集权,虽有积极作用,但也导致了冗兵冗官的局面,这必然导致财政危机。答案:B2北宋翰林学士范镇曾评论:今行此法是变富人之多取而少取之,少取与多取,犹五十步与百步。此语评论的是()A青苗法B农田水利法C募役法 D将兵法解析:青苗法的实行,使农民可以向官府借钱或粮食以渡过粮荒的难关,使之免受

2、富人的盘剥,“变富人之多取而少取之”。B、C、D与材料无关,排除。答案:A3王安石变法措施中,兼有打击官僚贵族特权、增加政府收入和保障农民生产时间的是 ()A青苗法 B募役法C市易法 D方田均税法解析:题干所述的是王安石变法中募役法的内容和作用,解题关键是分析各项变法措施的作用。答案:B4司马光曾说:“天地所生财货百物,不在民,则在官,彼设法争民,其害乃甚于加赋。”这一现象在王安石变法中主要体现在下列哪些措施中()农田水利法免役法青苗法保甲法A BC D解析:青苗法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地方官吏的干预,实际上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免役法也加重了贫民的经济负担,违背了改革的初衷。答案:B5王安石变法以失

3、败告终,导致这种结局出现的主要因素有()触动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用人不当新法有危害百姓的现象变法者态度动摇A BC D解析:导致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因素既有法令本身的原因如,也有用人的原因如,最主要的是守旧派的反对如,王安石态度并未动摇,故错误。答案:D6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西欧各地的宗教改革各具特色,其中具有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独立性质的是()A德国宗教改革 B瑞士宗教改革C英国宗教改革 D尼德兰宗教改革解析:尼德兰在宗教改革前处于西班牙王国的统治之下,它的宗教改革具有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独立的双重性质。答案:D7亨利八世宗教改革不同于加尔文宗教改革的是()领导宗教改革的是国王教义方面保留天主教主教

4、制、基本教义和仪式没收教会财产,归王室所有否认教皇是最高领袖A BC 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6世纪在欧洲兴起的宗教改革,其斗争的矛头都是罗马教皇,因此是二者的相同点,排除带的选项。答案:B8“人在出生之前,上帝就先定了他是应该获救,还是应该沉沦。”这体现了谁的主张()A马丁路德 B卡尔文C亨利八世 D罗耀拉解析:材料所述实际就是“先定论”,最早由卡尔文提出,故选B。答案:B916世纪50年代,一位学者来到瑞士日内瓦游历。在该地,他可能遇到下列哪种情况?()A聆听最高权威教皇的训示B信徒们争相购买教会的赎罪券C看到科学家塞尔维特被处以火刑D参加启蒙思想家发起的学术沙龙解析:1541年,加尔

5、文来到日内瓦主持宗教改革,反对教皇权威,A项错误;B项是宗教改革之前的情景,错误;D项中“启蒙思想家”与题干中时间不符,排除。C项发生在1553年,符合题意。答案:C10某宗教改革家提出:“一个人是否能得到救赎不在于任何其他原因,而是由上帝的永恒判决决定的。”对此观点理解合理的是()A否定了教会和教皇的权威B此观点是马丁路德的“因信称义”C符合地主阶级掌握政权的需要D反对信仰宗教,倡导自我奋斗解析:B项错误,材料中的观点是加尔文的“先定论”;C项错误,宗教改革符合资产阶级发家致富的需要;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答案:A11埃及著名的狮身人面像面部严重破损,史学界有人认为这是18世纪外国军队入侵埃

6、及时炮击留下的痕迹。如果该说法属实,那么这支军队应是()A法国军队 B英国军队C奥斯曼帝国军队 D马木鲁克组成的军队解析:1798年,拿破仑率军入侵埃及,占领开罗,一度对埃及实行殖民统治,故A符合题目要求。答案:A12“兴修近代的灌溉系统;引进棉花的栽培;重新开辟亚历山大港;鼓励对外贸易;派遣留学生;开办各种学校;将大约2000本欧洲著作译成阿拉伯语。”此材料描述的是()A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B俄国农奴制改革C日本明治维新 D凯末尔改革解析:根据题干中“重新开辟亚历山大港”“将大约2000本欧洲著作译成阿拉伯语”等信息可知此材料描述的国家应该是埃及,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是近代埃及具有近代性质的改革,

7、故A项正确;俄国农奴制改革是沙皇俄国的改革,故B项错误;日本明治维新,是日本进行的改革,故C项错误;凯末尔改革是土耳其进行的改革,故D项错误。答案:A13马克思赞誉穆罕默德阿里为“唯一能用真正的头脑代替讲究的头巾的人”。历史学家普遍认为“穆罕默德阿里是19世纪的伟大统治者之一”,是“近代埃及的奠基者”。出现上述评价是因为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结束了埃及长期的混乱状态建立了近代化的工厂,加速了埃及的历史进程推迟了欧洲列强侵占埃及的进程客观上促进了埃及资本主义的发展A BC D解析:从各个方面概括了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历史意义,符合题意。答案:C14之所以说穆罕默德阿里是现代埃及的奠基人,是因为他 (

8、)奠定了近代埃及民族国家的基础推动了埃及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繁荣了文化,增强了埃及的经济、军事力量客观上促进了埃及资本主义的发展A B C D解析:阿里改革反对外来侵略,发展企业和进行军事改革,客观上推动了埃及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埃及的近代化。答案:D15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失败的原因有()赋役繁重,农民负担沉重战事不断,兵役频繁西方列强帮助奥斯曼土耳其打击埃及封建专制统治本身的弊端A BC D解析:本题考查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依据相关知识可知,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失败的原因有:赋役繁重,农民负担沉重,正确。战事不断,兵役频繁,正确。西方列强帮助奥斯曼土耳其打击埃及,正确。封建专制统治本身的弊端,正

9、确。故选A。答案:A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6题12分,第17题14分,第18题16分,第19题13分,共55分)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的业师梁启超先生说,王安石是大改革家,中国千古一人,在他以前,有过改革家,如在齐的管仲,在秦的商鞅。然而,论到有见识,彻底了解宋朝的政治缺失、人民疾苦,有办法解决他的问题,有毅力贯彻他的计划,在宋朝以前或其以后,中国只有王安石。黎东方我对历史的看法材料二王安石既执政神宗曰:“不知卿所施以何为先?”王安石曰:“变风俗,立法变,正方今所急也。”二十二史札记材料三王安石以新法害天下,引用奸邪,更张法令,驯至靖康之难,人皆咎安石为祸。二十二史札

10、记(1)王安石变法前“政治缺失”与“人民疾苦”的主要表现是什么?(4分)(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为减少“人民疾苦”,王安石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取得了什么成效?(4分)(3)结合史实评述材料三中的观点。(4分)解析:本题考查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内容、评价。第(1)问依据材料一设计,考查变法的背景,应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第(2)问考查变法的内容,不需要回答变法的全部措施,应根据题目要求选取出减轻“人民疾苦”的措施;成效也要根据前面回答的措施分析。第(3)问先要知道材料中的观点是什么,然后分层评论,并以史实说明,即题目所要求的“述”。答案:(1)庞大的官僚机构和军费开支,造成“三冗”现象。土地兼

11、并,高利贷和沉重赋役的盘剥,造成北宋人民生活困苦,许多人成为流民。(2)措施:实行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成效: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政府财政收入增加;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人民负担。(3)材料三完全否定王安石变法,并认为北宋灭亡也是因王安石变法,是错误的。新法并非只是“害天下”,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积贫积弱的局面;王安石并非“引用奸邪”,只是用人不当。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德国历史上,对路德的评价非常高,很多人用优美的言辞来赞美他。胡腾说:“路德是日耳曼解放者。”海涅说:“路德在我们历史上不仅是最伟大的也是德国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有人说他是“人文主义的巨人”;也有人说他是“

12、日耳曼史上的奇峰”材料二从1529年开始,亨利八世接连颁布了一系列改革教会的法令,规定教会立法必须经国王批准方可生效,教会向罗马教廷缴纳的年贡改交国库,禁止英国教、俗人员向罗马教廷上诉,取消教皇的最高宗教司法权和教皇任命英国主教等神职人员的权力,任命改革派教士领导英国教会,规定国王为英国教会最高首脑。(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德意志宗教改革与英国宗教改革的共同作用。(8分)(2)比较德意志宗教改革与英国宗教改革,指出二者的不同点。(6分)解析:第(1)问,从思想和经济角度分析。第(2)问,从改革的性质、解决的矛盾和改革的方式等角度分析德意志宗教改革与英国宗教改革的不同点。答案:(1)打

13、击了天主教在欧洲的神权统治,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发展;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2)本质上,德意志是追求个人信仰自由,思想自由,反映各阶层民众的需要;英国是追求国家自由,反映的是王权的需要。矛盾上,德意志体现民族主义与教权主义的矛盾;英国体现王权与教权的矛盾。方式上,德意志自下而上从民间开始;英国自上而下从官方开始。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它是由穆罕默德阿里所代表的新型统治者在第一次浪潮冲击下,被迫做出的面向现代化社会的最初尝试。材料二对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几种不同评价: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实行“现代化”是为了用现代化的形式来抵抗现代化的实质,是“现代化的延误”。

14、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把埃及从若干世纪的沉睡中唤醒了。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是为私利把埃及引向一条徒劳无益的冒险道路。(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穆罕默德阿里为什么“被迫做出面向现代化社会的最初尝试”?(4分)(2)你认为材料二中哪一种评价较为客观?说明理由。(6分)(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应当如何评价历史上的改革运动。(6分)解析:第(1)问实际考查的是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原因。可以从内忧政治、经济;外患西方列强入侵,民族危机加重等角度作答。回答第(2)问时应该先选定观点,再进行论述。注意论述内容和自己所选观点一致。如选择,则从改革的局限性方面作答;选择,则从改革的积极作用方面论述;选择从对外扩张的角度作答。第(3)问评价历史事件,应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客观、公正、一分为二地加以评判。答案:(1)西方列强入侵,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国内政局动荡;经济发展缓慢。(2)较客观。理由:穆罕默德阿里的改革未能改变埃及的封建制度,没有实现向现代化的根本突破。较客观。理由: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一些措施有利于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和先进科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