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3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1节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和新的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教师用书 北师大版选修3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9447174 上传时间:2019-10-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3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1节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和新的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教师用书 北师大版选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3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1节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和新的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教师用书 北师大版选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3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1节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和新的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教师用书 北师大版选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3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1节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和新的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教师用书 北师大版选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3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1节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和新的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教师用书 北师大版选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3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1节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和新的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教师用书 北师大版选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3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1节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和新的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教师用书 北师大版选修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和新的战争策源地的形成课程标准重点难点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1.德国、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原因、过程,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重点) 2.比较德、日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异同点。(难点)经济危机打击下的德国1.原因(1)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爆发后,美、英金融界纷纷抽走资本。(2)战败国德国失去原来的大片殖民地,又不能大幅度提高关税以保护国内市场。2表现(1)银行纷纷倒闭,企业大批破产。(2)工农业生产急剧下降,出口锐减。(3)财政状况恶化,广大工人、农民生计无着。3影响(1)社会矛盾激化,群众运动高涨。(2)德国政府受到挑战,垄断资产阶级最

2、终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3)希特勒和纳粹党日益壮大起来。纳粹头子希特勒上台1.原因(1)根本原因: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引起社会动荡。(2)政治原因:垄断资产阶级支持建立独裁政府。(3)直接原因:纳粹党利用德国民众对凡尔赛和约的不满,大肆鼓吹民族主义。2标志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法西斯独裁统治在德国建立。3内外政策(1)制造“国会纵火案”,大肆镇压共产党和进步势力,取缔纳粹党以外的一切政党。(2)1934年,希特勒自任国家元首,集总统、总理和武装力量最高统帅于一身,正式确立了独裁统治。(3)大力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促使国民经济向军事经济转轨。4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德国的

3、扩军备战1.政策1935年,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宣布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2行动1936年,德军开进莱茵非军事区。3经济发展军事工业及相关民用工业。4贸易扩大战备资源进口。5机构成立战时经济最高审议会。经济危机打击下的日本1.表现(1)资源更加紧缺,外贸急剧下降。(2)市场萧条,工人大量失业,农民收入下降。2应对措施(1)向人民转嫁危机。(2)搞军需通货膨胀,密切军阀与财阀的关系。日本法西斯势力的形成和政党政治的结束1背景(1)一战后,国内出现法西斯组织。(2)经济危机造成社会动荡。(3)自1924年起,“护宪三派”发起护宪运动,实行政党政治。2表现(1)军部法西斯分子要求取消议会制,建立法西斯

4、独裁政权。(2)军部以开展“国家改造”为口号,制造暗杀、政变等恐怖事件。(3)日本政党内阁被军阀官僚内阁所代替。日本“二二六”兵变和侵华战争的开始 1“二二六”兵变(1)背景:军部法西斯势力存在意见分歧,形成皇道派与统制派两个派别。(2)经过:1936年2月26日,以荒木贞夫为首的皇道派发动政变,29日被镇压。(3)结果皇道派势力衰减,以东条英机为首的统制派掌握了军队领导权。1936年3月,广田弘毅上台组阁,加速了法西斯化进程,形成二战的亚洲策源地。2侵华战争(1)1927年“东方会议”期间,制定侵略中国东北的计划。(2)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3)1932年1月28日,在上

5、海挑起“一二八”事变。(4)1932年3月,在中国东北制造伪满洲国傀儡政权。(5)1936年8月,广田内阁通过基本国策纲要,决定发动全面侵华战争。面对经济危机,美国和德、日出现不同道路选择的原因及影响1原因(1)国际原因: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德国作为战败国受到巴黎和会的制裁,日本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扩张,受到华盛顿体系的压制。因此,德国有复仇情绪,日本有不满情绪,而美国是大战中的战胜国,是既得利益者,它不想破坏现存秩序。(2)历史原因:德国有军国主义传统,日本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和军事性,而美国有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民主传统。(3)经济原因:德、日的经济实力较美国弱,只有更多地依赖国民经济军事化和

6、对外扩张才能使经济复苏;而美国在一战之后取得了世界经济霸权,经济实力雄厚,可以通过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来缓和危机。 (4)政治原因:由经济危机导致的政治危机的严重性,德、日大大超过美国;同时,德国纳粹党已羽翼丰满,日本军部成为法西斯势力的大本营,德、日比美国更具备建立法西斯专政的土壤。2影响(1)德、日法西斯专政建立后,它们疯狂扩军备战,迅速形成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成为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2)美国罗斯福新政保留了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和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120世纪30年代前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克服经济危机采取的相同做法是()A实行国民经济军事

7、化B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C放弃关税壁垒D推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解析】A项是德、日两国的应对措施;C、D两项与史实相悖。经济危机的爆发主要是由于过度推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和法西斯道路都是对经济的干预,故选B项。【答案】B比较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比较项德国日本不同点过程先建立法西斯专政,后发动战争先发动侵略战争,后建立法西斯专政核心以希特勒为领袖的纳粹党军部势力方式纳粹党欺骗群众,讨好军队,勾结垄断资产阶级,通过合法竞选夺取政权,走的是民主之路通过政变、恐吓等手段逐步迫使政府让步,建立受军部控制的法西斯政权特点派系单一,法西斯专政建立时间短派系斗争,法西斯专政建立时间长相同点历史原

8、因两国长期以来都是君主专制的国家,都具有浓厚的军国主义传统,缺乏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一战后两国的海外市场都受到制约时机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为两国法西斯势力扩张提供了条件。两国法西斯利用经济、政治危机扩张势力,夺取政权本质都是帝国主义极端反动的公开恐怖独裁。对内独裁,对外侵略扩张,使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得以形成2与日本相比,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在方式上的最大特点是()A通过对外扩张的方式建立B通过发动政变的方式建立C通过军部法西斯的支持建立D通过合法选举的方式建立【解析】日本是在军部法西斯势力的推动下建立起法西斯统治,德国是纳粹党在议会选举中成为国会第一大党建立起法西斯政权。【答案】D阅读下

9、列材料:材料一绝大多数德国人都是修正主义者,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赔款、波兰走廊(穿过普鲁士的狭隘的出海口,据条约划归波兰)、对于武装部队的限制以及把讲德语的地区从祖国划分出去等做法,是不会被永远忍受下去的。大国的兴衰材料二德国和日本的新领导人决意修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领土和约他们大规模重整军备的计划和惊人的侵略行径急剧地改变了势力均衡。较弱的意大利不再是唯一的修正主义国家;第三帝国和日本帝国也给修正主义运动增添了力量,导致了一个全新的力量布局。由于英国、法国及其欧洲大陆盟国坚持维护现状,德国、意大利和日本努力要求改变现状,因五年计划而变得强大的苏联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因此,一种三足鼎立的局面发

10、展起来。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请回答:(1)请概括指出材料一中的“不会被永远忍受下去”的含义。(2)材料一和材料二中提到的“修正主义”指的是什么?德国和日本加入“修正主义”运动的历史原因有何不同?(3)材料二所说的“三足鼎立”指的是什么?德、日法西斯政权的特点有何相同之处?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思路分析】考查角度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材料解读材料一:绝大多数德国人对凡尔赛和约不满,要求摆脱凡尔赛体系的束缚。材料二:德、意、日法西斯国家对外扩军备战,决意打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束缚;维护现状的英、法等国,要求改变现状的德、意、日法西斯和强大的苏联形成三足鼎立局面解答思路第(1)题从材料中关

11、键词“赔款”“武装部队的限制”及殖民地问题可知是一战后对德国的宰割。第(2)题“修正主义”的含义结合材料二中“修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领土和约”可分析出是力图打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束缚。同时注意“历史原因”的限制。第(3)题需要联系20世纪30年代的国际关系分析【尝试解答】(1)含义:_(2)“修正主义”:_不同历史原因:_(3)“三足鼎立”:_相同之处:_影响:_【答案】(1)含义:指战后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掠夺和宰割,德国不会永远忍受,一旦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德国就会报复,以改变现状。(2)“修正主义”:指力图打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同历史原因:德国是凡尔赛体系下被宰割和制裁的战败国,纳粹党煽动复

12、仇情绪,势力大增,力图改变现状。日本则是战胜国,因华盛顿体系限制了它在东亚的扩张,也力图改变现状。日本法西斯通过“九一八”事变及一系列侵华行动,突破了华盛顿体系。(3)“三足鼎立”:指20世纪30年代维护旧秩序的英法等国、力图改变现状的德意日法西斯和强大起来的苏联三种力量鼎足而立。相同之处:对内实行独裁极权恐怖统治,对外扩军备战。影响: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受到冲击,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一触即发。一、选择题1希特勒打出民族主义旗号而获得群众广泛支持的主要原因是()A人民渴望德意志统一B人民群众痛恨凡尔赛和约C德国日益走向强大D德国经济十分困难【解析】人民群众对凡尔赛和约普遍存在着不满情绪。【答案】B2希特勒说:“新帝国必须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为德国人民取得每天的面包。”这句话的意思是()A铸剑为犁,放弃战争B发动军事战争,夺取殖民地C用剑换取面包,解决经济困难D牺牲重工业,发展轻工业【解析】“剑”代表的是战争,“土地”代表的是殖民地,“面包”代表的是经济利益。【答案】B3“麻雀叫,麻雀叫,日本人,真凶暴。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小朋友!大家起来闹,日本糖果我不吃,东洋玩具我不要。”这首童谣的出现是由于发生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